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真相 | 016.分晋和代齐
 7.25万
试听180

中国历史真相 | 016.分晋和代齐

00:00
20:58

本期内容:

1. 三家分晋,田氏代齐

2. “窃国者侯”,战国开启

3. 战国时代与春秋哪些不同

4. 如何记住战国七雄名字和他们的灭国顺序

5. 燕国的崛起之路

 

大家好,我是枫落白衣,上一集说到晋国爆发了激烈的内斗,最后只剩下了三家,老韩家,老赵家和老魏家,如果你听着熟悉那就对了,他们都是中学课本里战国七雄里面的成员。

                              

                         


公元前403年,周天子周威烈王正式册封这三个牛掰的家族为诸侯,从这一年开始,在中华大地的版图上,又多出了三个国家,分别是韩国,赵国和魏国。从诸侯的家臣卿大夫一跃而成为诸侯,这对于这三家也许是一小步,但对于中国历史上,那可是相当大的一步,这个事件后来被称为“三家分晋”,分晋的意思就是把晋国像切蛋糕那样一切为三,每家分一块。


宋朝的时候,司马光老爷子被王安石从朝廷里排挤走了,没事干的时候,编了一本叫做《资治通鉴》的书,那本书就是从这一年和这一件事开始写的,后面我们的叙述里会交替引用司马迁和司马光两位司马大人的大作,并且彼此印证。


那你要是问,原来的晋国呢?这个呢,三家还算是有良心,给当时的晋幽公留了曲沃和绛两块地方,所以,严格说来,三家分晋之后,晋国还在,只不过管辖的地方严重缩水,连原来百分之一都不到,苟延残喘几十年后,公元前349年,就连剩下的这块地方也被韩赵两国瓜分干净,春秋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晋国不复存在,这也就是为啥你在战国的历史里听不到晋国的故事。


那么,晋国的这次分裂对谁的好处最大?当然是敌人,所有敌人都开了香槟,那是相当滴高兴,不过最高兴的却不是它最大的敌人楚国,而是秦国。前面我们在介绍秦穆公的时候说过,秦国一直在函谷关以西的地方称霸,进不了中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晋国挡住了它东进的脚步。现在这个大家伙咔嚓一声,自己碎成了三块,那相当于是给秦国松绑了,所以后来就有人评论说,三家分晋这件事间接地促成了秦国的一统天下,这个评论还是比较靠谱的,有些道理。


16-1 三家分晋(图片来自网络,仅供参考,如不允许使用请告知)


相对于韩魏赵三个小弟大张旗鼓地瓜分了自己老大的地盘,另外一个小弟那就低调得很多,在不声不响之中就把春秋时期另一个大国,齐国的国君赶下了台,自己睡进了齐国王宫,还让周天子册封自己为新的齐侯。


此人就是田和,发生在齐国的这件事历史上叫“田氏代齐”,就是老田家取代了齐国的老姜家,自己当上了齐国国君,时间是公元前386年,和三家分晋是脚前脚后,相差10几年左右。你要是问,这个田和咋就这么牛,能把当年姜子牙老神仙和齐桓公霸主的后代堂而皇之地赶下台?我们下面简单地来看一下。


                                 二


事情还要从春秋第一霸主齐桓公说起,他在世的时候,齐国旁边有个小国,叫陈国,有一年发生了动乱,有一个叫做完的公子就从陈国跑到了齐国,齐桓公觉得这个叫陈完的小伙子相当不错,是个人才,就想封他为卿大夫,结果这个完公子挺有骨气,不想接受齐桓公的施舍,只接收了工正这个职位,也就是一个管理手工业者的小官,然后把自己的姓改成田,这一年是公元前672年。


从田完到他的曾孙田须无,这中间史书上没有多少老田家的记录,可是这个田须无死的时候,史书上记载了他的谥号,叫田文子。谥号这玩意我们前边说过,那是有地位的贵族死后才能享有的一个称号。这足以说明一件事,不管田完小伙儿当年多么谦虚,老田家毕竟不是等闲之辈,最终还是走上了齐国的政坛,变成了贵族。


