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集文稿
各位听友
养生主这一篇,在内篇中,是篇幅最短小的一篇,它讲的是养生的要义。
到底什么是养生,其实以一个很难说明白的事情。这个话题,在我的记忆中,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一直热门到今天,甚至于,要不要养生,成了某种代际区分的一个标记。有些人会说,开始重视养生了,就意味着你老了。
比如油腻中年这个形象,手里就永远拿着一个保温杯,杯子里呢,泡着参须、枸杞和决明子。
我在做大学教师之后,手里也不知不觉拿上了一个保温杯,而且发现,几乎所有的大学教师,包里都放着一个保温杯,因为做老师的,无论你学问多高,名声多大,几乎都有一点咽炎,课一讲,就是两个小时,不喝点水是不可能的。
对于被油腻中年误伤这件事,我一直想替当老师的讨回一个公道,于是就自己注册了B站的账户,B站的账户是要做题的,我做题的成绩还不错,而且,做老师的习惯改不了,还挑出了好几道错题来。
上了这些年轻人的站之后,我发现,我们很在意的这些带有自嘲式的标签,年轻人根本不在乎,他们的标签三天一换,我们这些人,就算心情再郁闷,也跟不上他们。而且,他们的文化资源太丰富了,各种影视、综艺、自媒体视频、产品评测、二次元、自嗨自黑,完全没有时间来嘲笑我们这些老人家了。
老爷爷、老阿姨们,人家都懒得要笑话我们了,我们该怎么做?
我们要做的,是不要去折腾他们,我们自己打开自己,去看看这个世界究竟发生了什么。那么多精彩的地方,那么多精彩的生活,为什么要困在过去的各种自我评价中呢?
心情打开了,算不算是一种养生?
说完了老年人的事情,再来说年轻人的事情。
有一次,我在课堂上讲《理想国》,下课了不少学生走过来问问题。等到人都散了,有一个女同学留下来,她对我说:老师,您讲的这些经典都是很好的,可是我们做不到。我们要遵守的东西太多了,从小学校里要求我们很多东西,长大了接触了国学,我们觉得要遵守,现在学了西方经典,也有好东西,也要遵守,但我们就是这样一个人,你看着办吧。
我对这个学生解释说,关键是学里面的思路,学以致用,而不是学那些规矩和条条框框。这个学生说了声我明白了,就离开了。我也不知道她明白了没有。课后我琢磨,我们的很多所谓教育,不就是给人套上框框吗?见人要微笑,要听话、要挺拔、要和气、要有斗志、要有同情心、要不顾一切竞争,心灵要有温度,跳绳要快、要会凝神静气,要刚猛强韧,要心细如发,快快跑,别吃草……如此,等等等等,想起来真的震惊,真不知道哪来的那么多正确的要求。
有个学生说:小时候,我是一颗稻种,长大了,成了一个粽子。
粽子成长了,只能成为老粽子,它毕竟不是种子。所以,一个人要真的走出自己的路,可能还是要学会把粽叶都扒开,还原成一颗种子。
还原成种子,看明白自己天赋的格局,看明白自己真正想要什么,然后再去完善自我,提升自我。这是当下的教育特别缺乏的一种观念。
所以,自我接纳,也接纳别人,是一种养生。
庄子说的养生,是广义上的养生,他实际上是在说人生态度和处世之道。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处世,大多是说中庸,平衡,但是庄子是真正进了一步,他说的是结构与解构,要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游刃有余。
社会不可能不提出要求,公司不可能不提出业绩,如果管理不能做到无为的话,各个部门还会重重叠叠地提出要求。职能部门提出要求,很多时候,是为了表示自己干了活,撇清的责任,但在这些重重叠叠的内容加到一线实际的业务上,一线的工作人员,就好像扛着猪队友的猪大肠前行,这个时候,怎样排除重重干扰,把自己工作的主线维持住,就成了现代人生最重要的能力了。
原先我认为,现代人最重要的能力,是核心竞争力和形势应变的能力,但我是现在我再想想,可能还要加上一条,那就是如何避开猪队友和各种猪大肠的能力。
有时候想想也感到无可奈何,丁厨子为文惠君解牛,至少没有一堆HR啥的站在旁边纠正他的动作,如果放到今天的大公司里头,丁厨子的日子未必好过,不要说丁厨子全身扑上去的动作是不是有碍企业风貌了,就说他的最关键技术神遇——完全靠心神去小心翼翼地解开最关键的部位,估计管理人员就要责难他为什么分身,为什么不提前在表格里说明一下了。
现代社会,教条主义是所有人的毒药。不根除了这玩意儿,养生是养不起来的。年轻人无可奈何地躺平,旁边呢,是一群举着鞭子、拿着表格的监工。
安时处顺的道理就不再多说了,安时处顺的前提是还原成一颗种子,这颗种子按照天性成长,所有的叶子欣欣然伸展开,又飒飒然回归土地。生死之间,本没有必要搞得那样极端的痛苦,人类文明在这个问题上需要谦逊一点,我们每一个人也需要明白一些。生死大事,这其实是个超越于哲学之上的大问题,我们三言两语说不清楚,所以这里只是起个头。
