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溪故事丨巴金与萧珊: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

花溪故事丨巴金与萧珊: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

00:00
11:07

秀美花溪,经典传奇,欢迎收听《花溪故事》。

“我在外面混了十六年,最近才回到在这抗战期间变成了‘大后方’的家乡来。虽说这是我生长的地方,可是这里的一切都带着不欢迎我的样子。在街上我看不见一张熟面孔。”当著名作家巴金写下小说《憩园》的开场时,他正在宁静的花溪,他是穿越战火一路辗转到此,当生存的苦涩、逃亡的尴尬化作文字流露在笔端时,个人的苦难与国家的危难、民族的艰辛正排浪而至,使得生命浮萍一般漂移无助。好在这颠沛流离之外,尚有一方花溪,尚有新婚之喜作为爱的根据地。


(巴金与萧珊合影)

旅行结婚是巴金和萧珊到花溪的重要目的。当时,他们在车站打听到花溪公园内有一座本地人称“招待所”的别墅,于是便从车站顺着花溪河南岸向西觅去。大约走了里把路,便看到一处被柏树围成的小园,远望像一座墨绿色的城,靠河一边,一栋小巧的青砖青瓦平房,它的名字叫“小憩”。园中植有几株梅子树,当梅花盛开时,正如歌曲《花溪小唱》中的歌词所说:“小憩园里,梅香不待微风送”。

“今天,是我们的大喜日子!”新娘萧珊移步窗前,轻轻地依偎在巴金胸前。这是19445月的一天。巴金推开窗户,一股清新的空气扑了进来。他望着跌宕鸣响的溪流,望着芦荻洲上那从旗亭通到麟山脚下的曲折放鹤桥,望着麟山顶上跃然欲飞的亭阁,惬意地说:“这里,真是个好地方!


(花溪公园“小憩”)

来花溪之前,这个在上海的四川人所写的小说《家》《春》《秋》《雾》《雨》《电》等,早已为世人所知。新娘萧珊,浙江宁波人,漂亮端庄,是当时不折不扣的新女性,她不仅是巴金的忠实读者,还通过书信往来,逐渐了解巴金有着高尚的人格,最终二人互生情愫。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全面抗日战争拉开大幕。巴金与萧珊先后积极投身于抗日革命:他们两人一个办报办刊,以笔代枪,展开斗争;一个则不顾家人反对毅然离家到战地医院支援,还把期间所写的日记《在伤兵医院》发表在巴金主编的刊物上。很快,战火烧到上海,他们一同开始了逃亡的生活。

战火烧毁了一些,也锻炼了一些。巴金与萧珊的感情在革命中逐渐升温,两颗心的距离越来越近。在一起的日子,他们密切相依,不在一起的日子,心也在一起。除了萧珊就读西南联大外语系的那段时间外,她一直陪伴在巴金的身旁,不管逃亡,还是辗转昆明、重庆、成都、桂林等地做敌后抗日宣传,她都在默默为他助力,支持着他的革命事业,无怨无悔。

他们在花溪的婚礼,简单至极。 “没有举行任何仪式,也不曾办过一桌酒席”。傍晚,巴金与萧珊从公园踏着落霞,走到花溪镇上,“在镇上的小饭馆里要了一份清炖鸡和两样小菜,在暗淡的灯光下从容地挟菜、碰杯,吃完晚饭,散着步回到住所。”“花溪小憩”里,他们“在一盏清油灯的微弱灯光下谈着过去的事情和未来的日子”,“谈着谈着,感到宁静和幸福。四周没有一声人语,但是,溪水流得很急,整夜都是水声。”


(鸟瞰花溪公园,新华网图片)

新婚3天后,萧珊去了重庆,巴金住进贵阳“中央医院”,动手术治疗鼻子,当他治好病正要出院时,萧珊的信来了,而且是两封。看到萧珊的信,巴金又想起了美丽的花溪,想起给他们带来安静与幸福的花溪小憩。于是,他在动身离开贵阳之前,又专程到花溪住了3天,重温新婚的甜蜜,寻觅萧珊留下的足迹,感受萧珊留下的气息,并在这里完成了他构思已久的中篇小说《憩园》,然后才依依不舍地告别花溪,踏上开往桂林的邮车…


巴金回成都时与妹妹及侄女、侄儿们合影)

1945年,抗战胜利后,二人回到上海工作,先后生下女儿、儿子。夫妻俩在生活中互相关爱,在事业上相互支持,生活十分幸福美满。

19727月底,萧珊生病住进医院病房,但癌细胞已经扩散,她生平第一次对巴金说:“看来,我们要分别了……”病榻上的她,面容憔悴不堪,但满含牵挂的眼睛却始终不灭爱的深情与光彩。她含泪地望着他:“我不愿离开你。没有我,谁来照顾你啊?”那一刻,她最担心仍是如若自己走了,他何以独活?

当年813日,萧珊终究还是走了。巴金没有了萧珊的陪伴,失去了生命中最大的幸福,至巴金临终前,他把她的骨灰一直放在枕边,每夜与之共眠。“她是我生命的一部分,她的骨灰里有我的血和泪。”“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无数个夜里,与妻子在梦里相逢成了巴金望眼欲穿的期待。但多少次残梦中醒来,他的枕边空空如也......

“她同我谈了八年的恋爱,后来到贵阳旅行结婚,只印发了一个通知,没有摆过一桌酒席。从贵阳我和她先后到了重庆,住在民国路文化生活出版社门市部楼梯下七八个平方米的小屋里。她托人买了四只玻璃杯开始组织我们的小家庭。她陪着我经历了各种艰苦生活。”这是巴金写在《怀念萧珊》一文中,对结婚前后的描述。

20051117日,巴金在上海逝世,享年101岁。巴金是五四新文学时代的最后一位大师,最后一位文学巨匠,他的逝世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2006年,巴金与萧珊的骨灰一同撒入东海。他们投奔大海的怀抱,亦重回彼此的怀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从此,再没有什么能将他们分开……

巴金的一生,只爱过一人。生死契阔,与子成说。巴金与萧珊的浪漫,花溪的山水也曾见证。花溪于巴金,是刻骨铭心的。在那艰难的岁月,花溪馈赠巴金和萧珊的,除了安抚和祝福,浪漫与深情,还有脚下有路、心中有志、生命有光的启发和嘉许。


如今的花溪公园“憩园”一楼已辟为“巴金纪念馆”,周边溪水潺潺,两岸树木郁郁葱葱,倒映水中,清新自然,宁静得仿佛远离尘世,我们似乎也找到了巴金和萧珊在战乱中难得的岁月静好。

秀美花溪,经典传奇,感谢您的收听,《花溪故事》,未完待续。

(花溪公园一角)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喜马拉雅云南运营中心

    巴金和晓珊的爱情故事好感人!!!!

  • 林间风吟

    感动,这是我听过的最美的爱情故事!

  • 芯羽说

    那个时代就有旅行结婚了,好时髦呀~想必花溪一定很美,我也想去花溪浪漫旅行,呜呜呜~

  • 我的小名叫棒棒

    战争里的相守,不容易

  • 哥牛

    是我们这个花溪吗?

  • 1清晨小茉莉1

    原来如此,我们花溪有这么多名人来过!

  • 咖啡好味道

    美丽的花溪邀请您一起来游玩

  • 听友231469989

  • Vcshen

    还没有去过,准备去看看巴金的爱情圣地

  • 爱睡觉的飘

    太好哭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