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真相 | 026. 周朝没有了
 6.49万
试听180

中国历史真相 | 026. 周朝没有了

00:00
24:11

本期内容:

1. 吕不韦“奇货可居”

2. 秦昭襄王灭东周

3. 信陵君发起五国攻秦

4. 《吕氏春秋》和郑国渠

5. 吕不韦之死

 

大家好,我是枫落白衣,前面我们讲到公元前257年,赵国、魏国、楚国三家在邯郸城下和秦国打成一团,而战国第一猛将,秦国的“杀神”白起在咸阳西郊抹了脖子。就在同一时间,有两个人鬼鬼祟祟地用600斤黄金贿赂了邯郸的守城将领,偷偷地从邯郸城里跑出来,跑到了秦国的军营。

                                   一


这两个家伙一个叫异人,一个叫吕不韦。异人是谁你可能没听说过,可是这哥们的儿子你绝对知道,那就是秦始皇嬴政大帝。


那么,秦始皇他老爹这时候为啥要从赵国逃跑?因为他是秦昭襄王的孙子,本来是被送到赵国当人质的,战国时侯,大人们互相送个孩子当人质是常事,秦昭襄王自己当年也在燕国当过人质。可是异人这个人质当得比较倒霉,他摊上大事儿了,先是秦国在长平之战活埋了20万赵国降卒,接着就是秦将王龁围困邯郸,气得赵孝成王跳脚大骂,琢磨着砍了异人的脑袋泄愤。


如此一来,异人肯定不能束手待毙,赶紧溜之大吉是上策,你要是问那时候我们的秦始皇小同学在哪里?不好意思,还在邯郸城里,他爹当时只顾着自己逃命,那里顾得上老婆孩子,自古以来,能成大事的人,基本上没有一个在这种时候还想着自己老婆孩儿的,后来的刘邦、刘备也都是如此,我们的异人老兄自然也不例外。


再说了,那孩子生下来也不吱一声,说自己是秦始皇,一个普通的儿子死了就死了,有什么了不起?


可是跟着他一起跑的这个吕不韦又是谁?难道比儿子还重要?是的,比儿子重要,因为没有吕不韦出钱,这个异人就是赤贫阶级,别说跑,不饿死就算他造化大。


吕不韦和异人是如何勾搭在一起的,这个故事并不复杂,长平之战后,整个邯郸都恨秦国人,异人自然是没人搭理,饭都几乎吃不上了。吕不韦那时候是一个商人,看到这个情景之后说了一句话:“此奇货可居。”这可是一个神奇的宝贝,囤积起来会发财。然后他就上门对异人说:公子,我可以光大你的门庭。


26-1 吕不韦奇货可居(图片来自网络,如不允许使用请告知)


异人当时一翻白眼说哥们儿,你还是先把你自己的门庭光大一下吧。吕不韦的回答是,我的门庭需要公子您以后来光大。彼此都是聪明人,说完这几句话之后,就大概明白对方的意思了,马上进入密室详谈。


吕不韦就说了,现在秦国的太子安国君是你的亲爹,但是他儿子忒多,也许都忘了你是谁,当然,你老妈是谁,估计他早就忘了,他老人家现在喜欢的女人只有华阳夫人,可是这女人没有自己的亲儿子,你要是很不要脸地认华阳夫人为娘,你也许以后就会当上秦国太子。


异人说你的计划不错,其实我早就想这么没脸没皮地做了,可是有想法没用,我没钱啊,啥计划都是扯蛋。吕不韦说我不差钱,但将来成功了咋说?异人的回答是,秦国有您的一半。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和这俩货在密室谋划的一模一样,吕不韦先用他的钱争取到了见华阳夫人的机会,然后尖锐地指出,为了您和您娘家人将来的荣华富贵,必须找一个安国君的儿子来结成统一战线,成功地忽悠了华阳夫人,认了异人为干儿子。在邯郸被围的危险时刻,又是他带着异人逃出了赵国,回到秦国。


这里有两件事要澄清一下,野史里一直都有吕不韦把自己一个怀孕的姬妾送给异人,然后生下嬴政的说法,换句话说,秦始皇不是秦国王室的血脉,而是吕不韦的儿子,这种说法正史从来都不采纳,也没啥根据。


异人的老婆是吕不韦送的不假,可是说她怀了12个月身孕才生儿子就有点扯了,除非异人是傻子,可是异人如果真是傻子,吕不韦怎么会认为他奇货可居?所以,秦始皇应该是根红苗正的秦国列祖列宗的赢姓后代。


