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一讲 立命之学

第一篇第一讲 立命之学

00:00
04:27

01 童年往事

原文:

余童年丧父,老母命弃学举业学医,谓可以养生,可以济人,且习一艺以成名,尔父夙心也。

 

明嘉靖十二年(公元1533年),发生一件大事---了凡出生了。

为啥说是大事呢?因为这位老先生后来写了本书叫《了凡四训》。这本书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劝善书,没有之一。所以自打刊印就不断再版,一直再版到今天快500年了。书好不好?不看广告看疗效,读者的眼睛是雪亮的。人牛不牛?浙江省的嘉善县和吴江县到现在还在争谁是了凡的第一故乡。天津的宝坻区说我不争,我是妥妥的第二故乡,建了“袁黄纪念馆”。可见一斑。

孩子出生,老爹高兴,取名袁表,字庆远,号学海。以后改名叫袁黄,改号叫了凡,都是故事,后面再聊。了凡的童年是快乐的,在书香中成长。为啥这么说?咱先看看老袁家的家族史。

袁家在元末明初的时候是名门望族,有钱有地位。

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高祖袁顺因与反对朱棣继位的官员有牵连,站错队被通缉了,到处躲藏,直到永乐十一年朝廷免罪这才敢露头,为了生活到嘉善县当了教书先生。

曾祖袁颢写了《袁氏家训》教导子孙。

爷爷袁祥给当地名医殳恒轩做了上门女婿,转行当了大夫。从入赘这点来看,当时袁家生活水平估计不是太富裕,顶多小康家庭。

老爹袁仁子承父业也干了中医,老爹袁仁看书多,知识面广,天文、地理、历法、水利、医学无不精通。袁仁写的《尚书砭蔡篇》、《春秋胡传考误》后来被收入《四库全书》,可见水平不一般。

袁家几代人的职业基本上是教书育人和治病救人,干的都是崇高的事业。

好家风必有好传承。祖上的名门不是白叫滴,高级知识份子家庭传承的最大财富永远是知识,老袁家经过百年的传承,家有藏书两万余卷。童年的了凡就是在老爹的教导和那一屋子书简中泡大的。

快乐的日子总是很短暂。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袁表十三岁的时候,老爹袁仁不幸去世了。

老妈把小袁表叫到跟前说:孩子呀,你爹过世了,咱孤儿寡母的日子总得过下去,你还是放弃科举考试,去学门手艺当个大夫吧,这样既可以赚钱养家又可以治病救人,将来做一个名医也是你爹的心愿。

十三岁的小袁表很懂事,很孝顺,明白了老妈的难处和苦心,开始学习做大夫。但很快他就偶遇了一位神秘的高人,改变了做一个好大夫的职业规划。这位神秘的高人是谁呢?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家风研究院刘博士

    大家好,我是本书的作者刘宏伟博士,听完第一讲,您有什么感受?可以在此写下您的想法,我会在第一时间回复,感谢您的收听,期待看到您的留言

  • 听友277650856

    讲的非常好,博学多才

    家风研究院刘博士 回复 @听友277650856: 感谢您的肯定

  • 辣目晨子1413

    配音太吵了,

    家风研究院刘博士 回复 @辣目晨子1413: 感谢您的建议,以后会注意

  • 1518008jffh

    我小时候想当医生

    家风研究院刘博士 回复 @1518008jffh:

  • jennyy2

    小时候喜欢画画,曾经想成为服装设计师,但是当艺术生太费钱,梦想也不坚定,最后放弃了,选择做文化生。 现在对写作的兴趣比较高,虽然不一定要成为作家,但希望自己的文字有一天能对他人有所启发,传播知识、传播正能量,像老师一样。

  • 春城闲云

    余童年丧父,老母命弃举业学医,谓可以养生,可以济人,且习一艺以成名,尔父夙心也。后余在慈云寺,遇一老者,修髯伟貌,飘飘若仙,余敬礼之。语余曰:「子仕路中人也,明年即进学,何不读书?」

  • 馨草青

    我小时候想做一个外科医生,但是现在老了以后,才知道我一直喜欢画画,所以现在开始学习画画。

    家风研究院刘博士 回复 @馨草青: 是呀,我小时后希望成为工程师,也做到了,发现还是喜欢写作,结果成了作家。

  • 风暴老都

    讲的非常好,博学多才

    家风研究院刘博士 回复 @风暴老都: 感谢您的肯定,每天更新,多多支持!

  • 木习习_st

    会一直讲下去吗?无我利他,敬天爱人

    家风研究院刘博士 回复 @木习习_st: 感谢您的关注,每天都会更新,期待您的收听和评论

  • 听友294142382

    小时候想当作家,没实现。现在因身体原因,想研究医书。不断进步。感谢刘博士的讲解,很喜欢你的讲解风格。与听友互动。

    家风研究院刘博士 回复 @听友294142382: 与大家交流其乐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