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曾国藩为什么那么佩服文盲爷爷

二十三、曾国藩为什么那么佩服文盲爷爷

00:00
14:20

   曾国藩为什么那么佩服文盲爷爷


                                 一

曾国藩是一位高官,平生交往众多名流,阅人无数,可是他最佩服的,却是一个文盲。谁呢?他的爷爷,曾玉屏。


我们要讲曾国藩家书,离不开他的爷爷曾玉屏。我们翻开曾国藩家书,会发现,前几封中很多都是写给这位爷爷的。这位爷爷,是老曾家的功臣。


老曾家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历史上没有出过一个当官的。不但没有当官的,连读书人都没有一个。在曾国藩的父亲之前,这个家族世世代代没有人读过书。


曾国藩在《台洲墓表》中说:“吾曾氏由衡阳至湘乡五六百载,曾无人与于科目秀才之列”。[1]


就是说,我们老曾家,从宋朝末年到清朝,五六百年间,连一个秀才也没出过。几十代人,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可见这个家族是多么普通。


为什么没人读书呢?因为读书需要花钱。过去可没有义务教育,上私塾要给老师交束脩。这个还好说,更关键的是,你要是参加科举考试,不管是考进士还是考举人考秀才,都要一笔不小的花销,普通农民家庭很难负担得起。


曾国藩的父亲和曾国藩能读得起书,是他爷爷的功劳。湘乡曾氏家族能“先富起来”,就是曾国藩的祖父曾玉屏完成的。


曾国藩的祖父曾玉屏是个挺传奇的人物。为什么这么说呢?原来他本是个普通农民,年轻的时候是一个浪荡子,没读过书,一度经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买了一匹好马,穿着光鲜的衣服,成天跑到城里,和一群浮浪子弟混在一起,赌博打架,无所不为。


但是这个人性格很刚烈。有一天,他正在湘潭城里和一群纨绔子弟鬼混,忽然见一个老头领着小孙子走窗外走过。只听老头远远指着他,教育自己的孙子说:


你可别跟这个人学。他是白杨坪老曾家的儿子,家里没什么钱,却跑到城里来装有钱大爷,早晚他们家得败在他手里。


那老头这番话是为了告诫自己的孙子,没想到全被曾玉屏听到了。曾玉屏心里很不是滋味儿,本以为自己活得人五人六,没想到背后大家是这么看自己!他大受刺激,当场站了起来,来到市场上,当场把自己的这匹骏马卖了,然后,徒步走了几十里路,回到家里。


从那天开始,曾玉屏就象变了个人一样,“自是终身未明而起”[2]。从此每日晚睡早起,天天下地干活,发誓要兴家立业。他三十五岁才开始务农,每天带着长工,日夜苦干,把自己家的梯田扩大,连成一片。这样用牛耕作起来就方便了,产量大大提高。家里种地、喂猪、养鱼,多种经营。曾家种了半畦菜,每天早上他亲自锄草,傍晚则监督长工上粪。他告诉曾国藩,自己亲手种的菜,吃起来才香。辛苦挣来的钱,花着才心安。


曾玉屏艰苦奋斗了十几年,置了百十来亩地,使曾家从一个普通的中农,变成了家境殷实的小地主。他就这样在地方上树立起了自己的威信。


从一个浪荡的青年到一个勤苦农民,这样颇有点传奇色彩的转变,说明曾玉屏身上有着豪侠性格和强毅品质。


曾玉屏确实是一个比较强悍的人物,他脾气火暴,做事有魄力,所以地方上有什么纠纷,大家总是来找他排解。遇上那种不讲理的泼皮无赖,他“声若洪钟”,厉声责问,说的话都在理上,最后那些地方上的恶霸也不得不低下头来。对于那些生活困难的人,他也尽自己的最大能力,经常施以援手。所以他在地方上,是一个头面人物。


