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精制版56】理查德·伯克:《道德形而上学奠基》| 谁为正邪分界?

【中文精制版56】理查德·伯克:《道德形而上学奠基》| 谁为正邪分界?

00:00
26:22

一共是100集英文,100集中文,100集翻译节目。

每周更新一集中文精制,一集英语原声,一集英文翻译,已经买过的就可以永久收听。

遇到国内、海外节假日(包括但不限于新年、感恩节、圣诞节等)会暂停更新一次,敬请谅解。


相关阅读 


年份: 1785 年

作者:[德] 伊曼努尔·康德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中文文稿  

大家好。英国哲学家福特曾经提出了一个著名的道德困境假设:假设你在车站内看到一辆失控的列车正在轨道上飞驰,前方有五个人被绑在轨道上,如果火车径直向前,这五个人必死无疑。这时你可以选择拉动操纵杆、改变火车前进的方向,让它沿备用轨道走。但不幸的是,备用轨道上也绑着人,只不过这里是绑了一个人而不是五个人。那么你要怎么选呢?如果你什么都不做,你会眼睁睁的看着火车碾死五个人;而如果你选择拉动操纵杆,就意味着你要让火车轧死另外轨道上的一个人。面对这样两难的道德困境,你要怎么做呢?


这个道德困境的难题,其本质是:什么是道德的标准?这个问题的答案究竟是见仁见智,还是存在一个有放之四海皆准的客观标准?早在18世纪,普鲁士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他想找到一种普遍的、不会因人而异的道德标准。在今天的节目中,我们请到了剑桥大学历史系的理查德·伯克教授。伯克教授将带我们一起阅读康德的名著:在1785年出版的《道德形而上学奠基》。



一,道德规范的基础是情感,还是理性?


大家好,我是理查德·伯克。我是剑桥大学历史系教授,专门研究政治思想史。同时我也是国王学院的研究员。


康德是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中著名的哲学家,对于近代西方思想史有深远的影响。


1724年,伊曼努尔·康德出生于哥尼斯堡,一生基本上都在那儿度过。换句话说,他在哥尼斯堡上学,在哥尼斯堡攻读大学,后来也在哥尼斯堡做研究。他于1804年去世,享年80岁,在那个时代可以说是非常长寿了。而终其一生,他都没有出国远游的经验。从这方面说,康德的一生并没有什么特别丰富多彩的经历。


关于康德这位伟大的思想家,他的人生似乎没有特别值得记述的事。比如,德国诗人海涅就曾经说过:“给康德写传是很难的。为什么呢?因为他既没有生活,也没有什么事发生。他在柯尼斯堡闲静偏僻的小路上,度过了机械且有规律的、差不多是抽象的独身生活。”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说,他的人生还是非常特殊的。按19世纪以来的说法看,康德可以说是出生在一个工人阶级家庭,家世并不显赫。他一开始就读于一所普通学校,但教会的一位牧师发现他才思过人,于是他获得了奖学金,成功地进入了高中。这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德国高中,名叫腓特烈学院。


康德在腓特烈学院接受拉丁文教育,后来进入哥尼斯堡大学。他本来攻读神学,但后来发现自己对于自然科学和形而上学很感兴趣。跟很多贫穷的学生一样,他曾经在德国的乡村教学。后来他重返哥尼斯堡大学,在那里拿到博士学位。但他的职业生涯早期并不怎么引人注目。


他一开始就研究着自然科学和形而上学,之后他一直继续研究形而上学,不断构建知识理论。不过直到1781年,他的第一部伟大作品才问世。这就是《纯粹理性批判》。


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探讨了现实的基本性质和局限性。如果想要进一步了解这本书,您可以收听我们之前采访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罗森的那期节目,当时我们详细讨论了这本书。在《纯粹理性批判》出版的时候,也就是18世纪末,有一个叫「常识哲学」的思想流派渐渐在欧洲兴起。


常识哲学学派认为,带给我们道德规范的并不是理性,而是我们的情感。我们的情感产生的方式可以让我们成为富有道德感的生物。假如要用一个具体的例子说明,我们可以说:一个人并非基于理性才认为谋杀有违道德,而是一想到谋杀,就觉得内心作呕。


