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4.第七十五章 生门死门,一念一瞬

324.第七十五章 生门死门,一念一瞬

00:00
13:37

勇于敢者则杀,勇于不敢者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各位亲爱的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开始学习《道德经》的第七十五章。还有六章《道德经》就全部讲好了。接下来讲什么?很多朋友说,是不是讲《佛经》、讲《金刚经》?说实话,《金刚经》不大好讲,因为佛法太深奥了,我也要好好学习,我自己这两天看,因为我现在开始接触佛法,这两天也在看济群法师的书,因为济群法师对佛法的理解非常的明了、深厚,我在仔细阅读,反省自己,学佛法的过程也是一个阅读、反省自己的过程,希望能有内容跟大家讲,如果没有,我会分享相关的链接给大家的。

 

下边讲什么,我还要好好想一想,也可能讲儒家内容,也可能讲点简单的东西,但是放心,国学的内容我一定会一直讲下去的,在讲的过程中,我们大家一起学习、一起提升,包括我自己,也不断去改变、提升,希望做的事不令自己后悔,希望做的事能有益于众生,我们一起努力。

 

今天来讲第七十五章,老子这章也很有意思,郭店楚简没有这章,我们前边讲过的很多章节,郭店楚简上没有的,今本这章是七十三章,我们按帛书甲乙本的顺序来给大家讲。这章老子说什么?很有意思。老子说,“勇于敢者则杀,勇于不敢者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这后边还有很多话,我们先不讲,先卖个关子。

 

老子说“勇于敢”,勇于敢的人就会消亡、就会被淘汰,“杀”死亡、死路一条;“勇于不敢则活”,勇于不敢的人就能活下来,这两者或者是利、好的,或者是害,或者是消亡了、杀了,老天爷它所选择的或者它讨厌的,我们的普通人哪知道它怎么想的?这要解释什么?“勇于敢”和“勇于不敢”有什么区别?一般解《道德经》这句话就说,人要是勇敢、往前冲就会死的;“勇于不敢”把胆子放小一点儿,不争强好胜,你就能活下来,一般情况下说我们胆子小点儿,不争强好胜,不好去斗勇力,你就能活,这是这种解释,这种解释对不对?这种解释是可以的,也就是说它体现了两个选择的方向:一个是争强好胜,一个是不敢什么、尽量不做,不去争强好胜就能活,软弱一点就能活,这种解释是通常的解释。

 

我们给大家讲更详细一点,我们先来看这句话,“勇于敢者则杀”,什么叫“勇于敢”?大家说勇敢,什么叫“勇于敢”?实际在古代的时候,“勇”和“敢”是不一样的,后来连在一起“勇敢”,“勇”解释就是“敢”,“敢”解释就是“勇”,“勇敢”就放到一起了。可是老子《道德经》里边,大家看,老子文字很古奥,是最早时候的古文。老子这里“勇”和“敢”是不一样的,因为有“勇于敢”的,有“勇于不敢”的,如果“勇”和“敢”的含义一样,那怎么会有“勇于不敢”?是不一样的。

 

大家看,“勇”上面这个字表,甬道的“甬”表示音,下边表示“力”,这个字是力量的意思。“勇”就是有气力的意思,过去说有气、气足的叫“勇”,“勇”是一种内在的表现,就是我的实力强不强,如果一个人有实力,比如他正气充满了、有力气,这叫“勇”,有实力、有力气,我们说有力气是你的肢体。实力是我们隐身的,这人有实力,里边有力量,这叫“勇”。“敢”是胆子大,这和“勇”不一样,“勇”是里边真的蕴藏着力气,可是“敢”是敢去做、胆子大。

 

古代有的解释说“敢”是以下触上、以卑触尊,比如说我是身份低微的,我去侵犯、冒犯身份尊贵的,这是“敢”,胆子大,我们现在用通俗话讲就是胆子大。古人还有一句解释特别好,“不自明也”,什么是“不自明”?就是自己不清楚自己的实力,胆子却很大,这叫“敢”。我们经常说这人,你敢不敢?你敢来打我?你敢?不会说你勇不勇?这时候“勇”和“敢”就区分开了。勇不勇是你有实力,不会说勇不勇,可是“敢”是胆子大,你胆敢怎么样?胆敢是胆子大才敢去怎么做,“敢”是这人敢去怎么样的意思。

 

“勇于敢”的意思是,我实力很充满,但是我又胆子大想去做,老子说这样“则杀”,因为这样人代表一种人生取向,我在有实力的情况下,我一旦有点儿实力,我就会侵犯别人,代表一种伤害、侵犯别人,如果伤害、侵犯,你以这种原则作为你人生取向的话,死路一条,老子说“则杀”,你就死路一条,没有活路的。

 

