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练习课】觉知的练习

2.28【练习课】觉知的练习

00:00
10:23

2.28【练习课】觉知的练习

 

 喜玛拉雅的朋友,你们好,我是费勇,今天是王阳明心学课第二单元的第五次练习课,在练习中让我们的人生变得更踏实。关于觉知,简单地说,就是对于自己,以及外界的状况,保持清醒的认识。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所谓觉知,字面上理解,觉,就是觉悟,知,就是知道。觉悟了以后就能知道。这个道,回忆一下,我们讲过道理这个词在中国文化里的意思,理就是天理,不会变,而道是通向天理的道路和方法,因时因地因人而不同,千变万化。理是不需要取创造的,但道是要创造的。怎么创造呢?首先要觉悟,你觉悟了以后,就能创造你自己的道,把你带到天理那儿。

 

如何觉知呢?王阳明的看法是,保持安静,随时回到本体。所以,王阳明赞同一种叫“默坐澄心”的修行方法。和佛教里的禅定非常接近。在离开龙场去庐陵担任知县的途中,经过湖南辰州,在龙兴寺讲学,有一个和尚向他讨教禅定,王阳明说“禅家有杂、昏、惺、性四个字。在王阳明看来,这四个字揭示了禅定的过程,从杂乱到昏昏然到有点醒悟,再到看见了本性。也是一个觉知的过程的。我们平时通过静坐,呼吸,可以训练觉知的能力。

 

但觉知的能力不能停留在这些手段上,真正的觉知体现在日常生活里,面对混乱的环境,能够很快明白因缘法则,并知道如何行动。以王阳明为例,他在龙场带呆了一年半之后,因为一个机缘,朝廷派他去庐陵当县令。1510年的三月,也就是是正德五年,王阳明到了庐陵县。他面对的是一个烂摊子。老百姓很贫穷,盗贼很多,还有一个现象,就是老百姓喜欢诉讼,打官司,这个打官司不是我们现在理解的司法意义上的打官司,有点像闹事。即使在今天,在法制不健全的一些农村,我们还能看到,家庭纠纷、邻里纠纷,和政府之间的纠纷,往往以闹的形式解决。庐陵的老百姓甚至在农忙的时候,停下手里的农活,纷纷到衙门打官司,闹事。

 

怎么办呢?首先要找出原因,尤其是找出真正的原因是什么?老百姓为什么那么喜欢闹事?为什么盗贼那么多?为什么那么贫困?泛泛而论,当然是人心坏了,但人心为什么会坏呢?王阳明分析了庐陵的社会状况,找到了一个起因,就是在3年多年,朝廷颁布了一个政策,就是凡是生产葛布的县,必须每年要交出多少葛布,而那些不生产葛布的县,按照大小,要上交赋税,用来帮朝廷采购葛布。庐陵县不生产葛布,所以,必须要交税。这个成了庐陵县老百姓的一个重担。加上一些朝廷的规定到了县里,又层层加码,县里为了自己的好处,也借这个机会增加苛捐杂税,一些官员暗中还用官府的名义去征税,钱进了自己的腰包。由此引发了一个贫穷混乱的生态链。

 

但要改变朝廷的政策,肃清官员的腐败,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到的事情。所以,王阳明分了两步走,第一步,是马上采取强硬的措施,阻止 打官司闹事,他发布了一个命令,不是急迫而重大的事情,县衙门不接受诉讼。打官司的文字也不得超过两行,每一行不超过三十字。但不是不管老百姓之间的纷争,而是在各个基层选出德高望重的人,来主持协调。为了制止盗贼,他采用了保甲制,在城镇以十户人家为一甲,在乡村以一村自保。用现在的眼光看,王阳明除了运用法律和教育,比较有创新的地方是,采用了自治的方法,激发老百姓的良知,自己管理自己。。

 

第二步,他开始整顿吏治,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反腐败。有一个细节值得一提,宋朝太宗要求官员清廉,在每一个衙门前竖立一块碑,上面写着: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一直延续到明朝。但庐陵县衙前这块碑非常破败,被弃置在角落里,王阳明恢复了这块碑。

第三不步,解决苛捐杂税。这个是从根子上解决百姓的贫困问题,以及由于贫困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

 

王阳明用了很短的时间,就把庐陵县的社会秩序恢复了。这是他第一次完整地管理一个地方。也是他龙场悟道之后的第一次社会实践。一些修行的人很喜欢讲觉知这个词,但往往停留在闭关、打坐、禅修等状态,一到实际的生活里,好像觉知就消失了。那不是真正的觉知。真正的觉知是像王阳明那样,可以在山洞里打坐悟道,可以在书院讲解经典,但更可以在现实里解决切实的问题。所以,真正的觉知,是在复杂的生活里理出头绪,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像王阳明到了庐陵,遇到是一个大问题,怎么去解决?这个就是觉知的能力。

 

我们大多数人当不了县长,但我们大多数人有家庭,有单位,所以,也会遇到各种困境,好像陷在了一个泥潭里,不知道怎么解决。我们可以思考一下,如果自己面临家庭的问题,或者单位的问题,而且是系统性的问题,应该怎么去观察呢?试着用王阳明治理庐陵的方法去分析自己现实中的困境。学会观察,学会找到突破点。那么,今天就讲到这里,下一节课我会和大家分享练习课,关于情绪如何产生的练习。现实中千头万绪,有时候就像罗网,困住了我们,但是,只要我们保持安静,不忘本体,凭借我们的觉知力,我们总是可以找到头绪,一步一步摆脱罗网,走上自己很简单的道路。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阳明书童

    知觉的练习 无事时,通过默坐澄心来回到心的本体。 有事时,通过因缘法则,理清事物的来龙去脉,不怕事,不必事,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也是对知觉的提升。

  • 焱茹煜

    老师讲的太好了,这份觉知就是要贯穿于日常琐事当中,通过觉知破解琐事中的一个个困惑、困难,从而达到从保持觉知到改变生活,这才是修行。

  • 打个响指换世界

    这个碑现在应该继续

  • 吴劲松_fx

    给您点赞

  • 香香_vi5

    做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