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心学课】天下难道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吗?

2.6【心学课】天下难道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吗?

00:00
10:17

2.6【心学课】天下难道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吗?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们好,我是费勇,今天是王阳明心学课第二单元的第6堂心学课,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天下难道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吗”。刚才我上网的时候,突然跳出一个广告,是一个什么商学院的广告,说他们的课程会教你如何从穷人思维转变为富人思维?如何通过复利法则致富?如何躺着也能赚钱?稍有常识的人看到这个都一笑置之,觉得就是瞎忽悠,如果真的有这么好的赚钱法门,这些人早就自己发达了,还需要开这种班赚钱吗?但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人会参加这种班呢?一是欲望,想赚钱的欲望非常强烈,二是认为有什么现成的窍门或方法,可以一下子拿来以后就能赚大钱。这类商业课程,以及泛滥一时的成功学培训,包括现在很多的创业课程,利用的,都是人的这种想赚钱的欲望,以及想得到一个现成的赚钱方法的欲望。

 

但实际上,残酷的真相是,并没有这样现成的方法和答案。如果说有什么方法和答案,那也一定是在你自己心上。只有你自己用心去做,方法和答案就能浮现出来。你不可能从别人的那儿得到一个现成的答案。所以,王阳明会反复对他的学生强调,心外无事,心外无理。离开了自己的心,什么事都做不成,什么道理都不成立。用现在通俗的话,就是不要向外求,要向内求。不论我们遇到什么事,都要从自己内心去找到原因,在自己心田上下功夫,不要向外求。

 

徐爱有一次问王阳明:“如果只从心里去寻求至善,会不会无法穷尽天下所有的事理呢?”王阳明说道:“心就是理啊。天下难道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吗?”


徐爱说:“比如侍奉父亲的孝道、侍奉君主的忠诚、结交朋 友的诚信、治理百姓的仁爱,其间有许多道理,大概也不能不去去细细探究考。”


王阳明感叹地说:“这种说法蒙蔽世人很久了,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得清楚的。姑且就你问的来聊一聊。比如侍奉父亲,不是从父亲那里求得孝的道理;侍奉君主,不是从君主那里求得忠的道理;交 友、治理百姓,不是从朋友和百姓那里求得信和仁的道理。孝、忠、信、仁都在这个心里面。心就是理。人心没有被私欲遮蔽,就是天理,不用到心外去增添分毫。用这颗纯乎天理的心,表现在侍奉父亲这件事上就是孝道,表现在侍奉君主这件事上就是忠诚,表现在交 友和治理百姓上就是诚信和仁爱。只要在自己心中下功夫摒除私欲、存养天理就可以了。”


王阳明以孝、忠、信、仁四件事开导徐爱。比如,孝顺父母,好像是父母需要孝顺,才去孝顺,实际上,是我们自己身上的孝心在驱动我们去孝顺,也只有找到我们自己的孝心,才是真正的孝顺。在另一个地方,王阳明又用眼睛生病了为例,说明什么是向内求?眼睛生病了,看不清,或则看不见,你必须要治疗眼睛本身的毛病,而不是去寻找光明,如果眼睛看不见,再多的光明,还是黑暗。


就好像很多人想赚钱,总想哪里有钱赚,哪里有赚钱的好方法,而不是弄清楚我自己靠什么赚到钱。然后,在这个靠什么上下功夫。因此,往往到处去学习,到处去交际,结果,并没有学到真正赚钱的法门,反而成了上面我提到的那类商学院的消费者。


讲到这里,我想起一个心理学实验,佛吉尼亚理工学院心理学教授E.Scott.Geller)1984年开始研究美国大学生的饮酒问题。他在学校附近的酒吧进行了实地考察,发现一般情况下,以桶为单位喝啤酒的人,要比以杯为单位喝啤酒的人,会多喝两倍以上的酒。所以,他的结论是“如果我们禁止使用啤酒桶,饮酒问题就会得到改善。”但27年后,在2011年的美国心理学大会上,他承认,啤酒桶不是关键,关键是“想要一醉方休,。。。。。我们在多项研究中指出,他们的意图会影响他们的行为。如果他们想要喝醉,那么你很难阻止这件事的发生。”


是“想要一醉方休”的心,引起了饮酒问题,而不是酒桶。但我们常常把力气花在了酒桶上,而忘了那颗“想要一醉方休“的心。只有控制了那颗心,饮酒的问题才能彻底解决。

 

再回到开头我提到那个广告,关于赚钱的问题,也是一样,必须要回到自己的心性层面,赚钱的问题才是可以解决的。并不是简单的有所谓穷人的思维和富人的思维,然后,你只要把穷人思维转化为富人思维,就能躺着赚钱。这个立足点就是一个谬误,穷和富,是一个外在的标签,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标准。很含糊的一个外在标准。所以,穷和富不能成为我们人生的一个目标。如果让穷和富作为目标,就偏离了我们的内心,就是在向外求。论语里有一句话,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大意是什么时候生什么时候死,贫穷还是富贵,都不是我们自己能够掌控的。但这句话的下一句是: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意思是怎么做人是我们可以控制的。君子不要去操心生死富贵这些没有办法控制的事情,只要一心好好做人就可以了。所以不要向外求,外求的东西都不是能掌控的,要向内求,向内求,你才掌控你的人生。

 

用王阳明的说法,“万事万物的理,不在我心外“,我们只要涵养我们的心性就可以了。那么,今天就讲到这里,下一节课我会和大家分享:“那个圣人就在我自己心中吗?”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我们每天都会受到各种诱惑,愿我们总是记得王阳明的话:天下难道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吗?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Na若水

    万事万物的理都在我们心上~

  • 木椿水心

    这段时间对自己影响很大的三个信念 1心外无物(外界是关照自己意识的镜子); 2别人的看法=他认知的折射,有一定的参考,但更多体现的是他个人的思想观念,所以不要代入情绪,而是当做一种信息反馈; 3最重要的是要知道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两天一想嗔恨的时候就会响起一句话:打住,这样得不偿失~~~ 谢谢费勇老师给到这么好的课

  • 阳明书童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 辣手养花

    不像外 不向外而向内 见素抱朴

  • 若初见a

    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 1863999hkyz

    谢谢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