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柱国之李虎、于瑾、赵贵

八柱国之李虎、于瑾、赵贵

00:00
14:54

本期节目:


这一集,我来给大家开始讲讲关陇集团涌现出来的这群胡汉精英。八柱国代表的是西魏北周期间的八个家族,他们的家主成为了支撑西魏北周的重臣。这个柱字代表的就是支柱,顶梁柱的意思。八柱国里,宇文泰和宇文家后来成了北周皇室,这里就不多说了。元家实际上是北魏皇室。他们在八柱国里属于荣誉性质的。代表宇文家从他们家里把皇位拿过来,所以要给个荣誉地位安抚一下。真正属于武将首领的实际上是六柱国。这六柱国是,李虎、李弼、于谨、独孤信、赵贵、侯莫陈崇。其中不少人之前在宇文泰上位过程中都出现过了,我就给大家仔细讲一讲这六位重臣的本领事迹以及他们的家族。 


李虎,这位的孙子很有名,重孙子更有名,因为就是李渊,李世民父子。李虎来自于陇西郡李氏家族。崛起于魏晋南北朝,始祖李暠曾建立北凉王朝。在北魏时,成为北方最为显赫士族。其后,因唐朝皇族属陇西李氏而备受推崇,唐《姓氏谱》载“李氏凡十三望,以陇西为第一”。其祖上可以一直追溯到西汉名将飞将军李广,所以说也是家世深远。因为李虎是盛唐的先祖,所以在他的事迹上有一些后来附加上去的关于他从军之前的经历。说他年少胸怀大志,爱读书,却不爱死记硬背,也可以说没记住,能够融会贯通。好习武,擅长弓马。这个倒是可信,因为后来他在战场之上的确是一员猛将。不过李虎重义,这从贺拔岳被杀之后他去找贺拔胜就可以看出来。所以无论是贺拔岳和宇文泰对他都很器重。李虎崛起是在和贺拔岳平定六镇之乱的时候。平定北海王元颢,李虎因功受封晋寿县开国子,食邑三百户,官拜宁朔将军、 屯骑校尉。后随贺拔岳击败万俟(密棋)丑奴,留镇陇西,累次升迁至 东雍州刺史,不久改任卫将军。贺拔岳镇守陇右,任命李虎为左厢大都督 (一作左军大都督),并将内外军事委托给他。这时的李虎已经是关陇集团重要的掌兵大将。 


534年,贺拔岳被侯莫陈悦所杀。李虎闻讯嚎啕大哭。大家当时打算让宇文泰继位当领袖,但李虎对贺拔家忠心耿耿,他不同意,决定去找贺拔岳的哥哥贺拔胜来继续当首领。结果他见到贺拔胜,贺拔胜表示自己没有兴趣。李虎这时候也知道宇文泰已经被推举为领袖了。他马上往回赶。从这点上来看,李虎这个人很重情义,这个情义不仅是是对个人的,也是对关陇集团集体的。因为如果只是对贺拔岳,他完全可以留在贺拔胜这里而不是回关陇集团。这也是后来宇文泰没有因为他去找过贺拔胜而对他有成见。因为宇文泰知道李虎是一个重情义的人。李虎往回赶,结果在阌(文)乡这个地方碰见高欢的军队,被俘虏送到洛阳。他运气很好,见到了北魏孝武帝元修。元修正对高欢深恶痛绝,希望宇文泰能协助他对抗高欢。一听说李虎要回去帮助宇文泰,很高兴,封了李虎卫将军,还给了他一大笔财物,让李虎回到了宇文泰的军中。李虎回到宇文泰军中,宇文泰给予重用。之后李虎帮助宇文泰平定了侯莫陈悦,然后又率军平定了灵州曹泥之乱。关于曹泥之乱的平定,史书里的记载很简单,李虎使用了水攻,引水淹了曹泥,曹泥坚持不下去,四十多天就投降了。李虎将曹泥斩首平定了灵州。537年,李虎随宇文泰参加了沙苑之战。这是宇文泰和高欢之间的一场有名的大战。李虎在这场大战中斩敌人首级颇多。沙苑之战是宇文泰率领西魏众将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奠定了东西魏对峙的格局。但正当宇文泰以为自己可以乘势一举击败高欢的时候,河桥一战,宇文泰差点被俘,并且紧接着失掉洛阳。这是538年的事。那李虎领命回守洛阳。当时因为西魏为了攻打东魏,集中了全国的兵力,之前俘虏的东魏之兵散落在四方,没有强力的管制,一听说西魏兵败,纷纷开始作乱。其中最大的一支作乱的部队,是东魏俘虏赵青雀为祸长安,关中震动。李虎想不出好的对策,便和太尉王盟、仆射周惠达等人侍奉太子元钦出城,到渭北地区驻防,保住了西魏太子。后来因为屡立功勋,李虎被授予柱国大将军,位列八柱国之一。这里要和大家说明一点,有一种说法是说在八柱国里,李虎排在宇文泰后位于次座。这个是在《周书》里提到的。不过这部史书是唐编纂的,所以有往皇室老祖宗脸上贴金的嫌疑。不过李虎被宇文泰也赐过胡姓,他这个胡姓很有意思,叫大野,所以他也叫大野虎。如果看到这个名字别以为是形容李虎很猛,像头野虎似的,实际上是他的胡姓。 


