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世·第九讲】家族传承,顾问何必螳臂当车

【人间世·第九讲】家族传承,顾问何必螳臂当车

00:00
17:20

本集文稿  


各位听友,欢迎大家来到庄子人世间的第九讲,这一讲是一个小故事,颜阖问蘧伯玉。讲的主题,是说给怎样给未来的暴君做老师。颜阖受卫国的君主委托,给太子当老师。他担忧,教得太严未来会遭到报复,放任自流又对不住君王和国家。所以也是辗转反侧,左右为难。


这个主题转换到今天,其实就是家族传承里的教育问题。


家族传承问题,在今天是一个隐含着的热点话题。颜阖问蘧伯玉的故事说明了:作为一个大家族的家主,你家 里如果有熊孩子,必须你自己亲手去管教他。指望靠几个老一辈教导他,找几个顾问辅佐他,根本就不是办法。


你想想,他们未来会上位,掌握权力和资源,要面对复杂的博弈局面,他们个性中的偏执必然被放大,这个时候,但凡是明智一点的人,谁会跟他们对着干呢?难道你还指望有颜回那样的人从千里之外赶过来劝谏他吗?


在这个故事当中,颜阖就是那位被家主寄以厚望的老顾问,他实在没有办法了,只好跑来找卫国的政坛常青树蘧伯玉求教,蘧伯玉究竟开出了什么药方,以下就请大家进入课堂,我们一起学习。



正文


颜阖hé将傅卫灵公大子,而问于蘧qú伯玉曰:“有人于此,其德天杀。与之为无方,则危吾国;与之为有方,则危吾身。其知适足以知人之过,而不知其所以过。若然者,吾奈之何?”


蘧qú伯玉曰:“善哉问乎!戒之慎之,正汝身也哉!形莫若就,心莫若和。虽然,之二者有患。就不欲入,和不欲出。形就而入,且为颠为灭,为崩为蹶。心和而出,且为声为名,为妖为孽。彼且为婴儿,亦与之为婴儿;彼且为无町tǐng畦,亦与之为无町畦;彼且为无崖,亦与之为无崖。达之,入于无疵。



解读


颜阖去给卫灵公的大公子也就是太子去教书,他感到非常地不好把握。颜阖是鲁国人,有人说是颜回,不对,他是跟孔子年纪差不多,他应该跟孔子差不多是一辈的。


蘧伯玉是一个著名的贤人,他是孔子的朋友。孔子有两次在蘧伯玉的家里面设帐,什么叫设帐?就是授徒教书,有两次系统性地在蘧伯玉的家里面讲学,蘧伯玉为他提供讲堂。蘧伯玉他是好几代卫国君王的重臣,这个人可以说一生跟孔子是挚友,所以现在孔庙里面在致辞的时候,有蘧伯玉一份,他是东边的第一位。


颜阖看来也是一个老实人,卫灵公要求他教自己的大儿子,这个事你是不能辞的,人家要你教他儿子,又是你的领导,你能辞吗?你辞不了。现在的话无所谓,那会儿可不能辞,因为卫灵公也是个比较厉害的角色。去了之后一看,情况有点不对,所以就跑来问蘧伯玉。因为蘧伯玉是卫国的重臣,是那么长时间的一个不倒翁。


 他说你看现在有一个人,他天生的德性就是喜欢杀戮,就喜欢杀人,天生的习性就很残暴。我要是对他教导不好,也就是随他去,那我没危险,对吧?我怎么着顶着他老师的一个牌子,他杀老师还是不合适的,我又没惹他,我还落点好处,但是对国家不好,我心里过不去。如果我教导他有方,我把他性子强扭一扭,有可能我会被他以后弄死,他现在对我积怨,他弄不死我,等到他继位了,他得把老师弄死。 


他说这个人你要说他不聪明,他也聪明,他聪明到什么程度呢?他恰恰聪明到能看到别人的过错,但是他又没聪明到能看到别人为什么犯错。换句话说,他能看到别人的错,看不到自己的错,因为过错通常来说是个关系。作为君王来说,最主要的是看到自己的错;如果你看臣子的错,臣子到处都是错,对吧?你要能看到这个原因,在你这儿能转圜的,你就转着过去了。但是他恰恰就是这样的,所以他以后应该是最坏的一种君王,怎么办?现在这历史的责任落到了我的身上,我该怎么办?


