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卷》作者:舒婷 朗诵:于芳

《春卷》作者:舒婷 朗诵:于芳

00:00
05:02

于芳,本名吴忠伟,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中国之声首席播音员,播音指导,《新闻和报纸摘要》主播之一。

 

春卷

 

作者:舒婷

朗诵:于芳

 

即使在厦门工作了好几年的外地人,也未必能吃上正宗春卷。

有稀客至,北方人往往包饺子待客,而南方人就做春卷吗?也不。即使上宾有如总统,春卷却也不肯召之即来。首先要看季节,最好是春节前后。过了清明,许多原料都走味,例如海蛎已破肚,吃起来满嘴腥。第二要有充足的时间备料。由于刀工要求特别细致,所以第三还要有好心情。当然不必像写诗那么虔诚,但至少不要失魂落魄到将手指头切下来。

霜降以后,春卷的主力军纷纷亮相。但是,抹春卷皮的平底锅还未支起来;秋阳熙熙,小巷人家屋顶尚未晾出一簸簸海苔来。这时候的包菜尚有“骨”,熬不糜;红萝卜皱皱的,还未发育得皮亮心脆;海蛎还未接到春雨,不够肥嫩;总之,锣鼓渐密,帘幕欲卷,嗜春卷的人食指微动,可主角绝不苟且,只待一声嘹亮。终于翡翠般的豌豆角上市了,芫荽肥头大耳,街上抹春卷皮的小摊排起了长龙。主妇们从市场回家,倾起一边身子走路——菜篮子那个重呀!

五花肉切成丝炒熟;豆干切成丝炒黄;包菜、大蒜、豌豆角、红萝卜、香菇、冬笋各切成丝炒熟,拌在一起,加上鲜虾仁、海蛎、扁鱼丝、豆干丝、肉丝,煸透,一起装在大锅里文火慢煨。

这是主题,桌上还有不少文章。

春卷皮是街上买的,要摊得纸一样薄,还要柔韧,不容易破。把春卷皮摊平桌上,抹上辣酱,往一侧铺张脱水过的香菜叶,撒上絮好油酥过的海苔,将上述焖菜挤去汤水堆成长形,再撒上蒜白丝、芫荽、蛋皮、贡糖末,卷起来就是春卷。

做春卷是闽南许多家庭的传统节目。小时候因为要帮忙择菜,锉萝卜丝,将大好的假期花在侍候此物上真是不值,下定决心讨厌它。

我大姨妈是此中高手,由她主持春卷大战,我们更是偷懒不得。她忆苦思甜,说当年她嫁进巨富人家,过年时率四个丫鬟在天井切春卷菜,十指都打泡。吃年夜饭是,她站在婆婆身后侍候,婆婆将手中咬剩下的半个春卷赏给她吃,已算开恩。听得我们不寒而栗。大姨妈的“春卷情结”影响了我们,除夕晚上,我们几个孩子无一不是因为吃多了春卷而半夜起来灌醋揉肚子干呕的。

  每每发誓,轮到我当家,再不许问津春卷。不料我公公、丈夫、儿子都是死不悔改的春卷迷。今年刚刚入冬,儿子就计较着:“妈妈,今年我又大了一岁,春卷可以吃四个吧?”丈夫含蓄,只问我要不要他帮拎菜篮子。公公寡言,但春卷上桌,他的饭量增了一倍。只好重拾旧河山,把老节目延续下来。幸亏我没有女儿。可惜我没有女儿。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羲皇文化

    最适合解说《舌尖上的中国》

    浩瀚留聲 回复 @羲皇文化:

  • 无迹无景

    听着就有想吃的感觉,朗诵的魅力

    浩瀚留聲 回复 @无迹无景: 谢谢聆听!

  • 听友315023145

    我读到了一个女奴隶的无奈!如果是自己的父母怎么舍得再让自己女儿做不喜欢的做的春卷?只有男人家娶个女人当成奴隶对付!

    浩瀚留聲 回复 @听友315023145: 欢迎聆听!

  • 榕须子3

    我对您的佩服之情犹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一发不可收拾!

    浩瀚留聲 回复 @榕须子3:

  • 金色的蚂蚁

    声音饱满

    浩瀚留聲 回复 @金色的蚂蚁:

  • 林中的鹿21

    好听

    浩瀚留聲 回复 @林中的鹿21: 谢谢聆听!

  • 西部雪

    好听!

    浩瀚留聲 回复 @西部雪: 谢谢聆听!

  • 尘心飘渺

    于芳老师的声音太有辨识度了

  • 如月声声

    如此好吃的春卷,经由于芳老师诵读后,更让人想吃了。👍🌹🌹🌹

    浩瀚留聲 回复 @如月声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