从那之后,他们就一发不可收拾,势力越来越大,不过你要是说这些田家的老祖宗一开始就想着两三百年后夺了齐国的君位,那我是不信的,他们开始的目的和大家一样,就是想吃上一口营养比较丰盛有菜有肉的饭。


等到了田桓子的时候,田家的实力已经控制了齐国庙堂,而且还在不停地收买人心,齐国的公子哥们钱不够花了,他们就给钱给地,借给老百姓的米都是用大斗往出借,小斗往回收,专门干赔本儿的买卖。


有句俗语说,事出反常必有妖,你这种明显亏本的生意是为了啥?有识之士几乎都能看得出来,这就好像今天美国的选举,那些有钱人百万千万地往出掏,帮助那些政客当选,嘴里虽然说着我这就是为了国家,但到底为了啥,可谓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老田家也是一样。


齐国当时的国君是齐景公,就是和孔老夫子关系不错的那位,他有一次和大臣晏婴聊天,无意间感慨了一句,我的这些宫殿别墅这么漂亮,将来是谁的呢?本来是想装一下十三,和晏子讨论一下生命哲学问题,结果晏子毫不客气地说,恐怕是老田家的吧,齐景公当时叹息了两声没说话,就是他,也知道田家势力越来越大,恐怕没安什么好心。


田桓子的儿子田成子继位之后,更进一步,公然杀掉了齐景公之后的齐简公,和很多不服从他的齐国贵族,另立齐平公。而且这小子比较阴险,他对齐平公说,老大,你看看老百姓都喜欢封赏,讨厌刑罚,咱俩可以分工合作,给钱给官这种大家愿意接受的事您来干,而我专门干大家不喜欢的,比如砍了谁的脑袋,把谁关进监狱这种招大家唾骂的事儿,这样一来,大家肯定都喜欢你,拥戴您。


齐平公这个二百五一听,这是好事啊,就答应了。他哪里知道,官员和老百姓虽然是喜欢奖励,但是他们更怕惩罚,拼命赚的钱,难道不是有命才能享受到吗?命都没了,钱还有啥用?结果就是大家因为害怕,都开始巴结田成子,齐国政权到这时候,已经完全彻底地落入了田家的口袋。


关于这个阴险的田成子,有一件事要随便提一下,就是他死的时候,有70多个儿子围在他床边,你要是问这有啥可说的呢,那时候没有婚姻法,没有计划生育,70多个儿子好像也正常。不过我必须告诉你,这里面只有几个是他田成子的,剩下那60多个儿子,他自己也搞不清他们真正的爹是谁,为啥?


史书上说,田成子这老小子想让家丁兴旺,子嗣众多,可是他自己还不想太累,他就在齐国找了一大堆身高1米65以上的女孩子,都弄进他的后宫,算他的姬妾,然后呢?敞开后宫大门,允许宾客和他养的食客随便出入,后果就是,他死的时候,有了70多个儿子。


那这件事有什么意义呢?简单,有了一个儿子,就占据一个官位,他用这种奇葩的方法给后来的田家留下了一笔财富,四个字,人丁兴旺。不过这老小子还算是明白,那些女人他田成子自己是不碰的,换句话说,谁是自己的亲儿子,谁是隔壁老王的,他田成子还是知道的。


到了公元前386年,经过将近300年的努力,陈国的落难公子田完的十世孙田和把齐国最后一位君主齐康王流放到了东海的一个小岛上,是不是金庸老先生说的桃花岛,那我不知道,史书上也没说。


反正这个田和自立为齐国君主,而更加让他激动的是,随后,在同一年,周安王,也就是当时的周天子,居然承认了他这个篡政夺权的乱臣贼子就是齐国的国君,虽然那时候周天子也仅仅是一个牌位,但田和这也等于是获得了最高当局的任命书,变得合理合法起来。


一般来说,公元前403年的韩赵魏“三家分晋’,和公元前386年的“田氏代齐”这两件事情,就被后世史学家认为是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的分界线。换句话说,从那时候起,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战国时代。


16-2 战国形势图(图片来自网络,仅供参考,如不允许使用请告知)


关于春秋和战国有什么不同我们一会儿再说,我们先来看一个问题,为啥周天子要册封这几个乱臣贼子?我觉得用一句简短的话就可以回答,那就是略带欣喜的无可奈何之举。无可奈何好理解,无论是三家分晋或者田氏代齐,他这个村长到那时已经根本就管不了了。那为什么还说略带欣喜呢?


