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史04 | 刘津瑜:从王政到共和:故事与“真相”

罗马史04 | 刘津瑜:从王政到共和:故事与“真相”

00:00
20:38

喜马拉雅的听友们大家好,我是刘津瑜,今天我们继续来讲王政时代。


在前面两讲中,我们提到罗马史家把早期罗马描述成对外邦人开放的社会,王的产生不受族群或出身的限制。我们还谈到罗马最早的成文历史是用希腊语书写的,即使是后来用拉丁语写成的早期罗马史,都受到古希腊历史书写的范式和惯例的影响,也受到希腊政治思想的影响。

 

那么在罗马王政是如何终结这个问题上,是否能看到希腊历史书写的影子呢?罗马从王政到共和的转变是独特现象还是城邦共性?罗马人是如何理解共和制取代王政这个政治转变的呢?下面我们就依次来谈一谈这些问题。

 

古希腊各城邦历史,特别是在公元前8世纪中到公元前6世纪,常常出现僭主这种角色,希腊文中是τύραννος,拉丁文是tyrannus,英文中的tyrant就来自于古典语言。

 

我们通常把tyrant译为暴君,但是在古代语境下,僭主这个译法更加恰当,因为它突出了僭取,或者说是非法攫取统治权这个核心要素。

 

亚里士多德对τύραννος“僭主的定义强调了两点,一是他不对任何人负责;二是他只以自己的利益为转移,而不考虑其他人的利益。

 

在古希腊政治理论中,τύραννος僭主制是君主制的变体,最初是个中立词,但在公元前4世纪时,这个词已经变成了非法的、自利的统治者的同义词,但也常常被认为是君主制向民主制转变过程中的一种必要的恶。

 

罗马人对tyrannus僭主,最敏感的时期在公元前1世纪,那是强权人物野心家崛起的时代。这些强权人物的一个例子就是我们比较熟悉的恺撒,他的养子和继承人奥古斯都终结了共和时代,开创了帝制。

 

恺撒那个时代是共和时代的后期,不断掀起内战的时代。罗马的政治讨论中,充满了对出现tyrannus僭主的担忧。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中,书写罗马通史的史家,包括李维,把这种担忧投射到了王政历史的书写当中。

 

也就是说,在王政时代结束之后好几个世纪,一些现实的焦虑很有可能影响了对王政时代末年历史的构建。这种构建具体是怎么操作的呢?它主要体现在把王政时代最后一位王塔可文构建成僭主形象,把驱逐塔可文及其家族的举动定性为为了自由(lībertas)而进行的抗争。

 

那么僭主是一种什么样的形象呢?在古希腊人的描述中,僭主有一些标志性的表征:比如他获得权力的合法性有问题;也正因为这样,他经常身边围绕着护卫,也就是说存在着和他人的隔离;

 

他常常可以与平民结盟,与贵族作对;有的僭主被描述成比较残暴,手段残忍的,存在着欺男霸女的行为;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常见元素,就是他们子孙通常是扶不起的阿斗,或者是惹事的主,所以僭主的统治通常难以延续的。

 

那么在罗马的王的身上,我们看得到这些标志性的元素吗?答案是肯定的。罗马的第七位王,也就是最后一位王,“傲慢的”塔可文就基本上是按照僭主的这个模式来描述的。

 

在这里我要说一下,塔可文这个译名,我采用是通用的译名。他的全名是路奇乌斯·塔可文尼乌斯·苏佩尔布斯。塔克文就来自于塔可文尼乌斯,把标志男性名字的“乌斯”去掉,苏佩尔布斯是形容词“傲慢的”,这是他的绰号。

 

回到塔克文作为僭主的形象。

 

首先,塔可文成为国王的方式可以说是人神共愤,而这个过程和许多僭主夺权的故事一样,情节夸张,犹如一出大戏。我们在第三讲中已经提到他是第六位王塞尔维乌斯的女婿。塞尔维乌斯有两个女儿,分别嫁给了塔可文兄弟。

 

塔可文的原配是塞尔维乌斯的大女儿,性情温和,而塔可文的弟媳,也就是塞尔维乌斯的小女儿,名字叫做小图里亚,野心勃勃。两个有野心的人分别看不上自己的原配,居然谋杀了各自的原配,又组成了新的家庭,也就是说塔可文和他的弟媳组成了一对,图谋篡权。

 

