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阳冈》:神来之笔,匠心独运

《景阳冈》:神来之笔,匠心独运

00:00
12:37

今天我们接着来学第二单元的第六课《景阳冈》,《景阳冈》其实也是节选自中国古代四大古典名着之一的《水浒传》。


读这篇《景阳冈》之后,首先李老师觉得有一个问题特别值得同学们去思考,那就是写武松打虎,为什么作者要花费相当多的笔墨去写武松喝酒呢?武松在三碗不过岗酒店,前前后后总共喝了十八碗酒,这当然也表现了武松的酒量过人,但同时更是为他借助酒力打死老虎埋下了重要的伏笔。


的确,人在某种特殊的情况下,会激发出身体极大的潜能来。比如我们在四年级第二学期讲解卢纶的《塞下曲》,当时我们提到李广射石的故事,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不过,作为一部小说、一种文学创作,写武松喝酒之多,其实还有很多其他作用。第一,当然是为了铺垫武松的神勇,通过店家来进一步突显武松的形象。店家越是好意地提醒,反而越是能突出武松这位英雄一身是胆。第二,则是为了增加故事的情节波澜。在武松和酒店老板的对话中,作者巧妙的让我们了解到了老虎的凶猛,这就为后面故事的发生埋下了伏笔,形成了很好的照应。


当然,因为武松喝酒,那么客观上就延误了时间,本来中午可以过岗,最后拖延到了黄昏,于是恰恰与老虎相遇,这就有了武松打虎的英勇故事。所以说武松喝酒看似是不重要的闲笔,但他的十八碗酒不仅写出了他的一派豪迈,更在看似巧合的描写中透露出小说家独有的匠心。


当看到天快晚了,一轮红日慢慢地落下山去,回头一看,红日渐渐坠下去了,这些描写的时候,作为读者的我们,心里的紧张程度,其实就已经跟随着作者的描写达到了一个高点。


除了环境的渲染成功地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一般,作者对武松性格的刻画也是十分到位的。他并没有简单盲目的夸大,而是随着情节的发展,真实可信地写出了武松情绪的起伏和变化。你看,起先武松坚决不听酒家的劝告,便有大虫,我也不怕,便真个有虎,老爷也不怕。这既源自于他对自己本事的那种自信,同时也因为一般人的经验世界,会以为店家是因为胆小而道听途说,故意夸大。当武松在庙门上看到盖着官府印信的榜文时,才意识到原来山中真的有虎,也曾产生过退缩的念头,欲待转身再回酒店里来。


但武松毕竟是条好汉,他怕丢面子,生怕回去被人取笑,加之喝了酒的作用,酒精的作用,便硬着头皮走上岗去,于是就有了空手打虎的精彩一幕。


这时作者写道:武松走了一直,酒力发作,焦热起来,一只手提哨棒,一只手把胸膛前袒开,踉踉跄跄,直奔过乱树林来。见一块光挞挞大青石,把那哨棒倚在一边,放翻身体,却待要睡,只见发起一阵狂风。


正是由于酒的后劲上来,武松被酒所困,他想躺在青石板上栖息一下,醒下酒,才让他与老虎狭路相逢。如果他一路奔过林子,与老虎或许就会擦肩而过了,根本不会谋面了。可以说作者正是通过正面描写和环境烘托相结合,就精心设定了故事发生的最佳时机,让武松与大虫在那一刻精彩相遇。显然这样的描写让故事的发展更自然,更易于让读者信服。


武松其实随身带着一根哨棒,因此在闪过老虎的攻击之后,武松双手抡起哨棒,使尽平生气力,执一棒从半空劈下来。但却因为打急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到一半在手里。这样写真是太精彩,你看作者先如此描写,一来更符合实际,二来也为武松赤手空拳打虎做足了铺垫,形成了扣人心弦的巨大波澜。特别有意思的一点是,作者行文极其缜密,武松打虎之后,你看,作者又让武松来松树边寻那打折的半截拿在手里,只怕大虫不死,拿半截又打了一回。