「常识哲学」是一种更注重情感推理的论证方式。他们认为,人可以聆听内心的感受,从而形成关于道德行为的规范。如果你讨厌某种行为,那它一定是不道德的。当时,有不少很有影响的启蒙思想家都推崇这一理念,比如弗兰西斯·哈奇森、大卫·休谟和亚当·斯密。康德在1781年写作《纯粹理性批判》的时候,他也是相信常识哲学的,相信道德行为的标准需要从情感中去挖掘。但很快,他的思想就发生了转变。


常识哲学家看重的是一个人情感上的反应。但很快,康德就不再信奉这种观念,此后也一直没有再相信常识哲学。他成了人们口中的“道德理性主义者”。他的研究成果随后汇成了他的第一本道德哲学巨著,那就是1785年出版的《道德形而上学奠基》。


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奠基》一书中主要反驳了一个观点,那就是:道德可以按照情感、习惯和风俗来界定。他反对这种看法,他认为这一观点太过主观,会带来很多互相矛盾的道德规范。比如,一个人觉得劫富济贫是高尚之举,另一个人觉得不论何种偷盗行为都不道德。那么谁的感觉更符合道德呢?


为了找到道德的标准,康德希望找到更客观、具体的规范。最终,他找到了答案,那就是人自身的理性。


康德的基本思想是,如果你要讲道德,你就有必要将它和单纯的偏好和心血来潮的情感区别开来。也就是说,康德不希望只是人们“碰巧不喜欢做不道德的事”,他希望有一绝对的原则,说明我们不能接受某些行为。换句话说,人必须要有一种道德义务。行为的规范是绝对的。这是一种有约束力的规范,一种原原本本的义务。所以它近似于一条法律。它对人们的言行举止做了绝对限制,指出哪些行为是错的。



二,动机作为“道德的最高原则”


康德在写作《道德形而上学奠基》的时候,尝试回应的恰恰是三种与之对立的理论。第一种正是刚才提到的常识哲学。


他们认为道德的规范建基于常识,认为我们的情感使我们成为道德的人。这一派的哲学家相信我们的感觉是为道德而设计的。我们可以看到这里面有明显的神学成分:人类是为道德而设计出来的,但重要的一点是我们的热情使我们相信仁慈这种道德基础。


除了常识哲学,康德在写作《道德形而上学奠基》的时候,还面对其他两种不同的道德学说。


其中一种理论发源于古代。这种理论认为,如果你想知道什么是美德,你就必须问“什么是幸福”。所有的古代哲学流派,都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将美德与幸福联系在一起。亚里士多德、斯多葛学派和伊壁鸠鲁学派都是这么认为的。所以,如果一个人想探究什么是人类的道德,你就必须问“何为他们的幸福生活”。就这样,道德与幸福被混为一谈。


另一种理论我们姑且可以称呼为德国本土的道德思想传统。在康德之前,德国已经有一种传统,即通过思考理性规定的内容来构建道德义务。所以,它是理性主义的,但它关注的是理性如何告诉我们完善自己。


这两种学说都是以目的为导向的:第一种以幸福为目的,第二种以人的完善为目的。康德对这两种学说都不赞同。他认为它们都缺乏一个更客观的标准,而且过于看重行为的结果。除了前面说的常识学派,古代的“幸福-道德相关说”以及德国本土的道德思想传统也是康德这本书所反驳的对象。


《道德形而上学奠基》这本书篇幅不是很长,但它带有典型的康德风格。没人会说这本书读起来容易,它的篇幅短,但是内容复杂,信息密集。它的结构是这样的:康德先用序言阐述了他用什么方法研究道德哲学,序言大体就是说,“在这本书里,我会专注于人类的理性和道德的关系。我不会关注任何经验性的东西”。


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可以从知识的两种类型开始解释。知识分成两种:一种是经验性的,另一种是非经验性的。经验性的知识源于我们经历到的事件;非经验性的知识来自于理论和纯粹的逻辑。由于我们经历到的事件本身往往充满巧合,事情的因果关系不一定是必然的或显豁的,所以在研究伦理和道德时,康德想关注非经验性的知识。他希望通过理性和逻辑思维去了解道德。


康德从他所说的“纯粹探究理性探究”切入研究道德的基础。这就是序言的大致内容。这本书的后面分为三个部分。在第一部分中,康德探讨我们绝大部分的人对于道德价值有怎样的共同理解。他想说,尽管他背离了以往的一切传统,但是你、我和其他人其实都对道德价值的来源是什么有一种强烈的意识。


