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集文稿
各位听友,《养生主》的第四部分,讲的是秦佚与老聃的弟子的对话。老聃就是老子。在神话传说当中,老子被尊崇为太上老君,而在《庄子》里,他是一位至人,他对生命的态度,是安时处顺,但是同时他也是长生的,他的长生,是以一种精神传承的方式烙印在天地之间。
秦佚是老聃的朋友,在老聃去世后,他前往拜祭老聃。老聃弟子认为他没有嚎啕大哭,感到不解,于是秦佚就批评他们,对他们解说了老聃安时处顺、精神长存的长生之道。
第四部分的大致逻辑就介绍到这儿,下面请大家进入课堂。
老聃死,秦佚yì吊之,三号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然则吊焉若此,可乎?”曰:“然。始也,吾以为(有)至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会之,必有不蕲qí言而言,不蕲哭而哭者。是遁天背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
脂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老聃死”就是老子过世了,秦佚去吊唁他。秦佚也是一位至人,一位很有修行的人,“三号而出”,在里面哭了三声就出来了。
老聃的弟子就问了,这什么意思?您是夫子的朋友吗?他说是啊。
老聃的弟子说,您是夫子的朋友,您就这样草率的?意思说你都没在里头做足功课,你就在里面就号了三声,非常的不尊重,你就出来了,可以吗?你这样符合于礼吗?
秦佚说可以啊。(老聃是至人,“古来之博大真人哉”),一开始我还认为你们这些弟子当中有至人,结果我一进去一看,不是那回事。我进去吊唁的时候,我看见有老年人在哭老聃,就好像死了儿子,有年轻人在哭老聃,就好像死了妈。
他们在这儿哭,哭成这个样子——实际上这是不必要的(又不是亲爹死了)。他没必要这样哭,但他非要哭成这样;他没必要那样说,但他非要说成那样,这个不是违背了天理吗?违背常情吗?
“遁天背情”,你不是违背自然规律吗?这里头肯定有什么妄念。换句话说就是你们这些人肯定把老子当成什么了?当成了不老仙丹了。现在老子一死你就一下失了精神支柱,你就哭得不行了。“忘其所受”,忘了自己的本分,忘了老聃过去给你的教育。
难道老聃教你的,就是人不会死吗?老子到底教给你们什么?
“古者谓之遁天之刑”,你们其实不就想逃脱这个死吗?你为什么哭成那样?原先你认为老聃是不会死的,他是有道之人、至人。你们觉得有道之人不会死,现在他死了,你们想逃脱生死的刑罚吗?
这里解释一下庄子对活着的看法,他认为活着是受刑——天道之刑,受天道的刑罚,死是刑罚的结束。莫言不是有一本小说叫《生死疲劳》吗?佛家有类似的看法,活着本身是很累的,非常烦恼。
“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夫子是指老子。这个秦佚就对老子的弟子说了,你想想,要来的时候,夫子是顺时而来,他没有说我不来;要去的时候,夫子顺时而去,夫子没有说我就是要不死。他有这么说吗?他自己是安时处顺的呀,他没有为生死的问题在这里哀哀泣泣,为活着而高兴,为死而难过。在古人来讲,这个就是最高境界。这个叫“帝之县解”,这就解了天帝在你身上的倒悬的刑罚。
所以这里又出来一个典故,佛门说“解脱如解倒悬”,典故就出在这儿。这个“县”通“悬”,人活着,就好像是两只脚倒挂着,死了就好像落地了,解了倒悬了。
“脂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你们这些老聃的弟子,不要把生命看得那么庸俗,生命就好像是柴火,它燃烧起来,柴火终有一天会烧光的,但是这个火苗可以一直传下去,叫薪尽火传。火苗可以点燃另外一堆火,然后重新传下去。
当然有人解释说这个就是轮回。后来就像流沙河他也这么解释的,他是个庄子大家,他就说这个代表灵魂,这样解释可以。
但是,我讲个故事,就是佛入般涅盘的时候,学生问他说,您就这样走了,我们怎么办。佛说“法身常住”。
什么叫“法身常住”?就是当我所说的这些道理,你如果执行了,你会产生跟我同样的境界。你们喜欢我,到底喜欢我什么?不就喜欢我这么一种境界吗?所谓我的存在,不就这么一种清净无染、又是通达无边的境界的存在吗?难道你们是喜欢我这个肉体吗?当你能够照着我说的那个话去做的时候,你也同样能展现出我这样的境界,那不就是我又活了吗?这个叫“法身常住”。
我觉得庄子这段可能说的是这个意思,因为那会儿中国还没有灵魂转世的说法。灵魂转世这个说法是从印度传过来的。
柏拉图也有同样的说法,他就说人们生孩子相当于是用肉体的方式寻找永恒,寻找不朽,人都希望不朽。但是还有一种达到不朽的办法,就是把你的思想传流下去,把你的境界传流下去。我稍微把这个事说的有意思一点,柏拉图说两个男人可以在一块生孩子,生的什么?生的是他们思想碰撞出来的境界,所以柏拉图为同志做了非常好的一个注解,他说同志应该走这条路生精神的孩子,而不要耽于肉欲。
这个故事说的挺好玩的。这一段跟老子的话也差不多。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这是八重境界对吧?