元旦了,祝愿大家节日快乐!现在的情况,大家可能不大会到处去玩,所以我给大家准备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问题,也可能有些朋友会感到酸爽,总之是有点刺激的。
问题会在元旦当天早晨8点放到我们的专辑评论区下面,注意,是我们的专辑评论区。大家可以点击链接进去:https://www.ximalaya.com/renwenjp/43044199/ 发表自己的看法。还是老规矩,大家坦诚相待,我尽量每帖必复。爱思考的朋友也可以加我的助教:ddj186186,进入答疑群来参与日常讨论。答疑群的楼很高,你可以开开心心地爬个痛快。
感谢大家的聆听,庄子内篇养生主就到这里,下一篇叫做《人间世》,我们下一讲再会。
世上没有一个相同的树叶,也就没有两个相同的灵魂,所谓六百万分之一不过是难得之货罢了,尊重个体的发展,用发展演化的眼光去看待彼此的关系,如果按照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观点来看,就算找到灵魂伴侣后面也会被"道"所推离原位,那么灵魂伴侣还是灵魂伴侣吗?那就不是了,真正的灵魂伴侣是一同在人生的修炼之路上携手同行,而不是一遇见就恰如其分。
黄明哲博士 回复 @泽荣_: 这个回答有力道!自己的生活自己创造,自己的伴侣自己打磨。
新年探讨的主题是:我可能遇不到自己的灵魂伴侣soulmate,我该怎么把日子过得很快乐 《100分的完美伴侣,也有多种组合》 由小学二年级数学课可知:100+0=100;80+20=100;60+40=100 找到100分的精神契合,难于登天;找到80分的精神契合,屈指可数;找到60分的精神契合,比较简单。 而生活,除了精神的需求,还有物质的需求。 如果遇见一个人,能有80分的精神契合再能提供20分的物质支持,或是有60分的精神契合再有40分的物质支持,也能组合成100分的完美。
黄明哲博士 回复 @小学二年级留级生: 这个厉害!
难得有老师会讲到同性相爱。中国古人一直在讲阴阳平衡,那么同志明显不符合阴阳平衡的理念。所以说,同志虽然不是病,但还是有问题存在的对吗?这种有问题是因为“它”不符合“道”吗?但它又是道产生的呀。不是说存在即合理吗?
黄明哲博士 回复 @ggdf5: 肯定不是病,都是人类族群生态的一部分。生态演化,往往是越复杂越健康。这才是道。动不动就要抛弃这个少数,那个少数,那么最后主干也就没有了。每个人,从不同的角度看,都有可能成为少数的。
老师,前几堂课里讲到名与刑,我看了一下百度,“欲知得失,必审名察刑”。可不可以把这个“名与刑”更加广义的理解为人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追求?不管在哪个方面过度了,都对养生不利?
黄明哲博士 回复 @喜萌听书: 不能这么说。古人看重的,还是保身全生
是啊,积极一点,洒脱一点,往前走就好
六百万分之一那就是可遇不可求,还是调好自己的频率,安时处顺。其实每个人都是孤单地来孤单地走,何必非要去求一个知己呢,而且一时知己容易,一辈子知己估计六百万分之一都没有吧。每个人都是不停演化的,还要有另一个个体跟你同时同频演化,要求太高,就不要为难自己了。人生在世,做好自己的角色就好。
黄明哲博士 回复 @采桑: 有没有可能,每个人的灵魂有一个基本频率是不变的,而内容在不断地变。基本频率对上了,内容变来变去其实无所谓。就好像收音机对上台了,播放的内容变来变去,并不会把频率给改了
按照灵魂伴侣的释义,柏拉图于《会饮篇》中认为:当心灵摒绝肉欲而向往着真理的时候,这时的思想才是最好的。 嗜欲深者天机浅,大约和柏拉图说的是同一个事,庄子的坐忘,人籁、地籁、天籁,只是柏拉图说的摒弃,老庄主张通过技术路径让欲望烟消云散,到那时候,灵魂伴侣便也超脱了伴侣。
黄明哲博士 回复 @致柔1179: 有空我讲讲柏拉图。
自己也可以是自己的灵魂伴侣,至于外人,得之幸,不得也幸,安时处顺。
黄明哲博士 回复 @道隐无名无所执着: 自己不是吧,是的话就圆满地分裂了。
我和我爱人都认为找到了灵魂伴侣。因为我们时常会为同一件事物触发情绪,景色电影音乐甚至某句话某个镜头,瞬间被打动时,转头看向对方便是:相对泪眼无语凝噎。但这是现在相识27年已经奔五的我们。结婚前也有过,忽然听到一首好歌发给对方,而对方正在听这首歌的中文版。但婚后慢慢随着忙生计忙孩子,共鸣就越来越少,也没时间风花雪月,而且矛盾不满也在增多,也会同床异梦。但我们一直可以保持坦诚愿意解决矛盾。还好这几年我们有意识慢慢调整,更多时间回归生活。于是又找回灵魂共鸣。我想说知心爱人不是遇见的,而是不耐其烦的磨合换来的,爱让两个人走到一起,后面就要互相尊重并同心协力去处理有矛盾的地方,是这种经历造就了灵魂伴侣。
黄明哲博士 回复 @米苏来啦: 善哉!这是很好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