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思无邪——道尽天下学问之根本

165.思无邪——道尽天下学问之根本

00:00
14:46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阳明先生说,何止诗经三百篇?六经所讲也不外如此,乃至从古至今所有圣贤所讲的话,都可以用“思无邪”这三个字来概括。如此石破天惊,欲求真知的学子,当不可轻易放过。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人心、道心有何异同?“微”与“危”在说什么?在阳明先生解析的基础上,张讲师洞彻心源,极为精细地道明个中枢机,着实令人叹服!


1  君子如何与人相处的?值得我们如何学习?

【思无邪】可以概括一切经典的原因是什么?

《传习录卷下》

(四八)

黄勉之问:“‘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事事要如此否?

先生曰:固是事事要如此,须是识得头脑乃可。义即是良知,晓得良知是头脑,方无执着。且如受人送,也有今日当受的,他日不当受的。也有今日不当受的,他日当受的。你若执着了今日当受的,便一切受去执着了今日不当受的,便一切不受去。便是适、莫,便不是良知的本体。如何唤得做义?

(四九)

问:“‘思无邪一言,如何便盖得三百篇之义?

先生曰:岂特三百篇六经只此一言便可该贯,以至穷古今天下圣贤的话,思无邪一言也可该贯。此外更有何说?此是一了百当的功夫。

(五0

问道心、人心。

先生曰:“‘率性之谓道便是道心;但着些人的意思在,便是人心。道心本是无声无臭,故曰;依着人心行去,便有许多不安稳处,故曰

各位好,欢迎欣赏《传习录》,我们接下去看本文:

“黄勉之问。”黄勉之,叫黄省曾,字勉之,他也是王阳明的学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这一段是在《论语·里仁篇》里面。原文是: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这个“适”,适合的适,适当的适,在大多数的翻译本里面,会建议念“嫡”,嫡传的嫡,敌人的敌,都差不多是这个音。但我反对这样,为什么?因为跟莫来相对的话,莫就是反向的、不要的、讨厌的。两个字相对,这个相对,这个“敌”就应该念“适”,适就是适当的、好的、肯定的、喜欢的叫作“适”。

说“君子之于天下也”,君子对于天下的人、事、物也好,不预设立场。不预先预设说,反正这个人我就是要喜欢,那个人我就是要不喜欢;反正这一派的我要喜欢,反正那一派的我要不喜欢,不预先预定这个立场,而是要看合不合理。

所以,君子对于天下“无适也”。不预设,我一定就是会这样,情况改变了,我们就要改了,对不对?不要一直说我对他就是有成见,反正我就是要批判他。

人有时候你看他不顺眼,也许他做错了事,没有错的,但他有时候他这段话,他讲的是对的,难道你还要根据以前的惯性一直要批判吗?那你的义理在哪里?你的大公无私的心在哪里?

你很喜欢的一个人,他以前都是对的,他对你也很好,他现在对你也很好,他讲这一段话是错的,难道你也要喜欢他吗?难道你也要认同他吗?那跟结党徇私是没有两样。

所以,“君子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就看合不合道义。道义的我和他在一块儿,叫作“比”;我和他在一块儿,不合道义的,我就不跟他在一块儿。

这个比,就是两个靠在一起,如果把另外一个转过头,变成两个相对,就是北方的北,下面加个“肉”字就变成背,背叛的背。这个背呢,转过来,转过来靠着,这个就叫作“比”。

这句话,就是“黄勉之问”,问这一段话,事事要如此否说是不是事事都要这样?“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是不是事事都要这样?事事都要不肯定不否定,反正到时候看着办,是不是事事都要这样?

