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美国北加州图书奖”入围作品,带你走进阿富汗屡被中断的历史
精华笔记
阿富汗,一个离我们很近又很遥远的国度。历史上,中国和阿富汗的交往很少。阿富汗留在人们记忆中的,只剩下封闭、贫穷和恐袭。这当然不是全貌。事实上,阿富汗是个小国,但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小国。
第一部分,早期历史和阿富汗建国
阿富汗是名副其实的山地国家。64.7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中,适宜居住的,主要是那些被山岭河流切割出来的山谷、河谷或小片平原。这样的地理环境,造成了两个后果。
第一,无法产生全国性的权力中心。阿富汗第一大民族普什图人,已经在这里生活了两三千年,可从来就没能建立起统一政权。继普什图人之后进入阿富汗的,有塔吉克人、哈扎拉人、乌兹别克人等。他们同样以部落为单位,分散居住,相互间的联系很松散。
第二,阿富汗成为帝国扩张的极限。历史上,阿富汗相继被马其顿王国、巴克特里亚王国、贵霜帝国、萨珊帝国、阿拉伯帝国、蒙古帝国统治。统治者像走马灯一样更换,阿富汗人的生活,还是老样子。因为这些统治者只要求名义上的臣服,并不会对部落事务进行干涉。
这种情况延续了上千年,直到1747年,才发生了变故。
这一年6月,波斯国王纳迪尔·阿夫沙尔遇刺身亡,波斯陷入内乱。这威胁到了阿富汗。于是部落首领们决定,推举一位领袖,带领大家共克时艰。经过激烈竞争,一个年轻人脱颖而出,成为阿富汗历史上第一位国王。他就是被后世尊称为“阿富汗国父”的艾哈迈德。当时他才25岁。
不过,艾哈迈德的地位并不稳固。实际上,艾哈迈德是跟部落首领共同执政。他的权力非常有限,只要出了首都喀布尔,国王的命令就不怎么管用了。
对阿富汗民众来说,真正的统治者,是所在部落的首领。 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是难以持久的。1772年艾哈迈德病逝,而阿富汗的内外环境,也面临着巨大变化。
第二部分,英俄博弈与两次英阿战争
艾哈迈德死后,阿富汗陷入了长达50多年的内战。直至1826年,一个名叫多斯特·穆罕默德的部落首领,夺得王位,局势逐渐稳定下来。
不过,内战期间,活跃于印度北方地区的锡克人,趁机入侵阿富汗南部,占据了白沙瓦。白沙瓦位于印度河畔,是连通南亚与中亚间的贸易重镇,也是阿富汗进入印度的前哨。
当时,英俄在中亚明争暗斗,史称“大博弈”。而阿富汗,因为地理位置,成了博弈的焦点。英俄都在拉拢多斯特,试图将阿富汗纳入势力范围。
多斯特从中看到了机会。他开始与英俄接触,希望依靠他们的力量夺回白沙瓦。但由此也卷入了英俄博弈。此后,英国先后两次入侵阿富汗。表面上,两次战争英国人都轻松获胜。可英国人发现,自己总会陷入部落武装的包围。这些武装战斗力不强,正面扛不过英军。可他们神出鬼没,制造了很多麻烦。1880年夏,在坎大哈以西的迈万德,8000名阿富汗士兵偷袭2万英军,将之击溃。
迈万德之战成为第二次英阿战争的转折点。自此,英国人彻底放弃了征服阿富汗的念头。至此,阿富汗获得了实质上的独立。
第三部分,在传统与现代之间
阿卜杜尔·拉赫曼在位21年,主要干了两件事。
第一,划定国界。拉赫曼上台前曾向英国承诺,自己不会倒向沙俄,也不再谋求白沙瓦。为了让英国人放心,1893年,拉赫曼同英国代表杜兰德,确定了阿富汗南部边界,即“杜兰德线”。
确定国界后,拉赫曼在喀布尔周围设立了不少军工厂,并且从英国引进技术,日夜不停地生产武器。巅峰时,阿富汗生产的枪支数量,几乎同英法俄等列强相等。
此外,为了拉拢阿富汗,英国每年都会提供巨额的财政补贴。正是靠着这些钱和装备,拉赫曼组建了一支10万人的亲兵。这支部队兵种齐全,包括步兵、骑兵和炮兵。更重要的是,他们效忠国王本人。
积极发展军备的目的是什么呢?那就是拉赫曼要做的第二件事: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统一。
拉赫曼要求各部落放弃自治,绝对服从国王。谁反抗,他就派亲兵镇压。据统计,拉赫曼一生针对部落发起过40多场战争。凭借先进的装备,国王亲兵逢战必胜。每征服一个地区,拉赫曼就任命官员直接管理。
