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你入睡——互相拆台的​父母,养不出幸福的孩子

伴你入睡——互相拆台的​父母,养不出幸福的孩子

00:00
10:51

互相拆台的父母,养不出幸福的孩子

樊登读书 




昨日深夜,突然收到闺蜜的微信:“我实在跟他过不下去了。”


晚上闺蜜洗漱完毕,走进卧室,眼前的场景是:


黑着灯,老公坐在床上打游戏,孩子坐在他面前,看着他打游戏。


说了多少次不让孩子看手机,还是无济于事。


闺蜜一怒之下就要去摔他手机,两人抢夺不得,争吵开始,最后不欢而散。


平日里,关于孩子,也是一个搭台,一个拆台:


闺蜜不让孩子看电视,老公带孩子习惯让他看电视;


闺蜜拒绝给孩子吃糖,婆婆抱着孩子,转身就递糖。


你们让孩子看电视开心,难道我不会用电视讨他欢心吗?


父母对孩子教育的唱反调行为,从来不是“吃一块糖,看会手机”那么简单。


它不仅会导致家庭成员间的争吵和矛盾频发,还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坏影响。


拆台式教育,有多毒?


拆台式教育,影响家庭和谐


看过俞敏洪的一个视频。


儿子10岁的时候,对他说想买一个苹果ipad,他同意了,但前提是儿子要读完20本书。


儿子答应了。


当儿子读到第10本的时候,他出差了,一周之后,俞敏洪回来,儿子冲他炫耀:“I--P--A--D”。


他问:“怎么回事?”


儿子骄傲道:“妈妈给我买的。”


视频里的他两手一摊,只剩无奈,而现实中,若遇此情此景,被拆台的一方总会怒气难解,难免引发争吵。


你搭台,他拆台,公开唱反调的结果,就是不愉快的开始,家庭纷争渐起。


综艺节目《少年派》中,女儿妙妙想买自行车,妈妈王胜男明确拒绝,爸爸林大为却答应了。


当他出差回来,把自行车交给女儿,欢喜的是女儿,妈妈却寒了心。


你还是别回来了,我刚把她码的像点样,你一回来一觉回到解放前。


隔着屏幕都能嗅到妻子内心的怨气,以及伴侣对自己付出的否定与轻视,横生的深深的绝望。


一番争吵之后,王胜男说:“我们俩好聚好散吧。”


作家鱼爸说:


幸福的家庭里,夫妻两个人都会心智比较成熟,不会想着彼此去控制,而是独立而相互尊重,不会相互指责、拆台。


拆台的行为隐含着幼稚与不尊重,时常引发对方不悦的情绪。


习惯拆台的家庭,总会缺乏幸福的影子。


对教育本身而言,付出永远事倍功半,崩溃时刻在线。


当我用了8分力气教孩子自律,他轻松2分力,把孩子打回原型;


当我长时间的教会娃一项好习惯,对方一瞬间让孩子抛之脑后;


一个人带孩子奔跑的勇气,总是被另一半拖后腿。


在一拉一扯中,生生制造着不愉快,扯散了夫妻的情分,扯远了曾经和谐的美好。


当家庭面临解散,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受伤的不过是孩子。


父母互相拆台,碎了孩子的心


心理专家认为,父母在孩子面前诋毁另一半,或拉着孩子站队,会让孩子的心理产生扭曲和分裂感,对孩子未来的性格、感情和婚姻,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拆台教育,表面上影响家庭和谐,其实碎的是孩子的心。


作家鱼爸写过一件小事。


一次在亲戚家,孩子的作业需要检查,妈妈没时间看,就交给爸爸。


之后,妈妈不放心又检查了一遍,发现了错别字。


她说:“你也是读了高中的人,这点错误都看不出,说你蠢,你还不信。”


他回击:“就你聪明,你也没考个好大学,你厉害你教。”


最后孩子愣在那里,看着父母争吵。


这场景太熟悉了,很多父母对此习以为常,殊不知早已伤孩子于无形。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就像面前摆着一块蛋糕,因为双方拒绝合理分配,你一扯我一拉,无奈只能碎成渣。


