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隰草类】牛年说牛蒡:祖居华夏耀东瀛

【隰草类】牛年说牛蒡:祖居华夏耀东瀛

00:00
13:57

牛年说牛蒡


喜马拉雅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赵中振。

牛年春节,我们聊聊有“牛”字的药,比如牛膝、牵牛子、牛蒡子、牛大力,今天就让我们就来聊一聊牛蒡。


牛蒡在日本

1987年,我到日本留学,因为日本许多蔬菜的种类和中国差不多,当地的饮食我很快适应了。但其中有一种,我在去日本之前没怎么见过的,但日本常见的—牛蒡,使我印象深刻。日本人很喜欢吃牛蒡,在凉拌菜里嫩嫩的、脆脆的,口感很好。

我开始以为这是日本的特产,后来回来一查《本草纲目》才知道,牛蒡的故乡在中国。牛蒡是一千多年前从中国引进日本的。在日本,牛蒡被当作是强身保健的蔬菜。

牛蒡根在我们古文献中早有记载,这是一种菊科植物的根。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就提到,牛蒡的根,可以煮,甚益人。其茎叶也可入药,其苗也可食用……

相扑是日本的国技。在日本一年有六次相扑大赛事,在日本相扑的热度丝毫不亚于足球。但现场容纳的观众座位很有限,看相扑的票还真不好买,我在东京住了十年,想去现场看看但最后还是没能成行,只能在家里,守在电视机前欣赏。初看相扑比赛,不解两个大力士相撞是何意,懂得他们的竞赛规矩后才知道,这不仅力量的角逐,也是智慧的角逐。相扑比赛是不分重量级的,往往精干的小个子,还能把大个子扑到。

要想长成健壮的国手,需经过严格的训练,精心的呵护。相扑运动员的餐饮也是很有讲究的。牛蒡在相扑运动员的饮食中还占有一席之地。

他们的饮食叫“相扑火锅”的营养相当均衡,而且很健康。这火锅是一种特供的食品,有些类似我们的火锅。但里面用到的肉类多数是脂肪含量较低的鸡腿肉,其他还有葱、菌类、豆腐和牛蒡。汤底和材料都用到了牛蒡,可见以牛蒡在日本饮食界的地位。人们相信,吃了牛蒡,力气可以变大。

日本人认为牛蒡在春天发根芽,其根坚固,象征有毅力,足下生根,是一种吉祥的蔬菜。


牛蒡回娘家

牛蒡传回我们中国大陆,大概是上世纪80年代末,做蔬菜用的牛蒡根从日本引种回了中国。近些年的市场上很容易见到牛蒡根了。乍一看,长长的一条,有点像去掉须根的铁棍山药。

牛蒡根富含纤维,但是它和甘草、黄芪的木质化纤维不同。牛蒡里的纤维很嫩,很容易折断,口感又脆又嫩。牛蒡的纤维对肠道功能的改善很有帮助,牛蒡还能降低胆固醇、血压和血糖。

牛蒡的吃法很多,可以凉拌,可以煲汤,可以炒菜、炖菜,还能拿来包饺子、腌咸菜,晒干了可当茶喝。

牛蒡的资源

牛蒡是菊科植物Arctium lappa L.。全世界菊科牛蒡属植物约有10种,中国只有2种。虽然家族成员不多,但分布广泛。它们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中国南北各地均有分布。

牛蒡虽然属于草本植物,但是长得非常强壮,高的可达2米多,茎通常带紫红色,往地下挖一挖,根有一米多长,根深叶茂。

现在,牛蒡主产于中国东北、山东、浙江、江苏等地 。在牛蒡的主产地山东省临沂,还有这样的传说。

春秋时牛蒡被认为是莒国特产。齐国国君齐襄公被杀死,他两个儿子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分别在鲁国和莒国,都在谋夺大位。鲍叔牙帮助公子小白取得了夺嫡的胜利。同时,公子小白为了得到齐国重臣的支持,和他们结成联盟,回国时还带了很多见面礼贿赂。