蘧伯玉就说了,说你这问的好啊,“善哉问乎”!后来佛经翻译的时候用“善哉”这个词,这不是佛家发明的,这是引用的庄子的词,除了“善哉”,还有很多,反正佛家词主要引自庄子。


“戒之慎之”,你自己你要注意,你一定要把自己的身形立正了,你千万要把自己端正了。你的行为上最好迁就他,而你的心里头,尽量地要想办法帮他中和一下。你要通过态度、情绪各方面,想办法把他残暴的个性,慢慢地潜移默化。这个是常规,这是必须做的,这就是本分,你必须做的,你不这样做,你对不住整个国家,对吧?


但是,虽然你这么做了,两者做得很好,还是有后患。保不齐的哪天他领会过来了,原来老师做了那么多事,都是在对自己潜移默化;领会到我今天做坏事做得不太得心应手,心里好像隐隐约约有内疚感,是为什么?原来就是他当初给我各种暗示。他足以看到老师的过失,但是看不到老师为什么这么做,对吧?所以他就要对付老师了。


“虽然,之二者有患”,那么该怎么做?就要“就不欲入,和不欲出”,就是说你迁就他,你不要跟他完全地搅和在一块;你潜移默化他,你不要显露出任何痕迹,这就是要“听之以气了,化之以气”了。


如果你要是行动上跟他完全混在一块,我告诉你,你很快就会完蛋,为什么?因为反对他的人多了,先弄死谁?先弄死你。正直的大臣多了,你以为少?正直的大臣下手也很重的。自古正直的大臣动不动就说我要把他弄死,说这个人是国之大贼,必欲斩之而后快,都是这样的。


你如果跟他完全混到一块,他也保不住你的,他肯定把你作为叫“弃车保帅”,所以,你不能跟他完全混在一块,而你对他进行心灵上的潜移默化,你不能够露出任何痕迹,为什么?因为如果你露出痕迹以后,他会认为你是为了亲民,你是为了亲民来挟制他,用美德来要挟他,那样的话他就会把你视作妖孽。不但他把你视作妖孽,清流大臣们可能也把你视作妖孽。你的立场没有办法向任何人证明了,你无法向别人证明你是用道来化他,所以你必须做的不留痕迹,让别人没办法评价你是忠臣还是奸臣,你才是成功的。


这个就讲到宫廷斗争了,大臣是当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奸臣和忠臣下手都挺狠的。


如果他的状态像婴儿一样傻呵呵的,你就傻呵呵的;如果他表现的好像对你没有什么芥蒂,完全对你开放,你也好像要对他开放;如果他表现的无拘无束,你也表现的无拘无束。你就像他的影子一样,如果你能做到,你就叫没有瑕疵了。 



正文


“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zhé,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戒之,慎之!积伐尔美者以犯之,几矣。


汝不知夫养虎者乎?不敢以生物与之,为其杀之之怒也;不敢以全物与之,为其决之之怒也。时其饥饱,达其怒心。虎之与人异类而媚养己者,顺也;故其杀者,逆也。


夫爱马者,以筐盛矢,以蜃shèn盛溺。适有蚊虻méng仆缘,而拊fǔ之不时,则缺衔毁首碎胸。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可不慎邪!”



解读


又出名言了,这里名言叫“螳臂挡车”,他说你见过那个螳螂吗?意思说他做了坏事你别生气,你把他当小孩一样,你见过螳螂吗?螳螂会挥动着自己的双臂,想要把这个车轮子给挡住,能挡得住吗?但是螳螂会觉得自己很有美德,这是讽刺什么?讽刺这些清流士大夫,对吧?


