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秦始皇统一「中国」还是统一「天下」?

第一讲:秦始皇统一「中国」还是统一「天下」?

00:00
09:47

第一讲到底秦始皇是统一天下,还是统一中国呢﹖


说起中国历史,顾名思义「中国」,自然一定会提到统一中国的秦始皇。秦始皇统一中国,这个说法在今天几乎是人尽皆知。但同时,又有一个讲法,叫做「秦始皇统一天下」,或者「一统天下」。刚刚过去的2018年DSE中国历史科试题,卷一就有题目提到:「秦始皇一统天下」。


统一和一统意思一样,无须再讨论。那到底「统一中国」和「统一天下」有什么区别?在秦始皇的年代,到底叫做统一天下,还是叫做统一中国?要了解秦始皇年代的人怎样看这个问题,甚至要知道秦始皇本人怎样看这个问题,到底秦始皇自己觉得自己是「统一了中国」,还是「统一了天下」,最好的办法,就是找秦始皇当时的文献记载来看,看看当时的人,包括秦始皇自己,是如何看待和称呼这个统一之后的「世界」。


首先是《史记》的记载:《史记》作者司马迁是称「秦王初并天下」,意思是秦王嬴政刚刚统一兼并天下之后,一众大臣上书,劝改用「皇帝」称号,而大臣们的上书中是这样提到:


「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意思是,秦王陛下你发动大军,消灭六国,平定天下,设立郡县,统一全国的法令,这是自古未有的。好明显,按照《史记》的记载,好明显当时秦始皇的大臣们是用「统一天下」、「平定天下」的。


另外,秦始皇统一之后,为了彰显自己的丰功伟业,曾经前往泰山,举行泰山封禅的典礼,在泰山一块石上刻凿文字,其中文字上提到:「皇帝临位……初并天下,罔不宾服。」换言之,也是用「一统天下」。


另一部重要的史书《资治通鉴》的记载,其实同史记也是一样的。秦始皇自己都讲:「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


可以这么说,几乎找不到秦始皇年代的任何记载,是提及「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所有的文献纪录,都是提及「秦始皇统一天下」。正如,秦始皇年代的人,是不会称呼自己为「中国人」的,只会称呼自己是「秦人」。甚至有记载,在秦朝灭亡一千年之后,中国人相对于西北的外族,以及更远方的外国人,仍然会称呼自己是「秦人」。


那么到底「天下」和「中国」有什么不同呢?


所谓「中国」,最初并不是解做一个国家。从考古的证据来看,最早出现「中国」这个词的,是在周朝周成王的一件青铜器上,上面写着「余其宅兹中国」,其实这里的「中国」,只不过是指周朝首都一带的统治中心区域。讲白了,就是仅仅指京城一带!不是指整个国家叫中国,所以当时京城首都的居民,又叫做「国人」。首都之外的人,叫做「野人」!野人不是指我们现在理解的住在荒山野岭的野人,而是指住在首都城外郊野的人。而国人就是京城的人!这是「中国」原本的意思!


后来,「中国」的意思就慢慢变成中原一带的地区,由天子统治,是一个文明开化的地方,而古代中国人相信自己是住在大地的正中央,有着文明先进的文化。而中央以外的四周边缘地带,就是住着东夷、西戎、南蛮、北狄这些文明程度相对落后的人。所谓「天子有道,守在四夷」,意思就是统治大地中央的天子,统治着文明开化的中国,即天地中央、中原大地。而文明相对落后的夷狄就住在四方边缘地带。


换言之,秦始皇和他时代的人,是觉得自己统一了大地,顾名思义「天下」,天的下面,自然就是「大地」,至少是统一了整个拥有先进文化的大地中央,不包括四方边缘的夷狄,而不是统一了「中国」。如果你穿越回秦始皇年代,去恭喜秦始皇「统一了中国」,他老人家会觉得你莫名其妙,以为你认为他只是统一了周朝京城一带的地方,而不是整个上天之下的大地中央。分分钟激起他怒火,拉你出去斩头!


至于用「中国」来正式代表整个国家,要到了二千年后的清朝,清朝政府与西方列强国家签订条约之时,才在条约和外交公文上用「中国」来代表,但也只是有时用,更多仍是与古代其他王朝一样,用王朝名称来代表国家,亦即是大家经常在古装片听闻的「大清国」。中国这个国名,要到清朝灭亡之后,才正式使用。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kit_tt

    感谢讲解

  • 羊不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