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目为2017年杨丽萍做客《鲁豫有约》采访音频节选。
作者:大鱼
来源:鲁豫有约公众号
舞剧《孔雀》编导高成明与杨丽萍相识四十几年,他始终记得青春时代的杨丽萍,总是一根大独辫,一头黝黑的长发,一身黑西服,走在七几年的大街上,夺人眼眶。
跳群舞,她的节奏永远跟别人不一样,其他人都是听从导演指挥,该什么时候就做什么动作,杨丽萍不行,完全没办法机械跟从,必须自己感觉到位了才能做出相应动作,所以群舞永远跳不齐。
别人都觉得她太自我,杨丽萍也曾默默规劝过自己,要么敷衍一下就算了,但音乐一响就全然忘我,依然按照自己的感觉来。
1981年,23岁的杨丽萍被中央民族歌舞团调往北京。在那个年代里,所有人都在学芭蕾舞,但杨丽萍不喜欢,她觉得这些舞蹈动作太过模式化,离感情和生命太远,所以几乎不参加任何排练,而是等到晚上大家都练完舞了,再一个人跑到练功房按照自己的方式训练,一跳就是一个通宵。
在成名之前,杨丽萍对周围人来说一直都是个异类,就连她的舞蹈在别人眼里也是“离经叛道”的。
但外界的眼光根本打击不了杨丽萍,她从来没有因此自我怀疑过。1986年第二届全国舞蹈大赛征集作品,团里没有选送她独立编排的独舞作品《雀之灵》,杨丽萍就自己骑着自行车把录像带送给组委会,结果拿下全国舞蹈比赛创作和表演的第一名,一举成名。别人问她为什么能赢,她说,因为我没有对手。
对于舞蹈,杨丽萍向来有自己的判断。外界的赞赏和批评不会让她跳得更好或更糟,能影响杨丽萍的人只有她自己。
杨丽萍不擅长模仿,永远都是在创造,自己琢磨舞蹈形态,对于那个时代的人来说,要跟别不一样是件非常困难的事,因为所有人都一样,所有人都没有看到过任何特殊的舞蹈样式。所以杨丽萍的舞蹈一出现就显得太过特别。当她在1988年春晚上第一次表演孔雀舞时,观众哗然——原来舞蹈还可以这样跳!
一夜之间,杨丽萍和她的孔雀舞家喻户晓。
这是一场孤独的战役,但杨丽萍凭借艺术家天生的嗅觉和对自我的坚持换来了最终的胜利。
而当所有人都认为留在北京才有更多机会更好的前途时,杨丽萍依然自我,在1999年离开北京,把户口迁回云南。她去大山里挑选青年舞蹈演员,成立自己的文化公司,做了一个大型原生态歌舞演出《云南映象》,跳自然,跳神灵,跳天地,通过舞蹈展现最原始的生活方式。
起初有投资方看过之后决定撤资,觉得这种表演太土,杨丽萍没有选择在舞蹈上妥协,而是自己去接拍商业广告,卖房子,靠走穴跳舞来支撑团里的全部开销。她心里很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虽然在宴会厅里跳舞时也会感觉别扭,但为了舞团顺利演出放下身段也认了,不抱怨,不拧巴。
杨丽萍是一个从小就不太会被外界声音所干扰的人。“我的性格就是(这样),在困难的时候学会去重新解决它,总有解决的办法。”她说。
最终,《云南映象》大获成功,杨丽萍文化公司成为全国第一个舞蹈演艺类的上市公司,她的舞团也是国内当时唯一一个可以靠一台节目就能养活自己的舞团。
也曾有人质疑她太商业,担心会影响她的艺术,但杨丽萍对这样的声音不以为然。在她看来,如果一个商业行为就能影响艺术,那只能证明你的内心很脆弱。她觉得艺术和商业并不违和,就像种地一样,做演出就是期待它有好的票房,一如种瓜得瓜,有耕种就要有收获。
她说:给我再多的钱,我都不会迷失方向。
本章为节选,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鲁豫有约公众号,搜索“杨丽萍”,即可阅读。
鲁豫有约公众号ID:lyyy_scndgs
别抱怨,去解决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