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4.第七十九章 天道好似一张弓

334.第七十九章 天道好似一张弓

00:00
14:30

天之道,犹张弓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



各位亲爱的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开始讲第七十九章。这已经接近八十一章了,非常的快。这一年多的课程,转眼马上就要接近尾声了,我希望朋友们,大家如果有什么感想,比如说您在工作中的感悟,或者听了一年课以后有什么感想,您这两天可以留言,大家多多留言,因为《道德经》的留言可能就这么多了,然后过去了就接着讲下一个经典了,希望大家多参与一下。

 

今天我们讲新的一章,这章老子打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比方。老子说“天之道,犹张弓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老子说天之道,他又讲天之道。天之道就像张这弓一样,“犹张弓也”,像张开的弓一样。“高者抑之”,高的地方它把你抑制下来。“下者举之”,低的地方它又把你举起来。为什么说“高者抑之,下者举之”?张弓怎么会这样?一般人是这样,因为不懂得古代弓是什么样的,一般现代学者一看这地方就晕。实际上相当多的古代学者看这也晕,因为书生可能不熟悉弓是什么样的,所以对这句话解释的都不透彻,大家真不知道到底怎么回事,张弓怎么会?“高者抑之”,实际拉弓的时候,弓的两头低下来了,“高者抑之”。这两头弓是弧形的,本来也在低的地方,一拉它它更低了,什么意思呢?“下者举之”,好像一拉弓弦就把它拉开了,不知道。

 

实际是什么意思?我们放了两张古代弓的照片,这弓如果不拉弓弦的时候是一个圆圆的弧形,很多人以为在弧形两端拉上一根线就是弓了,各位可以拿笔画一下,一个圆圆的弧形,半圆,然后两根尽头这儿两端拉上线,拉上以后觉得这个是一个弓,一拉开就能射了,大家会觉得这就是弓的形状,所以很多中国的博物馆,展览古代文物的地方,弓都是这么放的,觉得这就是弓,半圆形,然后在两个圆点拉一根线,这就是弓。这是我们做的特别简单的,小孩玩游戏做的弓。真正的弓比这想象要复杂,半圆形是非常坚硬的木头,可并不是两端拉根线,线一绷紧这就是弓了,不是的。而是要反过来,把这个半圆形,两个头向另外一侧扳过去,把整个弧形反过来,弧形最高的地方变成最低的地方了。它这两个点,最低的地方变成什么了?弧形是半圆扣在下边,弧形的中间最高的地方给拉到下边来,把两端使劲往上扳,扳到上边去,变成反过来另外一侧的两端,然后赶快在这两端用弓弦把它绷紧。也就是说一个半圆形的弧,我们不是在弧的两个点这儿连根线,而是把弧反过来,在另外一侧给它拉一根线,这时候这个张力非常非常大,这种劲,你把这个弓要能拉开,那不得了的。

 

我坦诚地讲,就我们这个体力,古代的弓我们现在都拉不开。为什么?你想想把这弧形的木头反过来绷根线,那个劲非常非常大,你再把它给拉开,你等于把反过来的木头继续拉伸,所以一支箭射出去射很远很远,都能把人给扎透,一下把你扎到地上去,这就是力道非常大,这就叫角弓反张,反过来张。实际上角弓过去说是角,握着手的地方用动物的角来做。反张,就是把这弓给反张过来,这叫角弓反张。古代一般真正熟悉兵器的人都知道,这才是拉弓的状态。在拉弓的过程中,弧形的最高处变成了最低的地方,弧形两端最低的地方又给推上去,又变成了最高地方,这叫“高者抑之”,高的地方我给你抑制下来。“下者举之”是下边我给你推上去。一看老子这话知道老子懂得兵器的,可是现代人不懂,打破脑袋也想不出来,一个弓为什么会“高者抑之,下者举之”?就不理解了。

 