送的是什么呢?既不是黄金,也不是白银。他带回来的就是莒国特产牛蒡。牛蒡是绝好的强壮补益之品,可想而知,当时牛蒡受欢迎的程度。

公子小白后来成为齐桓公,牛蒡也为春秋五霸争雄历史大剧,增加了一个小插曲。


牛蒡的药用

牛蒡全身是宝,中医临床上最常用的并不是根,而是它的干燥成熟果实,叫做牛蒡子。说是子,其实是果实。

中药里面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叫子的也是果实,例如枸杞子、五味子。

有一首辛凉解表方——银翘散,出自清代吴鞠通的《温病条辨》。这条方也是市场上售卖的凉茶的基础方,由十味药组成。我编了个顺口溜来记忆:“河牛吃草,连梗叶花穗根(全吃了)。”按照这个次序,对号入座,它们就是这十个:薄荷叶、牛蒡子、淡豆豉、甘草,连翘、桔梗、淡竹叶、金银花、荆芥穗、芦根。

牛蒡子有疏散风热,宣肺透疹,解毒利咽的作用。所以风热感冒又伴有咽喉肿痛的时候,牛蒡子就可以派上用场了。


牛蒡精神

牛蒡子形象不佳,还有一个别称“恶实”,可不招人喜欢。这个名字被收载于《名医别录》,列为中品。称牛蒡为“恶实”,因为“其实状恶,而多刺钩”。苏颂在《本草图经》里称之为“鼠粘子”、“鼠见愁”。老鼠见了都发愁,因为它实壳多刺,让老鼠都避之不及。

牛蒡子是瘦果是没有刺的,但它外边的苞片顶端有软骨质的钩刺,像挠钩一样,而且是宿存不脱落的。牛蒡果实被包裹在满身是刺的总苞之中,自行打好包,一大袋果实就可这样黏在老鼠身上,享受免费运送了。这增加了牛蒡子的传播能力,有利于物种繁衍。

牛蒡这种植物耐寒耐热,果实多,生命力特别强,在各种恶劣情况下都能生存。

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在76岁时,把他的名著《哈泽·穆拉特》献给了世界,这部大作的创作的灵感,就是源自于牛蒡花。托尔斯泰在68岁时,偶然见到了一个场景,一丛牛蒡被车轮碾过,虽说枝损、叶破、污秽不堪,但是它仍旧倔强地生长着,还在继续开花。

鲁迅在《野草》集中,也曾为之而感叹。

这种“牛蒡精神”感动了托尔斯泰,感动了鲁迅,也影响着我们中医药人。

说牛蒡根,不由想到了一位吃苦耐劳、“老黄牛”式的学者—辽宁中医药大学康廷国教授。熟悉他的同行都叫他老康,他是1977年上的大学。老康四十年如一日,脚踏实地,深入产区对牛蒡进行过系统的研究,并出版了《中国牛蒡研究》专著。正是传承了这种“牛蒡精神”,老康的研究团队和山东兰陵中国牛蒡之乡进行了深入的合作,坐到了产学结合,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前几天,我收到了一位好朋友王昌恩教授寄来的一盒牛蒡茶,王教授的老家就在山东。这种茶,口感不错,也提神;用的其实不是叶子,而是牛蒡根。

宋代王之道有一首词《浣溪沙·春日》。

水外山光淡欲无。堤边草色翠如铺。绿杨风软鸟相呼。
牛蒡叶齐罗翠扇,鹿黎花小隘真珠。一声何处叫提壶。

诗人对春日湖光山色的描写,令人陶醉,也将牛蒡宽大的叶片,与罗扇相比,形象鲜活;前面加了一个翠字,恰到好处。

千年前宋词对牛蒡的描写,犹如一篇交响乐的序曲,期待新时代的中医药人,为牛蒡史诗再续华章。

今天就聊到这里,谢谢大家。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148304648

    诗话本草纲目(262) ——题中振《本草纲目》健康智慧200讲—— 牛蒡 牛蒡有冤栽恶实, 谁知此物最资身。 果名药用根成菜, 阔叶披风送苑春。

  • Charlotte苜蓿之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