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剧】第55集 法兰西战役的尾声

【有声剧】第55集 法兰西战役的尾声

00:00
22:02

【本集简介】

在这一集您将听到,在敦刻尔克大撤退后,英国损失了巨量的装备,尽管美国出于信义支援英国,但英国面临的压力依然巨大。在法国,战争正逐渐进入尾声,法国的统治者们纵然有心再战,也已无力回天,他们最终下定决心,放弃抵抗,接受耻辱的和平。

 

当得知从敦刻尔克撤退的人数后,整个英国都洋溢着一种得救后的喜悦,这次撤退也差点被蒙上了胜利的色彩。我们共计撤回约二十五万英国陆军骨干,过去几年我们屡遭挫败,而这就像是一个里程碑。这些归国的部队只带回了随身的步枪、刺刀和数百挺机枪,回到英国后,我们允许他们休整七天。

此刻,所有的大臣和各部官员们都信心满满、激情四射,他们通宵达旦,期间涌现出很多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我竭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上传下达,每天向各部门下达指示,向战时内阁递交报告。

敦刻尔克撤退行动也不全是光彩的事,期间我们损失惨重。工厂为陆军生产的第一批武器全部被我们丢弃了,这其中包括:七千吨的军火,九万支步枪,两千三百门大炮,八千挺布朗式轻机枪和四百支反坦克枪,还有十二万辆车。要弥补这些损失最短也需要花费数月时间。此时,美国已经了解了情况。1940年6月1日,罗斯福下令,让美国陆军部和海军部清算可拨给英国和法国的武器。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将军接到命令后,详细检查了美国军械与军火储备的清单,于6月3日批准所列清单。第一批清单包括:五十万支零点三英寸口径的步枪,还有九百门七十五毫米口径的野战炮、八万挺机关枪及其他各色军火。美国军方决定将清单上所列物资以三千七百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一家公司,再由该公司即刻转卖给英国和法国。自3号起,所有美国陆军的军械库和兵工厂便立即展开行动,开始打包物资并准备装船。六百多辆满载军火的货车向新泽西州的拉里坦陆军码头驶去,再沿河而下到达格雷夫森德湾。11日,十二艘英国商船抵达该海湾,从驳船启货装舱。

在将物资援助给英法两国之后,美国留下的武器装备只够一百八十万人用了。这正体现了美国的信义和领袖气质。美国前国务卿科德尔·赫尔曾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


雷诺用近乎乞求的口吻请求增援,于是,总统先生勒令丘吉尔先生派遣空军增援法国,但首相拒绝了。驻巴黎大使布利特对此怒不可遏。6月5日,他向总统先生和我表达了他的忧虑。他担心英国是在故意保留空军和海军的实力,以便作为同希特勒媾和的资本。

然而,总统先生和我却不这么认为。法国已经注定失败,但我们坚信在丘吉尔的英明领导下,英国一定会战斗到底。英国绝不会和德国妥协。6月4日,丘吉尔在下议院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说。

我和总统都相信丘吉尔先生一定不会出尔反尔。倘若我们对此有半点怀疑,我们就不会大费周章地向英国提供物资援助了。如果我们曾有这样的疑虑,我们就不会向英国提供武器。

 

六月对我们所有人来说都异常难熬,因为此时我们承担着双重压力:一方面,我们要努力尽到我们对法国的义务;另一方面,我们要立刻组建一支有效的部队来承担本土防御任务。这两项相互矛盾却又重要的任务让眼下的形势变得十分严峻。眼下的第一要务便是派遣我们所有训练有素的士兵前往法国,重建英国远征军。随后,我们将全力做好本土防御工作。那么如何进行本土防御呢?第一,整编正规军;第二,在敌军可能登陆的地点构建防御工事;第三,尽可能武装和组织民众;第四,将分散各地的大英帝国军队全部召回国内。

在我的指示下,陆军大臣和陆军部制订了整编陆军的具体方针:我们现在已有七个机动旅;我们以最快的速度对从敦刻尔克撤回的各师进行整编;七个旅已被编入重新整编的师;还有十四个师的本土防卫队,其中第五十二师已经达到了海外作战的标准;第二个装甲师和四个陆军坦克旅正在组建中,但缺乏坦克;第一加拿大师已经装备齐全。

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援助法国是我们崇高的责任,但前提是,英国最后的二十五个战斗机中队必须留守英国本土。按原计划,第五十二师将于6月7日前往法国。从挪威撤回的两个法国轻装师,连同从敦刻尔克撤离的所有法国部队和人员都已被送回法国。

目前仍留在法国的英军有索姆河后方的第五十一高地师、第五十二低地师以及第一装甲师。作为魏刚计划的一部分,第一装甲师在试图横渡索姆河时损失惨重,截至6月1日,已损失三分之二的实力,不得不退回塞纳河对岸休整。与此同时,法国各交通线上和基地里的士兵组成了一支混合部队,人称“波曼部队”,由九个临时步兵营构成,只有步枪和少量反坦克武器。