康德和支持常识学说的哲学家一样,相信所有人都有与生俱来的道德感。这里他特别强调人类行为的动机。康德认为以往对于道德的思考一般太注重结果,事实上当一个人考虑道德问题时,他要思考的是什么促使他采取了某种行为。关键并不是行为的结果,而是作出某种行为的原因。《道德形而上学奠基》用了以店主招待自己的顾客为例,说明了这一点:


店主可能诚信对待他的顾客,因为诚信本身可以招来美名,在商业行为中是上策。换句话说,因为诚信符合店主自己的利益。店主虽然做了正确的事情,但是出于丑陋的动机。康德认为:店主的行为不道德,因为店主不是出于善意才这么做的。但是,如果店主善待顾客是因为这么做是对的,那么我们就认为他的行为是道德的。所以,就像康德所解释的那样,善意是出于义务而采取的行为。不是为了义务,而是从义务这个动机出发采取的行为。


康德认为如果只是出于一时的优越感而行善,这行为本身还是没有道德价值的。


为了更清楚地解释康德的观点,我们可以看看他给的另一个例子。康德举了很多例子。除了店主的例子,康德还举了一个关于同情的例子。我们对于事情的感受各不相同。发礼物能让一些人快乐,带人出去吃饭也能让一些人快乐。这种出于情感而做的事情跟义务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帮助困境中的人是一种义务。这是很具体的例子。


康德的观点是这样的,如果你帮助别人仅仅是出于你当时的感受,那么可能今天你非常同情别人,明天就不同情了。有些人天性郁郁寡欢,他们根本不会同情别人。有些人本身已经过得很惨了,没有同情别人的能力。康德很希望说明道德不只是随机偶发的东西。他热衷于论证道德不是感觉所导致的偶然事件。


有些人很无情。我们不能怪他们,因为他们没有感觉到人生的喜悦,不会到处给穷苦的人发礼物。康德想说:“这不能成为一种规范。但是我们可以问自己一个问题,我做慈善是因为这样做是对的,还是仅仅因为这样做让我感觉良好?”


康德把这种基于道德的义务而做出的行为称为“绝对命令,也就是道德的最高原则”。《道德形而上学奠基》的第二部分进一步说明了康德对于“绝对命令的构想。康德用了几个法则来说明“绝对命令”的内容,首先是关于普遍性的。他认为道德的义务必须是普遍准则:不仅一个人愿意这么做,同时他也能接受别人也这么做。


另外一个绝对命令”的内容是关于人性的。康德是这样说的:“你对待人的行为准则必须把他人或自己当作目的,而非仅仅是手段。”这一概念本身听起来有点抽象。在我看来,康德的想法是,我们必须把人当作目的,而不仅仅是手段。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当然会把别人当作手段。比如说,我从你手中买东西。我们做交易的时候,确实是在利用对方。但情况不应该仅止于此。我不应该仅仅把你当作手段。我的人性包括承认你有人类的特征,承认你是一个人。而这才是道德真正的基础。


用一个极端的例子来说,一个奴隶主如果可强迫奴隶遵从自己的意愿行事,就是漠视了那个奴隶作为一个人自由行动的基础。这样一来也就是违反了康德对于“绝对命令的设想。


由于“绝对命令不可能从外部限制每个人的活动,所以康德认为道德最终必须是每个人为自己设定的约束。也就是说,“绝对命令最终要求的是自律。每个人都必须通过理性来达成“绝对命令,在不影响他人的自由的前提下,以道德的最高原则来衡量自己的行为,看我们的行为是否道德。



三,道德的追求


康德讨论了他对于绝对命令”的看法以后,他在书的最后一个部分提出了一个问题:“这种道德的最高原则是人类力所能及的吗?”这个问题其实呈现了康德的思想。很多人大概都忘记了,康德作为一个道德思想家,怀疑主义始终支撑着他的研究。他认为,我们的道德意志随时都面临被压制的可能。或许可以说,我们常常被道德意志的对立面所诱惑。这个对立面对立面就是感性的生活,又或者是对快乐的渴望。


康德认为我们都知道什么样的行为是道德的,但几乎不可能做到,因为当我们认为自己的行为道德时,我们是在欺骗自己。


我们能说服自己,让自己相信自己的行为是出于善意,但实际上我们是在为康德所说的“亲爱的自我”服务。也就是说,你自己的主体意识巧妙地将自己渗透到你追求善的野心中,并且支配你的意志。换句话说,你告诉自己,你这么做出发点是好的,但实际上,它只是恰巧可以很好地服务于你自己的私利。这是人类的常见行为。我们一直都在这样做。


