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庄子生死观

第72章 庄子生死观

00:00
28:39

《庄子》系列的课程设置,我大体分了三个版块,接下来10讲内容,我会重点解读第三版块,即:「庄子的人生观」。

关于「如何过好这一生」,老庄二人的心法都可以总结成三个字:「小而美」。不同之处在于:老子的小而美是治国之术,而庄子的小而美则比较纯粹,是关于个人的。


一、看似矛盾的庄子「生死观」

「生与死」虽然话题大,但几乎所有高级的哲学思想都是由它开启的。

比如「熵增定理」,该理论曾给20世纪人类的三观带来一次巨幅提升。人们第一次认识到:原来生命本身是逆熵增的,跟宇宙趋势悖反,所以最终都难逃一死。

于是20世纪哲学整体上出现了很多转向:人们开始相信不确定,相信人与自然平衡;不再盲目相信进步,转而相信一切皆有代价。

当一门学说发展至高级层面,必须回答「生与死」关系问题。「向死而生」也是其中一个答案。

关于「生死」问题,中国诸子百家,绝大多数接近于孔子的思想,以世俗主义为主:悬置不论。包括老子,很少谈死后会怎样。

唯一比较特别的当属庄子。《庄子》一书又号称:「生死之书」,大量篇幅都在讨论此类问题。

庄子的生死观由两个看似矛盾的观点组成:①齐彭殇;②养生。

「彭」指彭祖,在列子和庄子笔下,彭祖是长寿的象征,活了800多岁;「殇」是早夭。因此所谓「齐彭殇」,指把长寿和早夭当成一回事,并没有区别。这也是「齐物论」在生死观上的一种体现:夭寿不二,齐彭殇。

所谓「养生」:即好好保管自己生命,对自己好,甚至要去保养生命。

既然「齐彭殇」,为何还要「养生」(怕死)。





二、齐彭殇 vs 精神长存

佛家讲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取五蕴。

不管如何挣扎,人都难免一死。

庄子反思过人活着的意义:白天做的事无非是勾心斗角。有人漫不经心,有人苦思冥想,有人小心谨慎,但不管怎样大家都一天天衰老,走向枯竭。他们沉溺在所思所想,却再也无法恢复原状,他们隐藏心灵,说明心老了。人活着,喜怒哀乐就像乐器发出声响一样,最终都会归于尘土。

庄子甚至给为了活而活的人取了个名字:「天刑」。

所以不妨:一死生,齐彭殇:活着未必好,死了也未必不好。「齐物论」不仅把天地万物看作无分别,最重要的在于参透了生死也并无分别。

对于庄子这种精神世界相当丰富的浪漫主义者来说,最重要的是思想、精神,而非肉身。

《庄子.养生主》里有个关于老子的故事。

老聃去世后,一个叫秦失的人去吊唁,此人与老子关系不一般,按说该嚎啕大哭,毁疾骨立,但秦失只是哭一哭就出来了。

别人都觉得他冷血,但秦失说了一番道理:其他人哭得好像跟老子是亲人一样,我觉得不符合自然之理。人活着是生命给了一次好时机,死是天命之意。柴火有烧完时,但火苗还会继续燃烧下去,这才是养生之道。

秦失的话里提到了成语:薪火相传。「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人的身体好比是木柴,精神好比是火焰,木柴总有烧完时,但精神永不灭。禅宗的「果报轮回」说法也是受此启发。




王羲之在《兰亭集序》里也有过关于生死的思考。

作为一个如假包换的贵族二代,王羲之从小锦衣玉食。在一次暮春时节与豪门贵族少爷郊游聚餐,玩兴高涨时,他发出了一系列感慨,也就是后来名震天下的《兰亭集序》: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

文章三次转折,一次比一次认知升级,可以说《兰亭集序》的思想高度豪不逊于《逍遥游》。

本节内容最后以老子在《道德经》里关于生死,精神长存的思考作为结尾: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贫僧小梦

    感谢作者,平时看书太累,有人愿意把书读透了,通过声音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