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饿了么张旭豪:别人送外卖是为了赚钱,但我多做了一件事

【速度】饿了么张旭豪:别人送外卖是为了赚钱,但我多做了一件事

00:00
10:06

在探讨企业发展速度的问题上,吴老师反复强调速与度的辩证法,即:有速无度,则失控;有度无速,则失势。上节课用了孙宏斌的案例验证了前半句,这节课,吴老师将用饿了么的案例来说明后半句,并告诉大家避免战略败局的四个核心要点。

速度有快,也有慢。去年也有人赚钱了——张旭豪,1986年出生的,公司创业10年,10亿美元卖给了阿里巴巴。这是一家慢公司,它卖给阿里巴巴之前,我记得是5月1日签的字,4月30日在杭州找我,我们聊了半天,他跟我讲他的心路历程。

 

我说:“ 你学什么的?”

张旭豪说:“ 我是上海交通大学学空调的研究生。”

我说:“ 你做空调的研究生怎么会去送外卖呢?”

 

他说2008年的时候想创业,就跟三个同学在一起,每天在想点子(idea),想了10天,每天报出三个点子来都不行,每天要到12点多,然后就喝酒,很高兴。十来天想完以后,就没有一个点子是靠谱的。最后张旭豪拍了个桌子说:“ 我们这十几天干了一件事情——每天都叫外卖,外卖是刚需。”就开始做外卖了。

 

他做外卖的时候,自己觉得很兴奋,终于发现了一个需求,跑出去以后发觉,上海交大松江校区就有28个团队在做外卖,从中文系到哲学系都在做外卖。我就问张旭豪:“ 你怎么会成为从28个团队中活下来的那个人?”

 

他说:“ 别人送外卖都是赚钱,我只干对了一件事情——希望把外卖变成一个全IT的平台。”就是你在电脑上下单(当时还没有开发手机平台),小店也有一个电脑接单,就是全部通过电脑来完成。那个时候,也就是2008年的时候,全中国和美国所有外卖公司都是通过打电话的方式接单,顾客打给小店,小店记下来以后就送过去。

 

张旭豪希望能够形成闭环,所以他们团队就开发了全世界第一个全闭环的IT外卖系统。有什么难点吗?张旭豪跟我说:“ 这边的电脑没有问题,学生都有电脑,平台也建完了,但小店的电脑有问题,他们没电脑。”怎么解决问题呢?有办法,到二手市场组装几个电脑,很便宜,一两千元钱卖给他,问题是那些小老板还不懂用电脑,怎么办呢?装一些苍井空老师的照片、装些网络游戏,培养他们的消费习惯。

 

2008年、2009年、2010年这三年,公司员工最多的时候有50个人,最少的时候是三个人,因为他的那些员工都是上海交大在读的学生,这公司里面所有的人都是兼职的,只有当年跟他一起喝酒的哥们是真实的,就留下来,另外的人全部跟流水一样换。

 

三年时间,1000天,他只在松江大学城开发了50个小吃店,一个小吃店能赚到多少钱呢?怎么办?就参加大学生创业大赛,弄个几十万元钱过来养养公司。这三年,50家小吃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完成了一个闭环的订单系统的开发。

 

命好,2011年,智能手机普及了,移动支付产生了,手机上面已经有微信和支付宝,大学生有手机了,他只要把PC端的系统拷到手机端,再融资,快速地把商业模式从大学向全中国蔓延。所以他是全中国最早开始做的多轮融资、大规模地推、累计有300万外卖员迅速形成一个壁垒。

 

他命不好的是碰到了一个比他更坚持的、更有韧性的竞争对手,那个人叫王兴,一个连续的创业者。王兴早年做团购的,云里雾里不知道干什么,后来突然听说上海有个“ 饿了么”,一个叫张旭豪的同学居然把它做通了,于是他马上转型。

 

美团的执行力可能比张旭豪更强,张旭豪每个礼拜还要打篮球,王兴天天在公司里面,就是那个小房子里,连办公室都没有,他到现在为止都没有办公室。张旭豪就是碰到这么一个疯子,打到最后只能卖掉了。

 

张旭豪跟我讲过一个故事,挺好玩的,我觉得是个创业者的心态。他在中学的时候曾经带领篮球队得过上海市中学生篮球比赛的冠军,创业以后,每个礼拜还打篮球,我跟他说:“ 卖掉公司以后,有什么区别呢?”