但康德毕竟不是一个怀疑论者,因为在书的最后,他给出的答案是,我们不仅力所能及,也必须相信这一点。人类的灵魂中,心智中,理性中,有一颗宝石。这颗宝石其实就是让人的意志服从于纯粹实践动机的可能性。他确实这样认为,但他也认为我们必须付出巨大努力才能做到,所以才会经常失败。


换句话说,道德是可能实现的,只是很难做到,也很少有人做到。康德的思想中一个重要的思考是它的历史维度。他特别感兴趣的是,虽然我们要付出巨大努力才能做到行为道德,但我们有必要相信我们会做得更好。


康德对于人类道德能力的历史发展,或者说潜在的历史发展很感兴趣,因为从短期来看,我们做得很不好。他想象的全人类的道德发展,这已经不只跨越几百年,而是以一千年为一个时间单位。所以,他会向前推算,因为他认为人类已经这样几千年了,看我们做得多么糟糕。


康德认为道德不能建立在偶发事件上,也不能建立在个人的一时冲动、偏好或者感觉的基础上。他想找到一个更坚实的基准。而所谓“坚实”,并非是指机械的一成不变,而是指客观、规范、和普适性。


在书的最后,康德说,其实我们都认同,道德规范必须是规范性的,因此它必须具有法则的形式,它必须是客观的,在我们对其他人的所有要求和期望中。这就是我们的期望,期望其他人让意志服从于一个可普遍适用的规范。虽然这个观点在哲学史中充满争议,但在人类行为史中,在某种程度上,这并不是一个有争议的观点。即使我们的道德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明显发生了变化,对道德律的需求一直都在。我认为,康德的观点并不是说所有的行为都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说要有一个可以评判行为的标准。所以,必须有一个基础性的标准,据此来判断道德义务。


《道德形而上学奠基》最终让我们重新思考了道德的问题,迫使现代哲学重新思考人类价值的基础是什么。


康德不认为道德行为是通过简单地理性克制你所有的本能和倾向而产生的。你不可能没有倾向。你仍然是有理智的,不可避免要追求幸福。这是与生俱来的。我们一直在追求幸福。康德的观点是,你必须时刻自省、检视自己的内心。如果你想知道这条通往幸福的路是否正确,就问你自己,你的所作所为是出于义务吗?



四,划时代的影响


《道德形而上学奠基》在1785年一经出版便大受好评。那时,康德已经是一个受人尊敬的哲学家。这部作品很快成为他那个时代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其影响力一直延续至今。


人们尝试以批判的眼光阅读这本书,而康德也迅速地拥有了很多追随者。新康德主义由此得到迅速发展。不过,批判者也不乏一些杰出人物,其中包括1790年代在图宾根神学院就读的三名学生:谢林、黑格尔和荷尔德林。荷尔德林是一位诗人,但是他也对哲学产生了兴趣,后来他们三个人都不同程度发展了新康德主义。在早期的康德主义狂热中,他们一起在德国南部学习神学。康德是镇上最大的焦点。于是他们就开始研究他。


谢林、黑格尔和荷尔德林并非直接跟从康德读书的学生。严格来说,他们是私淑康德的追随者。他们中影响力最大的,也是德国唯心主义最重要的人物,便是黑格尔。


通常道德哲学的历史是继康德之后开始讲述的,功利主义兴起,紧随其后的是20世纪早期英国道德思想中兴起的直觉主义。正常来说,本科生学习哲学的时候虽然学的是康德的思想学说,但实际上是通过黑格尔去了解康德的。历史上的确常出现这些间接的渊源。


作为近代西方哲学的开宗立派之人,康德的影响力非但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减,反而通过一代代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在我们今天的社会和文化中愈发光大。他在《道德形而上学奠基》这部书中所提出的“自治”概念,已经广泛地渗入到了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而他关于道德问题的深入思考,也一直在启发我们探寻人类自身幽深难测的内心,引导我们在情感和私利之外,寻求一套理性的道德规范。


本期节目由喜马拉雅制作播出。本节目中文版由牛津大学博士后研究员许止峻撰稿、编译。英文版由Zachry Davis, Galen Beebe 制作.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可伶可俐巴巴变

    背景音乐很多余

  • 泽弦ak

    康德道德启发的人性美,是需要去努力追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