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 士说心语之文士篇 青春都一饷

004 士说心语之文士篇 青春都一饷

00:00
05:52

《文士篇 青春都一晌 — 遭遇超男柳七》


武夷归来,看山、看水、看几株长在砂岩上的大红袍。

回到沪上,还偶尔回味一下那样静翳朴实的环境,是一种可以触摸到的幸福,不求精致,务使自然,出于乡野,达于心灵。正如古人云: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不提 “前度刘郎”,却想说一说词人柳永。柳永初名柳三变,因排行老七,乡里又称他柳七。 柳七官列屯田员外郎,想来如同今日的县农委主任,世称 “柳屯田”。以今天的眼光,柳七也是一位绝世的 “超男”,是写作流行歌曲的民谣圣手, 其功底大概直逼李宗盛、罗大佑之流,或者这话反着说才合适。


柳七的粉丝们,姑且称为 “柳条”一族:“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这忠粉的决绝真不输郭得钢的一众”钢丝儿”、 杨幂的“蜜蜂”部落和赵丽颖的“萤火虫”家族,更在斤两上完胜小鲜肉们, 比如朱一龙的“小笼包”、周深的“生米”。


柳七率性,以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自居。才高八斗,却一路潦倒,每以 “奉旨填词柳三变”自嘲。且听柳七对青春的歌咏: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

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

青春都一晌。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青春都一晌”—两宋以降,你会继续从纳兰词、从三十年代沪上诗人戴望舒、郁达夫、徐志摩等人以至才女张爱玲的作品中发现这种沉香般浓烈、 厚重的情愫,它不失哀婉的历史遗韵,更是一种敏感、忧伤、自我的咏怀。

遂感叹武夷一地的神奇—这里是少有的联合国自然遗产、文化遗产 “双遗”授予地,一时间竟出了两个旷世的才人。一位是诲人不倦、主张"存天理而灭人欲",在生前身后都得了大把浮名的理学宗师朱熹,另一位就是这个流连在烟花巷里,偎红依翠,唱"秦楼阻,旅魂乱"的柳七柳三变。他们厮混于同一方山水,境地和境界却如此不同。

莫说朱老夫子“娶二尼为妾”的摧花辣手给人落下潜规则的话柄,也不说公子柳七早年间孜孜以求功名而不得,行走在人生康庄大道或羊肠野径上的朱子与柳七,他们的轨迹难免还是有交集的。当红尘落幕,凯撒的归凯撒,上帝的归上帝,让属于柳七的还于柳七,属于朱子的回于朱子,落入交集的留在交集里—任何关于性格和命运的解码或注释,都属于对前贤的涂鸦。

纵情山水,当胜于声色。台风刚刚过去的阴雨周末,浮生沪上,偷闲时分,且沏一泡大红袍。这得了火红艳名的武夷特产,生于砂岩之上,长于峭壁之阳,色明黄,如琥珀,味香回甜,号称茶叶之王。

所谓 “一茶一山水”,杯中物难道不蕴含着柳七遗韵, 以及流逝在故事里 那“一晌青春”? 武夷的,沪上的,乡野的、都市的,属于青春的,属于幸福的。对于幸福,自问:当否学超男柳七, 浅斟低唱,紧紧跟随?!


写于2007年9月23日 小改与2021年1月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水滴什么时候能石穿

    闲暇听书,确是一种享受,感受不同人的不同的人生阅历,充实了自我。主播的声音和谐悦耳,很有吸引力。

  • 听友67302582

    温暖的声音,百听不厌。

    竹夕暖阳 回复 @听友67302582: 哈哈哈,没事儿就听听哈

  • spicymaya

    声音太美了

  • 听友267346193

    荣幸之至,已加入“柳条”一族,字里行间都洋溢着诗词歌赋的韵味,夜听爱好者的不二之选,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令吾听之爱之,令吾心旷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