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第12节 常见:古文断句小知识

第六单元第12节 常见:古文断句小知识

00:00
06:25


常见考点:文言文断句

        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明辨句读,是阅读文言文最基本的能力,是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重点之一,考查形式一般是要求给某一组句子断句。

方法技巧

         一、通文艺分层次

        “通文艺,分层次”,指的是联系上下文,通读全段,弄懂这个文段的大体意思,然后看能不能分出一个大概的层次。

         二、抓名词,理句子。

        文言句子中的人名、地名、官名、民族名、器物名等一般都是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碰到这样的名词,我们可以看看他们的前后需不需要断句。

         三、抓对话标志词,断句子。

         常见的对话标志词有“曰”“云”“言”等。

         如《伤仲永》中有这样一句,“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剧中的“曰”就是一个对话标志词,碰到这样的情况,就可以在“曰”字后断句。

         四、找虚词,分句子。

         文言文中的虚词往往有它们固定的作用和位置。

        如“夫(fú)若夫(fū),盖、至若、斯、今、则,然则、故、是故”等一般用于句首,如《诫子书》中我们学过的“夫学须静也”一句中句首的“夫”就是一共典型的例子。

而“者、也、者也、矣、焉、耳、乎、耶、欤、哉、而已”等则经常用于句尾。如《诫子书》中的“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一句中句末的“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五、巧用句式特点,断句子。

        文言文在句式上讲究整齐对称,行文时上下句常用相同的字数和相同的结构,我们可以利用这一句式特点断句。如《诫子书》中的“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就是句式整齐对称的句子,据此即可轻松断句。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墨墨王梓

    什么时候有活动

  • 墨墨王梓

    一共有几个单元

  • 梦与真相遇_

    不是非澹泊无以明志 吗

    听友193090588 回复 @梦与真相遇_: 有两个版本

  • 听友233294933

    我没拿到教材

  • 王志平_gs

    plokijuhygtfrdeswaqzxcvbnm

  • emmy8282

    秦王色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