另一件事就是《战国策》里说,异人回到秦国是赵孝成王放回去的,这个我认为有点不靠谱,赵孝成王就是再缺心眼也不会在双方战斗正酣的时候放人质回去,这玩意一旦打输了,怎么着也算一个筹码,打赢了的话,那对方可能要再送一个来,何必放这个回去?所以我采用《史记》的说法,他是在打仗的时候偷偷跑回去的。


异人跑回秦国的第一件事就是穿上楚国的服装,去看他新的娘,华阳夫人。为啥要换衣服?因为华阳夫人是楚国人,果然,这女人看见异人小伙儿这身装扮,凤心大悦,给异人改了一个名字叫子楚,然后当亲儿子一样对待。他们娘俩的事儿我们一会儿再说,先要回过头来看看这个子楚的爷爷,也就是秦昭襄王,他可还没死呢。


实际上,那时候的秦昭襄王很不高兴,赵国邯郸最终没打下来不说,过了两年,因为秦国扩张的厉害,不把周王室放在眼里,周天子周赧王居然也偷偷摸摸地组织了五六千人的队伍,要以他这个村长的名义讨伐秦国。


他给其他六国的信里约定,某月某日,一起到伊阙集合,共同干秦国。结果到了这一天,只有燕国、楚国各派了一万左右的士兵,其他各国连个炊事班都看不见,战国末期,2万5千人只能是街头混混打架的水平,大家心灰意懒,就此散去。


可是周赧王回到王畿之后,一群富商围着他要债,为啥?因为他和异人一样,穷得要死,为了组织那五六千人的敢死队,借了很多钱,说好了打下秦国之后给本钱给利息,可是现在啥也没有了。为了躲债,这位堂堂的周天子只好躲进宫里的一个高台上,这也给后世留下一个成语,叫债台高筑。


周赧王没想到的是,他这次的幼儿园行动,让秦昭襄王很是愤怒,因为村长周赧王等于是指着他的鼻子说他是村霸。是,我是乱臣贼子,但是我还要脸啊。你周赧王一下子把我的假面都撕破了,我也只能不要脸了。


同一年,也就是公元前256年,秦昭襄王派人直接灭了东周,先是把周赧王抓到秦国,然后又放回了东周。一抓一放一折腾,欠了一堆债的周赧王姬延就驾崩了,而且后继无人,王畿的百姓四散奔逃,至此,周朝算是彻底玩完了。从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国,到这时候灭亡,一共791年,当然,其中有差不多一半的时间周天子只是一个牌位,说话是不好使的。


接下来的一件事到今天还是一个谜,那就是所有的史书上都记载了秦昭襄王在周赧王死了之后,派人把传国之宝那九个大鼎搬回了咸阳。可是从那时候起,就没人见过它们,后来秦昭襄王的曾孙子秦始皇上台之后对外也是一脸懵逼,说我也没见过啊,这件事我们以前讲大禹同学的时候已经说过,这里不重复。


无论如何吧,夏商周一脉相承的封建王朝在公元前256年正式寿终正寝,从那时候一直到秦始皇嬴政开创帝国时代,这中间的35年,我们只能称呼为战国时代,不能和东周并称了。


                                     二


五年之后的公元前251年,秦昭襄王以75岁的高龄心满意足地死了,如果说这哥们上台的时候秦国只是隐隐约约有霸王之气,那么到他蹬腿为止,秦国已经完全具备了吞并天下的实力。


即位的秦孝文王也没有辜负吕不韦和异人的厚望,马上就封自己最喜爱的女人华阳夫人为王后,顺理成章地,异人,也就是现在叫做子楚的这位秦国公子,就成了正牌的秦国太子。这时候的赵国也见风使舵,把子楚的老婆赵姬和他那个带着天命下凡的儿子嬴政送回了秦国。


现在我们经常说,国不可一日无主,这是对的,自古以来,老子一死,太子必须马上接位,但是正常来说,你不能马上就举行典礼或者更改年号,那显得你太猴急了。一般要等一年,第二年的时候再正式上班。秦孝文王比较倒霉,他上台之后坚持等了一年,可是第二年刚刚坐上宝座才三天就暴病身亡。所以,严格来说,这哥们只当了三天的秦王。