“先生曰:固是事事要如此,须是识得头脑乃可。’固然是事事要这样了,存着一个不预设立场的心,事事是要这样。可是最后你是以什么为依据?你总是要认识个头脑才可,要认识一个主轴,不要预设立场,到时候看着办。到时看着办,你是依据什么看着办?总要根据一个东西,根据一个主轴,说“义之与比”的义。

义即是良知。从本来的本文里面是说,不预设立场,最后要看合不合道义。什么是道义呢?义即是良知。

义就是良知,王阳明从头到尾一直讲,讲讲讲,讲到现在,讲良知,为人好的心是良知,那个是指在用的时候。无分别取舍,气机起起伏伏,把它当作一股能量的觉知,是良知的体。所以良知是体,要把它认识清楚,“义即是良知”。

晓得良知是头脑,方无执着。你要以良知为本。良知简单地说将心比心,我之所以这么做,是我衡量别人的得失之后,我衡量自己的得失,我也衡量别人的得失之后,有公平、有正义,才可以做,这才不会产生执着,不然“义之与比”,你跟谁比、你来跟谁相比附?

且如受人餽送,也有今日当受的,他日不当受的。比如说我们接受人家馈赠我们礼物,有的情况是这样,今天这个情况是应该可以接收的,另外,改天的情况是不能接受的。

也有今日不当受的,他日当受的。也有今日不应该受,可是他日送过来我却接受的。有没有这个可能?有,比如说过年人家来送个水果、礼盒来,晚辈去见长辈,见见亲戚,拜个年,送个礼盒,这是可以的。但是平时没事,送个礼盒,里面夹着现金,行不行?这是不能受的,不是送都可以受,不是这个送,那个就要收,不是这样的,有应该受,有应该不受的,这是举例了。

讲到这一段说到该不该受人餽赠,在《孟子·公孙丑》这一章里面,就有一个小小例子,我们用这一段来跟各位作个说明。

在《孟子·公孙丑》章里面,有一个弟子陈臻,陈臻问孟子说,说前一些日子在齐国,齐王馈赠你兼金一百,兼金就是金块、金条之类,一百两,你不受。到了宋国的时候,他送给你七十镒你就接受了。七十镒,这个镒,这个字也是一个钱币的计算单位,在齐国的时候你没有受,在宋国的时候你接受了。到薛国的时候,他送给你五十镒,你也接受了,前面如果在齐王那边你不接受是对了的话,后面这两个你接受了,那就是不对了啦。如果说后面这个你接受是对的,那前面你不接受也不对了,反正这两个你一定要错一个了,为什么?因为你到这一国人家送你,你不受,到那一国,人家送你,你却接受。如果我以接受为对,前面一定不对,如果我以不接受为对,后面接受也不对。

孟子怎么回答?孟子说皆是也,他说都对,都对。为什么?都对,你要讲原因。他说,在宋国的时候,是因为我要远行,远行的人一定要有一些盘缠,他送给我的时候是说,来助你远行时候的一些开销,我为什么不能受?他言出有名,没错,远行一定是需要钱的,周游列国的人又没有可能去赚钱,不可能,那一定要接受人家的馈赠。就像我们现在的人,如果我们要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我们也可以募一些款,这没有什么不可以的。所以,在宋国的时候人家送我七十镒,我就接受下来了。

在薛国的时候,是因为当时有人要害孟子,孟子需要防备,添购一些防备的器材,薛国就听说他有危险,就送他五十镒,跟他讲说你添购一些维护安全的器具,他当然就接受了,这有什么不可以的。

在齐国没有理由,没有理由他送他,他竟然收下来,那等于什么?就等于是买卖了。齐王是希望送钱给孟子之后说,我虽然是不用你为执政,我不让你当官,但你住在我这。

孟子是想周游列国,去施政,去施展抱负的人,他又不是齐国的小老婆给他养在那里,所以他不能接受,他一接受就走不开了,这个时候不能接受。

我们举这个例子给你听的意思是说,接不接受的问题,做一个事情,“无适也,无莫也”,没有一定要这样,没有一定不要这样。“义之与比”,就要看合不合道理。

看合不合道理,阳明先生就提出这个例子,比如受人的馈赠,有时候该受,有时不该受,为什么?因为要合于义理。

你若执着了今日当受的,便一切受去。执着了今日不当受的,便一切不受去。如果你执着说今天应该接受的你把它接受了,结果一切以后的统统接受了,这也不对,执着了。如果你执着说今天不该接受的我推辞了,这样是对的,那么以后一概统统推辞了,这就变成了没有权变了。

