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正中词除《鹊踏枝》《菩萨蛮》十数阕最煊赫外(3)

【二十】正中词除《鹊踏枝》《菩萨蛮》十数阕最煊赫外(3)

00:00
07:08
【二十】

正中词除《鹊踏枝》《菩萨蛮》十数阕最煊赫外,如《醉花间》之"高树鹊衔巢,斜月明寒草",余谓韦苏州之"流萤度高阁"、孟襄阳之"疏雨滴梧桐"不能过也。
3
"流萤度高阁"一语正是出自韦应物典型风格的《寺居独夜寄崔主簿》:
幽人寂不寐,木叶纷纷落。寒雨暗深更,流萤度高阁。
坐使青灯晓,还伤夏衣薄。宁知岁方晏,离居更萧索。
这首诗很像五言律诗,尤其有律诗风格的颔联与颈联的对仗,但它其实是一首古体诗,理由有二:一是押仄声韵(尽管这是一个有争议的标准);二是不合律诗的平仄规则。或者可以这样说:韦应物是将当时流行的律体诗的风格引入了古体诗里。
"流萤度高阁",究竟好在哪里?若以传统诗论的语言,我们可以称之为俊雅清逸。但在描写流萤的诗句里,这就是最好的吗?朱熹有称道说:杜甫写有"暗飞萤自照",语只是巧,韦应物"寒雨暗深更,流萤度高阁",这般景色如在目前,更有一种自在而不做作的姿态。《国史补》记载韦应物的性情,说他"为人高洁,鲜食寡欲,所至之处,扫地焚香,闭阁而坐",这样的人,这样的诗,气象几近于道,故而为我所深爱。(《朱子语类》)
朱熹点出了这一句诗自在而近道的特点,这是文学家的眼光,也是道学家的眼光。愈质朴便愈近于道,这是古人的共识,所以清人潘德舆《养一斋诗话》列举三例:一,韦应物"寒雨暗深更,流萤度高阁";二,元诗四大家之一范梈"雨止修竹间,流萤夜深至";三,清代康熙朝诗坛盟主王士祯"萤火出深碧,池荷闻暗香"。潘德舆认为这三者有工巧与朴拙之分,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时代之远近。
也就是说,同样是描摹流萤的诗句,从韦应物到范梈,再到王士祯,可以看出由朴拙到工巧的风格流变。潘德舆是推崇儒家诗教的人,《养一斋诗话》推原风雅,以《诗经》为最高典范,评价标准自然是扬朴拙而抑工巧的。但文人每每各有见解,咸丰朝著名的官僚学者方浚师趁着休病假的时间,辗转托人取到潘德舆的文集,以十卷《养一斋诗话》消磨秋宵,写出若干条商榷意见,其中很不服气潘德舆对韦应物"寒雨暗深更,流萤度高阁"的高度推崇。
方浚师的商榷意见收载于《蕉轩随录》,认为除范梈、王士祯的两联之外,再如南朝梁人刘孝威"栖禽动夜竹,流萤出暗墙",唐人王勃"复此凉飙至,空山飞夜萤",所有这些诗句,笔致皆在韦应物"寒雨暗深更,流萤度高阁"之上。尤其是王士祯"萤火出深碧,池荷闻暗香",妙在一个"出"字,而且一联之中,起句写视觉感受,收句写嗅觉感受,境最高,律最细。
潘德舆与方浚师的文学趣味可谓大相径庭,仅举一例:方浚师最推崇的诗人是袁枚,他还广罗资料,编撰了一部《袁枚年谱》,而潘德舆于袁枚恰恰最是鄙薄,《养一斋诗话》论及近世诗话,说这些著作虽然不尽触及诗歌本质,但至少不会将学人引入歧途,独有袁枚《随园诗话》是真正一部误人子弟的书。
标准不同,见地便相应不同,提倡诗教的潘德舆自然不会与鼓吹性灵的袁枚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而袁枚、方浚师的诗歌主张却与王国维颇有几分接近。《蕉轩随录》与《养一斋诗话》所列举的摹写流萤的诗句,虽然可以做工拙优劣的比较,但既然同台竞技,至少说明它们同样具有第一流的水准。那么,冯延巳"高树鹊衔巢,斜月明寒草"如果列入其中,比任何一句可有逊色?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