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普鸣丨早期儒家思想:在变幻莫测的世界中谨守礼制

1.7 普鸣丨早期儒家思想:在变幻莫测的世界中谨守礼制

00:00
14:00

早期儒家思想:在变幻莫测的世界中谨守礼制


纵观中国古代的哲学与宗教运动,其中最具影响的思想流派,无疑由孔子的思想发展而来。我们之前提到了,孔子大致是与苏格拉底和释迦牟尼同时代的人物,他的思想、学说以及观点对于自身文明同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并非贵族出身。他刻苦求学,希望能从其中一个崛起的诸侯国中谋取官职。他从事过各类较低级的职务,而且做得相当出色。


在人生的某个节点,孔子转而成为老师,教导弟子读书识字、通晓文墨、理解周遭的世界。更为重要的是,教导他们开始重新思考这个世界,思考人类需要怎样的价值才能茁壮成长,怎样利用这些价值来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诚如我们所知,孔子本人的著作流传较少,但是我们可以看到有关孔子各种各样的讨论。《论语》就是其中一本重要的著作。《论语》据说是由孔子的直系弟子以及再传弟子等后人编撰而成,记录孔子应答弟子的言行主张,试图阐明孔子基本的哲学思想。


后世还有不少人认为自己继承了孔子学说,并进一步引申了自己对孔子的理解。这些学说凝聚成重要的思考方式,最终形成我们所熟悉的儒家学派。我们的讨论将从孔子和孟子开始。孟子对孔子的思想做了最早期、可能也是最重要的阐释。我们不仅要讨论两人的整体主张,就我们当前的关注点而言,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还将探讨两人如何把自身的哲学思想与外部世界联系在一起。我们先来聊聊孔子。我们之前也提到,孔子生活在一个关键的时代,早期的贵族社会正在崩塌。新世界正在成型,而孔子无疑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孔子对当时的世道非常不满,因此他主张在某种程度上回到早期的青铜时代社会,不过这肯定不是我们之前描述的世界。孔子并非呼吁人们回到贵族统治,又或者是由出身决定权力的时代。他想要重返的,是那个人们认为“礼”等事物对于人类繁荣发展至关重要的世界,这是他对于那个世界的认知。孔子大部分学说都是重新思考,通过“礼”来创造一个繁荣昌盛的世界,将具有什么样的意义。不出意外,孔子所指向的“礼”,正是存在于青铜时代,特别是周朝的礼乐制度。孔子自己也解释道,周朝是紧接着前两个青铜时代社会而发展起来的。


正因如此,周朝得以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这套礼制。为什么孔子认为“礼”这么重要呢?因为正如之前提到的,在我们讨论的这些社会中,“礼”指的主要是祭祀和占卜等事宜,目的是向变幻莫测的神灵世界祈求帮助。这一点当然也适用于周朝。对此,孔子只同意其中一部分的观点。他认为对于人类而言,神灵世界的确是神秘莫测。至少在我们的认知范围内,神灵看起来似乎总是喜怒无常、难以捉摸。


就我们所知,即便是上天这位高级的神祗,也是反复无常。不过,孔子并不因此而认为我们需要依靠祭祀和占卜来安抚神灵。实际上,孔子似乎对于通过“礼”来改变神灵的想法不太感兴趣。在我们践行“礼”的过程中,如果神灵刚好参与进来并为我们所改变,这当然是锦上添花。可是孔子所着重的并非我们的“礼”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变神灵。他主要关注的,是如何改变人类的行为。他希望通过“礼”来改造我们。


对于孔子而言,我们必须知道这个世界变幻莫测。这一点非常重要,理由是:我们应该通过“礼”来改善自身的存在。而且,我们要明白,改善自身的存在,并不意味着神灵会庇佑我们。好人不一定有好报,坏人也不一定遭天谴。你想做个好人,仅仅是因为你想友善对待身边的人。仅此而已。我们只有守“礼”才能做个好人。如果你好好做人,也许能感化身边的人,共同行善积德。与此同时,神灵依然变幻莫测,我们也不指望他们能以任何形式或者通过任何行为来奖赏我们的善行。