法国第十集团军和英国分遣队试图坚守索姆河一线。第五十一师独自承担守卫十六英里战线的任务。4日,第五十一师连同法军的一个师和坦克,向德国在阿布维尔的桥头阵地发动进攻,但并未得手。

6月5日,法兰西战役的最后决战开始了。此时,法军防线上有近一百五十万人负责把守,他们要面对的是一百二十四个德国师。5日晚,我们得知德军于当天早上向亚眠至拉昂—苏瓦松公路地区约七十英里长的法军防线发起攻击,这是开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会战。

德国装甲师迅速向巴黎与海岸之间的法军阵线推进。7日,德国派出两个装甲师向鲁昂地区推进,意图将法国第十集团军拦腰斩断。此次袭击成功将左侧残留的法国第九军团,包括苏格兰高地师、两个法国步兵师和两个骑兵师同其他部队隔开。“波曼部队”在三十辆英军坦克的帮助下,试图掩护鲁昂地区这一缺口。然而6月8日,他们被逼回塞纳河。当天夜里德军进驻鲁昂,第五十一师和法国第九军团的残余部队被困在鲁昂—迪埃普一线,穷途末路。

我们一直心系第五十一师,唯恐它和主力部队彻底分开。该师指挥官福琼少将曾接到指示,应在必要时向鲁昂方向撤退。但法军司令部禁止第五十一师撤退。我们曾无数次重申这一请求,但并未起任何作用。法国执意逃避现实,这导致法国第九军团和英国第五十一师覆灭。9日,德国已经攻占鲁昂,可我们的部队才刚抵达迪埃普,距南部的鲁昂仍有三十五英里。此时,我们才接到命令向勒阿弗尔撤退。于是,我们派兵对此次行动实施掩护,但主力部队尚未行动,德军便已经先一步到达。德军从东面进攻,当晚便抵达海岸地区,切断了英军第五十一师及法国第九军主力部队的退路。

10日,在激战过后,第五十一师连同法国第九军开始退向圣伐勒里外围地区,希望从海上撤退。与此同时,我军在勒阿弗尔半岛上的其他部队正在迅速登船并安全撤离。11日至12日晚,受大雾阻碍,舰只无法从圣伐勒里撤载士兵。12日早,德军抵达南部的海崖,开始炮袭沙滩。城镇里已经挂起白旗,法军已于上午八点投降,苏格兰第五十一高地师余部也被迫于早上十点半投降。只有一千三百五十名英军将士和九百三十名法军将士得以逃脱,共计八千人落入德军手中。但随后重新整编的苏格兰高地师为他们报了一箭之仇,从阿拉曼一直打到莱茵河,直至取得最后的胜利。

此刻,我的脑海里闪现出查尔斯·莫里博士在一站时写的几句诗:


城堡里下了半旗,

地主的挽歌在昨夜唱响,

许许多多独守空房的村妇们此刻正孤独地望着远方。

为了自由,为了远方,

召集山谷中的人们送往远方,

砍掉邪恶的鹰爪,

将它的羽毛丢进海洋。

镇上的英勇的人们,

离开自己的商铺、庭院和磨坊,

辞别挚友冲向敌人。

老苏格兰仍旧光芒万丈。

 

几天前,我曾要求召开最高军事会议。11日早上十一时左右,雷诺告诉我可以在奥尔良附近的布里阿尔和我们会面。在早上的内阁会议上征得同僚们的首肯后,下午两点左右,我们出发前往法国。

此行主要是为了商讨军事问题,因此我让陆军大臣艾登先生和现任帝国总参谋长迪尔将军与我同行,伊斯梅当然也在其中。在一栋别墅里,我们见到了雷诺先生、贝当元帅、魏刚将军、空军上将维耶曼和戴高乐将军,他刚被任命为国防部副部长。

 

会议 杂乱 

第一幕:悲惨的最高军事会议


丘吉尔:现在最大的问题在于德国完全掌握了主动权,我们没法知道德军在哪个位置,他们随时随地都可能发动突然进攻,甚至突袭英国。但我还是坚持我的意见,无论如何,我们都要浴血奋战。

魏刚:当然,我也认为我们必须作战,直到流干最后一滴血。

丘吉尔:我希望法国政府无论如何一定要守住巴黎,只要全体人民一致抵抗,敌军的兵力就会大量被消耗。贝当元帅,您还记得一战时我们的第五集团军溃败,我们在一起是如何坚持下来的吗?是您在最后扭转乾坤,取得了胜利。克雷孟梭曾这样说过:“我会在巴黎前方战斗,在巴黎城中战斗,在巴黎后方战斗。”

贝当:(冷淡消沉)是的,但是那时我手里有六十多个英国师,现在却一个也没有。

魏刚:目前的战况十分激烈,我们的陆军即便面临强大的敌人也毫不退缩,英勇无畏,但是他们需要支援,尤其是英国的空军支援,我希望英国所有的战斗机中队都能立刻驰援。现在已经到了决胜点,是关键时刻,因此英国不应该将战斗机中队留在国内,这是错误的做法。