“勇于不敢者则活”的意思,老子说这是另外一种人生取向,这种人生取向是这样的,我有实力,“勇”是有实力,可是我有实力状态下我“不敢”,我不轻易去冒犯别人,我不会胆子大随意去做什么,不去冒然做什么叫“不敢”,这种人生取向不是以伤害为目的,我有实力,但是我不去伤害别人,不去冒犯别人,这样的人才活下来。

 

这话看着简单,“勇于不敢者则活”,看着简单,但是这话里边含义很深,为什么你有实力却不去冒犯别人、侵犯别人,不去伤害,不把伤害作为你的人生指向,为什么?是因为你心中有道、心中有爱,你有道以后,知道对大家要关爱,我关爱大家,大家再回馈给我,我们大家一起幸福,这是“道”。这样的人有实力却把实力用于去为大家做好事上,而不会去冒犯别人,胆子大去冒犯别人,把侵犯别人、伤害别人放到前边。这种有实力却很节制自己,能够为大家好的状态,老子说这种人就有活路,老天爷就给你开一道生门。

 

这两句话,我们看似简单,但是老子把它跟“天道”结合在一起,跟老天的选择结合起来,实际这章里边,我讲是在看生门或者死门,实际上在我们人生里边,处处充满了生门和死门,这是一个枢纽,你随意选择,每一个选择都有生门和死门。有的时候,为大家好,你开的就是生门,我关爱大家,宽容,我设身处地想想你的角度,觉得不容易,我感恩你,以感恩态度、关爱态度对大家,发出善念,你开了一个生门,生门一开,你的道路就广,前途就光明了,因为大家回馈你也是善良的,你为大家善良,大家回馈也是善良的,都是善念循环,你的人生就处处是生门、处处有生机,你的门就全打开了,一片光明,这是生门。

 

有的时候,有的人头脑一昏,也会开死门,死门是你发出的是恶念,您别看这小小恶念,只要伤害开始了,别人在回馈你伤害,两边伤害伤下去没头,这样下去能不能合作?不可能合作,这样下去关系就会崩掉,这样下去开的是死门,死门一开,选择的是黑暗,你只有等待下一个生门了,有的时候死门会一环套一环的,你想不到一个死门接一个死门,你的选择越来越窄,最后你要重新选择了,要开始再开自己的生门去了。

 

有的人就看不懂生门和死门,自己意气用事,我就怎么怎么样,他这个眼神冒犯我了,他这句话冒犯我了,他怎么怎么样了,一下开的是死门,我一定要教训他一下,你把死门打开了。在人生中,您每一个选择都开了一个生门或者死门,您自己一念之差是不同的。老子怎么形容这个状态?老子讲得特别清楚,这两者“或利或害”,人家给你两个选择,一个是“利”——生门,一个是“害”——死门,如果是“利”都是善念,互相循环,一个生门接一个生门,“害”是我害你、你害我,没有前途,这是死门,所以只有两个选择。

 

在我们人生中,其实我们要看清这一点,这些门谁设的?老子讲的很有意思,老子说“天之所恶,孰知其故?”老天爷讨厌哪个,我们哪知道老天爷为什么讨厌,老子是这个意思。其实老子特别清楚老天爷为什么讨厌,为什么讨厌那就是死门,因为这是规律。这个规律就符合“天之道”,“天之道”所选择的,人这么选择,你就知道要么善良、要么凶恶,要么生门、要么死门,其实您每一个选择都逃不出自然之道,也就是“天之道”规定好的规律了。老子在这用文艺修辞的方式讲“天之所恶,孰知其故?”好像是不知道,本章后边全是在回答,告诉你为什么老天爷会这么选择,因为这是“天之道”。

 

这章看似简单,老子讲“勇于敢者则杀,勇于不敢者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这话讲得多好,要么“利”要么“害”,您自己选择,这是“天之道”给你选择的。“天之所恶”,老天爷就讨厌其中一个,老子说了,谁知道怎么回事您不知道?后边人家讲得很清楚,老天爷讨厌哪一个,老天爷会怎么样?就是“上天之道”会支持哪一种?让哪一种人能够活下去,越活越幸福?这是“天之道”给规定出来的法则,自然淘汰的结果。

 

我们大家都想越活越幸福,都不想开一个死门又开一个死门,每天处处争斗、处处纠结、处处不开心,都不想这样,您的每一念,其实做每一件事都要有一个选择,这个选择“或利或害”您自己看。看《道德经》要看出里边的门道来,如果我们看到里边这种门道,看完了以后,你会发现对我们人生有大的指导作用,如果我们把这章就单纯看作老子讲胆子大肆意妄为和胆子小点儿不去争强好胜,人就成功了。这么理解,我觉得理解太浅了。其实老子告诉你有力量但是不要去伤害,老子讲得非常清楚,是这两种选择的人生态度,千万不要以为老子就讲软弱,你不出头,不要争强好胜就能活得很好,软弱点儿活得很好,这么理解是不合理的。

