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史07 | 刘津瑜:在亚平宁半岛的扩张:并非处处碾压

罗马史07 | 刘津瑜:在亚平宁半岛的扩张:并非处处碾压

00:00
25:28

喜马拉雅的听友们大家好,我是刘津瑜。


在上一讲中我们谈到罗马共和国早期和邻邦战争频繁,罗马人鼓励英雄主义,而战争胜利所带来的战利品是持续战争背后重要的动因之一。


然而,罗马并不总是战胜者,它遭受的失败与重创也为数不少。在这一讲中我们就来聚焦公元前四世纪时罗马曾经遭受的两次打击,一次来自高卢人,另一次来自萨莫奈人。


到底发生了什么?罗马又是如何应对这些挫折的呢?后面这个问题更加重要,因为罗马未来之所以能够在亚平宁半岛乃至地中海称霸,当然和它的应对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


罗马在北、东、南三面的军事胜利和推进,意味着它会面临新的对手。比如罗马在拉丁姆以北伊达拉里亚的推进,就最终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北方的凯尔特人的压力。这些凯尔特人因为居住在高卢地区,所以也被称为高卢人。


所谓高卢,在罗马时代是一个覆盖范围很广的地理概念,包括阿尔卑斯山南面的所谓山内高卢,也包括北面的山外高卢(这里的内外是意大利的视角)。今天意大利的米兰早期是个高卢人的据点。高卢人和伊达拉里亚人还有伊达拉里亚以东的翁布里亚人常常发生抢夺土地的战争。


在李维和普鲁塔克的叙述中,公元前390年或者387年,一批高卢人从波河流域南下,逼近伊达拉里亚的克卢西乌姆城(这座城市和罗马交战与媾和的故事我们在上一讲谈到过),这座城市向罗马求援,罗马虽未出兵,但派出使节去调停。


高卢人接受调停,但条件是克卢西乌姆要让出一部分领土给高卢人。这种割地的条件当然没法答应,争吵升级,罗马使节也加入了混战,甚至杀死了高卢头领。


这么一来,高卢人的怒火就转移到了罗马人身上,而且有了正当理由进攻罗马,因为使节应该是中立的,而罗马使节触犯了国际间的一些成规。



高卢战士(现代人的想象)


罗马作家李维在撰写这段故事的时候,对暴躁的罗马使节是抱着相当明确的批评态度的,并不因为他们是罗马人就一味地偏袒。似乎李维认为高卢与罗马之战本来是可以避免的。这个和一百年后的作家普鲁塔克的态度非常不一样,普鲁塔克认为高卢人不过是在寻找开战的借口。


比较有意思的是,这一点我们以前没有提到,李维虽然的确是罗马公民,但是他来自于波河流域的Patavium(也就是今天的帕多瓦),当年是属于山内高卢的。李维的家乡直到公元前一世纪才获得罗马公民权。


所以他在写作上其实也是有自己的一些偏向性的。虽然总的来说,他是站在罗马人的角度来叙事的,把高卢人称为“蛮人”(barbari),而罗马人对于所谓的蛮族人,有着一些刻板印象,比如身材高大、须发茂盛、性情粗鄙等等。


回到刚才那个话题,高卢人和罗马人的一场战事不可避免,两军在阿利亚河(Allia)和台伯河汇合的地方相遇,仓促应战的罗马人完全不是高卢人的对手,死伤惨重,剩下的大部分逃到维爱城避难(我们在上一讲谈到罗马在几年前已经攻下了这座伊达拉里亚重镇),另一部分战败的罗马人逃回罗马。


罗马城虽然陷入恐慌,却没有失去冷静,相反,上上下下非常团结,并做出了一系列安排:祭司们和维斯塔贞女带着法器和长明火撤离罗马(这个长明火是象征罗马国家命运),到罗马的盟邦凯瑞(Caere)避难;能打仗的年轻人还有元老们驻守卡皮托林山要塞;为了减少城内的粮食消耗,普通人也离开罗马城分散到乡间。