因为新上位的这几个村霸出于稳固自己地位的需要,对他这个傀儡村长是非常尊重,比如说在韩赵魏三个家伙还没有被封为诸侯的时候,齐国发生了内乱,这三个人就对当时的周威烈王说,我们替您去讨伐他,那周威烈王就说了,你们虽然有实力,但没诸侯的名份啊,那三个家伙就说,哪能让您为难呢,不要名份,您把命令下给晋国,我们以晋国名义出兵。


这事儿让周威烈王很感动,都啥时候了,去哪里找这么忠心耿耿还替我这个废物村长着想的臣子呢?后来打完仗,这三个家伙还面见天子,献上俘虏,仪式弄得是无比隆重,搞得周威烈王觉得自己是不是在做梦。所以,当韩魏赵这三个家伙委托鲁国国君表示出封侯的意思时,周威烈王一刻也没犹豫,马上封,必须滴。


后来的庄子在评论这两件事的时候就说过这样八个字:“窃钩者诛,窃国者侯”,偷一个铁钩子,要被处死,篡夺了整个国家呢,封为公侯,这话是一点也没错。中国历史上最轰轰烈烈和波澜壮阔的战国时代,就是以“窃国者侯”四个字为起点,缓缓地拉开了它的大幕。


                          


我们前面说过,春秋这个称呼是来自孔老夫子编著的鲁国历史《春秋》这本书。战国呢,也差不多,汉朝的时候有一个喜欢历史的家伙,叫刘向,他闲着没事的时候也编了一本书,名字叫《战国策》。主要描写的就是三家分晋之后,一直到秦始皇统一中国这段时间诸侯之间混战和谋略的故事,后来人觉得“战国”这两字实在是太贴切了,就拿来称呼这段时间为战国时代。


那么,我们为啥要把东周这段历史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呢?合在一起就叫做东周不好吗?你当然可以这么叫,但实际上,这两个时期的差别实在是太大了,比如说铁器取代了青铜器,农活的效率翻了几番;井田制在战国时期基本被废掉了,变成了私田,也就是没有大锅饭了;再比如说孩子生的多了,活下来的也多了,战国时期人口急剧增加等等。


不过春秋和战国最主要的区别原因我认为有两个,第一个就是旧的社会秩序瓦解了,春秋时期虽然村霸们吆三喝四,完全不把村长周天子放在眼里,但对于天子、诸侯、大夫和士这个等级制度那还是严格遵守的。如果你还记得前面我们讲过一个美女叫夏姬的,她儿子夏征舒杀了国君之后自己坐在了国君的宝座上,结果怎么样呢?诸侯共讨之,最后他被五马分尸了。


到了战国,韩魏赵三国都是乱臣贼子,分了国君的土地,结果不仅没事,周天子还要封他们为诸侯,平民百姓只要有本事,也可以一步登天,成为新的贵族。


战国时代旧秩序瓦解的最明显标志就是各国的国君纷纷开始称王,我们知道,根据周公姬旦他老人家制定的周礼,普天之下,只有一个人,也就是周天子能称王,可这个规则一到战国就被打破了,魏国在魏武侯之后就开始称王,第一个王叫魏惠王,也叫梁惠王,我们翻开《孟子》这本书,第一篇就是《梁惠王上》,那就是孟老夫子和魏惠王的对话,给这位乱臣贼子出谋划策。说句题外话,墨子、庄子和韩非子代表墨道法三家一致批判儒家虚伪,那不是一点道理都没有的,这事后面我们说百家争鸣的时候再说。