丘吉尔:这并不是决胜点,现在也并非关键时刻。纳粹德国终会对大不列颠发动大规模空战,那才是关键时刻。但届时只要我们牢牢掌握制空权,保持海上交通线的畅通,我们就能替你们报仇。只要本土保留足够的空军,我们就能无限期的战斗下去。乔治将军在吗?我希望他能在场,有一些事情他比较清楚。

乔治:魏刚元帅刚才对前线的描述是符合事实的,我们的确需要支援。

丘吉尔:我认为游击战是不错的选择,德军没有看起来的那么强大,只要所有士兵坚守阵地,顽强战斗,敌军就会寸步不前。

乔治:(无奈)但是现在的形势比您想象的还要可怕,公路上挤满了难民,德国飞机的机关枪正对这些难民随意扫射;大批居民出逃;政府及军事机构逐渐崩溃。

魏刚:(低沉)我们可能不得不和德国停战。

雷诺:这是政治问题,我们在这里先不谈论。

丘吉尔:倘若法军不得不投降,那就不要因为顾及我们而有任何犹豫,因为不管你们怎么样,我们都会战斗到底,永远,永远战斗下去。

魏刚:即便如此,德国仍会调集另外一百个师向英国发动攻击,并征服英国。届时,你们怎么办呢?

丘吉尔:我并不是军事专家。但我的军事顾问们认为,抵抗德国侵略的最好办法是趁他们横渡英吉利海峡时将他们淹死在海里,再对爬上岸的剩余部队迎头痛击。

魏刚:(苦笑)不管怎么样,我必须承认英吉利海峡确实是一道很好的反坦克屏障。

 

十点钟左右,大家开始进餐。我们刚坐下不久,空军中将巴拉特便给伊斯梅打来电话,说法国当局反对英国轰炸机从机场起飞,担心此时若向意大利发起攻击,作为报复,意大利可能会向法国南部发动袭击。经过一番商议之后,雷诺同意向法国当局发出指示,不许干扰英国轰炸机行动。晚些时候,空军中将巴拉特又发来报告称,机场附近的法国民众往机场拖来各色农用推车和卡车,阻碍英国轰炸机执行轰炸任务。

离开餐桌后,雷诺先生告诉我,贝当元帅通知他说,法国必须要投降了,贝当还写了一份关于投降的声明,让他过目。6月14日,德军占领巴黎。

翌日清晨,会议继续进行。雷诺和魏刚依然提出要英国派出空军支援。我向他们保证,我回伦敦后,会立马召开内阁会议进行商讨。会议快结束时,我明确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1.难道巴黎市区和郊区的民众不能像1914年那样,或像马德里保卫战中的西班牙民众一样,筑起防线,分散敌军火力并拖住敌军吗?

2.难道不能组织英法军队越过塞纳河下游地区发动一次反攻吗?

3.倘若合作在战争时期已经结束,那是不是就意味着我们要分头对抗敌军?能否实行大纵深作战,攻击敌方交通线?敌军在分别和法国陆军和英国交战的同时,能否兼顾并控制已被占领的国家和法国大部分地区呢?

4.难道就不能再抵抗一段时间,等到美国参战吗?

 

魏刚将军同意我的第二点看法,但他说没有足够的兵力去实施反攻。随后我希望局势有变,他们能及时通知英国政府,以便我们采取下一步行动。

最后,我把海军上将达尔朗叫到一旁,单独对他说:“达尔朗,一定不要让法国舰队落入敌军手中。”他郑重地向我们保证,这样的事情绝不会发生。

由于缺乏汽油,没有护航飞机。而我们急着回国,就让“红鹤”单独起飞。所幸一路平安,顺利抵达。

当天下午五点,我向战时内阁汇报了此行的见闻。

关于法国陆军的处境,我援引了魏刚将军的话。法军日夜奋战了六天,此刻已精疲力竭。法国最高统帅部内部组织开始混乱。法军现已退到最后一条防线上,倘若这条防线崩溃,魏刚将军便无力继续战斗下去。

贝当元帅早已笃定要和德国媾和。贝当认为,法国在德国的进攻下正在一步步崩塌,他有责任拯救法国,让其余地区的民众不再遭受痛苦。我认为,若法军的最后防线崩溃,戴高乐将军会接任总司令一职。海军上将达尔朗也声称法国海军绝不会向敌军投降,若真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刻,他会将舰队送往加拿大,但法国的政客们很有可能会不同意。

很明显,法国的抵抗即将结束,法国战役这一篇也即将告一段落。法国甚至可能会出现两个政府,一派主和,另一派主张继续作战,他们可能会在法国殖民地上继续战斗,会调集法国舰队在海上继续战斗,会在法国本土进行游击战。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我们还要继续向法国提供一些援助,但现在我们最好将重心放到本土防御问题上。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