当塔可文觉得时机成熟的时候,带着一队卫兵,胁迫元老院称他为王。当塞尔维乌斯到达现场时,塔可文号称他要从奴隶出身的老王手中夺回王位,并将塞尔维乌斯扔下台阶,奄奄一息的老王随后被塔可文的手下杀死。而小图里亚冷血到驾车从父亲的尸体上碾过。

 

这个夺权故事中充满了谋杀、暴力、乱法、渎神,僭主故事的基本要素已经具备。

 

塔可文之所以被称为“傲慢的”,主要是因为他无视贵族、脱离元老院。据李维称,他抛弃了许多传统做法,比如独揽死刑案件的处理,在战争、媾和、条约的缔结上实行独裁。他通过联姻等方式来拉拢拉丁人,又设计陷害拉丁人中胆敢直言的人。对内,塔可文大兴土木,民众负累沉重。

 

在白色恐怖式的统治下,社会上层都敢怒不敢言,有一位(具体的说他还是塔可文的亲戚,是他的外甥)甚至装傻,并因此得到布鲁图斯(Brutus)这个名字,brutus在拉丁文中是“蠢笨的”的意思。

 

这个人深藏不露,但最终是要出场来完成他的历史使命的。布鲁图斯这个名字在罗马史中被赋予强烈的象征意义,它和“自由”这个概念紧密相连。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这就要牵涉僭主故事的另一个因素,即惹事的僭主儿子。塔可文的三个儿子中,有个叫做塞克斯图斯,因为在军营中和同僚军官聊天时,听说了卢克莱提亚是贞洁的女性典范,他们乘夜到罗马城中窥探各人的妻子都在做些什么。

 

果然,除了卢克莱提亚在家中纺织之外,其他女子都在玩乐,这就激起了塞克斯图斯的欲望。

 

在另一夜间,他潜入卢克莱提亚家,威胁她,假如她不从,他就会杀死她,并把一个赤裸的奴隶的尸体放在她的尸体旁,造成她因为和奴隶通奸被杀死的假像。因为自由妇女和奴隶通奸对罗马妇女的名节和家族荣誉的损害极大,卢克莱提亚屈从于塞克斯图斯。

 

卢克莱提亚受辱之后,向丈夫、父亲、布鲁图斯等(他们收到她的报信赶来)控诉塞克斯图斯的罪行,要求他们发誓惩罚他。

 

在这里我们还要提到的是,她的丈夫的全名是路奇乌斯·塔可文·科拉提努斯(Lucius Tarquinius Collatinus),他其实是王的侄子,是塞克斯图斯的堂兄弟,而上面提到布鲁图斯是塞克斯图斯的表兄弟。

 

其后,当着他们的面,卢克莱提亚非常决然地自杀而亡。这就是罗马历史上非常有名、流传极广的卢克莱提亚受辱的故事。这个非常戏剧化的故事也曾经是李维之前罗马戏剧的素材,李维以及他那个时代的作家在描述这个故事时,也可能受到戏剧的影响。

 

这个故事中元素众多。有个问题我们可能要问的是:在当时的罗马文化背景下,卢克莱提亚是否一定要终结自己的生命?答案是否定的。在古罗马关于这个故事的多个版本中,都并没有觉得她一定要这样惩罚自己。

 

在李维的版本中,她自杀之前,在场的她的丈夫、父亲和布鲁图斯,都安慰她说她是没有过失的,因为她的思想并没有犯错,即使肉体受玷污,但没有犯罪的意念,就没有罪过。对比其他男权社会对女性的规约,这个理念可以说是相对开明的。

 

在李维的笔下,卢克莱提亚为自杀所提供的理由是,今后就不会有不贞的女子以卢克莱提亚的榜样活着。作为女性,她把自己放到了一个道德制高点上。她被描述成一个有主观能动性,自己做抉择的女性,但同时她又是一个对女性本身不宽容的“道德楷模”。

 

当然,卢克莱提亚的自杀最重要的意义在政治方面。这个故事的核心是王的儿子对社会上层的冒犯、对无辜女子的冒犯和侮辱。她的死促成了罗马人对塔可文的反抗,布鲁图斯充当了这场运动的领袖。塔可文被放逐,他的两个儿子和他一起流放到伊达拉里亚,而塞克斯图斯自己的领地上被夙敌杀死。

 

布鲁图斯,他的全名是路奇乌斯·尤尼乌斯·布鲁图斯Lucius Iunius Brutus),被罗马人称为解放者(Liberator)。驱逐国王之后,布鲁图斯和科拉提努斯成为第一期由选举产生的执政官consul),这个官职今后我们会经常提到,这是一年一任的公职,是罗马共和时代最高级别的年度公职,每年有两位。

