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 陆九渊丨鹅湖之会,“心”与“理”的碰撞

24-2 陆九渊丨鹅湖之会,“心”与“理”的碰撞

00:00
11:25




正文

程朱理学,陆王心学,这是两个思想史上的高峰,是在同一个时代出现的。朱熹的年龄比陆九渊大九岁,但是朱熹活了七十多岁,而陆九渊活了五十多岁,两个人的年龄差不多,实际在同一个时空出现。一个是理学的宗师,一个是心学的宗师,这两个文化的大师,由于他们学术观点的不一样,而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就会有一个碰撞。


关于心学和理学的碰撞,还有一个典故和一段学术公案,叫鹅湖之会。


当时朱熹和陆九渊的影响都非常大,各自有各自的信众,用今天的话各有各的粉丝。而且这些粉丝,对自己的宗师都是非常推崇,难免会有很多的争执,或者学术观点的碰撞。这个时候有一个人叫吕祖谦,浙江金华人。吕祖谦就想出面调和一下,创造一个机会,让理学和心学的宗师级的人物,坐在一起聊一聊、谈一谈,把学术的观点弥合一下。


于是在1175年忻州铅(yan)山县鹅湖镇,准备召开一个友好的聚会,吕祖谦本来的意思是希望大家捐弃前嫌,在讨论中间观点能够达成一致。吕祖谦也不是一般人,他是一个著名的学者,在儒家经典的研究上,堪称一个大家。


在1175年,陆九渊朱熹见面了,见面以后谈的并不是那么和谐,而且中间他们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朱熹认为,要想探究真理和宇宙的道,一定是走格物致知的路,月映万川,每一个事物都有真理,那就需要(对)一个一个事物的格物,在这个过程中豁然贯通,明白那个理。而陆九渊认为,万事万物的理都在心里面,心就是理,理就是心,没必要支离破碎,非得一个事物一个事物的去探究、去琢磨、去格,你就发明本心,在自己心地上下功夫就可以了。朱熹就批评陆九渊,说你那里终日静坐,发明本心,与国家的事物、社会的发展有何用?实际上他们之间互相批评。


而且在这个过程中,陆九渊就专门写诗,来表达对朱熹观点的看法,这首诗叫《鹅湖和教授兄韵》,很谦卑,“墟墓兴衰宗庙钦,斯人千古不磨心。涓流积至沧溟水,拳石崇成泰华岑(cen)。易简工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竟浮沈。欲知自下升高处,真伪先须辩古今”。这首诗实际上是把心学的整个思想和主张清晰的表达出来。


他讲人一般见到坟墓的时候,就感觉到很伤感,一到了寺院里边,就显得很肃静,这叫“墟墓兴衰宗庙钦”。可是在这种千古流传之中,宇宙的秘密在哪里?叫做“斯人千古不磨心”。无论是见到崇敬的东西肃然起敬,见到伤心的地方内心伤感,在整个事件流转的背后,真正的秘密就是千古不变的那颗心。


下边讲“涓流积至沧溟水,拳石崇成泰华岑”。涓涓细流不断的去累积,可以变成波涛汹涌的大水;一个一个石头的累积,也会累积成泰山的巍峨高大。做学问和做人也好,都是经过一步一步的累积,而成就一个辉煌的事业。


下面“易简工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竟浮沈”。他讲心学直指本心,在心地上下功夫,这种学问将来一定会发扬光大,这叫“易简工夫终久大”。下一句话就不客气,意思是你朱熹那套东西什么格物,这种支离破碎,终将是被社会所抛弃的,这叫“支离事业竟浮沈”。


下面“欲知自下升高处,真伪先须辩古今”。如果一个人想了解,怎么样从没有水平到豁然贯通,有大的智慧,或者说人类历史上的那些真真伪伪怎么样去辨别,所有这些功夫,根本不是像朱熹讲的,一个事情一个事情的格, 而是“先须辩古今”,所有答案都在自己的心地上。从心地上下手,发明本心,这就能找到了怎么样才能自下升高处,怎么样才能辨真伪的秘密法门。还是为自己的心学张目。


