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苏东坡生在另一个家庭
自从苏东坡成名以后,江湖上就开始流传一个说法。
说是苏东坡的家乡附近有一座山,花草茂盛,郁郁葱葱。可是苏东坡一出生,山上草木就突然枯萎,山也不绿了,水也不流了。这种状态持续了几十年,直到苏东坡去世,那座山才又恢复昔日模样,花草树木又都有了生机。原来啊,苏东坡一个人就吸光了那座山的全部灵气,直到他去世,才把灵气还给大山。
传说往往都是编出来的,不一定符合史实。问题在于,人们为什么要编造这样一个传说呢?因为苏东坡实在是太有才华了,他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和美食领域都创造了光耀千古的成就,不但是全才,而且是天才。既然是天才,那就得给他异乎常人的先天禀赋找到一个解释。说苏东坡吸尽整座山的灵气,这是一个很酷的解释。
苏东坡是不是天才?当然是。天才就一定能够成才吗?不一定。你肯定还记得语文课本上王安石写的那篇《伤仲永》——文章主角方仲永出生在王安石的外婆家,是王安石亲眼见过的天才。这孩子没上过学,也没人教过他,但他六岁就能读书,十二岁就能写出相当漂亮的文章,成了远近闻名的神童。结果呢?他父亲天天带着他走穴,给富商大贾和达官贵人表演写诗,只图赚到一点点赏钱。方仲永过早地透支了自己的才华和学习的机会,到了王安石再见他的时候,“泯然众人矣。”已经跟大字不识的文盲没什么两样了。所以说,即使是天才,也要经受良好的教育,否则天才终将变成蠢材。
方仲永的故事是个悲剧,是父母不重视教育的悲剧。其实还有另外一种悲剧,父母过于重视教育造成的悲剧。这种悲剧发生在宋朝的江西,当时江西是“高考大省”,略有积蓄的家庭都会让孩子参加科举考试里的神童考试,因为一旦被国家认定为神童,就能免除赋税和劳役,甚至还有可能当官。为了改换门庭,很多父母都会把四五岁的孩子放到竹篮里,高高地吊在树杈上,竹篮里没有别的,没有玩具,没有手机,只有书。孩子跟书一起吊在树上,想下下不来,只能哭着背书。
听到这里,那些因为辅导作业而心力交瘁的妈妈可能怦然心动,觉得把孩子和作业一块儿吊起来也许是个好法子。确实,凭借如此恐怖的教育模式,宋朝江西真就成了神童考试通过率最高的地区。但是这些考中的神童最后在官场上或者文坛上取得了什么成就吗?没有。他们只会背书,没有实际的才华和创造力,保不齐还会酿成意外——有的孩子从篮子里往外爬,噗通一声摔下来。
好在苏东坡非常幸运,既没有托生在方仲永那样的家庭,也没有被父母挂到树上。苏东坡的父母特别开明,即使用今天的眼光来看,也可以称为模范家长。
先说苏东坡的妈妈程氏,她是标准的大家闺秀,娘家既有钱,又有文化,所以从小识文断字。苏东坡6岁开始认字,就是妈妈程氏给他开的蒙。东坡8岁入小学,每天放学回家,也是程氏帮他检查作业。直到苏东坡11岁的时候,程氏的学识再教孩子教不动了,才改由苏洵辅导。
不过,程氏对儿子最好的教育可能还不是辅导作业,而是为苏东坡示范了大气和自立的人格。苏东坡小时候,因为父亲苏洵一心备战科举考试,没有养家糊口,所以家庭条件并不宽裕。程氏回娘家走亲戚,亲戚们都嘲笑苏家贫寒,还劝程氏向娘家要钱。程氏说:“靠父母补贴算什么本事?我们只要努力,就能过上舒坦日子。”程氏还激励老公苏洵说:“我不怕穷,只怕夫君没有志向,你只管放心带孩子读书,养家的任务就交给我吧!”后来程氏在眉山县城租了房子,做起生意,为三苏父子备战科举提供了经济上的保障。
再看苏东坡的爸爸苏洵。坦白讲,苏洵早年并不是一个好丈夫,喜欢东游西荡,读书也不专心,屡次科举都没考中。可是在苏东坡出生以后,他浪子回头,开始奋发图强。《三字经》有云:“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说的就是苏洵。
苏洵在教育儿子方面颇有启发性,他从来不直接灌输什么,陪苏东坡阅读经书和史书时,常常会问这么一句话:“你觉得这个古人说得对吗?”从苏东坡15岁那年起,苏洵又带着苏东坡和苏辙哥俩去临近的几个城市游览名胜、结识高人,让两个儿子明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苏东坡后来能把书读活,能把文章写活,能把人情物理变成活色生香的文章,跟苏洵的教育方法是分不开的。
现在我们假设一下,假设苏东坡的父母不是这么开明,不是这么大气,而是生在完全不重视教育或者只会逼着孩子死记硬背的家庭,他这个天才还会成才吗?恐怕不会,他大概率会像方仲永一样,“泯然众人矣。”
为毛毛老师打c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