其实李虎在八柱国里面实际上是最不出中的一个。除去宇文家和元家这两个皇室贵胄以外,剩下的六柱国里,最有智慧的是于瑾,最有统兵帅才的是李弼,打仗最勇猛的是侯莫陈崇,最善于人际关系的是独孤信,最有威望的是赵贵。所以李虎就是最不起眼的那个。不过他有一点别人比不了,孙子最厉害,盛唐开创者李渊。 


于瑾,河南洛阳人。早年就以才气颇有名气。他和其他柱国不一样,进入关陇集团相对晚一些。但是极有谋略,给宇文泰和后来的宇文护出过不少好主意。但是在史书里具体的记录比较少。他加入关陇集团较晚不是因为他出名晚,恰恰相反,他原来在北魏就很出名。在镇压六镇之乱的时候已经是战功卓著。一度官拜北魏征北大将军。但是尔朱荣被杀,高欢把持朝政之后,他支持尔朱天光与高欢争权,失败以后,他逃入关中,这才加入了关陇集团。宇文泰很重用于瑾,于瑾也没有辜负他的厚望。率领大将军杨忠,就是杨坚他老爹,攻下了梁都江陵。因功官拜司空,封为柱国大将军。如果说宇文泰在世的时候,于瑾只是以智谋闻名于诸将的话,那再宇文泰去世的时候,于瑾才真正显露出他高于其他各柱国一等的才智。于瑾因为不是武川镇这个关陇集团最基本的出身,所以他在宇文泰生前一直不是权力最核心的一批人。但是宇文泰去世,任命他年轻的侄儿宇文护监国,这就引起了关陇集团里一些人的非分之想。但是于瑾抓住了这个机会,他知道,他和他的家族是不会有坐上皇位的机会的,但是他和他的家族如果在最合适的时机做出最正确的选择,那保住家族几代的荣华富贵没有问题,而这个时候正是这样一个机会。于瑾在满朝文武不定摇摆的时候,毅然决定支持宇文护。而宇文护正因为根基资历浅薄而发愁,毕竟像关陇集团这种结构,人才太多,想服众太难。有了于瑾这位颇有威望的柱国支持,宇文护迅速就巩固了地位。他心里对于瑾是格外感激的。更重要的是,于瑾的根底,注定了他不会对皇位有所威胁。没有比这更合适的搭配了。因此于瑾的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升。《资治通鉴》曾经这样记录:北周国主(周武帝)登上台阶,站立在画有斧形的屏风前,面朝西。膳食官送上饭食,北周国主端着酱盘,跪着向于谨献食,又挽起袖子亲自为于谨割肉。于谨吃完饭,北周国主又跪着送上漱口的酒给他。膳食官撒去酒席后,北周国主面北站立,向于谨请教治国之道。虽然这一切,只是礼仪性质的事。但是这种礼仪本身,就足以证明于谨在北周有着绝对尊荣的地位。因为翻开历史,在公开场合,曾让皇帝跪着献食、割肉、递漱口水的人,有几个?曾让皇帝站立在旁边,听他讲授治国之道的人,又有几个?于瑾在北周被尊为三老之一,他在世期间,北周所有的主要战略他都参与策划,位高权重。他的儿子们在北周大隋都是位重一时,而又以他儿子于翼为最,他的地位后来与他父亲类似,周武帝灭齐时于翼领一军独当一面,灭齐后又主持了长城的修补。最后在杨坚代周之时,于翼也起到了影响全局的作用,因而于氏家族的昌盛一直延申进入大唐初期。于瑾的曾孙于志宁曾经被唐太宗李世民任命辅佐两任太子,可见得到的信任之重。 