走到孩子眼里的渣,烙印成了心里永远的伤。


《少年说》节目中有一期,很心疼黄子健同学。


他说自己的父母不可爱,因为爸妈经常为他学习和作业问题而吵架。


有一次,我想要先玩游戏,我爸认为我可以先玩游戏,我妈觉得我应该先学习。

父母为此争吵的很激烈,最后还提到了离婚。


当时我一边哭,一边自责,如果我学习很好,习惯很好,爸爸妈妈应该就不会吵架了吧。

隔着屏幕,我们看到的是流泪的孩子,而背后一定是颗破碎的心。


最后,爸爸妈妈承诺以后统一战线,孩子得到安慰,擦了眼泪,走下台。


台下的学生不约而同红了眼眶,对那种自责和心痛几乎都感同身受。


李玫瑾说:“管孩子,只需要有一种声音。”


孩子生而有爸爸妈妈,他们眼里的父母是一体的。


拆台教育,是让孩子在父母之间二选一,就像是把孩子的心掰成两半,而孩子的心声是爸爸妈妈我都要。


最后,孩子左右摇摆,伴随着父母之间龃龉增多,孩子便认为一切都是自己的错,无奈心底生出恐惧与荒芜。


温暖和安全是家庭的本色,彼此都是为了孩子好,却因为拆台,偏偏给了孩子最深的伤害。


以爱出发的起点,驶向南辕北辙的终点,实在得不偿失。


父母如果真的爱孩子,就要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保持家庭和谐,给于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在教育孩子上,由爱出发,不忘初心,共同制定合理可行的准则,坚持配合贯彻到底。


夫妻同心,教育舒心


夫妻同心,其利断金。


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不求孩子优秀到闪闪发光,只求不忘初心,方得真经。


何为真经?和谐的家庭氛围,在孩子教育的道路上,父母统一的前进方向,就是我们需要的真经。


 01  教育应当一人为主


记得有一次在亲戚家,表姐的儿子因为什么事,哭个不停,表姐当时拉着他进了屋,关起门单独教育。


婆婆在一边继续聊天,有人问:“你也不去看看孙子?”


婆婆微笑说:“人家妈在教育孩子,我去干什么。”


这样的婆婆够睿智,值得掌声,教育中,就应当遵循手表定律,一个人说了算。


没有了选择太多,左右为难的犹豫不决,面对唯一的方向,我们的孩子才懂得原则与坚持。

 02  不在孩子面前吵架


世上没有完全同步的父母,意见不同很常见,但是处理方式是关键。


岳云鹏和妻子有约定:不当着孩子的面吵架。


他说:“孩子眼神里的恐惧,让我不忍心看。”


因为小时候见过父母吵架的惨烈,永远记得当时的想法:离开这个地方。


“我绝对不允许孩子眼神里有恐惧。”


孩子是我们的心头宝,我们拒绝为孩子创造伤口。


教育若有不同意见,当面吵架无济于事,私下沟通尚有可解。


 03  彼此尊重是底线


渴求尊重是人的本能,夫妻之间,彼此尊重是幸福家庭的良方。


《新生日记》中,刘璇对四岁儿子可谓铁血教育。


制定规律的作息表,定时睡觉,吃饭遵循少盐少油;


每日坚持学习、写字、健身···


对此,老公王弢并不完全认同,却从不拆台,而是服从。


现在,他们是相互欣赏20年的恩爱榜样,少不了彼此尊重的功劳。


而在孩子教育上,彼此从不拆台,更是幸福家庭的加分项。


幸福的家庭,更容易养出自信优秀的孩子。


谢安说:“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父母做最好的自己。”


我们要用我们的力量,为孩子助力未来,而不是创造伤痕。


我们要用我们的存在,让我们的孩子得到鼓励,而不是让他绝望。


拒绝拆台教育,坚持做更好的父母,为孩子的未来铺上一道最优雅的底色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abao且听风吟

    讲得很好,谢谢主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