随后,拉赫曼着手推动现代化改革。20世纪初,电话、电报、水电站相继进入阿富汗。拉赫曼的儿子继位后,又在喀布尔修筑公路、购置汽车。一时间权贵们趋之若鹜,以拥有私家车为荣。现代交通由此萌发。
可以说,拉赫曼用铁腕将阿富汗统合起来,并开启了现代化进程。
可他只获得了部分成功。在乡村,部落首领、宗教领袖依然具有无可取代的号召力。这形成了两个阿富汗:以喀布尔等城市为代表的现代阿富汗,和以乡村为代表的传统阿富汗。
巨大的城乡差异,将一再地撕裂阿富汗。双方的冲突,在阿曼努拉国王执政时期时达到高峰。
阿曼努拉登基后,同英国、法国、意大利等签订友好条约和贸易协定,大力引进西方的物质文化。1923年,阿曼努拉推出了阿富汗第一部宪法。这部宪法,吸取了欧洲各国经验,禁止酷刑、保护私产、提倡信仰自由,还允许公民检举贪官污吏。这些举措,得到了普遍欢迎。
在保障女性权益方面,阿曼努拉的步子也很大。新宪法赋予女性穿衣自由。从此,女性外出不需要再把浑身上下遮盖严实。对此,女性的父兄、丈夫,不得强行阻拦。阿曼努拉还兴办学校,并鼓励男女同校。成绩优异者,政府将出资送往英法等国深造。
凡此种种,引发了巨大争议。1928年末,保守势力在阿富汗南部发动叛乱,获得了乡村民众的热烈响应。叛军很快攻占喀布尔。众叛亲离之下,阿曼努拉被迫流亡。最终,王位落入实力派将领纳迪尔手上。
内心深处,纳迪尔也认同改革。只是他明白,先要获得保守势力的支持,稳固政权,然后才谈得到改革。所以跟阿曼努尔的激进作风不同,纳迪尔是说一套、做一套。一方面,他把恢复传统的口号喊得震天响;另一方面,则低调地推进改革。不过,改革基本局限于城市。乡村则没有太大变化。这是因为,有阿曼努拉的前车之鉴,改革者不敢触动乡村。他们宁愿让乡村自行其是,任凭它们在部落首领的操纵下,按照传统方式生活。
所以到20世纪70年代,阿富汗乡村仍然是部落社会。城市与乡村,两个阿富汗的差距日益显著。正是这一特点,将让苏联和美国这两个超级大国,相继跌进坑里。
第四部分,从各方拉拢到惨遭侵略
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东方阵营,形成了相互抗衡的格局。这就是冷战。阿富汗北面同苏联接壤,南面则是一个新独立的国家——巴基斯坦。它得到了英美等国的支持。
换言之,阿富汗恰好处于两大阵营对抗的前沿。美国力图将阿富汗打造成第一道防线,以阻止苏联渗透印度次大陆;而对苏联来说,一旦阿富汗有失,自己在中亚地区的利益,将受到严重威胁。于是双方极力拉拢阿富汗。
一时间,阿富汗成为双方极力争取的香饽饽。阿富汗政府充分利用这一点,游走于两大阵营之间,左右通吃。这也是阿富汗发展势头最好、文化最多元的岁月。在当时的喀布尔,你既能欣赏优美的俄罗斯芭蕾舞,也听得到激动人心的披头士。
可是,1964年,阿富汗国王查希尔颁布新宪法,这部宪法借鉴自欧美。这让苏联人产生了不祥的预感:阿富汗将全面倒向西方。怎么办?苏联人的对策是:先搞政变。政变不行,就直接武装入侵。
苏军前后投入150万兵力、耗资450亿美元,可换来的结果是,黯然撤离。苏军能够凭借坦克、飞机占领城市,却无法对散布于山间的数千个乡村,实施有效统治。而广大的阿富汗农民,受部落首领和宗教领袖鼓动,拿起武器,组织游击队,对苏军展开袭扰。在美国的资助下,白沙瓦地区也冒出了大量抵抗组织。他们招募难民,进行军事训练,再送回阿富汗打击苏军。
苏联既无力扑灭阿富汗人的抵抗,又在国际上陷入空前孤立。苏联经济也快被巨额军费拖垮了。1988年苏军撤离阿富汗。苏联成为继英国之后,第二个栽在阿富汗的超级大国。
第五部分,历经战火,艰难重生
苏联留下的是个烂摊子。苏军撤离时,阿富汗的武装组织多达数十个,其中不少拥有了坦克、火炮、导弹等重型武器。一旦共同的敌人消失,当年抵抗入侵的英雄,立马蜕变成军阀,为争夺政权大打出手。
混战两年多,一支名叫塔利班的武装,开始崛起。在阿拉伯语中,宗教学校的学生,被称作“塔利班”。顾名思义,这是一个由学生构成的武装力量。他们的领袖是穆罕默德·奥马尔。奥马尔出生于阿富汗南部的坎大哈,年轻时加入游击队。在同苏军的战斗中,他失去了左眼。战后,奥马尔回到家乡,进入宗教学校学习,准备当神职人员。
可眼看从前并肩战斗的战友,纷纷变身军阀,奥马尔坐不住了。他从自己所在的宗教学校中,征召了800余名学生,组建起武装力量。这就是塔利班的起源,时间约在1994年10月。