 

在罗马叙事传统和政治认知中,“自由”时代在此时取代了王政时代。帝国时代有一位重要的史家,叫做塔西佗,他写过到公元1世纪末的罗马帝国史,他的《编年史》的第一句,非常简洁干脆,他是这么说的:起初,国王统治罗马,路奇乌斯·布鲁图斯创建了“自由”和执政官之职。

 

我们在之前的讲座中提到,塔可文的家族来自伊达拉里亚。但是关于王政时代的终结,罗马的历史书写并没有把重点放在驱逐外族之上,而更多地是在渲染塔可文的僭主tyrannus形象,以及塔可文还有他的儿子和贵族以及人民之间的矛盾。

 

但学者们也常指出,史料中塔可文的形象有一些不太一致的地方,表现在他所做的有些事也被认为是对罗马做出的贡献。比如,他的成就之一是,罗马地下排水系统(Cloaca Maxima)的修建。

 

学界的一个共识,认为对王的憎恶是王政时代之后逐渐发展起来并加剧的。这一点我们在这一讲的一开始曾经提过。那么,对王政末年王室恶行的渲染,也是共和末年罗马政治焦虑的投射。

 

从王政时代转型到共和时代,在古代地中海世界有许多的案例,罗马并不是个特例。那么这种转型的推动力究竟来自于何处?这应该说是和贵族(这里的贵族用的是一个叫松散的概念)的发展息息相关。


他们要求一种更广泛的、更均衡的权力和资源的分配方式,而反对权力集中在某一个人的手中,这就是他们所理解的“自由”的实质。而无论是李维还是塔西佗笔下的“自由”(libertas)都并非指所有人的自由,而是指社会上层参与政治资源分配、分享权力的自由。

 

后来,在罗马上层认为恺撒有称王的企图时,有一些人组织起来刺杀了恺撒,其中就包括布鲁图斯的后裔。布鲁图斯和自由之间的关联再次被激活。

 

在罗马的政治思想中,自由作为一个政治概念,和所谓“共和”的概念是一致的。“共和”在拉丁语中是res publica,字面的意思是“公共之物”或者“公共事务”。在下一讲中,我们就开始讨论罗马共和时代的制度、发展历程。

 

谢谢大家的收听,我们下期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牧野之鹰

    涨了很多知识!

  • 山里娃_uw

    只有我一个人抓不住重点吗

    刘津瑜_Jinyu 回复 @山里娃_uw: 谢谢评论🌹重点如果浓缩一下,就是罗马这位最后一位王是照着古希腊"僭主"的模板来写的: 非法篡权、有保镖、儿子不行

  • 13761319bqo

    谢谢。

    刘津瑜_Jinyu 回复 @13761319bqo: 谢谢♥️

  • EastTyphoon

    这是一个学术性和科普性结合的讲座。从这个角度讲,质量还是很高的,刘老师也非常用心,很不容易。但说实话,对初次了解罗马史的听众可能并不合适,很可能几分钟后就迷失方向了,对欧洲史、罗马史有所了解的听众应该是很有兴趣的。 如果能将主线和层次感更加突出,在学术和科普上向后者更倾斜些,可能效果会更好,受众面会更大。

  • 毛毛牛bj

    老师讲僭主,让我联想到电影《教父》,意大利黑帮。“僭主是君主制向共和制转化过程中的必要的恶。”我理解,没有僭主的残酷统治就没有后来的奋起反抗,也就没有随之而来的共和制的产生。古罗马选举执政官的制度和古希腊基本一样。记得古希腊是选一位执政官,古罗马是两位,执政时间都是一年。从地理上看,古希腊的地域不仅仅是现在地图上的希腊,而更加广阔,涵括了意大利南端、亚平宁半岛、克里特岛和西西里岛。我理解,古希腊文明影响古罗马是自然而然,顺理成章的。古罗马的共和制是传承于古希腊。(想到哪儿说到哪儿,不一定对。)

  • 天行者_风

    不错的节目

  • 中间地带讲礼貌

    罗马人对外扩展策略,谁能总结一下? 罗马占领希腊半岛时,罗马是怎么对待希腊半岛上的古希腊文明、希腊化时代文明?

  • 虚谷0

    讲得好

  • 听友195378008

  • 水木耿耿

    刘老师讲得好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