便是适、莫,便不是良知的本体。如何唤得做义?这时候就叫作“适”,叫作“莫”。“适”是什么?肯定的、好的、跟从的。莫是什么?跟他忤逆的、违逆的、不要的。就是说你执着在“适”或者执着在“莫”。

读到这里,就可以了解,我为什么说这个不应该念“敌”而应该念“适”,原因就在这。因为它的义理是跟“莫”相对的,两个上相反的,莫就是不要,我执着不要,一个执着要,可以,可以就是“适”,“莫”就是不要。这种执着在接受为可以还是不接受才可以,这不对的,这是执着在形式而不是在义理,在义理就不叫执着了。盯住那个义理不要动,就不叫执着了,盯住形式不动,我们就叫作“执着”。当一个人有了执着便不是良知的本体了,良知是因为这个时候,你不接受也你也不安,或者你推辞,你也不安,我们是根据良知这样做才安心、安全,所以我们把它接受下来,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如何唤得做义”,“义者,宜也”。宜,适宜的宜。不然的话,怎么叫作适宜。适宜是适宜什么?就是适宜在我们的良知上面。好,下一段:

“问:‘‘思无邪一言,如何便盖得三百篇之义?’这篇是从《论语·为政篇》来的,说“思无邪”,“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篇》是说,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诗经有三百篇,我们来统括这三百篇的意思,哪一句话就能够全部代表了,叫作什么呢?“思无邪”。弟子问说“思无邪”这三个字,一句话而已,如何能够代表三百篇的意思?如何能够代表三百篇的义理?《诗经》里面讲好多故事,义理无穷,你怎么说只有“思无邪”?

“先生曰:岂特三百篇。’”说何止三百篇。

六经只此一言便可赅贯。说何止是《诗经》三百篇,“思无邪”全部包括了,就连六经:《诗》、《书》、《易》、《礼》、《乐》、《春秋》六经也是一样,这句话“思无邪”完全可以涵盖,而且可以贯通。

这个“赅”,言简意赅的赅,赅就是完全包括、很完备的意思。可以全部包括,可以全部贯通,连六经也是这样。以至穷古今天下圣贤的话,思无邪一言也可赅贯。甚至于从古至今,所有的这些圣贤所讲过的话,就单单“思无邪”这三个字,也可以全部都涵盖了。

此外更有何说?此是一了百当的功夫。除了“思无邪”之外,圣贤还有什么好说的?这个是“一了百当”,就“思无邪”而已。其实是什么?其实就是良知。

“思无邪”不是良知不然是什么?良知里面只有天理,“去人欲,存天理”,就叫作良知。本来的实相也叫作良知,从本来的实相出发去应事接物,而自自然然产生了“仁义礼智信”。从良知出发,没有一点点的我私我见的攀附的话,自自然然应事接物的时候,就会产生仁义礼智信,这个心性的特质就会跑出来。

而此时此刻,我们心中、身中气机的频率就会在500、600、700、1000这样高的频率,就会走向河图、先天八卦的造化模式,走向返本还原。当一个人充满我私我见的时候,那个频率赫兹就会在200、300以下,私欲越强,频率越低,越往地狱坠去,差异就在这。

所以,所有的圣贤做了这么多经,何止是诗经三百篇、六经,包括所有五教里面的圣贤都是一样,“一言以蔽之”,反正他们都讲什么东西,反正都是讲“思无邪”,除了这个,没有再讲别的东西了。好,下一段:

问道心、人心。道心、人心,这个话,出自于《尚书》的《大禹谟》。《大禹谟》篇里面,就是这个尧传给舜、舜传给禹,传承一个心法的时候,讲了一个十六字的心法,哪十六个字?“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厥中。”人心是危险的,道心是很隐微、不好体会的,“惟精惟一”,就要慢慢地锻炼, 慢慢地锻炼,趋于一个良知,那个惟精惟一的“一”, “一”就是良知、本心。“允执厥中”,以什么为本?以良知为本,千万不要偏左,不要偏右,就是中,不偏不倚叫作中。问人心跟道心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区别?

