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02】境界自心现

【1-01-02】境界自心现

00:00
16:51

内容提要:


一、三时教法的核心:境界自心现


1、佛陀讲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的目的就是让我们凡夫众生能够很好的知道境界自心现这样一个法义。


2"境界"对应的梵文词是gocara。实叉难陀译作"境界",有的翻译家译作"行处"。行处就是行走到的地方,是指心行走到的地方,就是心的所到之处。


凡夫的心的行处就是凡夫用眼、耳、鼻、舌、身、意所能感知到的种种的事物,这就是对凡夫而言的境界。


3""对应的梵文是dṛśya,就是显现的意思。


境界自心现,就是凡夫所感知到的种种事物,无非是自己的心的显现而已。注意是显现,不是产生。境界既然是心的显现,就说明它们不是心外的某种真实的存在,这一点非常重要。


二、大乘修行五位:



大乘修行分为五位: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修道位、证道位。


1、资粮位:准备资粮,是准备工作。

2、加行位:资粮具足了,准备冲刺见道,冲刺过程叫加行位。

3、见道位:见道了,道是道路,见到了通向成佛的道路。

4、修道位:在通向成佛的大道上努力的修行,就是修道位。

5、证道位:沿着这条大道修行到最后的终点,就是证道位、成佛。

6、五个修行阶段分为两类:


一类是:资粮位、加行位和修道位,都可以用一个线段来表示,因为它是一个渐修的过程。


第二类是:见道位和证道位,都可以用一个点来表示,因为它是刹那的顿证,不是渐进的过程。


三、凡夫与圣者


1、在五位当中,见道位是第一个关键点、转折点、分水岭。见道之前的修行者是凡夫。见道之后的修行者,就叫做圣者。


2、凡夫的心的行处、境界,是凡夫用眼、耳、鼻、舌、身、意所感知到的一切事物。


3、佛陀告诉我们,圣者的心的行处是真如。真如是圣者、佛陀才能亲证的真正的真实性,凡夫见不着,只有圣者能见、能证。能见和能证是两件事,见到真如和最终证得真如是有区别的。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善勇猛摧魔金刚

    境界自心现,svacittadṛśyagocara,自心,svacitta。以为心外有境界的心,是凡夫心。能见、能证只是自心、只是心自己,不是凡夫心的行处,是圣者心的行处。

    花春心宽 回复 @无明凡夫: !泔得很明了,用對比方式講教理,二時教法是講兩條道理,二諦權便中觀种究競中觀<泯滅二邊>,而三時教講講四條道理,即五法,三自性,八識,二我兩條道理加四條道理是大乘佛教的完奩体系。是否對?感思于師的辛苦講述,請指教。再者回复第一條評論很贊!

  • 宝意居士

    无比赞叹恩师【楞伽经】上线。 弟子涕泪悲泣!恭迎大法!! 顶礼恩师! 顶礼本师释迦摩尼佛!

    一心一慈 回复 @宝意居士: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 更更_4r

    于老师唱诵的药师咒犹如一股清泉,滋润着我的心田,顶礼老师感恩您!

    于晓非_ 回复 @更更_4r:

  • a静莲

    三时教法的核心:“ 境界 自心 现 ”!

  • 海_风

    境界自心现,于老师强调,是“显现”,不是“产生”

    seasight 回复 @车田的那个倔强的萝卜: 从来没有存在过,只是自以为的当生即灭的心识活动。我是这样理解的

  • 月溪草堂

    大乘修行分为五位: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修道位、证道位。 1、资粮位:准备资粮,是准备工作。 2、加行位:资粮具足了,准备冲刺见道,冲刺过程叫加行位。 3、见道位:见道了,道是道路,见到了通向成佛的道路。 4、修道位:在通向成佛的大道上努力的修行,就是修道位。 5、证道位:沿着这条大道修行到最后的终点,就是证道位、成佛。 6、五个修行阶段分为两类: 一类是:资粮位、加行位和修道位,都可以用一个线段来表示,因为它是一个渐修的过程。 第二类是:见道位和证道位,都可以用一个点来表示,因为它是刹那的顿证,不是渐进的过程。

    青岛郭慧 回复 @月溪草堂: 请问五位三阶段出自哪部经?

  • 鲍华鸣

    盼望已久的《楞伽经》导读终于上线了,感恩于老师,感恩净名糈舍,5讲一口气听完,清晰无比🙏

  • 白玛若巴

    二时教法说了,凡夫境界中的一切,都是不存在的,但是为何感受如此真实?答案就是“境界自心现”。

  • 嗡悲

    老师讲“境界自心现”,说是自己的心的显现,那自己的心是什么呢?心脏?思想意识?自己的“心”在哪呢? 感谢🙏

    晶晶_g9m 回复 @嗡悲: 您往后听课,后面课程,老师就会讲到这个心是什么。是圣者能见的阿赖耶识。

  • 小维摩

    gocara心的行处,请问心是如何行动或运行的?

    樱花_5231 回复 @小维摩: 既然是认识活动,打比喻的说, 当它发生认识活动的时候,进行认识的时候,就是在“动”,就是在运行,就是在行动了。 个人理解,供参考