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82期:不要和“没眼力劲”的人做朋友

2020-1082期:不要和“没眼力劲”的人做朋友

00:00
12:37


有书君说


胡林翼,理学大家,湘军奠基人之一,也是湘军的“二号人物”,长期辅佐曾国藩。


曾国藩评价他说:“坚持之力,调和诸将之功,综核之才,润芝(胡林翼)十倍于我。”


但凡与胡林翼交往之人,大多对他评价很高,且愿意竭尽全力帮助他。


胡林翼少年时风流,到中年方有所醒悟,厚积薄发,又在春秋鼎盛时溘然长逝。


但他所为,却为湘军,为清朝乃至历史留下不可磨灭的贡献。


胡林翼到底有何魅力?他又做了些什么?让我们一起来看今天的文章。




少年风流亦有才


1812年,胡林翼出生在湖南益阳一个官宦之家,从小便富有才学,眼界极高。


7岁时,时任两江总督的陶澍回乡探亲,第一眼见到胡林翼便啧啧称奇,当场就订下了娃娃亲,还欣喜若狂说道:“终于找到一个好女婿。”


但年轻时的胡林翼,似乎没有陶澍想象中那么“好”,甚至有些纨绔气息,还经常初入风月场所。


胡林翼刚成亲不久,前往南京陶澍家中探亲。


结果三天两头不见人,原来是流连秦淮河的“花船”,还经常嫖资不够,差小厮跑回府中支取现银。


岳母听闻此事,对陶澍说道:

“你选的乘龙快婿,现在日日花天酒地,反成为左邻右舍的笑柄了!”


其实陶澍怎会不知,为了锻炼这个女婿,陶澍经常把他带在身边,言传身教。


他也深深知道,胡林翼虽表面轻浮,内心却有极高志向。


所以听夫人抱怨,陶澍只抚须而笑,说道:

“润芝是‘瑚琏之器’,将来必成大事。


年少多情乃是平常,现在不浪荡些,要是国家急用,便没有时间逍遥了。”


果然,胡林翼也没辜负这位“伯乐”,不过几年便考上进士,成了一位翰林,那年他才25岁。


在初到翰林院的两年,胡林翼就因为学养高超,两次被选做考试的差役,成为最受器重的几位翰林之一。


当然,胡林翼的“公子习气”还是没变。可北京不比其他地方,政府对官员的管理很严格,不许官员前往风月场所。


朝廷命官若去风月场所被抓,轻则动刑,重则革职,胡林翼只得偷摸着去。


传说有一次,胡林翼去青楼被抓,幸好他便装出行,和兵卒软磨硬泡,拒不承认。


对方见他谈吐不凡,又无法验明身份,怕得罪了哪位达官显贵,只得放他离开。


胡林翼心有余悸,但因为其强大的交际能力,在关键时刻总能逢凶化吉。


1838年,岳父陶澍因病请辞,准备向朝廷秘密保举另一位好友,林则徐接任两江总督。


胡林翼也因这件事,很快迎来了人生的“转折”。



要洗污名,须作清官


1840年,没当成两江总督的林则徐,作为钦差大臣被派往广州禁烟;胡林翼则继续被点为江南乡试的副考官。


虽然只是一个副考官,但对他来说也算是一次重用吧。


谁知当时的主考官,私自带着一名考生进考场看试卷,后来东窗事发,牵连胡林翼被降级。


这件事传到他的父亲胡达源耳中,老人家一时无法接受,竟一病不起,很快去世。


按清朝官制,父母离世,胡林翼得守孝三年,他只得举家迁回湖南。


仕途的断送,亲人的离去,让这位才华风流的“官二代”有些迷茫。


他只得关起门来治学读书,奉养母亲,照顾妻女,3年的孝期,他足足守了7年。


在给友人的信件中,他写自己“乐享天伦,安贫守拙,耕地以自养”,一副退隐山林态势。


而且就算回到官场,胡林翼也再不是那个受人重视的“红翰林”,而是普通的候补官员,不知何时能有机会。


于是身边的师友为他想了个办法:捐官。


一个月内,他们为胡林翼凑齐了一万五千两白银,时任陕西巡抚的林则徐因为陶澍的关系更是亲自出面,保举胡林翼。


其实林则徐也是勉力为之,他被朝廷弃置许久,因为鸦片战争,刚被重新启用。


谁知胡林翼一咬牙,选了一个让所有人没想到的地方:贵州。


要知道,清朝时的富庶地,大多在东南沿海,贵州不仅地处边陲,且盗匪横行,自然环境恶劣,根本不是安生地方。


胡林翼的原因却很简单:


平常官员听到贵州,掉头就走,所以这里当官的不贪财,我到这里可以为老百姓做事,不辜负朋友们的苦心。


要洗污名,须作清官。


他在家信中赌咒:要是我多拿了一文钱,损公肥私,便教神明将我诛杀。


重回官场的胡林翼,洗去了贵气,多了些正气和硬气,这一年他37岁。


1847年,胡林翼初到贵州任安顺知府,第一件事,便是打击盗匪。


他亲自担任缉捕队长,仿照戚继光的练兵法,带着草帽,拄着木杖组织了一批乡民,共同吃住操练,四处丛生的匪患渐渐消失。


后来他辗转多地,每到一处,都兴办团练,贵州多年的匪患居然被解决了。


在这期间,胡林翼积累了不少经验和威望,并逐渐建立了一支由他直接指挥的地方武装。


几乎每一位从贵州回北京的官员,都向道光称赞胡林翼和他的“团练”。


更重要的是,胡林翼的另一位湖南老乡,曾国藩已经注意到这位能征善战的“同事”。



(曾国藩)




