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们在梳理中国近代思想史进程的时候,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中华文明的整个现代性的转型,一定是走内部生成的路子。但是内部生成中国文化主体性的过程,走的非常艰辛。在整个近代史的发展逻辑中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率先的走出了文化主体性的这种步伐。
建国以后随着国家政权的确立,毛主席在1949年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但是真正的站起来,不仅是政治上取得独立,经济结构上能够自立,最重要的是在民族的心灵层面实现自强。就是要有自己的精神家园,有自己的心灵归属。
在这个过程中,有几个内在的逻辑需要我们梳理清楚,第一个逻辑就是民族的文化主体性能不能建立起来,或者建立的文化主体性过程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和社会发展的道路、程度直接相关。也就是说一个民族,他的社会发展道路如果说比较顺利,取得的成就比较大,这样就能够促进文化主体性的建构。反过来讲,如果说社会发展出现了很多的波折,甚至出现了重大的失误,这个时候文化主体性的建构,也会遭受重大的挫败。因为人们会从社会发展的挫败中间,或者诸多问题中间,来反思甚至肢解文化主体性建构的努力。所以第一个逻辑就是,文化主体性与社会发展,实际上是一种深度的关联。
第二个逻辑就是中国文化主体性的建构,和西方文化霸权之间的逻辑关系需要我们看清楚。从17世纪以来,西方社会率先实现了现代社会的转型,在文化层面取得了强势的地位,西方的学术规则、理论框架、话语体系、评价体系、标准体系等等,席卷了整个人类社会。在这种情况下,有着五千年文化底蕴的中华民族,要实现现代社会的转型,势必要正视三四百年以来,西方所形成的强势的文化霸权。这个时候使得中华民族在建构文化主体性的过程中,自觉不自觉的受西方制定的文化体系的影响。西方的这种文化体系,甚至会成为某些人心里的那个坐标系,或者说真理的标准。一句话,中国文化主体性的建构,相当程度上受到西方强势文化霸权的塑造,甚至对中国文化主体性的建构,有强大的吸引力和主导性。
我们懂得这样一个逻辑框架,我们再看中国建国以后文化主体性生成的过程,我们发现有很多值得我们反思和遗憾的地方,其中一个就是十年的文革。这样的一个事件,对中国文化主体性的建构,带来了相当的影响,甚至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偏离。今天我就以文革结束以后的,几个文学思潮给大家做一点分析。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当时第一波兴起来的就叫伤痕文学,伤痕文学背后的文化意蕴是什么呢?伤痕文学实际上是取自于一个作者叫卢新华,就是复旦大学中文系一年级的学生卢新华,发表了一篇小说《伤痕》,由此就一举成名。伤痕这一词也就成了反思文革记忆,批判文革带给人心灵伤害的一个代名词。
卢新华的《伤痕》讲什么呢?他讲的是这么一个故事,说文革期间,有一个叫王晓华的女生,当时他的母亲是被四人帮,判定为女叛徒。但是这个孩子当时并没有能力,认识到自己的母亲是被冤枉的,于是她也认为母亲是非常可耻的,就毅然的和母亲决裂。而且为了表示自己洗心革面的决心,她决定离开这个叛徒的母亲,选择上山下乡。她在改造的过程中,非常的努力,尽管她非常努力,由于她自己和她母亲的这种关系,使得她没有办法真正融入到,当时所谓主流的上进的行列里去。比如说入团也是磕磕绊绊,组织上不是那么信任她,谈恋爱的时候也是失失落落,这样的话让她原本充满了很多希望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伤害,某种程度上她的活力开始凋零。那种朝气蓬勃的,洋溢着朝气和红润的一个女孩子,成了一个沉默寡言,表情近乎麻木的年轻的知青。文革结束以后,她的母亲来信给她孩子说,说她自己实际上是被四人帮陷害的,但是已经得了重病,快要去世了。这个时候妈妈就特别希望她的女儿,能够到她面前,和她见一面,这是妈妈的一个心愿。孩子看到这封信以后不回去,她不相信妈妈是正派的人物。于是她的妈妈没有办法,就通过组织的形式告诉女儿,女儿看到以后,她决定回到上海,探望她的母亲。但是结局是晚了,到了上海的时候她的母亲,已经去世了。
《伤痕》实际上是来反思文革的那种,某些不良或者畸形的社会生态,给王晓华这样一个人物,带来的极大的伤害。