罗马时常号称永恒之城,但是在这一年,高卢人劫掠了罗马城。他们进入罗马城时,并没有遇到抵抗。那么罗马最终是如何解围的呢?这里我们就得再次提到卡米卢斯。我们在上一讲中讲过他是征服伊达拉里亚重镇维爱的将领,是传奇英雄,但也遭猜忌。


虽然遭到放逐,但放不下罗马,又出来救场了,他派人偷偷上山请元老委任他为独裁官,这样他才能名正言顺地带兵进城解救罗马。而流落在外的罗马人也进行了集结。


城内的罗马人粮食渐渐不足。而高卢人也并不好受,不但粮食不足,还遭受了因水土不服还有高温造成的瘟疫。于是双方进行了和谈,高卢人要求罗马人支付1000磅金子。这些金子还是城内的罗马人东拼西凑凑起来的,其中包括了罗马妇女捐来的金子。


但在称重的时候,高卢人在称上做了手脚,遭到罗马人抗议之后,高卢人轻蔑地说:Vae victis!大意是:打了败仗的人有什么资格,或者“打了败仗的人活该倒霉”。


我们不知道高卢人如果说过这样的话,凯尔特语的原话是什么。Vae victis是拉丁语。但是罗马人无疑是把这句话铭记于心。2014年,我曾经参加过一个考古项目,在赫库兰尼乌姆(Herculaneum)采集来自罗马时代的手写涂鸦。


这座城市和庞贝城一样毁于公元79年维苏威火山的喷发。在有个柱子的不显眼处,我们就看到了Vae victis。(我们也不知道是谁写在上面的,但罗马人对这个记忆深刻是真的。)


(回到当年的罗马城)就在罗马人和高卢人赎买和平的时候,卡米卢斯以独裁官的身份带领军队摧毁了高卢人的军营,打回罗马。卡米卢斯因解救罗马于危难之中,被称为罗马的第二个建城者,第二位罗慕路斯。


在我们的史料中,高卢的洗劫对罗马城造成极大的破坏,罗马人有的甚至认为应当抛弃废墟中的罗马,全民移民维爱城。在李维的叙事中,卡米卢斯发表了长篇的(鸡血)演讲,赞颂罗马是神选之地,罗马注定是世界之都,反对迁出罗马。


考古证据认为史料对高卢人的破坏程度有可能夸大其词了。无论如何,在罗马的集体记忆中,这场灾难占据着一个难以磨灭的位置,罗马人把718日定为“阿利亚灾难日”(DiesAlliensis),是一个“黑色的日子”(Dies Ater)。但是恐惧和耻辱并不是基调,罗马人纪念这个日子更多是强调罗马人自己的美德:敬神,勇敢,同仇敌忾;坚韧的罗马人是打不垮的。


在驱逐了高卢人之后,罗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进行重建和复原。


一方面,罗马强化了与盟友的关系。盟邦凯瑞的支持是罗马能够迅速恢复的重要因素之一;另一方面,在硬件上,罗马修建新的城墙加强防御,长达11公里,环绕大约2586亩的罗马城区。


研究早期罗马史的专家TimothyCornell认为,罗马那时无疑是意大利中部最大的城市。


另外,罗马把罗马公民权授予多个被征服地区。并创建了四个新的部落把新的公民纳入罗马政治结构当中。所谓部落,罗马史料中称是王政时代第六位王塞尔维乌斯所创建的,他把罗马按区域分为30个部落,但在罗马共和初年,部落的总数减少为20个。


在共和时代,部落大会是全体罗马公民的大会,它是审判除死刑之外其他案件的机构,也负责选举低级官员。


被纳入罗马部落意味着获得参与罗马政治生活的权利。用创建新的部落这样的方式来接纳新的罗马公民,一直持续到公元前241年,部落总数增加到35个。


罗马的人口一直在增长,但这并不是仅仅是人口的自然增长,而是拥有罗马公民权的人数在扩张。这也是罗马防止叛乱,保障罗马势力增长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高卢入侵半个世纪以后,罗马在邻近地区的胜利,让他们距离萨莫奈人越来越近,萨莫奈人是说奥斯坎语的族群,控制着亚平宁半岛中部山区,在罗马的印象当中,这是个强悍的族群。