“戒之,慎之”!如果你持续地夸奖自己的美德,去冒犯君王,“几矣”,那就近乎于死了,他说我再给你做个比喻。(这边我是讽刺士大夫,那边在讽刺一下君王,平衡一下。)


他说你见过养老虎的人吗?养老虎的人从来不敢用活物去喂老虎,怕激起老虎的嗔恨心,激起它的杀心,也不敢用比如一个全鸡或一个全猪喂它,怕它撕扯的时候,它本性慢慢也暴露出来,那种掠夺的意识出来了。但是又要管它的“饥饱”,要对它的情绪非常精准地掌握。时间长了,虎也媚人,它也用大脑袋过来蹭你。


他媚你,因为“顺也”,他觉得在你这儿最自在,所以他就媚你,如果你哪天让他不自在了,他就吃了你,所以根本的态度你必须是摸准他的本性,要顺着他,同时不能让他极端化。你不能给他喂全鸡或者活鸡。你要让他的习性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他说你看特别爱马的人,我们现在不是有特别爱车的,那会儿就是爱马,特别爱马的人,亲自端一个筐子在后面跟着马屁股后头接它那屎,用大海螺来给接马的尿,生怕溅到地上把马搞脏了,就对它简直好的不得了。突然有蚊子过来叮马了,他不注意随手打了一下,结果马就蹦起来了,蹦起来把这些身上的装饰都给撕碎了。


你看你对它那么好,你打那蚊子也是为它好,但是你刺激它了。它正活在它的境界当中,你刺激它了。所以名言又出来了,叫“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我觉得这得竖两个大拇指,话说到这个程度。


周易上有一句话叫“贪生忘克”,如果一个人发怒的时候,他想要把谁给处罚,这个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一个他爱的人来,让他注意力一下转移到他爱的人身上,然后他就不会很重地处罚这个人了,这叫 “贪生”,“生”就是他爱的这一边。 


一个领导突然他最爱的小孩突然抱过来了,下属就逃过一劫,因为他不愿意为那个事儿而破坏他这边的情绪,所以下手就会软的多。这里说的是反面,如果他专注在一件事情上,你去骚扰他,他这个爱就有所亡,他平常的爱就流失了,就好像没表现出来,这叫“意之所至而爱有所亡”。


每个人都是这样,他专注在他的事情上的时候,你不要骚扰他。但庄子的意思是你也别辅助他,你辅助他会把那个事给推向极端,你要想办法怎么样?让它慢慢地柔和下来,否则他就会尥蹶子。


这段我不知道大家听明白了没有?有些人把它解释为叫“爱之深,祸之也深”,这不对。“意之所至而爱有所亡”,这是名言,前面这个就都听明白了,这是与君王相处之道。



颜阖问蘧伯玉这一段,庄子说了一个寓言,螳臂当车,这个词现在一般是用于贬义了,大致就是违背时代潮流。但是在庄子的本意中,其实是一个很中性的话,甚至还带着一点点同情和无可奈何。


君王与臣子的关系,老板与高管的关系,总体上,还是上位者占有主动权。所以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强调,上位者要注意自我修为和方式方法。只有上位者理顺局面,这样下属才好办事,整个组织的气才能顺起来,转起来。


庄子不是不知道这一点,但人间世关注的是为臣之道,所以,举出了三个典型的例子,来说明身为人臣,应该有的真实觉悟和处世的智慧。


这三个例子选得很巧妙,颜回是白身、素人,叶公子高是贵族、重臣,颜阖是知识型官员,受到君王的信赖。但他们三人又各有各的思维误区,这个误区总结起来就是:往往是先界定了理想的结果,然后倒过来把自己逼上梁山,不得不采取出格的手段。究其原因,还是从自我出发,想当然的判定比较多,缺乏系统性演化的眼光。


所以,孔子和蘧伯玉开出的药方,并不是要他们放弃本心,而是要他们打开眼界,看清局势,根据朝政的演化而同步演化,不即不离,做好自己的那一点良心工作。


好,各位朋友,今天的课程就到这里,希望深入学习、需要答疑解惑的朋友,可以加微“黄明哲老师助教”:ddj186186,入群参与我们的讨论。


感谢您的聆听,我们下一讲再会!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喜萌听书

    老师,如果我们喜欢或者敬重的人沉浸在自己的境界中了,我们应该提醒他,让他意有所至,重新回归?还是让他偷这浮生一段闲呢?

    刀小小刀 回复 @喜萌听书: 适当的给空间,远近适度还是比较有利于关系发展的。尊重他的意境那是随顺,太过了影响现实了还是得拉回来。我就比较喜欢专心于学校的意,我也会感谢不打扰我的人,但是我也知道,不能影响其它正常生活必须的事情。

  • 皓月当空王

    孩子喜欢玩游戏是因为家长的惰性,不能陪孩子玩适合孩子年龄的游戏,家长多用心陪伴才是最好的办法。

    黄明哲博士 回复 @皓月当空王: 如果家长确实很忙,每天996,有没有其他替代的好办法?

