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股力量已牵引若干年!广州多中心发展格局要看这些地方

两股力量已牵引若干年!广州多中心发展格局要看这些地方

00:00
10:27

“十四五”开局在即,未来城市的发展走势会如何?


前段时间,《求是》杂志刊发最高层领导文章——《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若干重大问题》,为我国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指明方向。在“完善城市化战略”一章中,文章指出:产业和人口向优势区域集中是客观经济规律。要建设一批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的郊区新城,推动多中心、郊区化发展。


事实上,广州多年来的城市建设实践,正是不断朝这个方向“进化”。


01

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新空间格局


今年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上提出,要强化发展平台的建设:优化“一区三城十三节点”的建设布局,推进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扩容提质;提升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科学城、南沙科学城等重大发展平台,国际金融城、万博商务区、南站商务区、白鹅潭商务区、白云新城等主要经济功能区,以及国际生物岛、天河软件、增城新型显示等价值创新园区产业承载力和集聚力。

“一区三城十三节点”布局图。南都制图 林军明


“一区三城十三节点”,也可以理解为广州17个产业发展平台。




从上述报告中提到的这些重大发展平台及主要经济功能区来看,它们基本上是从中心城区出发,分成两条轴带发展。一条是东向沿珠江轴带,从荔湾、天河到黄埔再往增城;另一条则是南向轴带,从花都、海珠到番禺再到南沙。


如果单从这个空间布局上来看,这其实是广州十几年前主动作为的结果。


02

广州多中心发展格局早现雏形


当时,站在世纪之交的广州,正遭遇城市化风暴带来的各种“大都市病”,如人口与住房之间的矛盾、商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老城区与新城区之间的矛盾等。与此同时,广州也在思考其对周边城市的带动作用。


珠三角城市群以珠江口东西两岸城市带作为区域发展主轴,构成了一个“人”字形的发展构架。广州正处于这个发展主轴的交汇点上,要发挥广州华南地区区域中心城市的作用,也得往东和往南发展。


2001年,作为全国第一个启动“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的广州,提出了“南拓北优、东进西联”的城市发展战略,一改过去城市空间拓展“摊大饼”的传统。

按当时规划要求,广州城市新空间就集中在两条轴上,一条是“东移轴”,另一条是“南拓轴”。


2003年11月,广州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出台3年。广州对此规划进行了实施总结研讨会。研讨会上, 北京方面有专家认为:广州从北到南已经有了一个发展轴,这个发展轴是3年来广州在建设中做得最成功的一点。


因为从北向南来看,广州科学城、广州国际会展中心、广州国际生物岛、广州大学城到广州新城、南沙开发区到南沙港区,这些分布在“南拓轴”的重要节点已基本成型,成为了当时广州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的核心。


有关专家认为,这些节点的初步成型已经描绘了未来广州的一个基本轮廓。


时至今日,这两个方向仍是广州城市功能拓展的重要方向。一是经过十几年来的发展,东部和南部已打下了很好的产业基础。二是进入大湾区时代,广州要发挥核心引擎作用,“东移南拓”的战略尤显重要。有些重要节点的地位还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比如南沙新区和琶洲岛。


广州市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南都记者 冯宙锋 摄


前者于2015年升级为广东自贸区三大片区之一。2018年又被规划升级为广州唯一的副中心,要求强化南沙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功能。而后者近年来不仅在扩建国际会展中心,还引进众多头部企业,极力打造国家级的“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的核心区。


03

交通资源向新发展空间投放


为了加快向两个新轴向空间的拓展,在规划实施的前几年,广州高强度加大这两个方向的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仅地铁这块,往东方向,就提出建设5号线和6号线;往南,则有3号线和大学城专线4号线。而且,广州地铁3号线和5号线目前正在加建东延段,并有望在两三年后陆续开通。


从近几年的观察来看,广州后续的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同样往这两个新轴向空间投放。特别是随着国家级战略——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建设的进行,广州东向南向轴带上一些节点平台的地位随之得到提升后,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更是向它们倾斜。


广州地铁18号线连接广州东站和万顷沙站,经过广州城市发展南向轴的海珠、番禺、南沙。


比如时速高达160公里的广州地铁18号线和广州地铁22号线破土动工,在为南沙发展“提速”的同时,也希望广州能立足南沙,与珠江口东西两岸的城市群发生关联,更好地参与“广深港澳科创走廊”的建设。


又如琶洲,则因为其重要的产业功能定位,让它获得了更多的资源。如去年底开工建设的穗莞深城轨琶洲支线,将让广州实现“高铁进城”。届时,从广州南站到琶洲只要10分钟,到白云机场仅需半个小时,让坐高铁和乘飞机无缝对接。


今年5月,广州琶洲港澳客运口岸码头项目动工,计划在明年开通琶洲至香港国际机场的水上航线,全程预计120分钟直达,为琶洲会展经济再助一臂之力。


番禺万博商务区。 南都记者 邹卫 摄


万博商务区此前虽然只是番禺区的重大发展平台,但因其地处番禺北部的华南板块核心位置,属于广州南拓重要节点,因此在近年来广州新一轮的发展中,也搭上地铁建设快车。这里不仅有地铁7号线在此设站,未来18号线也将在此交会。双地铁给万博商务区带来更大的人流同时,也意味着带来更大的商机。


去年,广州市政府提出万博与汉溪长隆连片发展,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文商旅融合发展典范区域。这个产业新战略地位的提出,与双地铁的存在不无关系。


04

多中心格局将从这些地方诞生


据2013年出版的《广州城记》一书记载,“东移轴”涉及的拓展空间四五百平方公里,即增城南部片区和广州开发区片区;“南拓轴”涉及的拓展空间也有四五百平方公里。


新拓展的空间,如果没有产业的引进,没有新的就业机会,纵然有“城”的形态,也只会沦为“睡城”。华南板块就是前车之鉴。十年大手笔的“造城运动”,造就了华南板块楼盘林立,汇聚了近百万人口。


万博商务区的诞生,就是要治华南板块之痛的一副汤药:一是引进天河城等业态,争做“广州第四商圈”,为唤醒这些消费人群而来;二是以现代信息服务业为区域主导产业,吸引了YY、虎牙直播等企业总部进驻,为创造新增量经济而生。


从2007年紧抓广州“南拓”机遇,历经十多年的发展,仅1.5平方公里的万博核心商务区,已成为广州南拓轴带上难得的新地标,称它为袖珍版珠江新城并不为过。


再来看广州当下正在发展的重点平台,特别是上述17个产业平台,明显与广州新兴战略产业布局有关,与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建设有关。其中不少已呈现出“产城融合”之新气象。广州科学城、中新广州知识城、天河智慧城自不必说,正在兴建中的南沙科学城、广州南站商务区等已露峥嵘。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新兴产业的聚集,有了这两个要素的同时注入,注定了这些重点产业平台,未来将有望形成广州新的区域中心。当这些区域中心一步步走强成为一个个新兴之城时,自然也和国家提出的“建设一批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的郊区新城”的多中心、郊区化发展战略两相吻合。



出品:南都大湾区工作室

采写:南都记者 黄海珊 实习生 王诗琪

音频编辑:李芷琪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396388yjxn

    多个中心意味着发展有重点,有先也有后。可以跳出自己居住圈子,多去走走看看重点发展区域。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 得閒先生

    要广深连接起来,只有把最靠近发展南沙和前海商路搭通

  • 月亮君君

    多中心产城结合发展,带来更多元化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