 

我们把老子《道德经》一点儿点儿细讲,这一年下来,其实很多字句、很多话,我们会有一个新的理解,这个理解放到我们人生里边,仔细想想是不是这么回事?老子这几句话,其实在说因果,每一件事都可能是善因,最后有善果,每件事也可能造一个恶因,最后结一个恶果。这个果会不断累积,按佛教讲还有报,老子没那么讲,但是我跟大家讲,实际老子讲的是同一个道理,每件事都可以选择。在有实力的情况下,你选择帮助大家,你人生会幸福,你选择去伤害别人,上天告诉你,你开了一个死门,你会结一个恶果的。

 

我们对照自己的生活反思一下,我们有没有每天在开生门或死门,一念之差选择的时候,我们有没有做对选择?我们问一下自己。今天我就分享到这,非常感恩大家一直的收听,大家一起进步,明天这个时间,我们不见不散!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芷彤1

    罗博士,我每天听几集,有时甚至还十几集,一直跟了两个多月才跟上,这两个多月来,我变化挺多的,没听道德经前很纠结的事情,听了道德经后哪怕遇到更纠结的事情,我都能放下了,不纠结了。也开始不知不觉的行善了,每次做完了自己都不知道,总是晚上准备睡觉开始回顾自己的一天,才发现那是行善!罗博士,感恩你的付出,你一直说你跟我们一样一直都在学习的路上,我想说是的,你是跟我们一起在学习的路上,只是你在我们的前面,我们紧跟在你的身后,谢谢你的引领!感恩!希望道德经结束后能听到你更多的国学知识分享!

    听友39487628 回复 @芷彤1: 你说出了大家的心里话,感恩一起学习成长。

  • 鹰城凰

    2020年有和我一起听道德经的没呀,报告一下呦

    听友194850543 回复 @鹰城凰: 2022才听到罗博士的道德经,帮我度过了这个春节的低迷期,为了家人的事生气着急,生病后还狗揽八泡S还管不好,到现在40多了还没有怀上小孩,真不希望这件事成为我人生的遗憾,听了罗博士的课放下了所有的杂念,和家人保持了一定的距离也不想联系,希望道德经带给我的改变能好孕,我还会继续听第二遍,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感谢罗博士大爱!

  • 燕和同学

    感恩罗博士,希望听完《道德经》还有别的新内容。每天习惯听罗博士的音频了,如果没得听就觉得生活少了什么。

    34x63645m5977 回复 @燕和同学: 反反复复多听,更有益

  • 克系

    善念则不冲动。

    阿川加我注明来意 回复 @克系: 罗博士讲的最实用,最贴近生活。这才是普通老百姓最有价值的讲解。感恩罗博士的法布施。罗博士传统文化粉丝交流微信群:fsyxjsxw12345

  • 听友42918393

    紧跟罗博士!!

    偷狗大队长 回复 @听友42918393: 紧跟

  • a谨言慎行

    天天听,今天去湖南博物馆看了看帛书

  • 枫萧萧_ek

    罗老师谢谢!

  • 蚩萸山人

    接上: 而《道德经》是相对老子而言是没有那么通透的,在个别的地方是和这一视角相悖的,也可以说是“有为”法吧!也就是他还有一个自我的目的。就如罗博士您一直在强调的要无我,要忘记自己的回报。为什么要忘记呢?你本来就不是为了自己,不是为了自己的获得,所有你所获得的最终您想的都是要让他服务于世界,又何来要忘记呢?接受自己的有限,发展自己的能力,运用自己的能力为这个世界的美好贡献一份力量,这就够了。每个人能用他自己去服务于世界这就是“成道”,成就这个世界!而不是自己的所谓“成佛”,“成道”。既然“无我”了还如何成就“自己”?这自己哪来的?醒醒吧,颠倒梦想的人。

  • 王雪_co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心怀善念

  • 蚩萸山人

    每日一分享: 罗博士,不得不承认您很谦虚,但是您是真没有读懂老子,您的确是在解读《道德经》。如果您真读懂了老子,您就会真正的认知到自己的渺小,而不是仅仅出于谦虚。老子并非叫人谦虚,而是让人真正去认知到自己的边界,自己存在的边界,自己认知的边界。当您真正站在旁观者的视角下去看待自己的时候才能真正发现自己的渺小,您不过是出生入死而已,在抽象的层面上来说您和万物没有任何的差别,只是完整世界(这就是老子强为之明的道)的一部分而已,意识到自己的有限才不会去执着于自己的所谓得失,因为都是短暂的,你存在的意义不在于此,而在于是否能在超越于个体存在的环境和世界有所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