这个事情之后应该说谁也没说服谁,本来吕祖谦想当个老好人,心学和理学的大师在此之后捐弃前嫌,把酒言欢,实际上没有做到,各自坚持各自的。


三年以后,朱熹从福建到江西去,经过福州的时候,陆九渊的哥哥陆九龄,就亲自去福州专门见朱熹。这个时候朱熹又写了首诗来回应,三年前的鹅湖之会,朱熹写的是《鹅湖寺和陆子寿》。“德义风流夙所钦,别离三载更关心。偶扶藜杖出寒谷,又枉蓝舆度远岑。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却愁说到无言处,不信人间有古今”。说你们陆家的兄弟,德行和人格,我内心里非常钦佩,鹅湖之会三年过去了,内心里面更加想念,很谦卑,也很真诚。


“偶扶藜杖出寒谷,又枉蓝舆度远岑”。他说我从福建到江西来,扶着拐杖,经过寒冷的山谷,其实是想去看望你。结果你(陆子寿),辛辛苦苦经过那么远专门来看我,我很感动。


下面“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朱熹说旧的学问,就是以前的那些学术的精品,我们经过切磋、经过琢磨,理解的会更加深刻。新的知识或者新的学问,我们理解之后,也会更加的去体会其中的味道,其实朱熹在这里,还是为自己的学说辩护。意思是我的格物致知,不断的去体会、去琢磨、去涵泳、这个路子是对的。


下面“却愁说到无言处,不信人间有古今”。他说我和陆子寿,在一起谈天说地、谈古今圣贤,说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其实我们讲的是一个东西。而且一旦谈到千古圣贤讲的那个理的时候,没有古今中外的区别,因为圣人到了一定程度,证悟的境界和层次是一样的。这叫“却愁说到无言处,不信人间有古今”。


朱熹的这个诗一方面为自己辩护,另一方面也非常谦卑,对陆家的兄弟,对他的学问,包括对他的人格,都表示了足够的尊重。


“却愁说到无言处,不信人间有古今”,这个话也体现了朱熹从某种程度体会的是非常深刻的。这个无言处,什么是无言?如来拈花,迦叶微笑,一个人到了一定程度对真理,对道的体会,是超越语言的,所以无言处。“不信人间有古今”,实际上千古就是那一个理。这也是合了陆九渊、陆九龄的话,就是你们兄弟俩跟我表达的不一样、观点不一样,其实我们说到圣人境界的时候,是一个东西。


朱熹后来,在江西白鹿洞书院讲学的时候,还专门请陆九渊去讲过一次课,这次课对心学和理学是一个非常好的弥合,或者叫总结。陆九渊讲的课,就叫“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以利”,当时在座的多半都是信奉程朱理学的人,都是朱熹的学生,而这次讲课的老师,恰恰是心学的宗师。陆九渊讲什么?陆九渊就讲了一个很核心的东西,他说无论我们讲什么样的观点,最核心的其实就是如何真正把圣贤的大意和要求做到,圣贤说来说去,就是让我们做君子,什么是真正的君子?陆九渊认为就是义和利的区别。千古圣贤讲给我们的真君子,都是以利国利民、利及天下的苍生,作为自己终身的奋斗目标。陆九渊就指出,我所强调的心学,从落实在做人上,和奋斗的方向上,就是让我们一定要扛起道义的旗帜,用自己一生的努力,去做真君子,去在利国利民的过程中发明自己的本心,体证自己的智慧。


说到这里历史记载,朱熹座下的学生有的人凄然泪下,因为无论是理学还是心学,尽管学术观点不一样,但是他们“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通过自己对学问的追求,要做利国利民的事,做利及天下苍生的人,在这一点上,理学和心学找到了交汇点。


所以在这一次白鹿洞书院讲课过程中,两个学说不仅找到了交汇点,而且两大宗师,在如何做真君子,在利国利民的事业上找到了共同点。



购课用户请添加助教微信:hzxt06,和郭老师群内互动交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llx77780217

    明白了就好,只是时间长短而已

  • MyCaptainzhang

    铅山鹅湖是我老家啊

  • 靜心寂寂

    两位大德给我们演绎了什么是心学和理学。他们都扛起了儒家思想的大旗,生生不息,薪火相传。致敬先贤

  • 听友216755501

    老师讲的太有智慧了感恩老师

  • 易大胆_ad

    感恩

  • 靜心寂寂

    先秦之后的儒家多少有些偏离,更多的是掌政权手中的工具了。删繁就简,我们学习后最基本的是要有甄别的能力。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为我所用。感谢老师

  • 清荷_3d4

    祝老师健康!快乐!

  • 激活文明

    郭老师将圣贤智慧用当下的话语体系完美诠释!奇哉,鲜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