  • 逍遥白

    听李玫瑾老师讲,孩子12岁以后的问题,是6岁以前形成的,所以儿童早期的抚养至关重要。现代社会,把孩子交给老人,保姆,培训班,寄宿学校,孩子长大后就难以受父母管教了吧。我本人初中开始无心学习,十八岁接触网络,大学全部在网络世界里,以至于父母想送我去戒除网瘾。不愿意回家,总想到遥远的地方去,结婚以后,还在玩网络游戏,直到自己的孩子出生,才发现原来人类是这么奇妙,有灵性的一个物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里,把自己又养了一遍。而没孩子以前,厌恶人类。所以,我觉得儿童和抚养人,精神上的链接,爱的满足,很重要,并不仅仅是吃喝用度,饿一点寒一点都没关系,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非溺爱),长大以后,就不容易出大问题。

    黄明哲博士 回复 @逍遥白: 这是个道理!

  • 远红3

    每一讲出来,都要连着听好几遍才过瘾!

  • 姜志远123

    个人愚见:教育无定式,每个孩子都不一样,不能盲目学所谓先进的教育经验,有些孩子确实皮的不行,自制力又不好,就得揍一揍。内向的孩子就不可能随便动手体罚,适合自己孩子的才是最有价值的。教育孩子本质还是在父母身上,对孩子投入多少精力,是希望孩子变成自己期望的样子还是由他自己发挥。更多时候影响教育的反而是父母的比较出来的。

    黄明哲博士 回复 @姜志远123: 我见过小时候极其疲的孩子,上大学后突然就好了,判若两人

  • 彼岸独行

    效果前期好些,后来越来越不好。孩子却是千方百计破解手机密码,借手机,编谎话设法得到手机,越演变越糟糕。好一段精彩的博弈都在无所不用其机。却没有想到换一种思维模式去处理。换到孩子的角度去看看问题。现在孩子被各种补课学习班把原本应该快乐的童年变成工具人一样,应该尽量与孩子经常多沟通,给孩子多一些的时间放松自我。甚至可以和孩子一起打打游戏,不会让孩子教你,自己做他的学生。让孩子放开心里,同时好比王者荣耀里面的人物作为家长的知识面比孩子广,可以在他比较感兴趣的人物做出一些有考证的人物介绍,比如鲁班春秋人 发明过鲁班锁等,即娱乐放松了孩子又得到了一些知识。

    黄明哲博士 回复 @彼岸独行: 寓教于乐,其实也不容易。家长的时间也不容易呀

  • 子璃Future

    庄子简直就是人性大师,把人性看得透透的。这里就反驳荀子对庄子的一句评价: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

    黄明哲博士 回复 @子璃Future: 荀子不知庄子也

  • 阳_7ro

    沉溺于游戏当中的人肯定是现实中有严重的缺失只能在游戏世界找成就和安慰。孩子有问题,绝大部分可以在家庭找出问题。很多家长一方面视游戏为洪水猛兽,一方面自己捧个手机放不下,娃会相信你说的还是他自己看到的?当然家长的问题不止这一方面,孩子有问题,家长要和孩子一起改变会好很多。另外沉溺打游戏的,专注力应该不错,善加引导,应该不错的。

    黄明哲博士 回复 @阳_7ro: 家长捧手机,这个肯定是个问题的

  • 听友269058060

    童蒙养正,圣功也。不管学什么专业,都不要把作人的专业丢了。

    黄明哲博士 回复 @听友269058060: 关键是在当下的社会条件下,怎样养正

  • 致柔1179

    晚上刚刚和孩子讨论,举例对他说:澳门的威尼斯商城,里面真的可以划船,并且特别把房顶做成了天空的样子,人们在里面就觉得好像是在乡村串门。你现在在看的游戏直播,我好像也找不到时间。这两个设计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孩子绕了半天,最后说都有一个目的就是让人产生幻觉,记不起来时间已经过去了好久或者根本想不起来要看几点了。遗憾的是孩子把电视关了去做作业,走的时候抱怨说:我知道你什么意思了,都说了十几年了

    黄明哲博士 回复 @致柔1179: 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