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遍贫困中国的历史,方能读懂这场胜利的伟大
2020年的中国,同时打了两场伟大的“战争”:抗疫之战和脱贫攻坚,所取得的成就令世人瞩目。或许,在贫困地区、边远山乡进行的脱贫攻坚之战不像全民抗疫那样轰轰烈烈,每一天都占据着社会热点,但它对于中国的影响更为深刻、更为长远。
2020年11月23日,贵州省宣布最后9个贫困县脱贫摘帽。至此,中国实现所有贫困县“清零”。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将对中国意味着什么?如果不回顾一下中国的历史,看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脱贫攻坚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的面貌,是很难理解这场胜利是多么艰难,多么伟大。甚至可以说,脱贫攻坚的胜利对于中国发展的价值和意义,恐怕要很多年后才能完全显现。
两千多年前,屈原在《离骚》中感叹,“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回望中国历史,数千年来“民生多艰”是一种常态。孟子在与梁惠王的交谈中提到,“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不饥不寒”这个最低水平的生活标准,不仅在孟子的时代成为百姓们的共同愿望,它也贯穿整个中国历史,成为一代又一代国人的期盼。
“脱贫”是结束“民生多艰”实现“不饥不寒”的根本方法,可无论是实行分封制、郡县制的古代还是鸦片战争之后的近代,我们的先人几乎一直在温饱线下挣扎。当然,中国历史上不乏令人神往的盛世,比如唐代开元年间,“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但这些盛世往往只能维持几年到几十年,和中国漫长的五千年历史相比实在过于短暂。
在古代盛世中,百姓真实的获得感如何呢?清代的“康乾盛世”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持续时间长达一百三十四年之久。但这一盛世在外国使臣眼中却无比黯淡。公元1793年,英国派出的第一个访华使团到达中国。使团成员约翰·巴罗这样描述进京时他所看到的景象:“不管是在舟山还是在溯白河而上去京城的三天里,没有看到任何人民丰衣足食、农村富饶繁荣的证明……事实上,触目所及无非是贫困落后的景象。”
对于普通百姓而言,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与贫困斗争的历史。为了谋生,原本安土重迁的祖先们背井离乡,数百年来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走出了一部部心酸移民史。但无论生逢盛世还是荒年,无论迁徙到哪里,人们总是难以逃脱“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魔咒。
可以说,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与贫困的斗争才有了胜利的希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一代代国人筚路蓝缕,栉风沐雨,在不断的探索和奋斗中,让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1949年到2018年,中国粮食总产量增长近5倍,年人均占有量翻了一番多。中国人的平均预期寿命从35岁(1949年)增长为77.3岁(2019年)。到2019年,中国农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比1949年实际增长40多倍,达到16021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战。2015年到2019年,全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从5575万人减少到551万人,年均减贫1000万人以上,贫困发生率从5.7%降至0.6%。2020年,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走向胜利的脱贫攻坚,对中国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中国历史彻底翻过了贫困这一页,中国人民丰衣足食的小康梦想变为现实,更意味着一个大国、一种文明的进化和跃迁。它终结了过去,又开启了未来,补上“贫困”这块巨大短板的中国,前程将不可限量!
脱贫攻坚战的胜利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在2021年这个“十四五”开局之年,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十四亿同胞必将同心同德,顽强奋斗,向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断迈进,共同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胜利!
来源:半月谈新媒体
半月谈评论员 杨建楠
监制:孙爱东
主编:王新亚
责编:秦黛新
校对:张婉祎
安土重迁zhong
反复刷了好几遍
安土重chong迁??读错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