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阔达:人生暮年的百感交集【登高 杜甫】

登高·阔达:人生暮年的百感交集【登高 杜甫】

00:00
14:10


1登高·阔达

人生暮年的百感交集


登 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接下来我要带你了解的是,从青年杜甫写下的《望岳》到暮年杜甫写下的《登高》,诗的语言和诗人的心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今天的很多人依然逃不脱。

同时我也会告诉你,为什么我觉得这首诗代表了唐诗的最高成就。


●不尽长江滚滚来

俗话说“文无第一”,文学作品很难分出胜负,到底孰优孰劣往往只能各花入各眼。有时候大家相信公论,认为多数人都说好的一定是好的。但高明的作品往往不会流俗,只能被少数人欣赏。那么,少数权威的意见就一定可以作准吗?也不尽然,时代风尚和个人偏好都会影响他们的判断。你可以相信自己的判断吗?人总是会进步的,你在今天下的判断不一定还能得到明天的认可。这样看来,要想选一首可以代表唐诗最高成就的诗,必然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我真的可以选出一首,那就是杜甫的《登高》。

这是杜甫晚年的作品,当时他流落在夔州,相当于今天的重庆奉节,肺病严重,生活困顿。大约在重阳节那天,他孤身一人登高远眺,长江沿岸的萧瑟秋景让他触目伤怀。

诗的意思不难理解,先写登高所见的景象:秋风凛冽,江边的树林里传来猿猴的哀鸣,江心的沙洲上冷清清的,鸟儿正在还巢。无边的落叶萧萧飘坠,江水滚滚奔流。在这样的萧瑟气氛里,诗人检讨自己的一生,一年年颠沛流离,辗转万里,徒然羡慕还巢的鸟儿。

忽然间人就老了,时间像无尽的江水一样无情地流逝,自己也已经迎来了人生的秋天,拖着病体独自登高。一生的艰辛染白了鬓发,只有酒可以浇愁,但病太重,人太潦倒,连酒也喝不得了。

全诗可以分成两段,前四句是意象,后四句是感怀。在意象的四句当中,前两句是小视野,后两句是大视野。好像有一架摄影机架在直升机上,扫过眼前的江心沙洲,追随沙洲上忽然腾上高空的飞鸟,用上帝视角俯瞰人间。这是今天的电影导演们常用的镜头语言,原来古代的诗人们早就用过了。

这种镜头语言会让近景里的事物一下子变得渺小,让刚刚引你注意的东西一下子变得微不足道,让那些或沉重或鲜活的喜怒哀乐,一下子被苍茫感冲淡。落叶纷纷,无边无际,充塞了整个空间。江水奔流,无穷无尽,亘古以来就是这样,到千万年之后也还会是这样, 充塞了全部的时间。当你仔细体会“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组著名的对仗,你会发现前一句给你无尽的空间,后一句给你无尽的时间,这样一来,前两句近景里的猿啼和鸟飞给你带来的感受就会悄悄发生改变。

“流水”是对时间的隐喻,这个“梗”还是孔子埋下来的。孔子在河边发出过一句著名的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同样站在水边,孔子看到的是水不可挽回地“流去”,杜甫看到的却是水无法抵挡地“奔来”。

也就是说,虽然杜甫用到了孔子的“梗”,但感觉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当看到的是“流去”,你的心里是怅惘和无奈;当看到的是“奔来”,你的心里是恐惧和悲哀。从高处眺望长江,看着波涛翻滚,你既可以看成“流去”,也可以看成“奔来”,去和来其实在客观上都是一回事,但在主观上到底会形成怎样的视角,这就取决于你当时的心境了。

境由心生,你看到的一切事物、一切风景都不可能是客观的,而只能是被你的心境渲染出来的。杜甫看到的是“不尽长江滚滚来”,“奔来”的视角产生了巨大的压迫感,足以使人屏住呼吸,仿佛渺小的自己赤身裸体,无依无靠,眼睁睁看着排空巨浪扑面而来,无处可逃。

●独自登高的愁苦凄凉

无边的落叶,是自然界的秋景。暮年的诗人对这样的景象格外敏感,他看到的是岁月的无情。无尽空间里的萧萧落叶和无尽时间里的滚滚波涛,压迫着诗人那颗脆弱的心,让它生发出在日常环境里不容易生发出来的感触,这才有了“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反思。