这样就是首尾照应,首尾圆合,丝丝入扣,照应严密,这样的手法李老师觉得特别值得同学们在自己的写作中去学习。你看因为失掉了武器,武松迫不得已才上演赤手搏虎的好戏。


《景阳冈》的描写十分精彩,将人和虎的搏斗细节描述得栩栩如生,其中动词的运用尤其精彩。你看:


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


大家看,这里接二连三的动词的精彩使用。写老虎,突出了它的凶猛,而写武松呢?则突出了他的英勇和智慧。


当然最为传神的描写,李老师觉得是打死老虎之后,武松却提不动老虎了,原来使尽了气力,手脚都酥软了。这时的武松就石头边寻了毡笠儿,转过乱树林边,一步步捱下冈子来。这才真的是叫神来之笔,这就特别逼真地刻画出了武松当时打死老虎之后筋疲力尽的状态。你要知道人的体能终究是有限的,武松也不例外。其实整部《水浒》中有许多精彩的类似于武松打虎的这种场面的描写,同学们可以结合像鲁智深拳打镇关西,像智取生辰纲,体会一下这些动作描写,动词的运用,以及这种场面描写为小说带来的精彩之处。


当然,说到武松打虎,李老师想拓展一点知识,其实《水浒传》中有四个人物和老虎有关,真正打过老虎的有两个人,一个是武松,另一个是著名的李逵。武松的打虎可谓是意外之中的这种逼不得已,完全是为了自卫。而李逵则是因为老虎吃了他母亲才杀了老虎,一家四口报了杀母之仇。此外还有像解珍、解宝兄弟,因为猛虎伤人,登州之府限令捕虎,最终却是猎虎未得,与人争虎时,反被毛太公儿子毛仲仪叫拆人榜了,下到死囚牢里。


在《水浒传》中其实施耐庵还写过一个人物,叫打虎将李忠,虽然他叫打虎将李忠,书中并没有写李忠打虎的故事情节。或者可以说李忠其实是没打过虎的,他这打虎将不过是一个绰号,不过是一个名头而已。在古代,行走江湖的人常常会为自己起一个绰号,去提高自己的影响力和地位,因此这个绰号反倒恰恰体现了李忠夸大其词、名不副实的这种性格特点。


就武松、李逵,还有解珍、解宝兄弟这四个人物而已,他们不仅每个人打虎的原因不同,方式方法也不同,甚至所用工具也不同。武松开始用哨棒,哨棒断了是赤手空拳,李逵用的是朴刀和腰刀,而解珍和解宝兄弟除了弩子、挡叉、钢叉之外,甚至还用了窝弓、药箭。所以大家看,书中一共写了与虎有关的,算上这个打虎将李忠有五个人了。按出场顺序,先后分别是李忠、武松、李逵,还有解珍、解宝两兄弟。但是你看,他们遇虎绝不相同,每个人都绝不相同,这就是黑格尔所说的: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所以施耐庵对人物塑造的功力由此就可见一斑。


所以同学们在日常的阅读和写作中,也应该对人物的塑造要进行反复的体会和不断的训练,这样你笔下的场面、情节和人物,也就会从平淡平庸走向精彩了。好了,今天我们就讲这里,同学们下次再见。语文启蒙,我们不进不散。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GRYFFINDOR

    郦波老师说的太好了!!!

  • 小唐骨

    郦老师,可以更新快些吗?学校一天一课,速度很快呀

    18975025ygz 回复 @小唐骨: 什么学校学这么快呀 ?

  • 大晶_su

    郦老师的黄河文化大会我爱看

  • 声声起

    为民除害,为民谋福利,为往圣继绝学,都是人民的英雄,郦老师也是英雄!先生,晚安

  • 兮十六

    好喜欢听老师讲课

  • 袜子走江湖

    感谢老师,讲得真好。辛苦辛苦

  • 梅水滨

    喜欢励波老师的课,引人入胜,生动有趣,我和孩子们都很喜欢听,受益匪浅。励波老师辛苦了!

  • 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18975025ygz

    老师YYDS

  • 1591108bfyq

    讲的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