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020_卷一_寻西山隐者不遇_丘为

唐诗三百首020_卷一_寻西山隐者不遇_丘为

00:00
01:00
《唐诗三百首》,[清]蘅塘退士编,白云出岫朗读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17564529

    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 扣关无僮仆,窥室唯案几。 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 差池不相见,黾勉空仰止。 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 及兹契幽绝,自足荡心耳。 虽无宾主意,颇得清净理。 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

    刘倩文_tb 回复 @听友17564529: 高高的山顶上有一座茅屋,从山下走上去足有三十里。 轻扣柴门竟无童仆回问声,窥看室内只有桌案和茶几。 主人不是驾着巾柴车外出,一定是到秋水碧潭去钓鱼。 错过了时机不能与他见面,空负了殷勤仰慕一片心意。 新雨中草色多么青翠葱绿,晚风将松涛声送进窗户里。 这清幽境地很合我的雅兴,足可以把身心和耳目荡涤。 我虽然还没有和主人交谈,却已经领悟到清净的道理。 玩到兴尽就满意地下山去,何必非要和这位隐者相聚。这是一首描写隐逸高趣的诗,诗人防隐居友人期遇而未遇,读者由诗人的未遇中却不期而遇~遇到了一位胸怀旷达,习静喜幽,任性所之的高雅之士。

  • 听友46077006

    如果有配文就更好了

  • 听友116171937

    寻西山隐者不遇 作者:邱为 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 叩关无僮仆,窥室惟案几。 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 差池不相见,黾勉空仰止。 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 及兹契幽绝,自足荡心耳。 虽无宾主意,颇得清净理。 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

    1565833zlyb 回复 @听友116171937: 好≈

  • 孙光磊

  • 喜宝小鹿

    希望能配上文字

  • 听友116171937

    注释 ⑴茅茨:茅屋。 ⑵扣关:敲门。僮仆:指书童。 ⑶唯案几:只有桌椅茶几,表明居室简陋。 ⑷巾柴车:指乘小车出游。 ⑸钓秋水:到秋水潭垂钓。 ⑹差池:原为参差不齐,这里指此来彼往而错过。 ⑺黾勉:勉力,尽力。仰止:仰望,仰慕。 ⑻“草色”二句:这是诗人经过观察后亦真亦幻地描写隐者居所的环境。 ⑼“及兹”二句:及兹,来此。契,惬意。荡心耳,涤荡心胸和耳目。一本无此二句。   ⑽“虽无”二句:意谓虽没有受到主人待客的厚意,却悟得了修养身心的真理。 ⑾兴尽:典出《世说新语》晋王子猷雪夜访戴的故事。 ⑿之子:这个人,这里指隐者。一作“夫子”。▲

    听友220970289 回复 @听友116171937: 😍😍😍🍱🍱🥙🥙 太好啦!

  • 听友45480625

    唐诗三百首

  • 月亮0323

    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 高高的山顶上有一座茅屋,从山下走上去足有三十里 扣关无僮仆,窥室唯案几。 轻扣柴门竟无童仆回问声,窥看室内只有桌案和茶几 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 主人不是驾着巾柴车外出,一定是到秋水碧潭去钓鱼 差池不相见,黾勉空仰止。 错过了时机不能与他见面,空负了殷勤仰慕一片心意。 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 新雨中草色多么青翠葱绿,晚风将松涛声送进窗户里。 及兹契幽绝,自足荡心耳。 这清幽境地很合我的雅兴,足可以把身心和耳目荡涤。 虽无宾主意,颇得清净理。 我虽然还没有和主人交谈,却已经领悟到清净的道理。 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 玩到兴尽就满意地下山去,何必非要和这位隐者相聚。

    月亮0323 回复 @月亮0323: 注释 茅茨:茅屋。 扣关:敲门。僮仆:指书童。 唯案几:只有桌椅茶几,表明居室简陋。 巾柴车:指乘小车出游。 钓秋水:到秋水潭垂钓。 差池:原为参差不齐,这里指此来彼往而错过。 黾勉:勉力,尽力。仰止:仰望,仰慕。 “草色”二句:这是诗人经过观察后亦真亦幻地描写隐者居所的环境。 “及兹”二句:及兹,来此。契,惬意。荡心耳,涤荡心胸和耳目。一本无此二句。   “虽无”二句:意谓虽没有受到主人待客的厚意,却悟得了修养身心的真理。 兴尽:典出《世说新语》晋王子猷雪夜访戴的故事。 之子:这个人,这里指隐者。一作“夫子”。

  • 听友68511100

    沟通

  • 月亮0323

    赏析3 “差池不相见,黾勉空仰止”,远路相寻,差池不见,空负了一片景仰之情,失望之心不能没有。但诗写至此,却突然宕了开去,“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及兹契幽绝,自足荡心耳。虽无宾主意,颇得清净理”,由访人而变成问景,由失望而变得满足,由景仰隐者,而变得自己来领略隐者的情趣和生活,谁也不能说作者这次跋涉是入宝山而空返。“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结句暗用了著名的晋王子猷雪夜访戴的故事。故事出于《世说新语·任诞篇》,记王子猷居山阴,逢雪夜,忽忆起隐居在剡溪的好友戴安道,便立时登舟往访经夜始至,及至门口又即便返回,人问其故,王子猷回答说:“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诗人采用了这一典故来自抒旷怀

    乐客财富 回复 @月亮0323: 475757565877756755675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