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5:ETF的诞生!
各位书友大家好,欢迎继续做客老齐的读书圈,今天我们继续讲坚守,昨天我们说到了,在基金行业,科技正在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因素,而先锋这种被动投资,其实对于科技的依赖,要比其他公司更深入。他们请来大名鼎鼎的麦肯锡,为他们量身定制科技计划,让他们在早期的时候,可以超越同行。而在咨询服务上,他们也是招聘了来自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的理查德来负责这块业务。
先锋基金,另外一个值得称赞的就是因子基金,一个因子被描述成一揽子具有相同投资特征的股票。是通过大数据统计出来,把过去一系列产生超额收益的股票都找出来,然后在里面找共性,这个共性,也就是因子。比如他们先做的两个因子,分别就是成长和价值,这就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因子。而现在,因子投资,已经非常普遍,市场中也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因子,比如低波动因子,动量因子,价值因子,品质因子,高股息因子等等。
他们另外一组成名产品,就是平衡指数基金,在平衡指数基金中又产生了两个产品,一个是生命策略基金和目标退休基金,所谓生命策略基金,就是基于6-4的平衡型基金,衍生而来,当然这个比例要不断调整,最低是债8股2,最激进的成长型达到债2股8,一开始他们还拿出了25%的份额,用于投资先锋资产配置基金,而这只基金的股债比例是由基金经理调控的,不过作者说,他自己翻了一个严重的错误,或者说是个菜鸟式不可原谅的错误,在最初几年,资产配置基金对于生命策略基金确实有帮助,但是这种优势并没有持续多久。后来他们果断放弃了,这个调节阀,回归了投资的本源。股债配置最直接才最有效,中间加这一层主动管理,反而变得不伦不类了。想明白这个问题后,他这些生命策略基金,反而迎来了大卖,打消了资产配置投资者的顾虑,2018年,四只不同比例的生命策略基金,规模达到了440亿美元。
而目标退休基金则是有一个明确的倒计时的基金,也就是说你要在某一时刻,停止投资转化为现金。年轻的时候,通常资产配置较为激进,重仓股票资产,而越是临近退休,资产配置就逐渐转向保守。比如2005年投资一个,以2035年为目标的退休基金,期初是90%股票,10%的债券,随着时间推移,股票比例不断降低,在你退休的时候,给你调整成6-4,这样可以确保收益最大化,也可以确保最终的财富目标实现。有无数证据证明,长期投资股票,一定是收益最高的方式。
作者说,他以产品的视角,从投资者服务的角度出发所做的产品,基本都是成功的,但是有时候自己也鬼上身,带着营销的帽子创建的基金产品,往往全都失败了。比如在1985年愚蠢的创造先锋主题基金,就很失败,后来又在1995年以同样的方法创建了地平线基金,这两次都是市场上升当中,投资者呼声很高,希望得到更为激进的基金,所以作者就顺应这种要求,在高位的时候,创建一系列激进产品,结果可想而知。全都失败,也让投资者亏了很多钱,所以基金行业,也是一个反人性的行业,用户嘴上需要,并不代表他们真的需要。当群情亢奋的时候。你还真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老齐的理解是,用户内心的需求,其实就是赚钱,而其他的需求都是表象。当这个表象与内心需求不一致的时候,做产品的人,就要小心了。
1992年,美国证券交易所新产品开发副总裁莫斯特找到作者,他有一个新想法,要创造一个指数基金,能像股票一样随时交易,这个东西就叫做,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简称ETF,当时他们考虑的就是,指数基金,已经解决了分散,透明,低费率的问题,但是现在还有一个痛点,就是灵活性不足。但对这个产品,作者比较抗拒,他说500指数基金是为长期投资者建立的,如果放到场内交易,会大大吸引短线交易投机者。这可能对基金长期持有人不利。所以先锋拒绝了这个想法。后来这个莫斯特并没有知难而退,而是找了另一家公司,叫做道富环球投资,推出了第一只500etf,从此之后,这就是ETF市场的主宰者了。到现在美国市场上,有2190只ETF,规模是3.5万亿美元,而最早那只标普500ETF,仍然是最大的一只,规模3000亿美元。也就是说,作者拒绝了一个伟大的想法,错失了一个巨大的机会。但他到现在仍然不认错,依然强调,交易者是投资者的敌人,ETF过度交易,对长期投资者不利。
