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话题成员】
程衍樑(微博@GrenadierGuard2)
郑诗亮,《上海书评》执行主编(微博@PomBom,豆瓣ID:PomBom)
罗新,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时间轴】
04:15 关于中亚的旅行作品是罗新阅读的一大乐趣
06:05 地区研究的特点是不做历史分期
08:45 “从《一千零一夜》中掉落的一页纸”
12:30 什么样的游记作品符合罗新的口味?
16:15 从大都到上都的旅行
20:30 从实用性的写作传统到形成文学自觉
27:10 从威廉·达尔林普尔到罗伯特·卡普兰
31:00 两个熟悉的陌生地带:中亚与西伯利亚
34:55 罗新聊他对专名的考据兴趣由来
37:45 以长城为写作对象
47:40 与带有族群色彩的生物学思想告别
50:50 在普林斯顿写作《双螺旋的低语》
53:00 罗新回应《世上本无黄种人》遭遇到的批评
56:40 一本关于印度的旅行游记
01:00:45 如何看待中产阶级写作与游记文学
【音乐】
concertotema de Alexandre - Eleni Karaindrou
Paris, Texas - Ry Cooder
您可以通过网易云音乐、Spotify搜索「忽左忽右BGM」,获得节目完整歌单。
【logo设计】杨文骥
【后期制作】littlerain
【制作总监】王若弛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微博@忽左忽右leftright
微博@播客一下
微信公众号:忽左忽右Leftright
微信公众号:播客一下
联系方式:contact@justpod.fm
言之有物 不落俗套 有收获
喜马拉雅接广告也就罢了,这些理财的广告等同于骗子。
49分钟的观点,罗新已成大家
听了半个小时才意识到原来是《从大都到上都》作者罗新老师!!!程的资源越来越棒了!(PS:我个人可喜欢刘怡老师了 期待你们的下一次合作!!!)
开头马丘比丘那一段,我不认为罗老师对旅行文学中的“吃苦”体验这一点的口味标准很值得推崇,但我很认可和支持后面提到重视历史深度这一块。 我觉得旅行或旅游,可以体验和感受的内容与维度很多很多,追求吃苦的过程并不是其中很重要的,尤其对于普通大众。比如哪怕斯文赫定这样的大神,他去印度去中亚去西藏去楼兰的探险几死几生,他的探索精神值得尊敬,但是他的初衷是为了吃苦、是为了苦行吗,当然不是,为了探索未知,只不过吃苦遇险是无法避免的风险过程。对于现代人,更没有必要通过让自己不舒适而获得所谓原始的纯朴的旅行感受。
请教一下,老师提到的那本澳大利亚小伙写的印度点书已经出版了吗?哪里可以买到?谢谢
什么鬼啊非要为了吃苦而吃苦?
怀念可以自由旅行的日子
因为这期节目,读了罗老师的两本书,不是历史专业,但依然从研究角度有受益,思维开阔、知识渊博,看到一位高水平学者的视野。而读了推荐的寻路阿富汗后,有特别强烈的欲望多理解一点阿富汗历史,于是读了无规则游戏,对中亚历史和政治有了一点了解,非常有助于理解中亚国际政治的复杂性。因为这期节目,让我最近读了四本书,谢谢
罗老师对各国长城之间横向比较研究是一个非常精彩的论述,也是很有深度的话题。从另外一档播客天书广播里听哈佛的张湛博士也讲过,民族这个概念其实完全不是人种学范畴的,而是文化和局部认同的概念。罗老师的观点印证了这个看法。我认为人性是共通的,美国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所谓民族熔炉,目前看虽然亚裔不如欧洲裔被主流社会更多的接纳,但这只是时间问题,历史要放在更宏大的时间尺度里看才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