角弓反张,我们再引申一下。在中医里边有一种病,我们管出现的这种症状就叫角弓反张。这个病是当一个人患一些病,尤其是热性病,产生痉挛的时候,就浑身痉挛的时候,有的时候拘挛是往前边拘挛,有的时候痉挛非常怪,往后反,这个人头朝后、脚朝后,整个人像一个弓,往背后突然给它绷开,这种状态叫角弓反张,说的是一种病症,说的是拘挛状态,头和脚往后仰,这叫角弓反张。这时候说明一般情况下,多数是这个人体内液体不足,就是津液不足。津液不足没有办法滋养经络,经络就容易紧绷,处于一种痉挛状态,人体往后反,多数是得热病的时候容易这样。这种情况如果你知道,明白这词的话,知道这是热症的话,调理的时候就要清楚,调理的时候要疏通经络,同时要补充津液,往里补充液体。我自己见到过,比如说我父亲曾经有过这种状态。我爸爸帕金森,他总往后反,在椅子上就会绷起来,往后仰,没有办法在椅子上坐,就会往下滑。我说怎么不断地往后挺呢?脑袋往后使劲,我突然脑袋反应过来,这是角弓反张,这时候就要补充津液。用的方子是医生张仲景的方子,里边有桂枝汤打底,加上一些滋阴的,加上天花粉等等,我加了沙参、麦冬、生地等等,滋阴的、补充津液的药。一用上以后,立刻好转,非常有效。古人对这种情况总结的是非常清楚,古人也利用了角弓反张这个词。角弓反张指的老子讲的“天之道,犹张弓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

 

老子到底想说什么呢?老子讲的是这个意思,整个世界如果你拉开一段时间,把时间拉长一点儿,再提高一点儿自己的视角,看的范围更大一点儿,你会发现整个世界虽然每天、每个人生有跌宕起伏,每个团体有各种变化。可是整体上讲,人的能量是取平均的,总是回到平均的状态。您说有的人特别有钱,特别富裕,他会一直富裕吗?不会的。因为再过两代,家里边稍微挥霍一点儿,最终又会变成普通老百姓。我前边曾经讲过,在明朝末年时候,有太多有钱的人家,江南有的人家收藏的古代名人字画,收藏的量几乎可以跟皇帝比。也就是说这个财富,你想是非常可观的。可是这样的家庭,不用多看,看第二代,再看第三代,基本上就败落了,家里边不断花费大量的钱收这些画,然后传到孩子那儿。孩子没有正经的工作,他就开始挥霍,结果不够就把这些画卖了,结果卖来卖去,你看这些画当时聚集在一家里边,大家说的不出二、三十年,这一代人去世了,儿子们一分家,每家分个十分之一,十个儿子。每个儿子消费的高一点儿,挥霍一点儿,没钱卖字画,这些画又很快回到民间去,过了三十多年一看,这画江湖上又出现了,在市场上又碰到了,就是因为这大户人家散了。也不要以为这人家穷就一直会穷,也会改变的,经过努力,一点点蓄积财富,也会上升的。

 

大家如果纵观看人类的话,整个人类就像海里边波浪一样,如果你面对大海看海的时候,你会发现有时候很大的浪潮起来,别担心,马上就会退下去的,然后又一个浪起来又会退下去,有的地方海有波纹,一会儿就消失,整体上来讲海平面是一样的。不要因为浪上来了,我就觉得我了不起,我是领导我觉得我了不起,我不得了,我地位这么高,我如此尊贵,大家要尊重我。您就觉得了不起了,放心吧,转眼之间就会消失。无论过去多有地位,退休以后一样打太极拳,每天也琢磨我别得病,我血脂这么高了,不要觉得这些事是永久的。

 

老子的“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最后真正的含义是告诉大家,如果领导者你处于这种高的位置上,觉得自己有地位是不行的,觉得自己如此尊贵,我如此的聪明,我这个人有着雄才伟略,别这样想,这时候把自己低一点,因为要知道这些都是瞬间出现的,这些没有那么重要,你为大家多做点事才重要,这就叫“高者抑之”;“下者举之”的意思,你做领导的不要觉得员工太低下了,员工都是笨蛋,员工怎么样不行,不要这样想。这个员工我觉得太笨了,觉得没前途,不要这样想,每个人都有他的优点,尽量把群众、把员工抬高点儿,这叫“下者举之”。如果你能够经常想到员工的利益,为员工多去做事,把自己放低一点儿,“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把大家都抬的高一点儿,把大家的利益看的重一点儿,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领导者。

 

老子《道德经》里边,一直在讲这样的道理,有的人听了之后就觉得困惑,罗老师,你把《道德经》如此玄妙的经典,讲的如此的通俗,好像道理很简单。我觉得《道德经》真没有那么玄妙,老子自己讲了“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意思是我的道理太容易去了解了,太容易去做了,可是大家因为私心太重,所以不愿意去做。老子认为“吾言甚易知,甚易行”,没有说我这多玄妙,这是老子的原话。我们说老子虽然他讲出了天之道,一个很深奥的道理,世界本源运行的规律。但是老子具体落在了非常简单的日常操作上,所以并不玄妙。我觉得老子的重点就在如何让大家团结起来,一起好好做事这点上,这里边需要领导,老子就不断讲领导者法则,怎么能够把大家凝聚在一起。如果您看《道德经》,或者您听我讲过一遍,你会发现老子处处话中有话,每一个地方讲的都是这么一个道理,都能落到领导者法则上。

