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毛泽东的文化探索:走上井冈山

33 毛泽东的文化探索:走上井冈山

00:00
14:08




正文

当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以后,在中国新道路探索的过程中,有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就是毛泽东决定上井冈山。在军事史上,或者在革命斗争史上,一般理解为毛泽东决定上井冈山,标志着整个革命路线,不去攻打大城市,而且走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也就是从斗争的路线方法策略上,做出解读。实际上如果放在文化的视野里面,毛泽东决定上井冈山,从某种程度上也标志着中国文化道路,探索的一个标志性成果。我们先看一下毛泽东,决定上井冈山的前因后果。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当时感觉到自己的力量比较薄弱,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下,决定和国民党合作,1924年召开了国共合作第一次代表大会。1925年,中山先生去世,这个时候国共合作的态势仍然保存着。后来,经过黄埔军校军事工作打下基础以后,国共合作就决定要进行北伐。北伐即将节节胜利的时候,国共合作就出现了非常严重的局面。表现为帝国列强的力量开始分化革命的队伍。蒋介石包括汪精卫等人,就逐渐的走到了一个与共产党割裂的立场上。标志是1927年的时候,爆发了四一二反革命屠杀。到了7月15日,长沙又一个马日事变,就公开的去屠杀共产党人。汪精卫后来也走到了反共的立场上,提出一个口号,叫宁可错杀三千,不使一人漏网。到了这个时候,第一次的国共合作就彻底走向破裂。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革命道路何去何从?中国共产党人就面临着一个艰难的选择。


毛主席他本人,也曾经有一个描述,毛泽东在1927年春天,他曾经写过一首诗,叫《菩萨蛮·黄鹤楼》。其中毛泽东在解释这首词背景的时候,说1927年大革命失败的前夕,心情苍凉,一时不知如何是好。那个时候可以说是连毛泽东这么有个性刚烈的人、坚强的人,都感觉心情苍凉,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大家就可以看到,在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以后,中国共产党遇到的险境。


在这个时候,中国共产党人,面对这种非常艰难的局面,是怎么反应的呢?毛泽东也曾经这样说,他说共产党人是杀不尽斩不绝的,我们擦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体又前进了。我们看中国共产党的反应,在1927年8月3号的时候,中共中央通过一个决定,这个决定叫中共中央关于湘、鄂、粤、赣四省农民秋收暴动大纲。通过这个决议就看得出来,中国共产党面对国民党屠杀的时候,只能走自己独立领导革命的道路。当时的中国共产党,意识到要依靠农民,才能够真正支撑起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理想。


后来,毛主席在八七会议上,就提出了一个非常著名的论断,他认为一定要发动农民。如果你不能发动农民,革命是不可能成功的。而且还提出一个更关键的问题,就是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毛泽东为什么说这个话?因为蒋介石屠杀共产党人的时候,共产党束手就擒,只有被屠杀的份,一个不掌握武装,没有武器保护自己,被惨杀的这个血淋淋的教训,让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说出这个论断。所以后来中国共产党对军事的重视,可以说融在了共产党的血液里面,这和当时的特定环境是分不开的。


秋收起以后,毛泽东就派往湖南,去领导湘、鄂、粤、赣四省的农民秋收暴动。


当时根据中央的决定,和共产国际的指示,是要打大城市。大家看我们党独立领导中国革命开局的几件大事,比如说秋收起义、南昌起义还有广州起义,大家发现没有都是攻打大城市。毛泽东,去领导秋收起义的过程中,他发现当时是秋收时节,当革命陷入高潮的时候,把农民兄弟给发动起来比较难,当时的人数只有几千人,在那种情况下,如果真的去攻打长沙不太现实,于是他就决定攻打浏阳。


在发动秋收起义的时候,毛主席心里面还是激动的,他写过一首词,这首词叫《西江月·秋收起义》,“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修铜一带不停留,要向平浏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我们从毛主席诗词里面,我们看到,当时他进军的方向主要是浏阳,但是进攻浏阳的时候,就遭遇到惨败,更不要说打长沙了,而且毛主席在这次过程中,还被当地的武装给抓住。但是幸好地方武装并不认识毛泽东,后来得以脱险。脱险以后,毛泽东就深刻的认识到,以当时的那种力量,去攻打大城市,是不可能的。这个时候就要思考,中国未来革命的道路,究竟该怎么办?


