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一、“尔时世尊普观众会,以慧眼观,非肉眼观。如师子王奋迅回盻,欣然大笑。于其眉间、髀胁、腰颈及以肩臂、德字之中,一一毛孔皆放无量妙色光明,如虹拖晖,如日舒光,亦如劫火猛焰炽然。”
这时佛陀用智慧,而不是用肉眼观照一切到会的众生。智慧观照是无分别,肉眼观看是有分别。
“奋迅”梵文是vijṛmbh,是表示一种状态,就是睡醒后非常振奋地张开大嘴的样子。佛陀像狮子王一样很振奋地爽朗地大笑,形容佛陀很威猛,佛经中也经常把佛陀说法比喻为狮子吼。
“德字”梵文是śrīvatsāt,就是胸前的卍字吉祥符。从佛陀的眉间白毫、肋部、腰腿部,还有胸前的卍字,以及身体上一一毛孔全都放射出光芒,如明亮的彩虹,如初升太阳的光辉,同时亦如劫火猛焰炽然,是很猛烈的。所以佛陀放射的光,它是能具有摧毁一切的能力的,这是表佛的智慧能够融化凡夫心中的一切的坚固的执著。
二、“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先受罗婆那王请,复知菩萨众会之心,及观未来一切众生,皆悉乐著语言文字,随言取义而生迷惑,执取二乘、外道之行。”
大慧菩萨先前受到罗婆那王的祈请,要代表大家向佛提问。这时大慧菩萨出于对罗婆那王的哀悯,而且也知晓各位菩萨们心中的想法,再观未来众生都乐于执著语言文字,而造成思想的混乱,他们依音声而执实义,就会执著声闻、缘觉和外道的修行。
凡夫执著能诠的名言,而取名言所指的实义,这是个大问题。在《金刚经导读》课程中,曾总结了修习二时教法破增益的四句修法口诀,叫作二时教法的“四有四无无障碍观”:“只有相互依存,没有独立存在;只有相似相续,没有常一不变;只有能诠名言,没有所诠实义;只有‘离言空性’,没有丝毫法生。”注意第三句。现在学习《楞伽经》,学习三时教法,名言与名言所指的实义,依然是很重要的问题。这个在后边的《楞伽经》的学习中,要做重点讨论,今天先暂时搁置。
三、“佛即告言:‘善哉,大慧!善哉,大慧!汝观世间,愍诸众生于三世中恶见所缠,欲令开悟而问于我。诸智慧人为利自他,能作是问。”
佛说,好啊!大慧,你看到了世间众生,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之心都落入了邪见,为了让众生觉悟,你向我提出问题。智者就应该这样,为自己和他人而提问。注意,大慧为什么而提问?是他看到了众生落入了邪见,为了令众生包括今天的我们,能够获得觉悟而向佛提问,菩萨是自利利他的,是自觉觉他的。
所以《楞伽经》虽然是由十地菩萨大慧提问,但是不能认为《楞伽经》只是对十地菩萨的开示,因为大慧是代表一切众生而提问的。有人说《楞伽经》是对十地菩萨所讲的,我们各位其实不是这本经典所对的根器,我们现在学习只是先结个法缘而已。言外之意,就是我们作为凡夫是听不懂、学不了《楞伽经》的,我们现在学习只不过是混个脸熟。这是根本没有读懂《楞伽经》的人的大错特错的谬论。看看《楞伽经》中大慧的提问,哪个问题不是替我们众生而问呢?难道十地菩萨还不知道唯识无境?难道十地菩萨还不知道无相无生?
四、“大慧,此楞伽王曾问过去一切如来、应、正等觉二种之义,今亦欲问,未来亦尔。此二种义差别之相,一切二乘及诸外道皆不能测。”
“二种之义”梵文是praśnadvayaṃ,翻过来就是两种法。佛陀接着对大慧菩萨说,大慧啊,罗婆那王曾经向过去的佛,问过有关两种法的问题,今天他也要向我问这个问题,未来佛面前,他还会问这个问题。两种法指的是哪两种法?看下边的经文,“此二种义差别之相,一切二乘及诸外道皆不能测”,这两种法的差别之相,是一切的声闻、缘觉和外道所不能知道的,显然这两种法是有差别的。
五、“能以智慧思惟观察,离诸分别,善知诸地,修习对治,证真实义,入三昧乐。”
佛陀为罗婆那王回答这个问题,目的就是能用智慧做到三件事:
第一,思惟观察,离诸分别,这讲的是凡夫在资粮位和加行位的修行。
第二,善知诸地,修习对治,这是讲的见道后从初地到七地的修行。
第三,证真实义,入三昧乐,这是讲的登八地之后的修行。
从凡夫到成佛,整个的修行用这二十四个字概括了。建议大家把这二十四个字先背诵下来。
京东
请问有相关的群可以提问吗
凡夫境界怎么才能不随言取义?
晶晶_g9m 回复 @斯瓦哈: 方法就是从闻所成慧,到思所成慧,再到修所成慧,次第增上。《解深密经》说:“闻所成慧,依止于文,但如其说,未善意趣,未现在前,随顺解脱,未能领受成解脱义。思所成慧,亦依于文,不唯如说,能善意趣,未现在前,转顺解脱,未能领受成解脱义。若诸菩萨修所成慧,亦依于文亦不依文,亦如其说亦不如说,能善意趣,所知事同分三摩地所行影像现前,极顺解脱,已能领受成解脱义。”至修所成慧,就是现证了,比如证悟唯识性,而且是恒常安住于义,初学时,必须辅以禅定的修法,以提升智慧的专注和成熟。直至非禅定,亦不散乱,恒常安住于义:虚妄分别有,于此二都无。
请问老师: 思惟观察,离诸分别,善知诸地,修习对治,证真实义,入三昧乐,从凡夫到成佛,整个的修行用了这二十四个字概括了。作为凡夫是不是只需要知道资粮位和加行位的修行?
无明凡夫 回复 @小邱_lm: 作为凡夫资粮位加行位的修行是重点,但是整个佛法分为破增益和补损减两部分,破增益是重头戏,在彻底破除增益之后,知道凡夫境界根本不存在,佛陀要讲圣者证悟的真实性是什么,圣者的修行做为补损减部分,对学懂整个佛法也是至关重要的。
思惟观察,离诸分别,善知诸地,修习对治,证真实义,入三昧乐。这24个字背下来了顶礼于老师
于晓非_ 回复 @琉璃藏: 🙏
💐💐💐🙏🙏🙏💐💐💐
于晓非_ 回复 @聃影残阳:
感恩老师!老师,对于执着体证而不学佛法的人,该如何开导呢?
于晓非_ 回复 @东方主播都凌: 能够在末法时期学习佛法,这是大福德大因缘的表现。随缘,因人而异。
只有相互依存,没有独立存在; 只有相似相续,没有常一不变; 只有能诠名言,没有所诠实义; 只有‘离言空性’,没有丝毫法生。 🙏🙏🙏
海客_谈瀛洲 回复 @喜子_i3:
二时四有四无无障碍观 只有相互依存,没有独立存在; 只有相似相续,没有常一不变; 只有能诠名言,没有所诠实义; 只有‘离言空性’,没有丝毫法生
一心一慈 回复 @游戏自在:
从凡夫到成佛,以二十四个字概括: 思维观察,离诸分别。资粮位和加行位的修行 善知诸地,修习对治。初地到七地的修行 证真实义,入三昧乐。登八地之后的修行
妙语连珠68 回复 @白玛若巴: 超级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