“万里”两句完全不合古汉语的语法,但诗歌的语言就是要有各种倒装和省略。和常规的语法不同,才能把人带到现实生活以外,在陌生感当中产生审美的心态。“万里”对应的不是“悲秋”,而是“常作客”。杜甫一生辗转漂泊,居无定所,这时候到了夔州,仍然是 “ 作客”而已,看到水鸟还巢,人不如鸟,更加深了“作客”的忧伤。





不作客的人尚且悲秋,更何况万里漂泊的客中人呢?更何况客中人不仅漂泊,而且年迈多病?“百年”当然只是约数,同时也是客旅中对时间的错觉。正因为万里漂泊,尝遍艰辛,几十年才如同百年。而重阳佳节,本该是和家人团聚,和亲朋一起登高喝菊花酒的日子,却只能自己“独登台”,孤苦无依,一个人感受宇宙之无穷、盈虚之有数。


在传统的数理哲学里,九是最大的阳数,所以九月九日被称为“重阳”。当时孤身度过重阳节的情境就像今天的不能回家过春节,王维曾在诗里写过:“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只有想到重阳的背景,才能理解杜甫“独登台”的凄凉。


他对凄凉似乎已经习惯了,年轻时有过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志向,现在看来还没有实现半分,人就已经年老多病,再也没机会向着理想多走一步了。他只能“苦恨”,深深地遗憾。本该在节日里和亲友们传杯递盏喝下的酒,一个人真是喝不下去。


●唐诗对称美的极致


这首诗当然写得好,最有杜甫招牌式的沉郁顿挫的风格,但你也可以找出成百上千首唐诗来挑战它:凭什么说它比“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更好呢?凭什么说它比“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更好呢?又凭什么说它代表了唐诗的最高成就呢?


说到理由,就要从诗歌的体例说起。


这首诗在体裁上叫作七言律诗,简称七律。“七言”是指每句诗固定七个字;“律”指的是“格律”,也就是格式、法律的意思。律诗的“律”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每句诗的结构安排是固定的,二是每个字的声调安排是固定的。如果有任何一个细节违反了这些硬性规定,就叫“出律”,也就是在诗歌世界里违法乱纪了。你可以把律诗当成诗歌里的八股文,其实律诗不但比八股文出现得早,还比八股文对形式的要求更严格。人们常说八股文束缚思想,但唐诗的独创性恰恰就表现在八股文一样的律诗里边。


律诗是唐朝的新兴文体,因为是新兴的,所以又被称为近体诗或今体诗;相应地,人们把传统的、比较自由的诗歌写法称为古体诗。古体诗既不讲究章法,也不大在乎音调,只要大体上每一句的字数相同,每两句都押韵,就可以了。所以自由奔放的诗人爱写古体诗,比如李白;精雕细琢的诗人爱写近体诗,比如杜甫。人们常说李白和杜甫是唐诗世界里并肩矗立的两座高峰,这话从艺术高度来说当然没错。但如果从唐诗的独创性来说,是杜甫而不是李白把近体诗的艺术潜力拓展到了极限,所以杜甫才最能代表唐诗的成就。


近体诗相对于古体诗最大的不同就是追求对称美,简单讲,就是把诗当成对联来写。


唐诗在诗歌史上的最大贡献就是把对称美探索到了极致,而在这条探索的道路上,用力最勤、成就最高的诗人就是杜甫。在杜甫的所有诗篇里,这首《登高》不仅句式形成对仗,比如“无边落木萧萧下”和“不尽长江滚滚来”,而且每一句之内,不同的词语和意象也形成对仗,比如“风急天高猿啸哀”里的“风急”对“天高”,以及和这一句相对的“渚清沙白鸟飞回”里的“渚清”和“沙白”对仗。一组小对仗组成的单元和另一组小对仗的单元在一起形成了更大的一组对仗,这是只有古汉语才能达到的形式美,其他任何一种语言都望尘莫及。所以说,让这首把对称美发挥到极致的《登高》来代表唐诗的最高成就,是再合适不过的。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一墨纤尘

    以前初中读书那会读这首诗完全没那种体会,深秋独在异乡还真有些感触了。

    A第七个夏天没有名字 回复 @一墨纤尘: 触景生情

  • 微流控芯片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 边境线阳光

    深深体会了杜甫的悲凉……

  • 听友401238446

    从此爱上诗词赏析

  • 琼巴比

    听完好心疼杜甫!

  • Alei999

    杜甫诗圣

  • 阿褔妖精

  • 阿褔妖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