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门弄斧
【释义】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的行动。
【出处】明•梅之涣《题李白墓》
鲁班是春秋末期著名的木匠。据说他复姓公输,名“般”,也有的说是名“班”。因为他是鲁国 (今山东西南部)人,所以后人就称他鲁班。过去,木匠、泥瓦匠、铁匠、石匠等行业,都把鲁班尊奉为“祖师爷”。很早,人们就用“班门弄斧”来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在《王氏伯仲唱和诗序》中就有“操斧于班、郢之门,斯强颜耳”的说法,意思就是老脸皮厚,班门弄斧了。
但是,“班门弄斧”这个成语的形成,却与明朝一个叫梅之涣的诗人有关。唐朝大诗人李白,晚年漂泊潦倒于当涂,被他的亲戚当涂县令李阳冰葬于采石矶。从此,这里成了一处名胜古迹,引得不少人前往瞻仰凭吊一番。有些文人墨客,少不得要题咏留念。这样,墓地留下了不少诗句墨迹。明朝时候,有个叫梅之涣的诗人也来到采石矶凭吊李白墓。他看到那些诗句,吟读下来感到好诗不多,也竟然敢题在李白墓前,实在是不自量力,太可笑了!于是就也在李白墓前题诗一首,来讽刺那些敢在李白面前炫耀诗才的人:
采石矶前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
来来往往一首诗,鲁班门前弄大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