温暖的家庭环境,是人才成长的第一捧“沃土”

温暖的家庭环境,是人才成长的第一捧“沃土”

00:00
07:36

著名哲学家尼采曾说:“孩子犹如一张纯洁的白纸,他们的思想行为完全由环境和教育形成。”


家庭作为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作为描绘孩子人生底色的画师,家庭的氛围、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直接决定着孩子的性格养成和成长轨迹。


有人说,温暖的家庭环境,是人才成长的第一捧“沃土”。


别人家的孩子优秀,不单单是孩子本身优秀,其背后更是一个家庭教育的成功。


我认真回忆自己成长的经历,也回答了一些记者的问题——你成功的事业来自于哪里?


我第一个画面不是我如何努力的学习,晚上熬夜复习功课,假期从来不休息,每天参加何种培业务培训的的场景。


而是我的童年每天晚上都经历的不变的场景,这些场景常常进入我的梦乡。


那就是儿时姥姥不大的房间里的温馨画面:床上、板凳上整齐地坐着全家九口人在一起聊天。舅妈的手里永远不闲着,打毛衣是常态。姥姥腰椎不好,为六个孩子忙碌了一天,靠在床上休息。舅舅每天晚上要赶着写文件。但是,也会不时的插上几句话。九口人在一个十几平方的小房间里,谈天说地。孩子们围坐在大人的身边,听着他们有一搭没一搭的毫无主题的谈话,有时候也插入我们孩子的话题。这样的场景距离现在已经四五十年了。但是,有些细节还历历在目。记得只要听姥姥说今天腰有点疼,我们几个孩子就会一拥而上,为姥姥捶背。


真心感谢那个没有电视、手机、卡拉OK的年代,让我们的孩子有了全家在一起交流的快乐时光。


舅妈织毛衣的速度飞快,我们就跟着舅妈一起学习织毛衣。当时买什么都凭票,没有毛线可以打,我们就拿家里的缝衣服的线,试着打。由于线太细,所以打出来的围巾稀稀拉拉的不成型。我们就拆了重新再织。到了开封以后,我们总算买到了毛线,可以自己织毛衣了。织毛衣成为了我们女孩子很有乐趣的业余生活。


我知青生活的日子里,到了白雪飘飘的冬天,无法出工,农场各个屋子的女生几乎都在织毛衣,纳鞋底,作女红……我织毛衣是速度最快的一个,那是我从小练就的“童子功”。


每到周日,就是我们全家打扫卫生的时候,每个人像上了发条一样,都按照舅妈的要求分包清洁区,窗户上站的、床底下趴的、站在板凳上擦柜子的,六个孩子忙的不亦乐乎,现在想象当时的情景很像猴山上的一群快乐的猴子。


现在,这样的大家庭氛围淡出了市井生活。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们只是把买的好玩具,好衣服,名牌鞋子……供给孩子。再给孩子找一个好学校,就以为对得起孩子,万事大吉了。


其实孩子们尤其是童年的孩子们他们不太在意这些物质的东西,即便当时在意,也很容易随着岁月的逝去而全部或者大部消失。


他们在意的是小时候给了他们精神的乐趣,这些精神的乐趣会带给他们终生的回忆,会成为最珍贵的精神财富。


譬如三口之家和亲戚朋友一起的定期的一次野足,若干个孩子在一起疯狂玩耍的场景,大人们在一起温馨聊天的场景,和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大家庭和谐共处的场景,和邻居们友好相处相互帮助的场景……等等。都会给他幼小的心灵播下快乐善良的种子,这颗种子到了少年、青年、中年……就会开花结果,成为孩子人生中永不消失的快乐因子。而我们大人们辛辛苦苦的付出不就是为了让孩子幸福快乐吗?


我认为“家庭应该有的样子是:全世界都在下雪,那里却始终春暖花开。”


这些年,我家里的大人都是最忙的时候。可以有很多理由推脱陪伴孩子机会。但是,我和女儿或者女婿坚持陪伴孩子晚上在一起吃晚饭。尽管我晚上不太吃饭,但是,为了孩子们,也和他们一起在餐桌上坐坐,听听孩子说说学校发生的故事。看着孩子们在那里吃着,说着,笑着,我很满足。


电视剧《都挺好》的原著里,有这样一段话:


“若是你的原生家庭很幸福,你很幸运,它会成为你一生的治愈。”


我希望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这样的原生态家庭。很多家长都认为,只有好的经济条件才能给孩子最好的养育。殊不知,父母和家人的用心陪伴,才是给孩子最好的富养。缺乏父母陪伴的孩子,内心注定是一座“孤城”,寒冷、空洞、贫瘠。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两个求实孩子的妈妈

    张校长的平易近人给人最亲切感

  • 么箫声

    听着张老师的“最深记忆”,回忆自己年少经历,也在心里拷问:自己给孩子什么样的印记?

  • 九月季白M

    没有架子的家长赢得孩子的尊重

    建平心语 回复 @九月季白M: 谢谢你的阅读评价

  • 于晓娟_

    深思给孩子什么样的印记

  • 颜清言

    赞同

  • 娜丫头0614

    全世界都在下雪,而那里却春暖花开

  • 林玲19880608

    讲的太好了,谢谢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