一年后,塔利班已拥有数万士兵、数百辆坦克,拿下阿富汗第二大城市坎大哈和第三大城市赫拉特。并且控制了34个省中的9个。短时间内,塔利班从一支不起眼的地方武装,跃升为阿富汗最强的军事组织。
美国政府一开始没把塔利班太放在心上。直到发生了九一一事件。事后调查发现,策划九一一袭击的,是一个名叫“基地”的恐怖组织。这个组织,又同塔利班政权,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早在塔利班诞生之际,沙特富商本·拉登就对其进行资助。塔利班在阿富汗东南部划出一块地,供拉登建立营地,训练宗教极端分子。这就是基地组织。策动九一一事件的核心成员,就是在基地组织受训。
搞清楚其中的关系后,美国决意:抓捕本·拉登,推翻塔利班政权。2001年,美军帮助北方联盟,推翻塔利班政权,组建了新的阿富汗政府。2011年,美军击毙本·拉登。不久,塔利班领导人奥马尔也死了。
按理说,局面应该稳定了。可并没有。阿富汗政府的有效统治范围,始终局限在喀布尔、赫拉特等大城市。塔利班残余势力则盘踞着广大乡村。在他们的庇护下,恐怖分子不时渗透进城市,发动恐怖袭击。
美国人的问题,其实跟当年英国人和苏联人,碰到的是一样的。这些超级大国,总想通过控制中央政府,特别是首都喀布尔,进而控制阿富汗全国。可作者指出,阿富汗并不存在能统辖所有地区的中央权力,地方各自为政,才是常态。
美国政府终于认识到了这一点。从2012年起,美军逐步撤出阿富汗,人数从数万减少到数千。治安基本转交给阿富汗政府军。这给了塔利班死灰复燃的机会。截止到这本书出版的2018年,塔利班已占据阿富汗三分之一以上的领土。阿富汗政府被迫承认其存在,并展开多轮和谈。
书 名:无规则游戏
作 者:塔米姆·安萨利
主 讲 人:刀劈三观抱老师
主 播:石头说话2017
策 划 编 辑:李峻
总 编 辑:徐苑
几十个省,每个省一个儿子,啊这……
读了《追风筝的人》以后,对阿富汗开始感兴趣。
书的题目也反映了阿富汗精英的态度,把国家发展困难的主要原因归咎于外部的干预,而不是立足于独立自主得解决。 若论外部干预,军阀混战,有哪个国家能同近代中国的遭遇相比?
1398813aoox 回复 @小丹讲故事: 中国比阿富汗更具统一基础,也只有统一才能强大,阿富汗地广人稀,部落分散,割据+战乱是常态
山脉占大部分,人们只能住在河谷,地理环境不能进行大规模协作只有各个部落,伊斯兰文化信仰,外部威胁变化,选国王,威胁消失就会内乱,内战,国王地位变低,成为博弈焦点,战争,文化不同,英国女性奔放,冲突,小国命运不容自己掌握,又因地区小部队老是骚扰,慢慢独立,生产武器,财政补贴,国王强势高压,铁腕,改革,形成两个阿富汗,乡村与城市,改革决心,改革太强烈激发保守势力叛乱,后慢慢改革,建设,推进,乡村与城市差距越来越大,又成为焦点,美苏,香饽饽左右通吃,搞君主制,苏联认为危机,乡村反抗,苏联留下烂摊子,塔利班,学生组织的,重建秩序的旗号,控制,911事件,极端化组织统治世界目标,美军,外部不断干涉失败
外部国家干涉内政,试图按照自己的意愿重建他国,失败之后又贸然撤出,不负责任地留下一片废墟,这会打断本国正常的历史进程。活生生的近现代历史提醒——国家不要陷入无规则的游戏。
内容和主播声音都很赞!期待更多这样的听书
没有外人在阿富汗这片土地赢过。美丽国也走了
承载的更多 回复 @行者无界2060: 只是各国博弈而已,没有那个国家想让别国控制, 不然你以为那些落后的乡村的弹药哪来的?
对于这种国家,放下助人情结,尊重他人命运。
阿富汗,一个尽人皆知,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又是个说不清道不明的不简单的小国。作者,一位阿富汗裔美国人说得非常透彻:“这些超级大国,总想通过控制中央政府,特别是首都喀布尔,进而控制阿富汗全国。可作者指出,阿富汗并不存在能统辖所有地区的中央权力,地方各自为政,才是常态。”英、苏、美的失败在于它们根本不懂阿富汗。三个超级大国既自大又自私,把阿富汗害的够呛。不过,它们也得到了应有的报应。现在阿富汗的问题在于宗教极端主义。不好解决。
喜马已有有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