到了战国中期,所有诸侯就都已经称王,你不称个王都不好意思出门,有那些更不要脸的,比如齐国和秦国,还曾经称帝,当然很快就改回去了。从侯国到王国,只说明一件事,周朝秩序彻底乱套了,人人都可以和周天子平起平坐了,一句话,现在满村子都是村长大人了。


第二个春秋战国大不同的地方就是国家和战争的性质彻底改变,春秋时期的国,那差不多就是一座或者多座城池,城池以外的地方都叫做野,就是野地的野,基本上,这些称为野的地方虽然也属于这个国,但无论是国君,还是卿大夫,都很难控制他们。早期人类的国家都是这个鬼样子,叫城邦国家,比如说古希腊就是。


原因也很简单,生产力上不去,交通不便,自然地,就控制不了周围的荒野,但是到了战国之后,更加锋利,更加坚固的铁器被发明出来,开始大量使用,生产力上去了,生产效率提高了很多,野地也就逐渐地就和城市连起来了,城邦国家逐渐地就变成了领土国家,也就是国君实际控制的地方,和能驱使的老百姓以几何速度增长。


这导致战国时期各个国家能使用的兵力迅猛增加,打仗不再是贵族阶级的特权,也不再温文尔雅了,目的也不是为了让对方屈服,而是攻城略地,抢夺资源,用我老家的话说那就是下死手,往死里能。


战国七雄里军队数量最少的韩和燕两个国家,兵力居然各自也有30万之多,对比一下当年齐桓公称霸的3万军队,你就知道这个数字是很恐怖的,打起仗来惊天动地,一次战争死个几万,甚至十几万人都是常事,孟子的原话是:“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和这种阵仗一比,春秋时期打仗,那就是小孩过家家,所以,春秋和战国那绝对是大不同。

                                

                             


我们说春秋时期有五霸,战国时代相对应地,也有七雄。春秋五霸是五个人,或者说五位君主,而战国七雄指的是七个国家。如果我们把天下还看作是一个村子,那战国七雄就是这村子里天天打来打去,不消停的七个大家族。关于这七个国家的名字,网上有一种特别牛掰的记忆方法,可以参考一下,那就是“喊赵薇出演齐秦”(韩赵魏楚燕齐秦)。


这个方法不仅仅是包含了七雄的国名,而且更牛掰的是,它还是这七个国家灭亡的时间顺序,为啥赵薇和齐秦这两位现代演员决定了2000多年前中华民族第一次大统一的死亡顺序,这事我也解释不了,只能说,天意从来高难问。


不过这两位明星的真实身份到底是啥,和我们无关,我们只是讲故事,接下来战国的历史基本会围绕着这七个国家展开。这里面山东的齐国,湖北的楚国和陕西的秦国,在春秋历史的讲述里,我们已经大概有了一个了解,这仨家伙都曾经当过春秋霸主,算是世代传承的老流氓了。


不过前面说过,齐国虽然还叫齐国,但是这家的主人已经换成了老田家,以前姜子牙和齐桓公的子孙现在被赶到桃花岛上钓鱼去了。韩、赵、魏三个国家属于新的村霸,刚才也说过了,是瓜分了他们老当家的晋国的土地和财产,现在虽然分家了,一分为三,但哥仨居然都能在村子里横着走,由此可见当年山西的晋国是多么牛掰的一个存在。


七雄里面剩下的这个燕国位于今天河北省的东北部,包括北京,还有辽宁省的西南部。燕就是燕子的燕,不过读地名的时候要读燕,北京有一个民间流传的称呼,叫做燕京,就是因为2000多年前,北京的房山是燕国的都城。


燕国最早是周武王封给召公奭的,不过召公没去,估计是嫌那个地方忒冷了,他的儿子后来成了第一任燕国国君,也没有留下历史资料,不仅仅是他没有留下什么资料,一直到他的十五世孙燕庄公才有了一件记载比较详细的历史事件,而且还是丢脸的事情,那就是前面我们提过的燕国被北方的少数民族一顿狂殴,不得不求助于齐桓公,被后者救了的事情。