首先是知人,然后是自知,此后是胜人,然后能自胜,再往后是能够知足,然后还能够什么?持之以恒。能够持之以恒,还能够不失本位,最后的境界是这样一种思维方式,领悟了道的这样一种境界,传流下去,死而不亡。人是死了,但是精神境界没有散,他的精神没有散。
到了后世,人们认为这种人会被供奉起来,它的灵魂会变成神。他会有他的香火。换句话说,当我们在照他的思维方式思考的时候,我们精神的这么一种财富会有一部分贡献给他,然后去支持他在另外一个神界的生存,这个就是神灵理论的一个基础。
“聪明正直,死而为神”,就是这个意思。如果他的精神使我们受惠了,我们的生命力也会支持他在那个世界里以神灵的方式生活着。
说在篇末的话。
第一个,我觉得他是说以中道去养身养心,最关键的是不能为善恶观念所累,就是说你要活得悠然一点,自如一点。
第二个,矛盾有所来必有所解,解的时候要顺道而为,也就是说,你不要拿你的命去跟世界硬拼。
第三个,总体的态度和追求,应该是安时处顺,薪尽火传。万一要是生命到了某一个节点,应该把你的真实的精神传流下去。
养生主的第四部分,到这儿就告一段落了。
这一部分,看起来是秦佚教训老聃的弟子,实际上是在讲老聃安时处顺、薪尽火传的生命态度。这种态度在各种医学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似乎有意想不到的启发意义。活的时候好好生活,走得时候轻轻放手,这是古人的真正感人的智慧。
生死是天道,到了要走的时候,硬要抓住他,不让他走,除了给他带来莫大的痛苦之外,还有什么呢。不顾他们的意愿,硬要那些已经耗竭了的人活着,实际上也是一种可怕的强迫症。
好,感谢大家的聆听,下次课对养生主进行总结,我们到时再会。
我的理解,生之主,就是魂。养生主,就是释放自己的魂,解其倒悬,让它不依附于物,也不被任何概念束缚,最后能魂穿于人世间,犹如薪尽火传。玄!幻!
黄明哲博士 回复 @喜萌听书: 或许有这个可能
从道德经跟您走到庄子,字字句句扣人心弦,引人深思再深思,思想的任督二脉被一次次推动,只能说感恩相遇
黄明哲博士 回复 @格桑拉姆语函金坤: 不容易。庄子很难的
总共能听多少集?
黄明哲博士 回复 @听友220083533: 应该在120集左右吧
薪尽火传,精神长存,修学我们的元典,已经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了!听完本节课,有惊醒的感受。
黄明哲博士 回复 @郭伟斌_i7: 生命长河的浪花相续
安时处顺,薪尽火传!生命的境界与意义也就在这里了,在这一刻,老子,庄子,黄老师,以及真正懂得道家的无数的后来者,都是传承者,都是实践者,生生不息!
黄明哲博士 回复 @明心见性一LZ: 这个不敢当!老庄太悠远了,我不过是个开心的解读者
听这章的时候,我脑袋里想的是如何面对老人的离去。安时处顺,薪尽火传。父母带我来到世界上,如何展开是我的事情,老人培养我们的生活习惯,影响我一辈子,这不算是他们一直在我身边么。
黄明哲博士 回复 @枫吹的我喘不过气_ez: 信息不灭
2020年总结。 这一年,我明白了 生下来活下去, 生活不容易。
黄明哲博士 回复 @迷迷糊糊_m6: 常态与非常态,人间总不会太平静
收获满满的
黄明哲博士 回复 @青汕重菊: 有收获就是贫道的开心了
“安时处顺” 固然好,目前还是更喜欢庄子看事情的找到”关窍”
“安时处顺”这个词太美好了,比“游刃有余”还让人觉得自在,不仅是自己自在,也让旁人自在。顺乎天时,顺乎本心。不捣腾不拧巴~ 学老师讲的《庄子》学得老认真了,以前就喜欢但是没有门径。这次通过老师讲解了解到老庄这么多大智慧,每一件都可以当成终极装备,无限受用。 2020年马上就要过去了,我就把“安时处顺”当作今年学习庄子获得的宝藏关键词带到2021年去吧。谢谢老师~ 不知道其他同学收获到最受用的宝藏关键词是什么~好奇不已也预祝老师和同修们新年快乐~
黄明哲博士 回复 @毛埮埮: 宝藏词汇,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