9月19号,在文家市这个地方,毛泽东就要修整,进行队伍的重新编制,包括人心的安抚等等,而且还要在这里深思,究竟去哪里?在第二天,在里仁学校的操场上,毛泽东就给大家做了一个激动人心的讲话,毛泽东就说,大家不要被眼前短暂的失败所困扰,没有大的失败,没有一个人可以取得成功。而且毛泽东有一个形象的比喻,他说蒋介石就好比是一个大缸,红军只是个小石头,小石头仍一下,这个水缸没有砸破。但是毛泽东说,如果我们用这个小石头不断的去砸,而且我们团结更多的小石头一起砸,这个水缸一定会砸破,一句话,中国革命一定会成功。毛泽东在这个学校讲话的时候,应该说对大家提起大的士气起了很大的作用。而且当时学校里面有个10多岁的一个小孩叫胡耀邦,胡耀邦听到毛泽东说话以后,当时心里就下了决心,一定要追随这个队伍。毛泽东那个激动人心的演讲,在胡耀邦心里应该说永远留下了烙印。


那么在文家市这个地方,毛泽东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中国的力量转向农村。


决定要到敌人最薄弱的地方去,后来就研究哪里呢?在罗霄山脉的南段井冈山,这个地方在湖南、广东、江西三省的交界地方。这个交界的地方敌人力量比较薄弱,哪个军阀也不容易管,而且当某一个军阀用兵的时候,还可以到其他的地段进行躲避。所以毛泽东在文家市就做出一个重大的决定,要进军井冈山。


9月29号、30号,毛泽东到达永新县三湾的时候,部队思想就开始浮动,甚至有一些逃兵现象,毛泽东又在部队的建设上,做出了一个大手笔,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三湾改编。


第一个就是军队要置于党的领导之下。第二个党组织,要穿插在军队的各级建制里边,团以上要建立党委,在连要建立支部,到了班里边还要建立党小组。


毛泽东的三湾改编最核心的就是党要绝对指挥军队,第二个就是党组织要穿插在部队的每一个建制里面,这个在人类的行军史上,人类的建军史上都是破天荒的。在一般看来,军队就是一个实现军事目标的工具。但是毛泽东当把党的力量穿插在部队每一个建制的时候,就要使军队在政治的功能上,在思想建军和灵魂的建军上,下一个大的功夫。也就是说,毛泽东的这样一个举措三湾改编,就使得军队不单单是军队,而且是一个有灵魂、有目标、有信仰,有追求的政治组织。


当三湾改编之后,向井冈山进发的时候,毛泽东就打听到,井冈山上有袁文才,王佐(农民武装)。在这个时候毛泽东就下了大功夫,要把袁文才、王佐等农民武装给团结好,毛泽东就制定了严密的纪律。比如说,一:一切行动听指挥,二:不拿群众一个红薯,三:打土豪要归公。


毛泽东在三湾改编之后,在枫树坪这个地方还发表一个讲话,就要把三湾改编的内容公布出来。为什么党要去领导这个部队,以及这些原因,都要给大家做解释。在这个时候,有些军队内部的人,比如说余洒度等人,实际上不赞成。注意这是一个旧的军人,没有经过共产党思想洗礼,他认识不到给部队赋予灵魂,让每一个战士能够有信仰,能够在信仰和精神的层面有追求,这是旧军人所不能理解的,后来余洒度就叛变革命。


经过新纪律的宣布之后,毛泽东上山,和袁文才、王佐处理好关系就在井冈山扎下了根。到了1928年4月份的时候,南昌起义失败之后的朱德和陈毅等,剩下的部队举行湘南起义,当时面临敌人围追堵截的严峻局面,后来毛泽东和朱德两个部队取得联系,在龙江书院这里又实现了朱毛的会师。朱毛会师,不仅是壮大了井冈山原有的力量,而且也使得朱德,包括陈奕,包括彭德怀,平江起义的部队,有了一个新的落脚点和根据地。


毛泽东上井冈山这个事情,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是攻打大城市失败以后,向农村进军的一个转折和标志。但在中国文化道路重生的视角来看,毛泽东决定上井冈山,实际上是中国的文化,和中国的革命,应该走什么样路的一个标志。开始的时候,都是以共产国际的指示,和苏联的道路,作为自己的模板。


毛泽东决定上井冈山,事实上就给出了这样一个回答,中国的革命,一定要按照中国的实际,有了解中国情况的中国同志来进行领导。任何在不了解中国实际的指手画脚,都可能或者必然给中国革命带来严重的损失,甚至会出现颠覆性的挫败。所以毛泽东上井冈山,某种程度上就标志着,无论是中国革命的道路,还是中国文化的建设,我们都要立足于中国的大地,在了解中国实际的基础上,走最符合中国实际的正确道路。 



购课用户请添加助教微信:hzxt06,和学友群内互动交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阿子Az

    永远感恩怀念伟大领袖毛主席和无数英雄烈士!是您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这个和平年代.作为后人的我们应深深的忏悔和珍惜!阿弥陀佛🙏🏻🙏🏻🙏🏻

  • 13906498zuq

    郭老师讲得课语言通俗,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容易理解。同时贯穿古今贯穿中外,有庞大的体系又主线清晰,内涵深刻。听郭老师的课程非常受益!

  • 清荷_3d4

    致敬伟大领袖毛主席!

  • 雪晖雪

    🐾断断续续的听,追忆历史的足迹,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 瞻彼阙者

    看《觉醒年代》,再回来听一遍近代史课,受教育!谢谢老师

  • 听友129920870

    太多主观判断

  • 清荷_3d4

    老师好!

  • 1396369thsj

    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