从这个历史资料匮乏的事实,你至少,可以得出两个结论,第一,燕国这帮家伙确实没啥文化,平时连个日记都不写;第二,他们那旮瘩的人和中原各国几乎没有交往。


那么,这么一个和蛮夷没啥区别的大老粗怎么就成了战国七雄之一了呢?当然是有原因的,开始的原因就是这家伙地处偏僻,人还老实,春秋末期中原打成一片的时候,大家基本都忘了他,所以没被吞并掉。后来的原因就是两个字,改革,这才是重点。


战国七雄之所以可以称雄天下,各有其长处,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都经历了一番时间长短不一,效果大小不同的改革,就是因为有了改革,才成就了这七个家伙战国七雄的地位,面对着国内和国外环境的剧烈改变,就如同当年邓公说的一样:“不改革,只有死路一条。”


所以,我们的战国故事必须要从改革讲起。所谓改革,就是改变社会既有的秩序,革除一些既得利益者的权利甚至生命,是不是听着就觉得可怕?事实上,不仅可怕,有些时候,还很另类。


如果你今天和隔壁老王去法院打官司,高高在上的法官说来,你俩掰腕子,谁力气大,我就判谁赢了官司,你是不是会当场指着法官的鼻子骂他混蛋王八蛋?你应该会的,当然,今天这样另类的家伙也当不上法官。可是2400多年前,在陕西洛河东边,有一个叫上地郡的地方,还真就有这样一个另类的二百五郡守,他规定,如果不能简单判断是非的普通民事案件,由当事人双方比试射箭的技巧,谁射箭的本事大,射得准,谁就赢了官司。


更奇葩的是,当时制定这条法律的人非但没有被撤职,反而被火箭提拔到了中央,担任国家的相国,那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下集再聊。

 

 

精选用户评论
  • 31x60756m2349

    哈哈,咱俩一样,记性不好了。

其他用户评论
  • 闹世闲人

    语言通俗幽默,接地气,有特色!

    枫落白衣 回复 @闹世闲人: 谢谢

  • 恩泽_____

    记性差,故事听完总记不住,就一遍一遍的听,尤其喜欢听您讲春秋战国这段历史,这是第几遍听都不记得了,但是听的次数多了,慢慢记住的也就多了,还买了战国策,春秋左传,史记来看,啥都好,就是出场人物太多,真记不住,但愿多看几遍能记住,勤能补拙。

    许许如深 回复 @恩泽_____: 我也是哈哈哈哈哈

    31x60756m2349 回复 @恩泽_____: 哈哈,咱俩一样,记性不好了。

  • 蓝莓果果7

    我也喜欢这个灰常有特色的口音

    付尧我爱你 回复 @蓝莓果果7: 没错!!!!!!!!!!!!!!!!!!!!!!!!!!!!!!!!!!!!!!!!!!!!!!!!!!!!!!!!!!!!!!!!!!!!!!!!!!!!!!!!!!!!!!!!!!!!!!!!!!!!!!!!!!!!!!!!!!!!!!!!!!!!!!!!!!!!!!!!!!!!!!!!!!!!!!!!!!!!!!!!!!!!!!!!!!!!!!!!!!!!!!!!!!!!!!!!!!!!!!!!!!!!!!!!!!!!!!!!!!!!!!!!!!!!!!!!!!!!!!!!!!!!!!!!!!!!!!!!!!!!!!!!!!!!!!!!!!!!!!!!!!!!!!!!!!!!!!!!!!

  • 落月无情满江红

    喊赵薇出演齐秦,韩赵魏楚燕齐秦

    屋前听风 回复 @落月无情满江红: 战国七雄名字和其灭国顺序就这样,一句顺口溜解决了。

  • 1827281ptqt

    不称王都不好意思出门笑死我了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