有人就说是吕不韦干的,因为他想让他的那个奇货异人,快点上位。这事呢,没啥根据,只能说是野史,不过我自己的观点是,吕不韦当时不太可能有那么大的权势做成这件事。


在这之后,就是秦始皇的爹,原来叫异人,后来叫子楚,现在叫秦庄襄王的家伙登场了。我们可以叫他秦庄王,此人是相当地讲信用,马上封吕不韦为丞相,文信侯。


你要是说这也没啥,那是你不懂行情,我这里告诉你一件事,秦国自秦孝公开始一直到他吕不韦当丞相这130多年,一共只封了4个侯,那就是商鞅、魏冉和范雎,然后就是他文信侯吕不韦,连杀神白起也只是被封了一个武安君而已,没有封侯,所以,吕同学豪赌之下,换来的是扎扎实实的荣华富贵,千古留名。


据《战国策》这本书记载,吕不韦在开始遇到异人的时候,曾经回家问他爹,说您认为种地的利润是多少?他爹说十倍,那珠宝呢?他爹回答说百倍。吕不韦接着又问,如果把一个人扶植到国家的最高领袖呢?原话是“立国家之主赢几”,他爹想了半天说:“无数。”那是想都不敢想的富贵。


吕不韦于是下定决心,干了这一票。事实也证明,作为商人投资掺和政治的始祖,吕不韦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他的经验和眼光,足以让今天美国大选时那些捐款的商人们借鉴。


秦庄王异人即位之后,对外依旧用范雎的老办法,远交近攻,猛烈攻击韩国和魏国,占领了很多地盘,最后魏安釐王实在是没辙了,就对着北边喊,弟弟啊,你快点回来吧。他弟弟就是前面说过的战国四公子之一,魏国信陵君,这时候正在赵国天天办party,举办辩论赛,和他的门客们喝酒聊天,玩得不亦乐乎。


那他为啥跑到赵国去了?原因很简单,前面我们说赵国邯郸被秦国围困的时候,这哥们为了帮助赵国他姐夫平原君,窃符救赵,偷了他哥哥魏安釐王调动军队的虎符,私下里带着部队冲到邯郸,和秦国死磕。


等秦国退兵之后,他琢磨了半天,没敢回去魏国,虽然那位是他亲哥哥,但是涉及到君主的权力问题,还是不要拿脑袋冒险的好。


就这样,信陵君留在赵国,一住就是十年。


现在秦庄王这么不给面子,一定要干死魏国,信陵君也坐不住了,毕竟那是自己的祖国,魏安釐王召唤了几次之后,公元前247年,信陵君魏无忌回到魏国,马上担任魏国最高统帅。


战国四公子的面子那是杠杠滴,燕、赵、韩、楚四国的高官里面,都有信陵君的铁哥们,马上派出大军和魏国同仇敌忾,五个国家一起KO秦国。请注意啊,这里没有齐国,范雎的远交近攻就像是一碗迷魂汤,齐国喝了之后就死心塌地地爱上了秦国,从此不掺和任何合纵的事情。


事实证明,大家如果真的同心合力,秦国还是不行的,五国在黄河以南大破秦军,导致秦国退回函谷关,高挂免战牌,不陪你们玩了。这一战之后,信陵君名望大涨,五国的信心也大涨,可惜得很,我们后人把这次的行动叫做回光返照,为啥?因为按照史书记载,这是最后一次五国同心协力取胜的记录。


秦庄王在战场上搞不定对方,私下里就开始弄小动作,派人带了一万斤黄金,到魏国首都大梁四处散布信陵君即将当上魏王的谣言。魏安釐王果然害怕了,就剥夺了信陵君的军权。到了这一步,信陵君知道解释、辩驳都没用,弄不好脑袋先没了,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自污,自己埋汰自己,表明绝对不想染指最高权力。


从此之后,他把自己关在家里,只做两件事,喝酒和玩女人。男人要想自杀,这两件事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四年之后,公元前243年,一代雄杰,信陵君魏无忌酒色过度,暴病身亡。


千古以来,对他的评价,几乎没有坏话,都是赞美的。现在河南开封那座大相国寺,原来就是他的府邸,开始的名字叫信陵君庙,是老百姓纪念他的。


实际上,秦庄王虽然用计策在四年之后除掉了信陵君,可是他也没看到这一天,因为他在当年就翘了辫子。


公元前247年7月6日,秦庄襄王卒,其子嬴政即位,这就是后来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的秦始皇。这里有三件事要说一下:


第一,为啥这个日子这么准确?那很简单,因为司马迁老爷子非常清楚这个日子对于历史的重要性,所以当年他写《史记》的时候,肯定是把吃奶的力气都使出来了,查到并且记录下了这个日子。《史记》原话是:“三年五月丙午,庄襄王卒,子政立,是为秦始皇帝。”


第二,我们今天说的秦始皇,这个称呼呢,我们随便叫叫可以,但是千万别让嬴政这哥们听到,因为他会很生气很生气,他的正式称呼是始皇帝,有皇有帝,你叫他始皇,吞了一个帝字,他听了会发疯,后果就是你肯定吃不上下一顿饭了,这事我们后面还会详细说。


第三件事就是秦始皇的爹秦庄王这家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尊称为太上皇的,当然,他接受这个称号时已经死了,后来刘邦的爹是第一个活着的太上皇,这是后话。


可是刚即位的秦王还不能称皇帝,我们暂时叫他秦王政,而且他那时候也有很大的烦恼,主要是两个人,一个是文信侯吕不韦,另一个是公元前239年封侯的长信侯嫪毐。


 

                                 三


先说吕不韦,实事求是地说,他以前当个小商人还真是屈才了,此人无论是军事,还是执政,都有两下子。对外战争中,他对准六国中间的缝隙下手,专门打韩赵两国,几乎把六国分成南北两半,这样合纵的地域基础就消失了。


对内执政他目光比较远大。比如说有一个叫郑国的人,他来自韩国,拿着工程图纸一定要死皮烂脸地给秦国修水利工程,而且连设计费都不要,可是修了没两天,阴谋就败露了,原来这哥们是一个奸细,韩国派他来给秦国搞水利,就是为了消耗秦国的国力。


这位郑国同学被揭穿了之后就招供了,说,是,我是特务,可是这条河渠修好了,韩国不过是晚死两天,但对秦国,却是千秋万代的好处:“为韩延数岁之命,为秦建万世之功。”当时秦国里面,只有吕不韦和刚刚登基的13岁的嬴政认为郑国说得对,不仅没处死他,还让他继续干。


26-2 郑国渠(图片来自网络,仅供参考,如不允许使用请告知)


结果十年之后,这个叫做郑国渠的水利工程完工,关中地区4万多顷土地立刻成为大粮仓,亩产增加了6、7倍,后来和巴蜀粮仓、汉中粮仓一起,成了秦国统一六国的三大粮仓,最大的后勤保证。稍微夸张点儿说,没有这个关中粮仓,秦国可能不会那么快统一中国,所以,你不服吕不韦的眼光是不行的。


除了眼光好,吕不韦还有一个成功人士的毛病,那就是一旦有钱了,也要附庸风雅,向贵族圈子靠拢,学习他们的做派。战国时侯贵族最流行的玩意儿就是养门客,吕不韦就也像四公子那样,呼呼啦啦地招了几千门客。


不过他毕竟是商人,觉得这么多人聚在一起就是聊天吹牛,经济账划不来。就让大家写书,打出的旗号是:“兼儒墨,合名法”,就是诸子百家,你知道啥玩意就写啥玩意,只要我认可,就算你的成绩,但是,要署上我吕不韦的大名,最后把所有的文章编在一起,合称是《吕氏春秋》。我们把这种文化上的一锅乱炖学派称为“杂家”,吕不韦就是杂家的代表,当然,他可能一个字也没写。


这本20多万字的书完稿之后,吕不韦无比得瑟地把书挂在城墙上,说谁能增加或者删减一个字,给一千金。结果呢,真的就没人能指出任何错误,这就是成语“一字千金’的来历。可是我们要问一下,《吕氏春秋》真的这么牛掰吗?当然不是,因为这是吕大丞相的书,谁敢改?你还要不要脑袋了?


如果我是秦王嬴政,就算我智商一般,我知道这件事之后,也要为吕不韦的权势熏天坐立不安,更何况嬴政还不是一般人。


不过呢,吕不韦最后的下场,实际上应该怪他前女友的现任男朋友。他前女友是谁?就是秦王嬴政的老娘,你别忘了,那当年可是吕不韦的人。本来吧,秦庄王死了之后,她和吕不韦又好上了也没啥,孤男寡女,还可能是曾经的恋人,可是坏事就在于吕不韦这人胆子小,觉得和大秦帝国太后上床,这早晚得出事。思来想去之后,就把另一个床上超人送给了赵姬,自己脱身了,这个人的名字叫嫪毐。


不用多想,这个床上超人的意思就是你理解的那个意思,这事儿是明明白白地记在《史记》上的,司马迁称之为“大阴人嫪毐”。当时来看,吕不韦这步棋是对了,赵姬这个女人果然马上就忘了吕不韦,和这个嫪毐如胶似漆,还生了两个儿子,可是长远来看,却是一步臭棋,为啥?