说到这里,就产生了一个关键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通过“礼”来成就更好的自我? 对此,孔子的整体思路是这样的:人类由无数情感、习性、欲望和官感构成。守“礼”能够锻炼我们的能力,让我们更好地回应世界。我们践行礼德,是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个世界,而不会受到个人性情的限制,是为了更好地感知世界并采取适当的行动。假使我们终其一生都在遵循“礼”的规范,磨练性情,最终也许能达到“仁”的状态。也就是说,我们最终可以做到面对任何情境,即便不一定存在具体的“礼”的准则,我们都能感知到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来帮助身边的人。


换而言之,我们只需通过“礼”的规训,就能更有效地感知世界,行动也更加切实有效。只要我们付诸实践,我们就能创造更美好的世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由此就能得到神灵的庇佑。孔子认为,就我们的认知而言,神灵是变幻莫测的,我们践行“礼”也并非为了得到他们的帮助,而是为了改善我们自身。当时很多思想都融合了孔子的这些观点,这些观点的确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不过我想快速转向另一位人物。他对孔子的思想做了最重要,无疑也是最具影响力的阐释。那就是孟子。


孟子生活的年代稍微晚一点。他活跃于公元前4世纪。孟子认为自己的工作在于解释为什么孔子的观点是有理有据的,为我们认识孔子的观点而描绘出相应的哲学理念。孟子力图从道德心理的角度进行阐释。他认为我们之所以能够修炼性情,是因为人类拥有向善的倾向。我们内心拥有善良的种子,只要我们悉心培育、精心浇灌,就能长成优秀的道德品质。对于孟子而言,从个人层面上看,关键在于培育这些善良的种子。从政治层面说,关键的问题也是一样的,也就是我们怎样可以构建一个民众都能得到培育的社会。


换句话说,我们应该创造出种子发芽生长所需的土壤、水分和阳光。不过孟子同样延续了孔子的基本观点:世界根本就是变幻莫测的。换而言之,即便我们努力达到上述种种要求,悉心培育善良的种子,最终成为有德之士,友善待人,也没有人能确保,我们因此就能得到奖励。


事实上,孟子的语气可能更加强烈:即使我们做到这一切,我们还是会遭遇各种可怕的事情,至少在我们的认知中没有任何道理可言。伟大的人可能会英年早逝。人们取得非凡的成就,可能会被推翻。而那些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十恶不赦的人,有时可能会异常地成功。这种观点基本是从孔子那里发展而来的。对于孟子而言,这观点之所以这么重要,是因为这意味着他关心的仅仅在于培育的过程。我们努力向善,仅仅是为了帮助身边的人。我们做所有这一切,并非为了得到神灵的帮助,并非仅仅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为自身谋取回报。相反,我们悉心培育善良的种子,仅仅是为了友善对待身边的人。 


简而言之,孔子以及他的继承者孟子秉承这样的观点:在青铜时代,“礼”主要作为安抚神灵、祈求神灵保佑的手段,而神灵通常是反复无常的。孔子和孟子认为我们应该保留后半部分,也就是神灵在我们的认知中是变幻莫测的,同时剔除前半部分,也就是把“礼”当作操控或安抚神灵的手段。“礼”仅仅作用于人,是培育道德的手段。他们明确地表示,我们守“礼”,只是为了给人类创造更美好的世界,并不意味着神灵一定会帮助我们。我们践行礼德,只是为了让世界更美好。换而言之,这种观点开创了一个基于“礼”的哲学传统,我们在一个根本就是变幻莫测的世界践行“礼”, 即便我们一直守礼,世界依然反复无常。


我们将会看到,这种观点不仅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后来的历史发展,还推翻了马克斯·韦伯等西方学者从中国语境中得出的错误解读。非常感谢您的收听。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73994320

    有独特的视角,值得听。 但请问更新得为什么这么慢

    维琪没有强迫症 回复 @听友73994320: 周一周四更新,今天还会有新节目

  • 泽叨叨

    听的是中文,邀请不入思维,不知道是否朗读的问题! 有点不太想听了

  • 只念安

    更新的也太慢了,都要等哭了😂

  • 野生苋菜

    讲的也太肤浅了。

  • 奈驽0

    有点啰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