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罗马经过三次萨莫奈战争(公元前343-前341年、公元前326-前304年、公元前298-前290年),最终征服萨莫奈人,为罗马势力扩张到亚平宁半岛的东部海岸去除了拦路虎。但在第二次萨莫奈战争期间,罗马遭受了一次重大军事失利。


公元前 321年,萨莫奈人利用自己对地形的熟悉,精心策划了一个圈套,派出一些士兵假扮牧人,放出口风,称萨莫奈人在全力围攻罗马的盟友卢科里亚(Luceria)。


罗马人相信了这个谣言,两名执政官草率地率兵去解救卢科里亚。通往那里的道路有两条:一条很通畅,但路线较长;另一条是近路,要经过险峻的高狄翁峡谷,中间有一个开阔的平原,有水有草,但两头的通道都狭窄且树木丛生。


罗马人选择了近路,而萨莫奈人早已埋伏在他们的必经之途高狄翁峡谷。当罗马军队通过狭窄的通道到达平原后,发现出口已经被树木和石头封死,而回头的路也被堵死,萨莫奈军队现身,将进退维谷的罗马军困在山谷。



对于罗马人来说,他们面临着是死亡还是投降的选择。在李维的叙述中,罗马人展示了能屈能伸的做派。他们选择投降来保留自己的人力,因为如果他们拼死一决,他们就剥夺了罗马国家的兵力。


而萨莫奈的统帅蓬提乌斯也面临着抉择,他的父亲送来忠告,要么立即释放所有罗马人,这样萨莫奈人可以与一个强大的国家缔约媾和;要么杀死罗马人,一个不留,这样让罗马国家造成巨大损失,可推迟今后的战争。


然而,蓬提乌斯一意孤行地采取了第三条道路,他并没有杀死罗马人,而是让罗马人,从执政官到普通士兵,在标志耻辱的“轭门下通过(所谓“轭门”,是由长矛交叉组成的拱门),并且必须卸下盔甲,只穿一件单衣。



这罗马史上的一桩奇耻大辱,乃至事情发生以后,全程哀悼,犹如葬礼。至于高狄翁峡谷是否真如李维所描述的那样艰险,现在的历史学家对这个表示质疑,因为似乎找不到类似李维所描述的地形。


有人甚至认为这个地形只是一个隐喻,寓意是在两个极端之中选取中间道路的危险性。但是大部分史家相信这场战役确实曾经发生过。


而这个词“高狄翁峡谷”,也成了西方历史上的一个成语,包括进退两难的困境,灾难性的挑战等等意思。马克思曾经用这个词(因为在不同语言中读音的问题,中文中也常常翻译为卡夫丁峡谷)来指资本主义阶段。


回到罗马人在高狄翁峡谷的经历,有一个关键的问题是,当时率领罗马军队的执政官,为了保全罗马军队,曾经接受萨莫奈人提出的条件,具体的条款我们并不清楚。但公元前320年,萨莫奈人夺取了罗马人的殖民城市Fregellae,这可能是条款的一部分。


但罗马国家对于执政官承诺的条款,理论上是可以不接受的,因为这些条款未经罗马人民的授权。在李维的叙事中,罗马也确实是这么做的。那么罗马人民的授权,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在这里,我们要强调的一点是,开战、媾和、缔结条约都不是随意的事。关于这些,罗马人有一整套程序和仪式。那么罗马的哪个部门是负责决定战争与和平的呢?在共和时代,有三个机构是与之相关的:百人队大会、元老院和一个外务祭司团。


百人队大会,在拉丁语中叫做comitia centuriata,这个机构,我们有时也把它音译为森都里亚大会。这个机构以百人队(centuria,“森都里亚”)为单位,一共有193个百人队,每一队有一票投票权,在进行决策时,多数票取胜。


