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684【公元223年】曹丕下令停止所有南征行动 各军班师

资治通鉴684【公元223年】曹丕下令停止所有南征行动 各军班师

00:00
09:44

柏杨版资治通鉴文稿 

二二三年.癸卯

1春季,正月,曹魏帝国(首都洛阳【河南省洛阳市东白马寺东】)上军大将军曹真,命左将军张郃攻击东吴王国(首都武昌【湖北省鄂州市】)驻屯江陵中洲(湖北省枝江市长江中小岛)军队,大破东吴军,遂占领江陵中洲。


2二月,蜀汉帝国(首都成都【四川省成都市】)丞相诸葛亮(本年四十三岁)前往永安(重庆市奉节县东。即白帝城,去年【二二二年】闰六月,刘备撤退到此后,改名永安)。


3曹魏帝国(首都洛阳)最高统帅(大将军)曹仁,率步骑兵混合兵团数万人攻击濡须(安徽省含山县西南),声称打算先攻击东方的羡溪(濡须东三十千米)。东吴裨将军朱桓,分出一部分军队,增援羡溪防务;刚刚开拔,曹仁即直扑濡须。朱桓听到消息,急下令前往羡溪的援军折回,但已来不及,曹仁大军已经到达。当时,朱桓手下跟全部战斗部队才五千人,各将领心里恐惧,朱桓解释说:“两军交锋,胜利或失败,在于将领是否卓越,不在于士卒人数多少。各位认为:曹仁行军作战,比我朱桓如何?《兵法》虽然指出:‘客军加倍,主军减半。’但那是指平原战斗,没有城垣可以据守,或者双方战力相等。而今,曹仁既不是智勇之人,加上他的士卒胆怯恐惧,千里跋涉,人困马疲。我跟各位共同守卫这个高墙大城,南靠长江,北靠山陵,以逸待劳,用主动控制被动,正是百战百胜的局势。即令曹丕亲自前来,都不必忧虑,何况曹仁?”


朱桓命拔下城头旌旗,停止击鼓,显示空虚脆弱,用来引诱曹仁。曹仁派他的儿子曹泰,直接进攻濡须城;又派将军常雕、王双乘巡逻快艇(油船——就是牛皮筏,跟黄河上游的“羊皮筏”一样,不过在牛皮之外再加上一层油漆,作为保护),袭击中洲(濡须水中小岛);而朱桓部众的妻子儿女,都在中洲。散骑侍从官(散骑常侍)蒋济说:“敌人盘踞西岸,船舰都在上游。


而我们深入中洲(小岛),可是自己跳进地狱,是危亡的办法。”曹仁不接纳这项意见,自己率一万人留守橐皋(安徽省巢湖市西北。橐,音tuó【驼】),作为曹泰后援。朱桓命其他将领阻截常雕,而亲自迎战曹泰,曹泰焚烧营垒,向后撤退。朱桓遂斩常雕,生擒王双,曹魏军在阵前淹死的有一千余人。


最初,吕蒙病重,东吴王孙权(本年四十二岁)问他:“你如果不能再起,谁可以代替你的职位?”吕蒙回答说:“朱然。他胆量过人而有操守,可以托付大任。”朱然,是九真郡(越南清化市)郡长朱治姐姐的儿子;本姓施,朱治收养为自己的儿子,那时当昭武将军。吕蒙逝世后,孙权命朱然“假节”,镇守江陵(湖北省江陵县)。等到曹魏上军大将军曹真等围攻江陵,击败孙盛。孙权派诸葛瑾等率军赴援,被夏侯尚击退。江陵遂陷入重围,内外交通,完全切断。守军很多人患上肿病,能够作战的只剩下五千余人。曹真等在城外堆筑土山,挖掘地道,架起高台,向城里射击,箭如雨下。东吴将士面无人色,只有朱然一如平常,丝毫没有恐惧之意,而专心督促勉励士卒,抓住机会出击,攻破曹魏军两个据点。曹魏军围攻六个月,江陵县长姚泰率军守卫北门,看到围军强大,守军人少,而粮秣又快要吃尽,恐怕终会陷落,阴谋作为曹魏军的内应,被朱然发觉,斩姚泰。

这时,长江水浅,曹魏征南大将军夏侯尚打算用船舰把步骑兵运到中洲(长江中小岛)上驻扎,建立浮桥,使跟江北相连。大家认为:这样做一定可以攻克江陵(湖北省江陵县)。高级咨询官(侍中)董昭上书给曹魏帝(一任文帝)曹丕(本年三十七岁)说:“武皇帝(曹操)的智勇超过一般人,但作战之时,心中常怀畏惧,从不敢低估敌人到这种地步。军事行动,前进容易,后退困难,本是正规法则。平原之上,没有险阻,进退都有危机。一定要深入险境的话,必须考虑到撤退时道路上的安全。战争,有时胜、有时败,不可能只一味打如意算盘。而今进入江中小岛之上,至深;靠浮桥维持敌前交通,至危;大兵团行动而只此一条道路,至窄。


这三项都是兵家最大的禁忌,今天却全部出现。一旦敌人集中力量,向浮桥发动不断的攻击,万一桥断,小岛上的精锐部队,不会再属于帝国,势将落入东吴之手。我心中有无限忧虑,夜不能安眠,饥不能进餐,而参与议论的人却洋洋得意,不知道担心,使人困惑。再加上长江水位一旦暴涨,请问:有什么方法防御?如果迅速撤退,固然不能击破敌人,但还可以留下完整的部队。怎么竟面对覆灭,毫无知觉?请陛下明察。”