我们看现存的所有曾国藩家书,第二封就是写给爷爷的。其中一项内容,是请爷爷帮助曾家的一个族人渡过经济难关。


楚善八叔事,不知去冬是何光景。此事全求祖父大人作主。如能救焚拯溺,何难嘘枯回生!伏念祖父平日积德累仁,救难济急,孙所知者,已难指数,如廖品一之孤、上莲叔之妻、彭定五之子、福益叔祖之母及小罗巷、樟树堂各庵,皆代为筹画,曲加矜恤。凡他人所束手无策、计无复之者,得祖父善为调停,旋乾转坤,无不立即解危。


楚善八叔,是指曾国藩的曾祖父曾竟希次子曾兴致的儿子曾毓璧,字楚善,曾国藩叫他楚善八叔。他因为经济困难,想卖地,卖不上价钱,所以托曾国藩找他爷爷帮忙。曾国藩就在信中说,这件事全靠祖父大人为他作主。如果您能救他于水火,他才能重获生机。祖父您平日积累功德仁义,救难济急,我所知道的就已经不胜枚举了。比如廖品一的孤儿、上莲叔的妻子、彭定五的儿子、福益叔祖的母亲及小罗巷、樟树堂的各庵,您都替他们筹划,想方设法给予关怀和帮助。凡是别人束手无策、认为无力回天的事,经祖父您一妥善调停,便能扭转乾坤,从没有不立即就解除困境的。


从这封家书,就可以看出他爷爷平时在老家是一个很有影响的人物,是一个热心公益的人,乐于助人的人。所以曾国藩说祖父平日就喜欢“救难济急”。从曾国藩请他的祖父救济族人,可以看出曾国藩也继承了祖父的这一特点,对自己的家族中人非常关照。


                               二


曾国藩的爷爷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很倔强,一条道走到黑。


勤苦发家之后,曾玉屏又做出一个重要决断,那就是把自己的长子曾麟书送去读书。在传统时代,一个家族要真正发达,不是看你有多少亩地,而是看你家中有没有人读书当官。有了功名,一个家族的地位才能稳固。所以曾玉屏不惜重金,请来当地最有名的老师,摆出一副破釜沉舟的架势,一定要把自己的儿子供出去。可惜曾麟书实在是太笨了,怎么也中不了秀才。


眼看着儿子没希望了,倔强的曾玉屏又把希望寄托在长孙身上。老头对长孙的希望之殷切,从小国藩的学业进度中就可以看出来。曾国藩虚岁才五岁,曾玉屏就命曾麟书给他开了蒙。才八岁,就读完了五经,也就是“诗书礼易春秋”这五部难懂经书。才九岁,就开始学作八股文。刚刚十四岁,就开始了科场生涯。


可惜这个长孙读书似乎也是不灵,每次带回来的,也都是落第的消息。曾玉屏辛苦了几十年,花了无数钱财,最后只落得一乡人的笑话。


曾玉屏却不管别人笑话不笑话。他定下来的事,九头牛也别想拉回来。传统时代人们大多迷信,经常有人劝他找人算一算,看看家里到底有没有科考之运,不要再这样白花钱了。曾玉屏却不信邪,曾国藩后来总结说,老头一生有“三不信”,不信看风水的地仙,不信医生,不信和尚道士,只信人定胜天。凭什么别人家能供出举人进士,我们曾家就供不出来?儿子供不出来,我还有孙子,孙子供不出来,我还有重孙子,我就不信曾家没有翻身的一天!