 

今天这句话,老百姓有什么借鉴作用?一样有的。“高者抑之,下者举之”,这是天之道,像张弓一样,老百姓如果按照天之道做事,怎么做呢?“高者抑之”,当你地位处于上升状态,一切都在上升的时候,尽量把自己位置放低点儿,我们要认识到我们没那么重要,我们把自己放普通一点儿。我跟大家讲没有一点儿坏处,你把自己放高了以后,觉得我了不起,您言谈举止之间就会得罪人,就会失去大家的信任,大家就会远离您,为什么要大家远离您呢?这是不妥当的,而且我们人心容易膨胀,这是我们的本性。一旦有点地位了,觉得是名人了,了不起了,这时候自己容易自满,很多你该学习的你学习不到,很多你该做的未必去做,不屑于去做了,所以“高者抑之”是没错的,这一定是一个重要的法则,时时保持放低自己的心态,“高者抑之”我们就可以理解成放低自己心态,尤其是在处境特别好的时候要放低心态,大家想想这句话有没有道理?

 

“下者举之”可以理解为,我们自己如果处于低处的时候,我们尽量别这样,尽量放轻松一点,没有那么低谷。实际真正意义是对待周围的人,尤其是地位不如你或者是某些条件不如你的人,尽量先考虑他们的利益,您放心,如果你这样做了,您就是一个非常让人敬佩的人,这样的人大家一定会来成就你,会支持你的。“高者抑之,下者举之”也是我们做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准则。

 

今天我们就聊到这儿,非常感恩大家一年多的支持,一年多的收听。最后《道德经》还剩两章了,我们一点儿点儿好好把它讲好,明天这个时间我们不见不散!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君子Ada

    听完道德经感悟:与人为善,做好自己,利人则利己,成就他人则成就自己。通过正确的方法实现自我。人生路没有捷径,捷径也许是另一个华丽的陷阱。感悟:以前我觉得社会对我有责任,现在我认为我对社会有责任……

    听友207866579 回复 @君子Ada: 从没这么认真听书,说得非常好,受益良多,很多事都想通了,不在纠结。谢谢罗老师的辛苦付出。

  • 呆小玖儿

    每天不听就觉得一天都过不去

    阿川加我注明来意 回复 @呆小玖儿: 罗博士讲的最实用,最贴近生活。这才是普通老百姓最有价值的讲解。感恩罗博士的法布施。罗博士传统文化粉丝交流微信群:fsyxjsxw12345

  • 芸芸悠悠

    知识愈多愈好,行为愈收敛愈好,把自己放低,放空是智者。

    浪子danny 回复 @芸芸悠悠: 吃1啊在在不w吧

  • panda_wxq

    听你的节目,我听到哭,听到醒悟~顿悟。每次都至少听两遍。

    日月为尊 回复 @panda_wxq: 听哭干嘛

  • 向日葵悠悠

    每天都在听,已经下载下来,并反复听,愈听愈上瘾。慢慢内化中。多谢多谢罗博士!

    关秋果 回复 @向日葵悠悠: 怎么下载的?

  • 蝉主

    其实罗老师讲什么都行,我只是习惯这个声音每天给我一个正能量。打开喜马拉雅期待每天罗老师的头像那个栏目那有个小红点(更新)

  • 燕和同学

    有个想法好久了,要是能根据罗博士讲的道德经再结合孩子教育的实践经验,写出关于育儿的道德法运用,那该多好啊! 现在的很多家长都焦虑、情绪化,谈起孩子也都有自己的一套,但是效果一般。今天听到关爱员工,再次触动我的这个想法。

  • zhu朱0

    罗博士 我忧郁住院时无意发现此 而后紧随跟上 再迫不及待等待 推荐及分享 其乐无穷 真的胜过看医生和吃药 现在慢慢学会调节自己情绪

  • 1389673wpig

    以前的自己说话做事都很强势,脾气也大,现在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道德经的学习,慢慢的领悟和反省,真的要像水一样,像婴儿一样柔弱和放低自己,才发现生活中的事和身边的人越来越好,自己也越来越心态好,不纠结。感恩罗博士,感恩道德经!

    远在咫尺_21 回复 @1389673wpig: 我也是

  • 小如意_ma

    我只是一个退休的老人,听您讲解的道德经就象是找到了很多年要找的东西。衷心的感谢🙏您的辛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