先生曰:率性之谓道便是道心;但着些人的意思在,便是人心。说同一股气,在我们的胸中里面,在我们的身中里面,这个气有它自然周流的一个频率,自然周流的一个方式,当我们应事接物的时候,胸中的气自然会有一个上下起伏的动荡,率着这个气的自然的上下起伏,而不要着一点点人的意思,就叫作“率性之谓道”,这个时候的心就叫作道心,其实,就是良知。

但着些人的意思,我们的好恶分别攀附在这个,我们内心的气机起伏上的时候,开始有好恶分别,这个时候就叫作人心。

人心有个特质,人心的特质就是会痛苦,会烦恼,会久久不能自已,会欲清静而不得清静。为什么今天很多人到各地去求学?去学这个课程、去学那个课程?为什么?因为要安定他的心。就是因为都在人心,不是道心。道心本自清静。

道心本是无声无臭,故曰’。”道心因为没有一点点人的意思、好恶攀在上面,所以叫作“无声无臭”。一股纯粹能量而已,所以叫作“微”。微是什么?一点点。毫无一毫人欲之私,叫作微。

依着人心行去,便有许多不安稳处,故曰’”。这个“危”是危险的危,道心是微妙的微,人心是危险的危,说道心是无声无臭的,只是一股能量非常微妙。人心,你按照人心的好恶做去,你就开始有很多的颠簸,很多的烦恼、挂碍,你就不得清静,你笑不出来,你睡不着,你吃不下饭。所以,叫作“危”,危险的危。

这一段阳明先生是告诉我们一个什么事?人心道心是同一个东西。什么东西?胸中的一团气。不加人的一丁点私人的意思在上面的时候,就是道心,也就是佛家所说的实相,《金刚经》说的实相,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加上人的好恶之后,就变成人心,就是有好恶、有计较,争名夺利的心,这就变成人心。同一股气,只在于我们对它分不分别而已。说毫无分别,无分别取舍,就是在儒家经典里面所说的无声无臭至矣。“无声无臭”,就是无分别取舍的意思。

好,我们这一节讲到这儿。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68890145

    思无邪,善心出,良知足

  • 水心投资

    人心、道心,同是一股气、一个心,若着了人的些许私意,便是人心,有了私欲便滋生好恶爱恨欲,是危险的;若无一毫人欲之私,持守本心,便与天地同德,便是道心。道心即是本心,即是中、至善。

  • 言观观言

    感恩!202103220910

    言观观言 回复 @言观观言: 20210622

  • 一粒小虾米

    ❤现代社会,解决了温饱问题,我们每个人其实生存什么都不缺,但为什么内心会煎熬和痛苦。为什么坚持一件事情那么难?就是我找心学的初衷,找不到安心的事,找不到率性而活的道。

  • 上海春夏秋冬2013

    道心若水,故曰微...微兮渺兮...切记切记

  • 阳明心学强大自己

    思无邪也是良知,从良知出发

  • 桃之夭夭_5tu

    接受不接受与人、时无关,与义、良知有关,合乎义/良知,也就是人情义理,也就是 不是因为授或收方的私欲,自然双方未来也不会以此索要交换或被交换。而接受也是成人合义之美,是善。也就是授或接都要合于义。也就是心若光明,自然知道当授否?当接否?答案都在良知上。

    桃之夭夭_5tu 回复 @桃之夭夭_5tu: 合于良知,授、收是义的流行,是人情义理的流行,反之是利益交换。

  • leikind

    唯精唯一 允执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