在曾玉屏的严厉督责下,曾国藩不屈不挠,顽强奋斗,最终于二十七岁考中进士,光了宗,耀了祖。

                                   三


曾国藩这一生受祖父的影响很大。


曾国藩的性格中有一部分遗传自祖父,后来他曾说,我虽然已经年老,但也常有忍不住要发火的时候。这就是来自祖父的遗传。


曾国藩虽然是三榜进士出身,却终生对这个没读过书的祖父敬服不已。曾国藩进京为官前,这位富有远见的老祖父就对家里人说:“宽一虽点翰林,我家仍靠作田为业,不可靠他吃饭。” [3]这说明老人深明大义,不愿让家庭拖累曾国藩仕途上的发展。所以曾国藩进京后,老头虽然已经贵为“翰林的爷爷”,每天仍然坚持下地种菜、拾粪,绝不丢弃“勤俭”之家风。


老头看人也有一套。曾国藩辞行时向其祖父求教训,曾玉屏叮嘱他说:“尔的官是做不尽的,尔的才是好的,但不可傲。满招损,谦受益,尔若不傲,更好全了。”事实证明,“傲”确实是青年时代的曾国藩最大的毛病之一。


曾国藩对自己的祖父,从小就有一种崇拜心理。曾玉屏最看不起男人的懦弱,曾国藩也非常推崇倔强这个品质,他经常回忆祖父的教训来强化自己身上的倔强之气:“吾家祖父教人,亦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4]


换句话说,男人,得对自己狠一点儿。


曾国藩在北京做官的时候,急公好义,非常喜欢帮助人。谁家里有了事情,都是他跑前跑后帮着张罗。


道光二十五年五月二十九日,曾国藩在写给父母的一封信中说过这样一句话,“同乡有危急事,多有就男商量者,男效祖大人之法,银钱则量力佽助,办事则竭力经营。”


也就是同乡人遇到危急的事,多数都会来找我商量,而我则会效仿祖父大人的做法,经济上量力资助,办事上全力奔走。所以曾国藩在官场上朋友很多,很有威信,名望很好,是湖南籍京官的领袖,这都是祖父对他的影响。


曾国藩的行为举止,也多有效仿祖父之处。比如老头子平时非常严肃[5],一举一动都从容沉重,非常有派头。曾国藩行走坐卧,也有意识地效仿老头的风格,追求稳重,绝不轻佻。


即使在位极人臣之后,曾国藩仍然说自己的能力远远不如祖父。他认为,曾玉屏如果有机会的话,其实可以做出一些大事,可惜命运所限,一生只能终老山林。


所以曾国藩晚年写信给他的弟弟曾国荃,那时候兄弟俩都位高权重了,曾国藩还经常引用他祖父的教训。有一封家书中曾国藩说,当初祖父星冈公常常教导他们,做一件事,不光要想到开头,更要想到如何结尾:“星冈公教人常言:‘晓得下塘,须要晓得上岸。’又云:‘怕临老打扫脚棍。’兄衰年多病,位高名重,深虑打扫脚棍。”我年衰多病,位高名重,很担心别人放暗箭,所以我们兄弟要经常想到爷爷的话。


所以说,爷爷曾玉屏是曾国藩一生重要的思想资源,对曾国藩,对整个曾氏家族都非常重要。



[1]《曾国藩全集·诗文》,岳麓书社,1994年,第331页。



[2] 同上。



[3] 《曾国藩全集·家书》,岳麓书社,1985年,第1264页。



[4] 《曾国藩全集·家书》,岳麓书社,1985年,第1139页。



[5]曾在家书中回忆说,他的祖父“昔年待人,无论贵贱老少,纯是一团和气,独对子孙诸侄则严肃异常,遇佳时令节,犹为凛不可犯”。他对曾国荃解释说,他有时对弟弟们太严格,实际上也是效法星岗公,防止弟弟们在家境顺利之时,流于放逸。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大王小王爱读书

    未听之前,觉得应该是远见 听完再来

    大王小王爱读书 回复 @大王小王爱读书: 还有坚毅与目标

  • 听友283246147

    爷爷是家里的奠基人,提供了读书的经济条件,树立了敢拼的、善良、自信的品质

  • 山中来带着兰花草

    张老师讲得史料最丰富,原汁原味又通俗易懂!

  • 13761319bqo

    谢谢。

  • 归来_4v

    这孙子当的值

  • 玉厚读书会

    👍👍👍

  • 灯火阑珊的历史

    好听

  • 常破心贼

    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