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词】09《江城子》 创作背景:西湖闻筝,与张先同赋

【苏轼词】09《江城子》 创作背景:西湖闻筝,与张先同赋

00:00
23:00

江城子    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北宋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仁宗天圣八年(1030)进士(与欧阳修为同年)。
历任宿州掾、吴江知县、嘉禾(今浙江嘉兴)判官。
皇祐二年(1050)晏殊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辟为通判。
后以屯田员外郎知渝州,又知虢州。以尝知安陆,人称“张安陆”。
治平元年(1064)以尚书都官郎中致仕。元丰元年病逝,年八十八岁。


张先“能诗及乐府,至老不衰”,其词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男女之情,对都市社会生活也有所反映。

【南宋】谈钥《吴兴志》:张先……诗格清丽,尤长于乐府。晚岁优游乡里,常泛扁舟,垂钓为乐,至今号“张公钓鱼湾”。仕至都官郎。卒年八十九,葬弁山多宝寺之右。

张先(990-1078)是北宋词坛上承前启后的关键性人物
仁宗、英宗时期(1022-1063-1067),张先熔“花间”之秾丽与南唐之高雅于一炉,自铸“清丽”一体,成为维系唐五代与北宋词之间的纽带,与柳永(987? - 1053?) 、晏殊(991- 1055)、欧阳修(1007- 1072)一起推动宋词走向兴盛
张先是因出神入化的警句而获得雅号最多的词家:
  张三中:《行香子》末句“奈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
  张三影:“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幕卷花影”“柳径无人,堕絮飞无影”
  桃杏嫁东风郎中: 《一丛花令》中有“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云破月来花弄影郎中:《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中“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


神宗熙宁年间(1068- 1077),柳、晏、欧一时俱逝,张先作为词坛耆宿,主盟曾经鼎盛一时的吴越词坛(活跃者有陈襄、杨绘、陈舜俞等人),与初濡词笔、尚属新进的苏轼(1037-1101)唱酬,借助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对苏轼日后缔创宋词中的“东坡范式”产生了直接而又显著的影响,成为维系北宋前期至中期两代词人的纽带。

张先(990-1078)是北宋词坛上承前启后的关键性人物,对苏词有直接而显著的影响
【北宋】叶梦德《石林诗话》:张先郎中能为诗及乐府,至老不衰。居钱塘。苏子瞻作悴( cuì,副)时,先年已八十余,视听尚精强,犹有声伎。子瞻尝赠以诗云“诗人老去莺莺在,公子归来燕燕忙”,盖全用张氏故事戏之。先和云“愁似鳏鱼知夜永,懒同蝴蝶为春忙”,极为子瞻所赏。


苏轼《祭张子野文》:
仕而忘归,人所共蔽。有志不果,日月其逝。

惟余子野,归及强锐。优游故乡,若复一世。
遇人坦率,真古恺悌。庞然老成,又敏且艺。

清诗绝俗,甚典而丽。搜研物情,刮发幽翳。
微词宛转,盖诗之裔。坐此而穷,盐米不继。

啸歌自得,有酒辄诣。
我官于杭,始获拥彗。欢欣忘年,脱略苛细。

送我北归,屈指默计。死生一诀,流涕挽袂。
我来故国,实五周岁。不我少须,一病遽蜕。

堂有遗像,室无留嬖。人亡琴废,帐空鹤唳。
酹觞再拜,泪溢两眦。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诗雨梦江南

    春俏先生,这种以词为主,结合作者经历以及词牌,文字中相关掌故等,博学多识,听来很觉享受。

    春俏读书 回复 @诗雨梦江南: 感谢您的肯定与鼓励期待持续关注和收听。不当之处,请不吝指正。

  • 春俏读书

    《古今诗话》中说:“有客谓子野曰:‘人皆谓公张三中,即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也。’子野曰:‘何不曰之为张三影?’客不晓。公曰:‘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幕卷花影’、‘柳径无人,堕絮飞无影’,此余生平所得意也。”

  • 已然糊涂

    词中有故事,很吸引人,听得也过瘾,听了还想听,涨知识!

    春俏读书 回复 @已然糊涂: 谢谢~讲稿会整理成书,《有故事的苏轼词》

  • 春俏读书

    【祭张子野文】   子野郎中张丈之灵。曰:仕而忘归,人所共蔽。有志不果,日月其逝。惟余子野,归及强锐。优游故乡,若复一世。遇人坦率,真古恺悌。庞然老成,又敏且艺。清诗绝俗,甚典而丽。搜研物情,刮发幽翳。微词宛转,盖诗之裔。坐此而穷,盐米不继。啸歌自得,有酒辄诣。我官于杭,始获拥彗。欢欣忘年,脱略苛细。送我北归,屈指默计。死生一诀,流涕挽袂。我来故国,实五周岁。不我少须,一病遽蜕。堂有遗像,室无留嬖。人亡琴废,帐空鹤唳。酹觞再拜,泪溢两眦。

  • 春俏读书

    《苏轼词鉴赏》系列课程,是视频+音频两个版本,视频中有非常详细的文字、图片和图表,您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音频或视频版本来学习

  • 桃李国学苑

    被低估的宋词大家张先啊,在杭州遇见苏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宋词的面貌与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