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结合下面两则【链接材料】,简要说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赵襄子和隋炀帝身上是如何体现的。
【链接材料一】
赵襄子①攻瞿②,胜老人、中人③,使使者来谒之,襄子方食抟饭④,有忧色。左右曰:“一朝而两城下,此人之所以喜也,今君有忧色何?” 襄子曰:“今赵氏之德行,无所于积,一朝而两城下,亡其及我乎?”孔子闻之曰:“赵氏其昌乎!”夫忧所以为昌也,而喜所以为亡也。
(节选自《吕氏春秋·慎大览·慎大》)
【链接材料二】
(隋炀帝)恃其富强,不虞⑤后患。驱天下以从⑥欲,罄⑦万物而自奉,采域中之子女,求远方之奇异。宫苑是饰,台榭是崇,徭役无时,干戈不戢⑧。……遂以四海之尊,殒⑨于匹夫之手,子孙殄绝,为天下笑,可不痛哉!
(节选自《贞观政要·君道第一》)
注:①赵襄子:春秋末晋国大夫,赵氏家族首领,战国时期赵国的创始人。②翟(dí):春秋时期的国家。③老人、中人:翟国的两座城池。④抟(tuán)饭:捏成团的饭。⑤虞:考虑,防范。⑥从:同“纵”。⑦罄(qìng):用尽,消耗殆尽。⑧干戈不戢(jí):战事终年不休。⑨殒(yǔn):死亡。
这是一个阅读理解的综合题。
我们结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阅读完材料后,一定要抓住几个关键词,第一则材料里要抓住一个“忧”字,孔子闻之曰:“赵氏其昌乎!”第二则材料里抓住“恃其富强,不虞后患”“殒于匹夫之手,子孙殄绝”,这样答案基本就在掌握之中了。
例如可以这样回答:赵襄子一天之内攻打下瞿国的两位城池之后,不但没有喜形于色,反而愁眉不展,担忧自己的国家没有积累德行,会快速灭亡,这是“生于忧患”的体现。而隋炀帝倚仗国家富强,做事治国没有忧患意识,骄奢淫逸,最后落得国破家亡、身首异处的下场,被天下人耻笑,正是“死于安乐”的体现。
买了已后只能听三分钟
豆神听听 回复 @黄瑞妈妈Susan: 你好 喜马拉雅微信登录
希望张老师调整en eng的发音,吹毛求疵了,但对学习新知的学生很重要
这篇有问题 后面听不了
豆神听听 回复 @小丁_oi: 你好 没有问题哦 您刷新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