曹丕立即下诏,命夏侯尚迅速撤出。此时,东吴船舰已从东西两面,向前航进,准备夹击;而曹魏军只能利用一线浮桥,向北离去,大家争先恐后,挤成一团,几乎阻塞,最后总算是全部渡完。而东吴平北将军潘璋,已做好草船,打算焚烧浮桥,正逢夏侯尚退军,才停止行动。十余日后,长江水位暴涨,曹丕对董昭说:“你判断这件事,怎么如此准确!”这时传染病流行,曹丕下令停止所有南征行动,各军班师。


三月八日,曹丕返洛阳。​

资治通鉴原文 

世祖文皇帝下黄初四年(癸卯,公元二二三年)

春,正月,曹真使张郃击破吴兵,遂夺据江陵中洲。

二月,诸葛亮至永安。

曹仁以步骑数万向濡须,先扬声欲东攻羡溪,朱桓分兵赴之。既行,仁以大军径进。桓闻之,追还羡溪兵,兵未到而仁奄至。时桓手下及所部兵在者才五千人,诸将业业各有惧心,桓喻之曰:“凡两军交对,胜负在将,不在众寡。诸君闻曹仁用兵行师,孰与桓邪?兵法所以称‘客倍而主人半’者,谓俱在平原无城隍之守,又谓士卒勇怯齐等故耳。

今仁既非智勇,加其士卒甚怯,又千里步涉,人马罢困。桓与诸君共据高城,南临大江,北背山陵,以逸待劳,为主制客,此百战百胜之势,虽曹丕自来,尚不足忧,况仁等邪!”桓乃偃旗鼓,外示虚弱以诱致仁。仁遣其子泰攻濡须城,分遣将军常雕、王双等乘油船别袭中洲。中洲者,桓部曲妻子所在也。蒋济曰:“贼据西岸,列船上流,而兵入洲中,是为自内地狱,危亡之道也。”仁不从,自将万人留橐皋,为泰等后援。桓遣别将击雕等而身自拒泰,泰烧营退。桓遂斩常雕,生虏王双,临陈杀溺死者千馀人。

初,吕蒙病笃,吴王问曰:“卿如不起,谁可代者?”蒙对曰:“朱然胆守有馀,愚以为可任。”朱然者,九真太守朱治姊子也;本姓施氏,治养以为子,时为昭武将军。蒙卒,吴王假然节,镇江陵。及曹真等围江陵,破孙盛,吴王遣诸葛瑾等将兵往解围,夏侯尚击却之。江陵中外断绝,城中兵多肿病,堪战者裁五千人。真等起土山,凿地道,立楼橹临城,弓矢雨注,将士皆失色;然晏如无恐意,方厉吏士,伺间隙,攻破魏两屯。


魏兵围然凡六月,江陵令姚泰领兵备城北门,见外兵盛,城中人少,谷食且尽,惧不济,谋为内应,然觉而杀之。时江水浅狭,夏侯尚欲乘船将步骑入渚中安屯,作浮桥,南北往来,议者多以为城必可拔。董昭上疏曰:“武皇帝智勇过人,而用兵畏敌,不敢轻之若此也。夫兵好进恶退,常然之数。


平地无险,犹尚艰难,就当深入,还道宜利,兵有进退,不可如意。今屯渚中,至深也;浮桥而济,至危也;一道而行,至狭也。三者,兵家所忌,而今行之,贼频攻桥,误有漏失,渚中精锐非魏之有,将转化为吴矣。臣私戚之,忘寝与食,而议者怡然不以为忧,岂不惑哉!加江水向长,一旦暴增,何以防御!就不破贼,尚当自完,奈何乘危,不以为惧!惟陛下察之。”帝即诏尚等促出,吴人两头并前,魏兵一道引去,不时得泄,仅而获济。吴将潘璋已作荻筏,欲以烧浮桥,会尚退而止。后旬日,江水大涨,帝谓董昭曰:“君论此事,何其审也!”会天大疫,帝悉召诸军还。

三月,丙申,车驾还洛阳。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眼睛疼疼

    董昭提出的几点隐患,作为镇南将军的夏侯尚真的不知道吗?我想他是应该知道的,但是他没有采纳,恐怕有几点原因! 一是夏侯尚想进行军事冒险,毕竟如果冒险成功了,就可以拿下打了六个月的城市!这个还是很有诱惑力的! 二是夏侯尚作为一把手,做出决策后,手下人主要都是在溜须拍马,吹嘘将军的决定多么英明!所以人就有点飘了,根本听不进去反对意见!所以董昭的话他根本听不进去!弄得董昭只好越级上报! 所以当领导,做出一个决策,手下人都说好并不一定是好事,有时候需要好好想想提出反对意见的人,说的是不是有道理!毕竟同意你的人可能只是想讨好你,反对你的人反而可能是认真思考过的!

  • 冬日之阳_ht

    不明白这段说的意思,曹仁从曹操起兵以来,历来都是方面军的司令。打仗没有什么重大的失误,而且统领过虎豹骑。到了这个时候,老一辈的将领凋零的差不多了就,曹仁在三国里边。算是知名老将了,怎么可以说曹仁不是智勇之位?更怎么可以说就是曹丕亲自来了也不行?那曹丕打仗怎么能比曹仁强呢?要是说就是曹操亲自来了,这还说得过去。

    眼睛疼疼 回复 @冬日之阳_ht: 曹丕打仗可能赶不上任何一个将军,但是他毕竟是主公,他来了,整个曹魏帝国的一大半都来了

  • 每周文听武说

    好听

  • 听友195378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