与湘军共崛起


1854年,胡林翼带着600名乡勇,驰援湖广总督吴文镕奏调。


可当他从贵州风尘仆仆赶到湖北时,吴文镕已兵败自杀。


而那时的曾国藩处境也同样尴尬,他被长沙官场排挤,赌着气到衡阳组织团练,用以对抗爆发的太平天国。


此时到来的胡林翼,已在贵州打了七年土匪,带来一支凶悍无比的贵州团练,二人一拍即合,决定共同发展湘军。


胡林翼的到来,为湘军带来了两条根本性的“改造”。


一是扩大兵源,吸收北方军队加入湘军,多兵种协同作战;二是改变曾国藩选读书人作将领的选才机制,提拔行伍出身的将领。


这些策略使得湘军急速扩张,士兵们更加务实凶悍。


当时太平天国来势汹汹,后来甚至直逼清朝统治中枢,清政府一直处于被动,没有组织起有效的反击。


但胡林翼加入湘军一年多,湘军就拉起了过万人的队伍,与太平军打得有来有往,成为太平天国的“死对头”。


随着湘军规模日益增大,曾国藩性格又过于刚直,惹来了道光皇帝的猜忌。


朝廷派了一位名叫官文的中央官员当湖广总督,用来牵制湘军。


胡林翼很快领会朝廷的意图,马上给官文送上银两,让自己的母亲认官文的小妾做“义女”,就连战功都频频让与官文。


而官文也“投桃报李”,从不参与弹劾胡林翼,还经常为胡林翼辩护。


后来曾国藩因父亲去世守孝,道光趁机夺了他的兵权,也是胡林翼说服官文,一次次向朝廷上书“湘军不可一日无曾国藩”,帮曾国藩重掌湘军。


不仅如此,就连湘军内部矛盾,很多都仰仗胡林翼作为“润滑剂”。


当时左宗棠只是个举人出身的幕僚,面对曾国藩这个湘军统帅、二品大员,仍心有不服,交往之间甚至不用尊称,时常把曾国藩气得破口大骂。


唯有胡林翼,他每次居中协调,一边代左宗棠道歉,一面劝说曾国藩,千方百计维护湘军核心领导的团结。


胡林翼死后,曾左二人终究是分道扬镳,渐渐成为对手。


其实有才的人,往往都很有个性,不易与他人相容相处。


但胡林翼不同,他不仅有才,而且善于摆出低姿态。


不管是陶澍、林则徐,还是曾国藩、官文等等,与他交往的人,大多给他很高评价。即使他落难,都积极地帮助他。


古人云“一将功成万骨枯”,胡林翼却能在那个兵荒马乱的时代,与他人相互成就。


曾国藩曾经嘲笑胡林翼处处讨好他人,有失“大丈夫气节”,后来慨然叹曰:

“润芝能借别人之名,行自己之志,是‘柔弱胜刚强’。”


后世常说,晚清中兴四大名臣“曾胡左李”,胡林翼的名气最低,如同陪衬。


实际上,没有胡林翼这片“绿叶”,就不会有强悍的湘军,和如日中天的曾国藩,更遑论左宗棠和李鸿章那些后辈。




善利万物,是谓君子


只可惜慧极易伤,胡林翼在事业鼎盛时逝去。


1861年的一天,胡林翼在长江边上骑马,暮霭沉沉。


忽然迎面驶来洋人的轮船,浩浩荡荡,势若风雷,周边的中国渔船像浮萍一般,被冲散开去,不少渔民跌入水中。


胡林翼本有病在身,看到这一幕,脸上突然变了颜色,吐出一口血来,回营后便一病不起,很快便离世了,年仅49岁。


他在离世前说到:

“太平军被灭是迟早的事,但洋枪洋炮长驱直入,终究是一块心病。”


遍览胡林翼的一生,恐怕算不上绚烂辉煌,又在冉冉升起的时候死去。


但他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传统知识分子,最大的“包容力”。


他自小聪明绝伦,善于与人相处,虽胸有大志,但有些玩世不恭;那时候他的聪明是有些机巧、局促的。


当中年遭逢大变,他却能重新沉淀,重拾为老百姓做主的理想,开始变得智慧,把名利放下,因势利导,与他人相互成就。


君子善利万物而不争,胡林翼将这点做到了极致。这样的人,想必在哪里,都能呼朋引伴,做一番事业。


他唯一的遗憾,或许就是他离世前提到的“洋人”。


好在胡林翼去世30多年后,出现了一位来自湖南湘潭的老乡。


这个小伙子姓毛,长大后他在省城长沙的图书馆里,彻夜读完胡林翼留下的文章,对其的人品才华佩服之极,更是将自己的字改为“润芝”。


后来这个年轻人,果然团结了一帮好同志,将洋人赶出了中国。


他,就是我们伟大领袖毛爷爷。


这也算一种告慰和传承吧。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