同时在伤痕文学里面,还有一篇代表性的小说,就是北京的一个作家叫刘心武,写的《班主任》。这篇小说讲的是在北京有一个中学老师,他叫张俊石,张老师。有一天公安局的人打电话,说一个小流氓,由于犯罪不太严重被释放(因为卷进了一次集体犯罪活动被拘留的。在审讯过程中,作了较为彻底的坦白交代,并且揭发检举了首犯的关键罪行。因此,公安局根据他的具体情况,情节较轻而坦白揭发较好,加上还不足十六岁,将他教育释放了),这个小流氓叫宋宝琦,然后要送到张老师所在的班级去学习,问他愿意不愿意接受这个任务,张老师这个人心胸豁达表示同意。这个时候就要做一些老师的工作,还要做班里同学的工作。但这个时候出了几个人物,其中就是班里的团支书叫谢惠敏,她是在文革期间深受四人帮思想毒害的一个人,比如说女孩子穿裙子是不好的,(在谢慧敏看来那是“沾染了资产阶级作风”的表现)有些小说肯定是黄色书籍,是不能阅读的(例如文化大革命以前,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小说《牛虻》,因为她见里边有外国男女讲恋爱的插图),一句话,她的思想是严重被禁锢的。那么刘心武所写的《班主任》,通过这个小说他也是来反思,整个文革中间一些非常畸形的不良的社会生态,包括一些思潮对年轻孩子心里边所造成的伤害。而且《班主任》最后还要提出一个类似于鲁迅在《狂人日记》里面所表达的一个口号,就是救救孩子。
伤痕文学背后折射的是建国以后,我们国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由于我们社会主义制度刚刚确立,在探索的过程中,出现了值得我们深刻反思的教训。这种反思的教训,反应在文学上就是伤痕文学。
伤痕文学再往下就更进一步,出现了反思文学。反思文学,不仅要反思文革,而且往前去追溯,追溯反右的扩大化等等,甚至对我们整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进行了某种程度的剖析。在这个过程中,由于西方文化的文化霸权是非常现实的存在,在这个时候,中国的文人和知识分子,就自觉不自觉的以西方的东西作为真理的标准,以西方的那套理论框架和价值体系,对中国社会进行观照。在这个时候,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就出现了一系列的社会思潮的各种讨论。
当然后来还有寻根文学,寻根文学实际上是要探讨中华民族,整个文化根脉,表面上是对中国文化历史的某种肯定,但是也有一部分力量,就是要深刻的反思去探寻,或者说去挖掘中国文化历史的某些污垢。
我今天给大家所梳理的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和寻根文学,如果我们放在整个中国文化主体性的历史脉络里边,我们会发现一些问题,中华民族的真正站起来,一定要建构文化的主体性。刚才我说文化主体性,和社会发展有深度的关联,建国以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同时,由于我们在探索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重大的失误,在这个过程中实际上对中国文化主体性的建构,也造成了伤害。伤害的结果就是中国的一些知识分子,或者一些思想界又开始去照搬西方的那一套文化体系、学术体系、理论体系、规则体系、评价体系,甚至把他们当做真理,然后对自己民族进行否定。这种自我否定它不是否定之后,中国新生命的那种觉醒,和中国新生命的诞生和生成。而是在自我否定的过程中,把我们这个民族几千年的文脉、传统、底蕴都抹杀掉了,或者把我们这个民族几千年民族自信,那个深层次的根基,给肢解和削弱了。这一点是上个世纪80年代,我们思考整个文艺思潮,以及梳理中国文化主体性建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
后来为什么会出现河殇,为什么会出现八九的一些风波等等,这背后都是有深刻的原因。一句话我们今天重新来看,在上个世纪80年代,由于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等等,一系列的文艺思潮,慢慢的就引向了以西方人的文化体系、文化坐标,而对中国进行批判和否定的这样一条路,从而带来了,对我们整个文化主体性建构的挫折和伤害,这是我们今天都值得反思的历史事件。
购课用户请添加助教微信:hzxt06,和学友群内互动交流!
郭老师辛苦了!
都是因为两手抓,两手不够用I
这个"伤痕″,主角式人物有多少人呢?
老师好!
郭继承老师是弘扬传统文化正确方法现代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