百人队划分是按照财产为标准的,而不是血统、出身或者地域。罗马公民被分为五个等级,这五个等级之上还有骑士(字面的意思是有马的人),每个等级又被划分成数量不等的百人队,它的名字虽然叫百人队,但其实每支单位人数不等。


最富有的等级,拥有的百人队数量是最多的,比如第一等级拥有80个百人队,骑士有18个百人队,而第二到第四等级各自只有20个百人队,而不符合财产资格的穷人,所谓的无产者,统统都归入一个百人队。


投票的时候是按从富到穷的顺序来进行的,假如说骑士和第一等级都投票一致的话,那已经都占据了多数票。后面的等级投不投票都改变不了结果。


百人队大会究竟是什么时候设置的,其实并不清楚,虽然罗马人把它说成是罗马第六位王塞尔维乌斯设置的。它有一些非常重要的功能,包括选举执政官和法政务这样的高级官员。是否批准宣战、是否批准和外邦的和约也是由百人队大会来决定的。


但具体执行宣战的是负责宣战、媾和、缔结条约的外务祭司(fetiales)。他们要遵循固定的程式和语言来宣战。具体的做法是这些祭司被派遣到敌方疆界,宣布罗马人对敌方的要求,敌方被给予3033天的答复时间。


假如敌方拒绝罗马提出的要求,元老院可以宣布战争是正当的,这个遵循的原则是:和平的手段行不通之后才进行战争。外务祭司需要再到敌方的疆界,由至少三位成年男子在场作证,念出套语,并将一支特制的长矛投掷到敌方的土地上,宣战仪式正式完成。


罗马的战争绝不是个别人的决策,而是集体的决策。当然在这个决策过程中,富人的意见占上风。罗马在不在意战争的合法性和正当性?当然在意,但是他们可以用一套程序来自洽。


早期外务祭司的宣战仪式的一部分是他们得亲自去敌人的疆界,也就是说早期的战争都是些家门口的事。但是罗马的战争涉及的敌方,距离罗马越来越远。罗马人就变通了传统的仪式,就在罗马的土地上画个圈圈,把它假定为敌方领土,外务祭司把长矛扔到这个圈子里就算完成了仪式。


到公元前三世纪初期,罗马的交战范围限于亚平宁半岛,但是公元前三世纪把罗马带入了一个更广阔的地中海世界。


在下一讲中,我们就来谈一谈罗马走向地中海世界的一个序幕,也就是罗马在南部意大利的战争,而南部意大利当时被称为“大希腊”Magna Graecia,是希腊殖民城邦集中的地区。


谢谢收听,我们下期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Ivy深圳

    如果可以加点地图和地理位置的讲解就更完美了那个vae victis考古的照片可以加入文稿吗?

    认识从误会开始 回复 @Ivy深圳: 期待地图。 最好是结合课程的地图,不要现代的行政地图,不要卫星地图,要历史地图。就学习而言,示意图比测绘图更有帮助。

  • 13761319bqo

    谢谢。

  • 毛毛牛bj

    古罗马人也不是无往不胜的。打过两次打败仗。一,败给了高卢人,丢失罗马城,后又夺回。但罗马城遭到巨大毁坏。“古罗马人把居住在现今西欧的法国、比利时、意大利北部、荷兰南部、瑞士西部和德国南部莱茵河西岸的一带凯尔特人统称为高卢人。”(百度百科)二,败给萨莫奈人。萨莫奈人控制着亚平宁半岛(靴形半岛)中部的山区,是罗马人进一步向东部扩张的障碍。虽然最后战胜了萨莫奈人,但打第二次战争时被萨莫奈人诱入高狄翁峡谷,进退两难,只好投降,大辱。古罗马的战争、媾和、缔结条约要经过一套自洽的程序来决定的。程序的主宰是被占多数投票资格的富人控制的。这是同古希腊一脉相承的东西。“民主”只是有钱人的。

  • 普洱幺幺

    这个普通话听着真的舒服不需要一直一直对文稿

  • 听友195378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