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君臣
现在,似乎该检讨一下君臣关系了。
君臣父子,历来被看做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想当年,年轻的孔丘到齐国找工作,景公问他何以治国,孔子的回答便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就是君像君,臣像臣,父像父,子像子。齐景公则点头称是说,是啊,如果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就算有粮食,寡人吃得到吗?
事实上,君臣父子这四个字,乃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政治理念、道德规范和制度设计,因此从西周以来,就被着力打造、建立和维护,不容动摇。
当然,秦汉前后,君臣关系是有区别的。从西周到春秋,理论上讲是家臣效忠家君,国臣效忠国君,天下之臣效忠天下共主,即士效忠大夫,大夫效忠诸侯,诸侯效忠天子,逐级效忠。到战国,天子没有了,三级效忠就变成了两级效忠。但,逐级效忠不变,君臣关系也不变。
秦汉以后,诸侯没有了,逐级效忠变成直接效忠。皇帝是唯一的君,其他人从官员到百姓,都是臣。不过,这也要看世道。如果天下大乱,则各为其主。比如东汉末年,就是周瑜效忠孙权,关羽效忠刘备,郭嘉效忠曹操。效忠对象虽不相同,君臣关系仍然是纲。
东方一直是君臣社会,一句顶一万句,天天金句。
有点听不进去,人名太多
橐籥 回复 @15984520dfd: 这些人名是常识。你基础太差了。
哎,只要求百姓怎么样,不要求君主怎么样,百姓只能看运气,好惨
1993930xbhm 回复 @天太黑999: 制度有残疾没办法,那个独尊儒术的懂仲舒想用天人感应来限制汉武帝胡作非为差点就领了盒饭。权利在皇帝手里天不过是个吉祥物
说漂亮话,往往都是没有选择的时候,潜台词就是,输人不输面子。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当一个人成为阶下囚,马上要被杀头的时候,总要说上这么一句: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所以说漂亮话,未必是心里所想,能活着,谁愿意再等上十八年,何况下辈子还未必做人。
迷信
伏羲氏,他所创造的《易经》的初形(八卦),适用于整个宇宙,万事万物,跨越周期最长,并且一直延续下去,所以伏羲氏在我们华夏民族乃至整个世界人类的影响力,是极其深远的
太好听了
害了我们2000多年,不知历史上多少人臣被夺了命,鸦片战争揭开了近代社会和文化的转折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