作者后来甚至有点故意给ETF拆台,他说,你现在整天都可以交易500指数了,而且是实时的,什么样的傻子才能干出这种事来。最早的500etf,如今年均周转率是17倍,而上市公司的股票年周转率平均才1.25倍。根据作者的研究,只有六分之一的ETF,是被长期持有的,也就是说,其他的六分之五,都是被倒买倒卖的,这也就注定了,这么去搞投资的人,最后不但赚不到钱,甚至会赔掉很多钱。因为宽基指数和债券ETF,更适合长期投资,而不是让你们交易来玩的。
不过骂归骂,先锋集团,最后也在2001年做了ETF,但他们的底线就是只做大盘ETF和行业ETF,而一些杠杆,反杠杆的衍生ETF,他们还是不做的。现如今,他们的ETF资产规模,达到了8850亿美元,市场份额是25%,仅次于贝莱德集团的39%,当年最早做出ETF的道富环球,现在份额却只有18%。但作者十分清楚,ETF的增长,主要是营销的结果,而指数基金的增长才是投资的结果。区别就在于,营销的结果,对于基金持有人非常不利,而投资的结果,才能让大家赚到钱。作者把传统指数基金称之为TIF,跟ETF做了对比,从2004到2017年,ETF的净现金流增长要比传统指数基金大的多,但是市值增长却全面落后,统计投资者年化收益,传统指数基金达到年化8.4%,而ETF只有5.5%,主要因为较高的交易成本,以及错误的下注,以及糟糕的入场时机。老齐也经常告诉大家,如果你要想投指数,就尽量到场外去买,在场内你一定管不住那只,闲不住的手。ETF你一定拿不住,总想买卖,最后就会赔掉很多钱,多次买卖也无形中提高了交易成本。当然,如果你能一直拿得住的话,ETF和指数基金,成本基本一样。而作者也再次强调,股票交易最终会成为投资者的敌人,投资者无论投ETF也好,传统指数基金也罢,都应该买入并长期持有。这样肯定能赚钱,但是你来回进进出出,可就不一定了。
之前作者写了一本书,叫做指数的胜利,1995年他就预测指数被低估了,随后的时间里,指数基金资产快速扩张,从500亿美元,增长到3.3万亿,他们自己也是每年增长21%,指数基金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的追捧。而资本市场,中国比美国落后20年,美国当年发生的事情,其实今天的中国正在发生,越来越多的指数基金出现。这些产品将长期打败主动投资。所以现在市场上的个股,跟整个股市的关系越来越大。这都是指数基金带来的结果,也是市场越来越有效的标志。
曾经有很多基金,都与先锋是直接对手,包括富达基金,在80年代里,靠着明星基金经理彼得林奇,富达一度还很热门,在林奇当经理的那几年,麦哲伦基金每年都跑赢标普500指数,3.5%,但是90年,林奇退休后,麦哲伦基金规模也就达到了顶峰,增长到1000亿美元,随后的24年,每年都落后指数2个百分点,这样就慢慢失去了热情,后来又回到了起点,2018年,麦哲伦基金资产暴跌至170亿美元,下跌了9成。回报也十分稀松平常,现如今富达基金份额只有8.2%,远低于当年水平,这正是,靠着刀剑生活的人,必将死于刀剑之下。确实有一些基金,能在一段时间内击败指数基金和先锋基金集团,但是时间拉长,这些神话最终都会破灭。
作者说他们成功的关键,就在于相关可预测性,也就是说,在有能人出现的时候,他们并不排斥主动策略,比如约翰聂夫管理的温莎基金,但是当这些能人离开之后,他们也不强求。总之就是要始终以基金持有人的利益,摆在第一位。比如在1985年他们主动关闭大卖的温莎基金,在后面30年里,他们主动关闭申购,多达30多次,这么做都是牺牲了自己的利益,从而保证持有人的收益。那么指数基金面临的挑战又有哪些呢?明天我们也开始详细的介绍一些基金产品。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