因为嫪毐这个人野心极大,但是能力极差。我们接着往下说,到了公元前239年,嫪毐得到了最丰厚的回报,被封为长信侯,从商鞅开始,秦国的第五个侯。可是这哥们还不满足,公然对外宣称自己是嬴政的“假父”,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干爹,并且开始和赵姬计划是不是让他俩生的儿子当秦王。


这就是找死了,本来嬴政为了母亲生活快乐幸福,可以无视一些事情,但一旦涉及到王权,那啥也不说了,别说你只是嬴政他老妈的一个床上玩物,就算是亲娘,那也是拍死拉倒。公元前238年,嫪毐知道嬴政即将对他动手,准备先下手为强,提前造反,可惜,一个照面下来,全军覆没,他本人被带到咸阳闹市,五马分尸,然后灭三族。


至于他和赵姬生的那两个可怜的孩子,也被装到麻袋里,乱棒打死。接着嬴政就把他老妈也关起来了,不过后来想了想,又放出来了,毕竟当年他亲爹从邯郸逃之夭夭,是他娘含辛茹苦,担惊受怕地抚养着他,从孝道上来说,嬴政大帝是一个好孩子。


但是对于吕不韦,秦王政就毫不客气了,嫪毐这件事给了他一个极好的借口扳倒吕不韦,后者很快就被罢免了相国的职位,回到了自己的封地河南。


一年之后,秦王政给吕不韦下了一封敕书:“君何功於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於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徙处蜀。”意思很明显,离开你的封地,去穷山恶水的蜀国居住。


吕不韦想了想,嬴政绝对不会放过他,自己要是马上死了,也许儿子女儿还能免死,一仰脖子,喝了一杯毒酒自杀了,这一年是公元前236年。他的一生像极了一个期货大鳄,投机取巧在期货市场上大赚了一笔,最后却赔的干干净净,连命都搭进去了。唯一值得欣慰的是,期货市场上从此有了一个传说,我叫吕不韦,本来就是一个邯郸的小商人。


有人问过这样一个问题,吕不韦为啥不造反?我想吧,两个原因,第一他有幻想,那时候一个相国被贬到封地并不是大事,战国四大公子基本都被贬过,过后还不是一样官复原职。不仅是他,大家也都这么想,《史记》上说当时去河南看望吕不韦的人络绎不绝,吕不韦开始的时候绝对没想到秦王会杀他。


第二个没造反的原因就是他也没资格造反,你别忘了他本来是韩国人,在秦国他是绝对的外乡人,秦国各大氏族和势力并不喜欢他,还可能很恨他,他11年的风光可以说完全是秦王嬴政给的,现在你反嬴政,那注定一个支持的人都没有。


吕不韦死后,有人就跑去和嬴政说,这外国人吧,一个都不能信,还是我们秦国本地人可靠。嬴政一听也对,就发布了一道逐客令,让外国在秦国当官的人都滚蛋,差不多相当于2000多年后美国那个排华法案。


消息传来,一个正在秦国首都咸阳混日子的外国人顿时焦虑万分,这要是失业了,会不会饿死呢?此人最后心一横,刷刷刷写了一篇文章,递交给了秦王嬴政,劝说他停止裁员行为。此人是谁?我们下集再聊。

精选用户评论
  • shiyadong

    还是上传文稿比较清楚,错别字少

其他用户评论
  • 枫落白衣

    【小助手】 欢迎加入枫落白衣福利群: 为答谢老铁们对节目的支持喜爱,枫落白衣老师想给大家开系列福利小灶,首次主题是:中华帝国制度随便聊,预计一个半小时,约在草长莺飞暮春三月的某个周末,大家先加小助手微信:ximajun2018,备注“史话”入群,了解详情,到时可获赠部分讲课资料,并和枫落白衣及众多听友同群吹水。

  • love皮笨

    期待新的节目!!

  • 一代剑魔

    这桥段,多少有点像当年第一个这样做的郑庄公?

  • 正口味的VC

    原来是秦昭襄王把周朝灭了!

  • 猪头圆滚滚

    现在看来,爱波斯坦能不能靠上点儿吕不韦的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