 

他说:“ 有区别的,卖掉之前每次打篮球,我都要求所有篮球队员、我的同伴们提前半个小时到,我们来讨论对手是谁?怎么干掉他,得分得最多?打完以后汗流浃背,先不洗澡,我们先花半个小时来复盘一下:我们做对了什么,做错了什么,我一定要赢。融完资以后,有一天我去打篮球,就跟他们说打篮球不就是玩玩的,不要那么认真嘛。”所以,这一口气泄掉了,10年一口气泄掉。

 

这就是速和度的辩证法:有速无度则失控,有度无速则失势;无势就没有气,无气势就不可能势如破竹。

 

避免战略败局有四个核心点:

 

第一个核心点:要记住行业选择第一。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一定要选择一个好的行业,在有吸引力的行业中寻求有效对峙。这是战略的第一点,我们没有一个人抵得过趋势,趋势就是我们的命运。

 

第二个核心点:要警惕转折点的到来,在高增长中随时警惕转折点的到来。我们可以告诉大家转折点可能出现的几个预兆性的景象,我们要时时警惕这几个预兆性景象的出现。

 

第三个核心点:一定要保持组织的灵活性。这是对企业来说最大的困难,管理三个人是个“ 三零”模式;管理20个人的时候,两桌人可以吃饭;管理100个人的时候,你叫得出所有人的名字。但你怎么在2千人、2万人的时候,能够保持组织的灵活性,特别是在今天这样跨界打击、创新周期极度变窄的环境下。

 

所以,我们要怎么样呢? 

 

第一,小步快跑,快速迭代。

 

第二, 一定要鼓励局部的创新,不要天天想着整个战略该怎么变,要鼓励局部,局部的组织在某一个点上面进行创新,通过鼓励局部的创新来诱发全局的转型。

 

发现没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很少会在今天把未来的五年都想清楚,然后到五年后复盘说:“ 你看,这五年内我们都是按当年定的方式走的。”这种事都是极少发生的,所有的变化都是我们只知道一个方向,但我们根本不知道路在哪里,然后我们通过不同路径的不断调整、试错,最后到达那个方向,甚至到达目的地的时候,我们五年前对目的地的想象都已经发生变化了,这就是商业的魅力之所在。

 

第四个核心点:个人决策决定组织命运。就是企业家一个人的事,千万不要想会有别的人可以救你的命,那个人根本就不存在。它就是一个独裁型事情,你的决定,决定了你的命运,你决定的分量最终是以股权的比例呈现出来的:赢了,拥有80%的股权,你就得到80%的利益;输了,拥有80%的股权,你就付80%的责任。

 

所以为什么企业家的价值是可以被量化的,而且企业家素质的提升是战略能力提升的关键。这一代企业家一直在自我学习,而这种自我学习能力是我们企业能够永续发展的、最重要的一个核心力。

 

每一家企业都是时代的企业,赛道的长度与雪的厚度决定了战略的意义。巴菲特的自传叫作《滚雪球》,《滚雪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他说我们做企业就好像在一个赛道上滚雪球,我们回想一下,如果一个人在赛道边滚雪球,会出现什么景象呢?

 

巴菲特说什么叫作好的企业呢?第一,雪很多;第二,我有很强的滚雪球的能力;第三,赛道足够长,我能够滚到更多的雪。这三个缺一不可。

 

有些人很有滚雪球的能力,这个赛道也很长,但一眼望过去没有雪,我要非常辛苦地把雪堆起来,这就是行业不好。还有一种情况是有很多雪,跑进去一滚,50米就滚完了。

 

所以,我们要找的行业是要不断地去拓展它,赛道的长度和雪的厚度决定了我们战略的意义。

 

思考题:

同学们,今天吴老师讲完后给大家留了道思考题:如果你是张旭豪,除了卖掉饿了么,你觉得还有什么补救措施可以救公司吗?在评论区说说吧~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笑嘻嘻211564821

    有速无度则失控,有度无速则失势,失势则无气,无气势则不可能势如破竹。

  • 听友162469155

    上海交大松江校区? 求求你能不能不要瞎说

    听友112699352 回复 @听友162469155: 这个不重要,

  • 听友105088509

    吴老师,交大不在松江

  • 1863915xaxw

    他玩不过王兴

  • 腾云诚信

    从零到一的创新 能改变当下电子商务項目

  • 江苏礼遇酒店用品

    行业天花板不能低

  • 阳光海岸来自金阳

    行业选择第一,顺应趋势,小步快跑,快速迭代

  • 雾化草

    95亿美金吧?

  • 拾荒者Marwin

    IT 全闭环订单系统 开发 饿了么* 美团*王兴 有速无度则失控,有度无速则失势,失势则无气,无气势则不可能势如破竹。 …

  • 七步熊

    卖掉好啊,就像当当早的时候不卖现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