赵贵,字元贵,天水南安人。他是柱国里除了宇文泰,威望最高的一个。因为他的资历很老。他本身就出身武川,很早就加入了尔朱荣平叛的队伍,因功升任伏波将军。后来又跟随贺拔岳,屡立战功,升任镇北将军。当贺拔岳中计身死的时候,是赵贵挺身而出,他说,我听说仁义之道难以持之以恒,能遵守它就是君子,违背它就是小人。朱伯厚、王叔治受到贺拔公的小小恩惠,尚且能保持名望节操,何况贺拔公对我们待以国士之礼,难道能混同于其他人吗?说完他痛哭流涕。然后率领五十人,到侯莫陈悦处假装投降,侯莫陈悦信以为真。赵贵乘机请求为贺拔岳收葬,言词慷慨。侯莫陈悦认为他很有勇气,答应了他的请求。这样才把贺拔岳的遗骸带了回来。因为赵贵的威望和这样义薄云天的表现,当时关陇集团大部分部将是以赵贵马首是瞻的。在这种情况下,赵贵提出了迎接宇文泰为新的首领。就这一件事,他为宇文泰立下大功。但这里也要注意到,赵贵实际上就是在宇文泰接受关陇集团之前的核心人物代表,这必然使的他和宇文泰权力稳固之后发展的新的权力集团有所冲突。在宇文泰接掌关陇集团之后,他封赵贵为大都督,予以重用。赵贵在治理政事的时候,因为性格清平恬静,颇受下级和百姓的爱戴。赵贵在西魏期间的军功其实并不很显著。他虽然参加了多次战役,但总体来说基本上没有独挡一面取得胜利的战绩。唯一一次是对阵柔然斩杀了数千柔然士兵,取得了胜利。其他战役,平定宕昌叛乱,是和猛将侯莫陈崇一起出阵的。沙苑之战是在宇文泰指挥之下,河桥之战他率领左军失利,玉璧之战,他也是跟随宇文泰。邙山之战,他指挥左军溃败,导致全军失利。颖川之战,他领军援救王思政,结果没有成功,王思政全军覆灭。因此从这些战绩上可以看出来,赵贵并不是一员能征善战的杰出将才。他更多的只是资历老,威望高而已。换句话说,他的军事指挥能力并没有随着地位的提升而提高。宇文泰离世之后,指定了宇文护监国,北周建立,赵贵被封为太傅。但是作为曾经与宇文泰平起平坐的赵贵来说,无法忍受宇文护这个小辈的颐指气使。所以他和独孤信合谋,想除掉宇文护,结果独孤信临阵退缩,没有动手。结果被人告密,被宇文护下令诛杀。关于赵贵为什麽要推翻宇文护有很多种说法,这其中我觉得最合乎逻辑的是赵贵所代表的是关陇集团宇文泰掌权之前的旧核心,他如果不能调整心态,激流勇退的话,必然会和新崛起的势力发生激烈的冲突,成王败寇的结局是不可避免的。有意思的是,赵贵的大儿子和他一起被害,但他的二儿子,在隋朝,被任命为金州刺史,还当过灭陈的行军总管。是谁保护了赵贵的儿子,并再次启用?这里面透视出关陇集团内部错综复杂的关系。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393821ryta

    李世民的祖先是李暠(hao),不念gao

  • 呼灯篱落_73

    语速再慢一点,咬字清晰一点,就好了。内容挺好的。

  • 我叫白晓飞

    哈哈不喜欢死记硬背,等于没记住

  • 卖打狗棒的

    陇西李氏是他们自己往自己脸上贴金

    呼灯篱落_73 回复 @卖打狗棒的: 最近看了一个帖子说基因检测结果证明人家是真的陇西李氏。如果这篇文章是真的,如果基因检测没问题,应该能推翻陈寅恪的这个结论了。

  • 小牧来也

    不接地气……有点一本正经

  • 1352853ofyb

    你说的什么鸟历史

  • 风雨不起尘漫天

  • 听友451304748

    讲的非常好!

  • 北方草原8

    朱老师不必理会不懂历史的闲言碎语。我听过不少讲历史的,属您讲的好。支持您

  • 一觚浊酒尽余欢888

    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